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政策利好助锂电池大市场形成 牛市需理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雾霾中奔跑了八年之后,锂电池行业有望迎来第一个“路标”。

4月18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汽车产业由纯电驱动、普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提出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达到50万辆,2020年突破500万辆的目标。

《规划》的颁布引起了研讨会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认为,此举将推动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此外,它将无形中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行业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市场轮廓。

巨大的市场原型

锂电池在中国的主要应用仍然是在小型数字产品上。尽管动力电池不多,但工业规模正在迅速增长。根据赛迪咨询的数据,200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为27.8亿块,产业规模为71亿美元。截至2011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已增至46.4亿只,产业规模达到153亿美元。根据赛迪咨询《2012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研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规模为397.4亿元。强大的助推器“规划”有望改变当前世界锂电池行业格局。

碳酸锂方面,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产能约3.3万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产能仅占1/3。国内碳酸锂供应量为1.2万吨,市场需求量为1.9万吨。目前,碳酸锂有两种来源: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的碳酸锂和锂矿。中国的盐湖储量丰富,开采难度大,含有大量镁,难以提纯。盐湖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其地理位置使其难以开采。SQM、Chemetall和FMC垄断了全球锂矿市场。中国几乎没有锂矿。目前,主要的锂矿是锂辉石和锂云母。锂辉石是一种优质锂矿,在中国四川储量丰富。锂云母在江西宜春有锂云母矿,开采成本高。

碳酸锂在中国主要通过锂矿生产。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的大部分矿石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技术相对落后。天齐锂业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可以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国内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工业级碳酸锂。

下游河道布置

下游应用也是锂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有两种声音。“廷理学派”认为,尽管锂电池的技术不是很成熟,但与燃料电池相比,它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节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流将是锂电池;

“废锂派”批评锂电池的安全系数低,成本高,难以快速工业化。

随着《规划》的颁布和随后的实施,“挺力”和“废力”之间的纠纷有望迅速结束。“50万辆”的巨大目标为锂电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赛迪顾问的信息,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50万辆以上,需要150亿瓦时的能源动力电池模块和30亿瓦时动力电池。其中,除电池隔膜、六氟磷酸锂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心部件外,其他行业将逐步进入全面竞争阶段,锂电池原材料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大规模生产和下游应用。完整的产业链是锂电池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比亚迪拥有自己的汽车,并与苹果和许多手机制造商有长期合作。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不生产锂电池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下游市场。

由此可见,锂电池相关产业的未来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此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企业在制造电池时必须考虑市场风险。《规划》的颁布为动力电池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此前,科技部提出在2012年达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现在计划在2015年提出50万辆,同样考虑到电池技术的要求尚未达到。2015年能否实现50万辆节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还有待市场检验。

进口依赖性

尽管已经出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目前国内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依赖大量进口。有数据显示,我国电池隔膜进口依存度超过80%,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进口依存度高达80%~90%。在四种核心材料中,只有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具有较高的局部化比例。

高端技术难以突破,已成为我国锂电池行业的尴尬局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隔膜行业专家告诉笔者:中国的许多核心部件大多是进口的,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首先,众所周知,中国的制造业非常强大。为什么电池隔膜和电解液在产量和质量上都跟不上国外?

隔膜最重要的指标是孔的数量。中国目前的问题是洞的数量太多。如果制造100个电池,国外可能只有一个电池有缺陷,而中国可能多达10个,因此质量不会合格。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中国制造隔膜的企业投资很少,无法大规模生产。日本隔膜的高产量来自于相对稳定的大型标准化企业,而日本只有两家这样的企业。与日本的情况不同,中国从事隔膜制造的企业很多,而且大多是小企业。

日本是一个资源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国,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与日本相比,中国锂电池行业的集中度较低。笔者了解到,日本新能源产业由10到20家大公司主导,而中国有数百家公司在做新能源,因此很难实现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中国的电池行业需要扩大规模,但规模略有不同。ATL和比亚迪的电池都是大规模生产的,但ATL本身是主要的电池,专门生产一种。除了电池,比亚迪还有汽车和IT,专注于对产业链的控制。在国际上,目前有许多ATL车型。但无论是什么型号,最终由市场检验的是产品的质量。

赛迪咨询公司锂电池行业专家吴辉告诉记者……

“就电解液而言,目前中国有三家公司实际生产电解液,即天津金牛电力材料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江苏九久久科技有限公司和聚氟乙烯(17.80,0.00,0.00%)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实现工业化的公司,截至2011年年报发布时,该公司已赚得数百万美元。这三家公司的产品已经可以在市场上看到了。"

