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9日晚,卫宏在北京水立方举行“不止安全|卫宏不燃电池技术”新闻发布会,隆重推出其不燃电池科技。来自中国科技部、浙江省有关部门、业内权威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中国主要公共交通企业负责人、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负责人以及大量新闻媒体的200余人出席了发布会,共同见证微型不燃电池技术在全球的首次亮相。此次发布的不燃电池技术,从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两个层面解决了围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困境。这是电池行业的一项创新和领先的新技术,有望刷新全球锂电池安全技术标准。
3月19日,卫宏公司首席执行官吴洋在北京水立方宣布了一项不燃电池新技术
在新闻发布会开始时,卫宏公司首席执行官吴洋提到了“火”的话题。过去一年,电动汽车市场异常火爆,但全球汽车巨头并没有大规模销售电动汽车。他们担心什么?一个重要原因是锂离子电池无法控制的燃烧。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能源载体,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无法控制的内部短路风险。根据行业最高标准18650电池质量控制率2ppm,每售出10万辆汽车,1600辆汽车就有很高的自燃风险。
2008年,卫宏开始专注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时,确立了“10分钟快速充电”、“长寿命”和“不燃烧”三大核心研发要素。这些核心研发要素也是卫虹城市交通电气化清洁城市交通战略的基础。如今,随着CCT战略的不断实施,“十分钟快速充电”和“长寿命”已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在全球6个国家和1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10000套应用。此次发布也是伟宏8年来开发的不燃电池技术的成果。
实现不可燃电解液,确保快速充电和长寿命
研究表明,当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电解质释放的热量最多,因此不燃烧电解质是确保电池不燃烧的最重要问题。然而,在防止电解质燃烧方面已经存在很高的技术难度。如何确保电池的快速充电和长寿命特性,同时防止电解质燃烧,需要持续的研究来抵御孤独。在现场,我们看到未燃烧的电解液不会点燃,同时制造的电池可以实现十分钟的快速充电和超过10000的超长循环寿命。
比普通隔膜更耐高温
在实现电解液不燃烧后,高性能隔膜也是锂离子电池安全的重要保证。普通锂离子电池的隔膜通常熔点低,收缩约130摄氏度,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和热失控。作为一名拥有30年实践经验的膜技术专家,卫宏公司首席技术官李翔提出了耐高温膜的想法。与普通PE隔膜相比,耐高温隔膜的熔点更高,可以确保电池即使在300摄氏度的高温下也不会收缩,防止电池内部短路,从而避免热失控。
系统级被动防御-STL
通过解决锂离子电池内部电解质和隔膜的问题,相当于积极建立不燃电池的防御措施。从电池系统级安全的角度来看,Micromacro还展示了STL智能热控流体技术利用浸没法带来的安全优势。STL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绝缘性、阻燃性和导热性的材料,在电池组内部发生微小内部短路时,可以快速隔离热失控点。同时,它使用液体来降低热失控点的温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
最大程度地降低电池组的风险。STL作为一种被动防御系统,不仅能确保安全,还能平衡电池组内部的温差,并利用外部循环实现更好的温度控制。同时,即使电池组泄漏,也可以通过液体检测及时进行检测,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不燃电解液和耐高温隔膜两种主动防御措施,结合STL智能热控液的被动防御措施,最终在电池系统层面实现了不燃、高安全、高性能。发布会最后展示的电池点火,生动展示了不燃电池技术相比普通锂离子电池的震撼效果。
最近的两会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产业领域的标志性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再次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而电池和充电是制约当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因素。威宏倡导的基于10分钟快速充电、长寿命和不燃电池的技术,结合清洁城市交通战略,有望真正将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披露2015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0009亿元,同比增长3748;净利润为2823亿元,同比增长55128。
1900/1/1 0:00:00近日,从北汽新能源获悉,原红旗品牌首席设计师常冰将正式加盟北汽新能源,担任北汽新能源设计中心副总监一职,负责产品设计、创意等方面工作。
1900/1/1 0:00:00汽车行业最成功的车型之一迎来20年的辉煌:斯柯达Octavia明锐1996年首次亮相,在此后的20年里,斯柯达Octavia明锐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如今依然是斯柯达最畅销的车型系列。
1900/1/1 0:00:00日前,笔者从经销商处获悉,即将于4月11日上市的比亚迪元已开始全国陆续到店。首批到店车型为搭载了15L和15TI的比亚迪元燃油版,预售价为812万元。
1900/1/1 0:00:002016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汽车展览会即将于4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Honda将联合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携全新车型亮相新国展W1馆。
1900/1/1 0:00:002016年将是极其特殊的一年,对于我国的汽车定制改装市场来说,真正到了“启、承、转、合”的重要时期,适势而为、应势而动、顺势而行将成为企业家们不得不解答的重要课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