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发布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升高,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了各大城市抢占竞争先机的关键阵地。基于此趋势,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推出《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报告,从产业端和消费端两大维度出发,选取15座城市,呈现其新能源汽车发展全貌。

■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区域发展不均衡特点尤为显著

  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今年或将突破600万辆大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2009年我国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高速增长。但近年来随着优惠政策持续退坡,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供给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弱。而新能源车型逐渐丰富,产品竞争力提升,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要素逐渐从政策转向供给。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从早期高收入精英尝鲜族向大众消费者渗透。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与此同时,无论是产业端还是消费端,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仍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鲜明特点。

■“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全面衡量城市新能源发展情况

  影响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洞察城市产业端布局和消费端特性,汽车之家研究院和21世纪经济报道新汽车研究院联合推出了“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该指数是一套以产业指数和消费指数为核心,衡量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评价体系。

  产业指数从城市的政策规划、生产制造、智能驾驶、城市吸引力等四个维度解读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力和前景。

  消费指数通过消费潜力、消费能力、消费保障三大维度,解读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现状和市场成长空间。

  基于产业布局、新能源销量、城市影响力三个因素,我们选择了国内的1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对15城产业和消费端数据分析,我们发布总榜、产业指数榜和消费指数榜三大榜单。

■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总榜单揭晓:上海、深圳、广州分列前三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总榜单中,位列第一名的城市是上海,珠三角地区的代表城市深圳、广州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前三甲城市,无论产业布局,还是消费发展都是可圈可点。榜单前十名基本涵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中部、京津、西南产业集群核心城市。

■TOP1上海——中国汽车产业“引擎”

  上海以82.3分遥遥领先,作为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消费端也几无短板,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引擎”。

  产业表现而言,除智能驾驶略逊于北京,上海市新能源政策规划和城市吸引力以满分引领15城,生产制造也在15城排名第一。从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以来,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引领全国。2022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42万辆,同比增长30%左右,产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汽车产业革命电动化上半场上海凭借特斯拉项目在全国傲视群雄,下半场智能化赛道上海也早有布局。作为全国首个发放自动驾驶牌照的城市,截至2022年9月,上海市已累计开放1299公里测试道路,向26家企业发放了458张道路测试牌照。但与北京相比,后劲略显不足。而2022年以来,上海市密集出台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政策,加紧追赶,政策规划目标清晰,“KPI”全国领先。

  消费表现而言,上海市消费能力全国领先,偏好“高大上”品牌。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与高收入水平相比,上海市汽车保有量在全国排名仅第五,千人保有量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上海较早采取了汽车总量管控措施,从1994年就开始施行车牌竞价,是全国最早实施限购的城市,限制了其消费潜力的释放。而即使受到疫情影响,上海新能源消费能力依旧全国领先。2022年上半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3万辆,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同时,上海政府积极推出新能源购车优惠政策,刺激居民购车,上海居民对比亚迪和特斯拉偏好度超高,两品牌销量分列前两名。

■TOP2深圳——新能源代表之城

  深圳是国内开展新能源汽车试点的首批城市,如今正借助其完整产业链、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及华为、腾讯等企业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智能网联汽车也走在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消费层面表现更是突出,消费潜力、能力全国领先。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新能源关注度都在较高水平,新能源千人保有量和2022年上半年销量双双第一,新能源渗透率达41%,仅次于柳州。消费保障较为短板,主要受限于充电基础设施不足,车桩比为5.6:1。

■TOP3广州——千亿汽车之城

  广州整车企业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布局完善,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市内形成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广州拥有广汽埃安、小鹏、合创等新能源车企,但也各自面临挑战,缺乏新能源龙头企业。消费层面而言,广州汽车保有量与北上存在差距,但其新能源关注度高,消费潜力有待释放。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4万辆,排名全国第五,其中比亚迪和广汽乘用车贡献绝大部分销量。

■产业指数榜:上海、广州、深圳位列前三,重庆挺进前五

  在产业指数榜中,排在前三位的依然是上海、广州、深圳三个城市,只是第二、三名位次颠倒。北京、武汉、成都、杭州、天津的产业指数排名低于指数总榜名次,在产业布局与发展上存在不足。