电池隔膜产品已经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和青睐。由深圳市兴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福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新乡市绿色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金汇高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已开始实现隔膜产业化,其产品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

此外,已有三四十家公司宣布进军电池隔膜领域,一些上市公司和生产其他材料的公司也有意进入该领域。

防止过热

这些企业从其他行业进入了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材料行业。除了大量资金外,企业本身还需要投资于真正的技术。同时,它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2年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电子技术处处长彭红兵,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企业在市场上更急功近利,深入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完全展开。其他包括关键材料、设备等层面,尤其是技术层面。现在,尤其是动力电池行业,大部分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没有被参考。很多时候,检测标准不同领域的ds并不相同。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和其他不同的应用都有自己的标准。测试机构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来具体推动整个系统的建设。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要加强支持的领域。"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与笔者类似的观点:目前,许多企业进入电池领域并不是为了做大行业,只是为了一些国家的补贴和优惠措施。

从表面上看,锂电池还不成熟。严格来说,锂电池没有标准。什么是合格的?企业有不同的技术和生产方法,以及对锂电池的理解。在这种背景下生产的电池质量参差不齐。这是一个行业标准的问题。如果有严格的标准,小规模、低质量的企业就无法参与进来。投资者对这个行业也缺乏了解,无法避免投资误解。因此,当务之急是相关部门要畅通行业规范,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

(编辑/董海荣)在雾霾中奔跑了八年之后,锂电池行业有望迎来第一个“路标”。

4月18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汽车产业由纯电驱动、普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提出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达到50万辆,2020年突破500万辆的目标。

《规划》的颁布引起了研讨会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认为,此举将推动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此外,它将无形中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行业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市场轮廓。

巨大的市场原型

锂电池在中国的主要应用仍然是在小型数字产品上。尽管动力电池不多,但工业规模正在迅速增长。根据赛迪咨询的数据,200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为27.8亿块,产业规模为71亿美元。截至2011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已增至46.4亿只,产业规模达到153亿美元。根据赛迪咨询201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品……

er和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消费者,规模为397.4亿元。强大的助推器“规划”有望改变当前世界锂电池行业格局。

碳酸锂方面,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产能约3.3万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产能仅占1/3。国内碳酸锂供应量为1.2万吨,市场需求量为1.9万吨。目前,碳酸锂有两种来源: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的碳酸锂和锂矿。中国的盐湖储量丰富,开采难度大,含有大量镁,难以提纯。盐湖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其地理位置使其难以开采。SQM、Chemetall和FMC垄断了全球锂矿市场。中国几乎没有锂矿。目前,主要的锂矿是锂辉石和锂云母。锂辉石是一种优质锂矿,在中国四川储量丰富。锂云母在江西宜春有锂云母矿,开采成本高。

碳酸锂在中国主要通过锂矿生产。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的大部分矿石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技术相对落后。天齐锂业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可以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国内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工业级碳酸锂。

下游河道布置

下游应用也是锂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上有两种声音。“廷理学派”认为,尽管锂电池的技术不是很成熟,但与燃料电池相比,它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节能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流将是锂电池;

“废锂派”批评锂电池的安全系数低,成本高,难以快速工业化。

随着《规划》的颁布和随后的实施,“挺力”和“废力”之间的纠纷有望迅速结束。“50万辆”的巨大目标为锂电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赛迪顾问的信息,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50万辆以上,需要150亿瓦时的能源动力电池模块和30亿瓦时动力电池。其中,除电池隔膜、六氟磷酸锂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心部件外,其他行业将逐步进入全面竞争阶段,锂电池原材料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大规模生产和下游应用。完整的产业链是锂电池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比亚迪拥有自己的汽车,并与苹果和许多手机制造商有长期合作。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不生产锂电池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下游市场。

由此可见,锂电池相关产业的未来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此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企业在制造电池时必须考虑市场风险。《规划》的颁布为动力电池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此前,科技部提出在2012年达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现在计划在2015年提出50万辆,同样考虑到电池技术的要求尚未达到。2015年能否实现50万辆节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还有待市场检验。

进口依赖性

尽管已经出现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目前国内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依赖大量进口。有数据显示,我国电池隔膜进口依存度超过80%,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进口依存度高达80%~90%。在四种核心材料中,只有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具有较高的局部化比例。

高端技术难以突破,已成为我国锂电池行业的尴尬局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隔膜行业专家告诉笔者:中国的许多核心部件大多是进口的,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首先,众所周知,中国的制造业非常强大。为什么电池隔膜和电解液在产量和质量上都跟不上国外?

