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突围战应从哪打响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块相对遥远的蛋糕。原因很简单:一辆性能差的车,一辆价格远高于同等性能燃油的电动汽车,一辆没电后找不到充电站的汽车,以及一辆去其他城市时无法充电的汽车,估计即使是最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也无法接受。

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研究、产业化和市场化三大环节仍有许多差距需要弥合。

技术突破:通过内联和外部引入征服通用技术

无论是汽车公司、研究机构还是观察人士,这两个词都是他们说得最多的。抓住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我们也将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七寸。

广东珠三角地区在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牵引电机系统、电力系统等环节奠定了当地优势,涌现出一些开拓性企业。例如,比亚迪拥有世界领先的铁电池技术,星源科技和金汇高新拥有中国最先进的电池隔膜技术,大洋电气、汽车讯、比亚迪和珠海银通分别是国内电机、充电和储能行业的领导者。

就像木桶一样,当地的长木板经常被许多短木板拖下来。专家直言,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亟待突破。例如,动力电池隔膜、电解液用高纯度六氟磷酸锂和汽车电源开关元件(IGBT)等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电池技术被认为是广东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障碍,广东动力电池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从市场选择来看,广东的电池供应能力令人担忧。

“汽车研发成本很高,往往高达10亿元,所以企业不敢贸然投资。这需要在体制和制度层面上推进,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非常重要。对于技术突破,华南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李立夫理工大学以“两弹一星”为例,依靠国家力量推动技术突破。同样,广东也可以通过“产学研”联盟或产业联盟来突破共性技术。

“汽车制造商可以联合起来支持几家电池公司。”向东煌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对广东来说,要培育本土电池生产企业,引进国内先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在广东设立生产基地,形成强大的动力电池产能。同时,聚焦研发,聚焦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打通技术瓶颈。

我国各级科研机构产业化趋势明显,难以深入技术研发。由于缺乏资金,一些专家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人力资源短缺表示担忧,并建议广东省尽快建立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汇集全球知识资源,在共性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

产业突破:支持领导班子增强集群实力

如果说几年前,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盛宴中的一道存货,那么现在无疑是一道主菜。工业化是将这一主菜摆上台面的唯一途径。

“如果消费者买得起电动汽车,他们必须实现大规模生产并按规模降低成本,但要实现大规模生产,他们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容量来支持。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宋元世明描述了工业化中的循环关系。

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瓶颈之一是成本高,解决方案依赖于技术进步基础上的量产;

另一个瓶颈是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难以支撑产业化的要求。如何解决这个瓶颈?对此,李立夫反复提到,“必须遵循汽车行业的基本规律”。他指出,在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等环节密切相关,但重点是发挥整车制造的主导作用。

遗憾的是,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所有开发新能源汽车的省市都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如北京的北汽、上海的上汽、长春的一汽、安徽的奇瑞和安凯客车。另一方面,广东、广汽集团和东风日产的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量产;

比亚迪之所以没能带动广东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是因为它选择了自主生产零部件。

因此,对广东来说,帮助广汽集团、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迫在眉睫。同时,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建设领先地位强、配套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和产业集群。

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广东应培育广汽集团、五洲龙、飞驰客车等在混合动力车方面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宏伟规划的汽车制造商,尽快赶上国家发展水平,打造广东自主的混合动力品牌。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汽车行业人士也呼吁广东省尽快制定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统一标准,并成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和技术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良性发展。

要增强产业链竞争力,专家们普遍推崇的路径之一是建立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副秘书长崔东树甚至建议,广东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整合国家资源,引领产业发展。

市场突破:寻求突破,激发消费潜力

“就像手机一样,以前是大老板用的,但后来大家都能用,业内人士判断新能源汽车的前景。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明显落后。例如,日本普锐斯(配置画廊口碑论坛)自进入市场以来,已在全球售出100多万辆汽车,但2009年在中国仅售出几百辆。

然而,由技术引发的市场化学反应正在进行。就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示范推广和政策补贴都处于全国前列。

更重要的是,广东初步找到了市场化的突破口:一是切入公共交通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二是加快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市场化奠定基础。在这两个城市中,深圳的水测试最深。

尽管市场持续发酵,但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块相对遥远的蛋糕。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松原市明表示,实现量产涉及性能、基础设施和价格三大因素。

原因很简单:一辆性能差的车,一辆价格远高于同等性能燃油的电动汽车,一辆没电后找不到充电站的汽车,以及一辆去其他城市时无法充电的汽车,估计即使是最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也无法接受。

目前,广东在市场化方面急需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配套设施建设。从省级层面推动电网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充电站接口标准,对充电设施建设给予政策支持;

同时,大力推进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标准统一、网络互联的充电设施网络。

汽车使用成本一直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业内人士建议,除了补贴政策外,广东可以效仿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税收、停车费、路桥费等方面给予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相应优惠。

一些专家还表示,我们应该警惕动力电池的二次污染。在这方面,广东可以率先建立动力电池跟踪回收体系,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燕郊)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个相对遥远的馅饼。原因很简单:一辆性能差的车,一辆价格远高于同等性能燃油的电动汽车,一辆没电后找不到充电站的汽车,以及一辆去其他城市时无法充电的汽车,估计即使是最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也无法接受。

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研究、产业化和市场化三大环节仍有许多差距需要弥合。

技术突破:通过内联和外部引入征服通用技术

无论是汽车公司、研究机构还是观察人士,这两个词都是他们说得最多的。抓住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我们也将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七寸。

