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3月15日曝光的第一起汽车安全膜案件,在整个安全膜行业引起了震动,“据一位接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人士透露。我们还多次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和研究此事,希望改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建设和监督,突破安全膜乱象,消除安全隐患。
中富瑞达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乔森也告诉记者,中国确实存在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混乱局面。虚假广告和价格欺诈经常发生,其根源在于缺乏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缺位。
低标准导致事故频发
一年前,被誉为杭州最美司机的“吴斌”驾驶的一辆公交车被“不明飞行物”撞死。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不明飞行物”致人死亡的案例并非孤立案例。上述接近国家质检局的人士表示,汽车和高铁的安全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安全保护膜。除了一些玻璃较厚的高端轿车外,其他汽车和高铁的玻璃在高速行驶时无法承受迎面而来的炮弹。
Johnson解释说,高质量的玻璃安全膜可以有效地保持玻璃的强度,防止车辆遇到物体撞击时玻璃立即破裂,并为车内人员提供保护。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国内80%至90%的汽车安全膜市场质量低劣。
全球只有10多个真正品牌的玻璃膜,但中国市场上有2400多个注册的玻璃膜商标。几乎所有品牌都声称是外国品牌的授权经销商,”上述人士表示。据他们了解,国内市场上只有三到五种正品,假冒伪劣产品也很多。
与“正品”不同,Johnson解释说,大多数假冒伪劣安全膜并不能提供真正的安全保护。
一种是被坚硬物体击中时,可能会穿透并危及车主的生命;另一个是,主人也很难从里面打碎玻璃,这不利于逃生,”Johnson说。对于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安全膜产品,如果性能偏差为5%,则意味着保护无效,导致人员伤亡。
推动引入强制性标准
谈到安全膜行业的乱象,约翰逊表示,国内安全膜市场很大,但假冒伪劣产品很多,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强制性标准。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其中2000万辆需要贴膜。按每辆车2000元的涂装成本计算,总市值超过400亿元;
如果算上酒店、博物馆等重要建筑对玻璃涂层的需求,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国标准化协会和行业专家就联合制定并发布了《CAS140-2007玻璃安全膜标准》,对汽车薄膜的透明度、绝缘性、防紫外线率、施工质量等做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约翰逊是参与起草上述标准的人员之一。
但约翰逊表示,该标准属于协会标准,仅为企业自愿采用,没有任何强制性要求。由于汽车贴膜产品不在国家强制性认证目录之列,其进入市场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正是因为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标准不健全,影响了市场的监管。例如,中国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汽车薄膜产品的质量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企业造假的积极性。
上述接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人士介绍,标准法规的缺失确实是造成国内安全膜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此事,希望改善标准和监管问题。
一般来说,国家标准的出台需要企业的推动,但国内符合自主知识要求的安全膜公司非常少,大多是国外授权的。“上述人士表示,我们在制定标准方面也相对被动。
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增速回升,多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迎来业绩“开门红”。
1900/1/1 0:00:00在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准备迎接新一轮消费热潮的同时,中国汽车消费者也将更多关注的目光集中于乘车安全问题上。
1900/1/1 0:00:00近日,福建奔驰以“信赖之道,驭行东方”为主题,携唯雅诺、威霆、凌特全新车型组成的强大阵容,亮相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车展。
1900/1/1 0:00:00上周A股市场宽幅震荡,汽车股也随之出现了分化的走势,一汽轿车、长城汽车等个股反复活跃。但是,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个股则有所低迷。
1900/1/1 0:00:00根据德国汽车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该国4月份乘用车销量284万辆,同比增长近4,终止了之前连续5个月的同比下跌势头。
1900/1/1 0:00:00为了避免荣威品牌和MG名爵品牌内耗,上汽乘用车公司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再次启动了两个品牌运营和营销方式的调整,决定在明年年底前彻底分开两个汽车品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