隔膜最重要的指标是孔的数量。中国目前的问题是洞的数量太多。如果制造100个电池,国外可能只有一个电池有缺陷,而中国可能多达10个,因此质量不会合格。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中国制造隔膜的企业投资很少,无法大规模生产。日本隔膜的高产量来自于相对稳定的大型标准化企业,而日本只有两家这样的企业。与日本的情况不同,中国从事隔膜制造的企业很多,而且大多是小企业。

日本是一个资源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国,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与日本相比,中国锂电池行业的集中度较低。笔者了解到,日本新能源产业由10到20家大公司主导,而中国有数百家公司在做新能源,因此很难实现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中国的电池行业需要扩大规模,但规模略有不同。ATL和比亚迪的电池都是大规模生产的,但ATL本身是主要的电池,专门生产一种。除了电池,比亚迪还有汽车和IT,专注于对产业链的控制。在国际上,目前有许多ATL车型。但无论是什么型号,最终由市场检验的是产品的质量。

赛迪咨询公司锂电池行业专家吴辉告诉记者……

“就电解液而言,目前中国有三家公司实际生产电解液,即天津金牛电力材料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江苏九久久科技有限公司和聚氟乙烯(17.80,0.00,0.00%)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实现工业化的公司,截至2011年年报发布时,该公司已赚得数百万美元。这三家公司的产品已经可以在市场上看到了。"

电池隔膜产品已经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和青睐。由深圳市兴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福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新乡市绿色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金汇高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已开始实现隔膜产业化,其产品正在逐步替代进口产品。

此外,已有三四十家公司宣布进军电池隔膜领域,一些上市公司和生产其他材料的公司也有意进入该领域。

防止过热

这些企业从其他行业进入了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材料行业。除了大量资金外,企业本身还需要投资于真正的技术。同时,它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2年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电子技术处处长彭红兵,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企业在市场上更急功近利,深入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完全展开。其他包括关键材料、设备等层面,尤其是技术层面。现在,尤其是动力电池行业,大部分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没有被参考。很多时候,检测标准不同领域的ds并不相同。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和其他不同的应用都有自己的标准。测试机构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来具体推动整个系统的建设。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要加强支持的领域。"

一位业内人士也表达了与笔者类似的观点:目前,许多企业进入电池领域并不是为了做大行业,只是为了一些国家的补贴和优惠措施。

从表面上看,锂电池还不成熟。严格来说,锂电池没有标准。什么是合格的?企业有不同的技术和生产方法,以及对锂电池的理解。在这种背景下生产的电池质量参差不齐。这是一个行业标准的问题。如果有严格的标准,小规模、低质量的企业就无法参与进来。投资者对这个行业也缺乏了解,无法避免投资误解。因此,当务之急是相关部门要畅通行业规范,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

(编辑/董海荣)

标签: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专业人士:太阳能驱动汽车技术还不成熟

”这是辆太阳能汽车”面对人们好奇的询问,丁一鸣总是耐心解释:”不,目前还只能算是混合动力。””发明”太阳能汽车丁一鸣已有30多年教龄,在学校教授工业设计这门课程。

1900/1/1 0:00:00
日产e-NV200商务车在日本开始测试

据外电报道,上周,日产汽车公司在日本开始测试其电动版NV200,这是一款结构紧凑的轻型商务车。永旺集团旗下零售和金融服务公司员工负责实测。

1900/1/1 0:00:00
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将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在5月16日的联席会议上,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珠江口岸在推动区域生态建设上要更见成效,加快共建”绿色发展”示范区。

1900/1/1 0:00:00
博世2016年在欧洲开始独立生产汽车电池

据德国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Bosch近日发布公告称,计划在未来4年逐步独立制造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

1900/1/1 0:00:00
陈清泉:电动汽车产业要平衡好各方利益

”如果把电力企业比作马,把汽车制造企业比作驴,目前中国大力扶持的电动汽车产业就是骡子。因此,电动汽车产业要形成良性发展,必须先平衡好各方利益。

1900/1/1 0:00:00
深圳5.26交通事故正调查 其他电动出租仍正常运营

第一电动网讯5月26日凌晨3时,深圳滨海大道西行侨城东路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红色GTR跑车,超速撞上两辆同向行驶的出租车,该跑车司机醉酒驾驶,当时时速达到150180公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