广东珠三角地区在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牵引电机系统、电力系统等环节奠定了当地优势,涌现出一些开拓性企业。例如,比亚迪拥有世界领先的铁电池技术,星源科技和金汇高新拥有中国最先进的电池隔膜技术,大洋电气、汽车讯、比亚迪和珠海银通分别是国内电机、充电和储能行业的领导者。

就像木桶一样,当地的长木板经常被许多短木板拖下来。专家直言,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环节亟待突破。例如,动力电池隔膜、电解液用高纯度六氟磷酸锂和汽车电源开关元件(IGBT)等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电池技术被认为是广东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障碍,广东动力电池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从市场选择来看,广东的电池供应能力令人担忧。

“汽车研发成本很高,往往高达10亿元,所以企业不敢贸然投资。这需要在体制和制度层面上推进,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非常重要。对于技术突破,华南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李立夫理工大学以“两弹一星”为例,依靠国家力量推动技术突破。同样,广东也可以通过“产学研”联盟或产业联盟来突破共性技术。

“汽车制造商可以联合起来支持几家电池公司。”向东煌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对广东来说,要培育本土电池生产企业,引进国内先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在广东设立生产基地,形成强大的动力电池产能。同时,聚焦研发,聚焦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打通技术瓶颈。

我国各级科研机构产业化趋势明显,难以深入技术研发。由于缺乏资金,一些专家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人力资源短缺表示担忧,并建议广东省尽快建立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汇集全球知识资源,在共性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

产业突破:支持领导小组加强战略……

集群的强度

如果说几年前,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盛宴中的一道存货,那么现在无疑是一道主菜。工业化是将这一主菜摆上台面的唯一途径。

“如果消费者买得起电动汽车,他们必须实现大规模生产并按规模降低成本,但要实现大规模生产,他们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容量来支持。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宋元世明描述了工业化中的循环关系。

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瓶颈之一是成本高,解决方案依赖于技术进步基础上的量产;另一个瓶颈是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难以支撑产业化的要求。如何解决这个瓶颈?对此,李立夫反复提到,“必须遵循汽车行业的基本规律”。他指出,在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等环节密切相关,但重点是发挥整车制造的主导作用。

遗憾的是,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中国所有开发新能源汽车的省市都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如北京的北汽、上海的上汽、长春的一汽、安徽的奇瑞和安凯客车。另一方面,广东、广汽集团和东风日产的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量产;

比亚迪之所以没能带动广东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是因为它选择了自主生产零部件。

因此,对广东来说,帮助广汽集团、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迫在眉睫。同时,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建设领先地位强、配套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和产业集群。

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广东应培育广汽集团、五洲龙、飞驰客车等在混合动力车方面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宏伟规划的汽车制造商,尽快赶上国家发展水平,打造广东自主的混合动力品牌。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汽车行业人士也呼吁广东省尽快制定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统一标准,并成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和技术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良性发展。

要增强产业链竞争力,专家们普遍推崇的路径之一是建立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副秘书长崔东树甚至建议,广东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整合国家资源,引领产业发展。

市场突破:寻求突破,激发消费潜力

“就像手机一样,以前是大老板用的,但后来大家都能用,业内人士判断新能源汽车的前景。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明显落后。例如,日本普锐斯(配置画廊口碑论坛)自进入市场以来,已在全球售出100多万辆汽车,但2009年在中国仅售出几百辆。

然而,由技术引发的市场化学反应正在进行。就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应用、示范推广和政策补贴都处于全国前列。

更重要的是,广东初步找到了市场化的突破口:一是切入公共交通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二是加快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市场化奠定基础。在这两个城市中,深圳的水测试最深。

尽管市场持续发酵,但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块相对遥远的蛋糕。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松原市明表示,实现量产涉及性能、基础设施和价格三大因素。

原因很简单:一辆性能差的车,一辆价格远高于同等性能燃油的电动汽车,一辆没电后找不到充电站的汽车,以及一辆去其他城市时无法充电的汽车,估计即使是最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也无法接受。

目前,广东在市场化方面急需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配套设施建设。从省级层面推动电网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充电站接口标准,对充电设施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大力推进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标准统一、网络互联的充电设施网络。

汽车使用成本一直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因素。业内人士建议,除了补贴政策外,广东可以效仿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税收、停车费、路桥费等方面给予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相应优惠。

一些专家还表示,我们应该警惕动力电池的二次污染。在这方面,广东可以率先建立动力电池跟踪回收体系,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燕郊)

标签:比亚迪广汽集团东风日产安凯客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比亚迪将主攻城市交通电动化市场

比亚迪汽车副总经理王建钧日前表示,比亚迪提出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也调整了此前主要针对私人销售的电动车市场策略,转而主攻城市交通电动化市场。

1900/1/1 0:00:00
桥本泰昭:日产聆风是否国产还待观察

10月28日讯: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桥本泰昭在10月28日结束的”2010日产汽车安全与环境科技巡演”上表示:日产聆风将首先采取从日本进口的方式来销售,

1900/1/1 0:00:00
金华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将投入使用

金华第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过几天就要投入使用了。这座位于东关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今年7月开工建设,金华电业局相关人士预计,本月中旬能完成验收并投入运行。

1900/1/1 0:00:00
上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上汽已明确了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瞄准汽车驱动电力化趋势,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的同时,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业化。

1900/1/1 0:00:00
evs25日程安排

11月4日媒体日10001030新闻发布会深圳会展中心5层牡丹厅15001700深圳

1900/1/1 0:00:00
安凯新能源客车通过国家级专家组技术鉴定

安凯参加鉴定的车型2010年10月28日,”安凯新能源客车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新能源项目有关领导及专家和众多行业媒体出席了本次科技成果鉴定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