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聚焦电动汽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今天,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奥迪ag(中国)联合编写的《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和《2012年中华汽车产业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自2008年以来,三方第五次联合发布《中国汽车产业研究年报》。一方面,本报告系统总结了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进展和成就;另一方面,从技术、示范运营、产业化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水平,发现在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正在拉大。在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该报告对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以及中外投资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志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金华,国务院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张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汽车工业研究院常务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石耀东,奥迪汽车(中国)执行副总裁出席并见证了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蓝皮书》的出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志强,他在演讲中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和顾问的意见和建议,是三方合作的智慧结晶。过去五年,这份报告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题,将深入研究与广泛证据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刻理解;

报告还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金华,说:“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大国已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开发和应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汽车电气化技术,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进程ina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在传统汽车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专用技术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应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工业化,并重视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过渡技术。"

《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包括产业发展概述、市场繁荣分析、产业竞争力分析和电动汽车产业专题研究。《汽车行业蓝皮书》致力于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和相关方分析趋势,促进合作,为加快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参考。这份年度报告基于大量的调查。一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进展和成就。另一方面,从技术、示范运营、产业化和商业模式等维度比较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水平。这也表明,在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正在拉大。在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分工协作的促进体系,构建鼓励创新的技术政策,完善开放合作的产业化政策,形成协调多元的营销政策,以加快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作为合著者之一,奥迪ag(中国)自2008年以来连续五年参与本书的编写,并从企业的角度给予支持。奥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穗欣博士,说:“奥迪旗下品牌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等重要战略市场对电动汽车进行了实地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经验。在2012年编写《中国汽车工业蓝皮书》的过程中,大众作为企业合作伙伴,提供了关于电动汽车研发和运营的宝贵数据和经验d大力支持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作为中国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大众汽车高度重视与中国权威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合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早在1999年,大众汽车就与原国家计委合作,进行了一项名为“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的研究。2000年,大众汽车与当时的国家经贸委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国际化比较与发展”的研究。2001年,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大众汽车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WTO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讨会”;

2004年,双方再次携手举办了“中国汽车工业增长潜力与外部发展环境研讨会”。2006年,大众汽车再次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研发模式进行了调查,并为汽车工业蓝皮书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自2008年以来,奥迪ag(中国)成功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合作,连续五年发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为中国汽车产业研究提供了宝贵信息。大众汽车今年第五次参与编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这是大众汽车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汽车社会所做的又一努力。

2012年7月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奥迪汽车(中国)联合编写的《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汽车产业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自2008年以来,三方第五次联合发布《中国汽车产业研究年报》。今年的《汽车蓝皮书》从技术、示范运营、产业化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得出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国外差距正在拉大的重要判断,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A) 国际电动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

《汽车产业蓝皮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汽车电动化的革命性技术创新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大调整,未来20-30年将是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大国已将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积极开发和应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汽车电气化技术,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进程。

美国在“再工业化”的背景下推动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试图通过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来实现其刺激经济发展、加速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的多重目标;能源部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组织部门,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制定了2015年100万辆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目标。

日本打算保持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以鼓励创新的“领头羊”政策为主要手段,推动新一代汽车技术进步;经济产业省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推进部门,在汽车技术路线相对中立的原则下,优先发展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计划到2020年,日本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新一代汽车”的销售比例将达到50%,总销量将达到1350万辆,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0%。

从长远来看,德国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具有更高的战略地位。制定了包括技术创新、工业化、创造新商业模式和鼓励社会化应用在内的全方位战略;

德国经济部、交通部、环境保护部和教育研发部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并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国民经济、交通、,科技和环保战略,并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

汽车电气化技术发展迅速、全面,各大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趋于一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成熟,已得到广泛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正处于从研发到生产的阶段。纯电动乘用车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乘用车上,满足日常短途驾驶需求的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已成为主流产品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商业化预期大大提高。在技术方案方面,“电-电混合”的技术方案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即燃料电池和储能电池混合使用。动力电池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完全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要求,但与高性能纯电动汽车的技术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工业化正处于不同阶段,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在工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底,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超过450万辆。其中,日本累计销量超过150万辆,美国销量近216万辆,欧洲销量超过45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产业导入期。动力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锂离子动力电池进入大规模投资的新阶段。企业在工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显现,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加强。

(B)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差距正在拉大。

《汽车产业蓝皮书》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明确。加快电动汽车的培育和发展,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就方向和任务而言,该计划提出“纯电动驱动是汽车产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目前重点是推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普及非插电式混动汽车和节能内燃机,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提出,“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将达到50万辆,到2020年将超过500万辆”。