  从不同指标维度来看,上海、广州在政策规划与引导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生产制造维度,上海产业基础最完备;北京虽然在生产制造方面落后,在智能驾驶领域,扳回一城,堪称“自动驾驶第一城”。在城市吸引力上,上海、北京因为坚实的产业与经济基础,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产业与人才虹吸能力最强,而柳州在该层面则不具备优势。

■消费指数榜:深圳、上海、杭州位列前三,武汉凭借极高的消费保障能力冲进前五

  在消费指数榜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深圳、上海、杭州三个城市,上海、深圳两个城市的产业、消费发展较为均衡。上海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从往年发展来看,上海在新能源消费领域依然具有“冲冠”实力。广州、合肥、柳州、重庆、西安的消费指数排名低于指数总榜名次,在消费促进方面存在不足。

  从不同指标来看,杭州消费潜力最高,人口增量在长三角地区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新一线前列,汽车保有量增量全国第一,同时在汽车之家平台上,杭州的新能源汽车关注指数居15城首位。深圳消费能力最强,新能源千人保有量和2022年上半年销量双双第一。武汉新能源消费保障最完备,新能源经销商渗透率15城第一,充电桩布局最发达,车桩比0.83:1,是15城中唯一一个“桩比车多”的城市。

■结语:不同阶段城市驱动力不同,期望达成较高发展水平需“多力并举”

  政策是区域发展原则性、方向性基础,是推动新能源“从无到有”的最强动力。而当新产业、新市场逐步发展后,政策将弱化推动力,而作为保障力持续运行。

  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是生产及供应链布局,这和当地地理位置、前期汽车产业积淀等“原发性”积累相关,易于固化,能否突破成关键。伴随新能源产业与智能化发展的“羁绊”越来越深,城市“智商”对于达成较高发展尤为重要,城市吸引力更有助于吸引高精尖人才和专精特新企业,辅助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

  驱动城市新能源消费发展的驱动力除政策外,还有消费保障能力,此外消费潜力决定了购车人群的体量基数,产品供需匹配则是促成潜在人群向消费人群转化的必要条件。

  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全面梳理了15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与消费发展脉络,并进行了客观分析评价,希望能为各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寻找到各自的“最强驱动力”。

  关注汽车之家研究院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城市指数”可下载完整报告。

标签:别克世纪 2023款 Avenir艾维亚 2.0T 蕴世版 6座 2023款 Avenir艾维亚 2.0T 逸世版 4座 2023款 Avenir艾维亚 2.0T 私享版 4座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AI看市场】|解读宏光MINIEV竞争力

宏光MINIEV参数询价就算你不开电动车估计也听过它的大名。根据五菱官方数据截至五月宏光MINIEV已经连续九个月获得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第一

1900/1/1 0:00:00
《自驾旅行报告》:短途自驾游是首选

11月23日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同程旅行发布《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通过对近3000位用户的问卷调研及双方平台相关数据分析当下人们的自驾旅行趋势和消费偏好。报告显示疫情对旅游行业影响巨大也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1900/1/1 0:00:00
《中国二手车出口国别指南(2021)》发布

10月26日《中国二手车出口国别指南正式发布。《指南》选择市场基础条件好、出口潜力大的23个国家进行深入研究涵盖市场、政策、法规、税收、流程等相关信息

1900/1/1 0:00:00
《远行笔记》 自驾露营前的准备预告篇

现在自驾游可谓异常火热而目的地却大不相同。无论是从网络还是现实中的惊鸿一瞥总能看到那些硬派越野车动不动就长途穿越、翻山越岭、拖拽着大型“玩具”到湖边露营甚至是去一些一般人去不了的地方

1900/1/1 0:00:00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发布

近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其中白皮书提出面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部署开展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研究。在白皮书的《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小节中写到将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蓝皮书》重磅发布

“微增长”已成为2018年中国车市的显著标签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幅仅有15相比十年前中国首次跃居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时的近50增幅眼前低迷的形势显然需要新动力来激活。新能源汽车恰恰是唯一逆势上扬的细分市场延续了约80的高增幅全年产销乐观估计有望突破100万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