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一些领域发展滞后,关键技术还远远落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不均衡,产品技术完全落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普遍处于研发阶段。产品种类很少,主要集中在乘用车的研发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仍处于研发和测试评估阶段。尽管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中国与国外同时起步,关键核心技术进展缓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在冷启动温度、寿命、成本、氢罐压力等关键指标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动力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动力电池的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产品的工程能力、成组技术、寿命、可靠性、充放电能力、能量管理和热管理等方面,尤其是成组产品系统(电池组),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已经开始,尚未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已经拉大。混合动力商用车的产业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起步,进展缓慢;

纯电动汽车的工业化开始了。与通用、日产的Volt和Leaf相比,中国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缺乏明星和主力车型,工业化差距迅速扩大。动力电池产业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主要企业与国际社会差距较大。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初步形成,各大车企尚未掌握关键零部件。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时间和规模上都处于世界前列,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推进了以企业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了多种商业模式,但主导的商业模式尚未确定,未来许多模式将长期共存。

(3) 专注于纯电动汽车,重视混合动力等过渡性技术。

《2012年汽车工业蓝皮书》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中国有发展电动汽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应进一步明确方向,加快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共同奠定了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电气化的基础。纯电动汽车是解决中国汽车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国道路交通能源和电力系统转型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方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结合了电池和内燃机的优点,可以实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它是传统汽车技术升级的重要方案,也是近中期市场竞争的关键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仍然是各国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动化战略路线之一。目前,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业化基础和条件优于燃料电池汽车,但纯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进展仍不确定,速度取决于电池技术。该技术路线下的过渡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和更接近纯电动汽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对成熟,工业化风险较小。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中国应集中力量取得关键突破。在电动汽车的工业化发展中,我们应该避免急于求成和过度追求规模目标。

从国家战略高度,从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坚持创新导向,鼓励技术多元化发展,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体系,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引导示范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序。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今天,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奥迪ag(中国)联合编写的《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和《2012年中华汽车产业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自2008年以来,三方第五次联合发布《中国汽车产业研究年报》。一方面,本报告系统总结了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进展和成就;

另一方面,从技术、示范运营、产业化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水平,发现在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正在拉大。在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该报告对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以及中外投资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志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金华,国务院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张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汽车工业研究院常务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石耀东,奥迪汽车(中国)执行副总裁出席并见证了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蓝皮书》的出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志强,他在演讲中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和顾问的意见和建议,是三方合作的智慧结晶。过去五年,这份报告符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题,将深入研究与广泛证据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刻理解;

报告还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金华,说:“目前,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大国已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开发和应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汽车电气化技术,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进程ina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在传统汽车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专用技术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应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工业化,并重视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过渡技术。"

《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包括产业发展概述、市场繁荣分析、产业竞争力分析和电动汽车产业专题研究。《汽车行业蓝皮书》致力于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和相关方分析趋势,促进合作,为加快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参考。这份年度报告基于大量的调查。一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进展和成就。另一方面,从技术、示范运营、产业化和商业模式等维度比较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水平。这也表明,在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正在拉大。在把握发展趋势、认识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分工协作的促进体系,构建鼓励创新的技术政策,完善开放合作的产业化政策,形成协调多元的营销政策,以加快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作为合著者之一,奥迪ag(中国)自2008年以来连续五年参与本书的编写,并从企业的角度给予支持。奥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穗欣博士,说:“奥迪旗下品牌在欧洲、北美和中国等重要战略市场对电动汽车进行了实地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经验。在2012年编写《中国汽车工业蓝皮书》的过程中,大众作为企业合作伙伴,提供了关于电动汽车研发和运营的宝贵数据和经验d大力支持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作为中国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大众汽车高度重视与中国权威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合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早在1999年,大众汽车就与原国家计委合作,进行了一项名为“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的研究。2000年,大众汽车与当时的国家经贸委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国际化比较与发展”的研究。2001年,在中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大众汽车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WTO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讨会”;

2004年,双方再次携手举办了“中国汽车工业增长潜力与外部发展环境研讨会”。2006年,大众汽车再次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研发模式进行了调查,并为汽车工业蓝皮书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自2008年以来,奥迪ag(中国)成功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合作,连续五年发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为中国汽车产业研究提供了宝贵信息。大众汽车今年第五次参与编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这是大众汽车为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汽车社会所做的又一努力。

2012年7月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奥迪汽车(中国)联合编写的《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汽车产业蓝皮书》)正式发布。这是自2008年以来,三方第五次联合发布《中国汽车产业研究年报》。今年的《汽车蓝皮书》从技术、示范运营、产业化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比较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得出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与国外差距正在拉大的重要判断,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A) 国际电动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

《汽车产业蓝皮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汽车电动化的革命性技术创新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大调整,未来20-30年将是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大国已将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积极开发和应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汽车电气化技术,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进程。

美国在“再工业化”的背景下推动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试图通过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来实现其刺激经济发展、加速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的多重目标;能源部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组织部门,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并制定了2015年100万辆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目标。

日本打算保持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以鼓励创新的“领头羊”政策为主要手段,推动新一代汽车技术进步;经济产业省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推进部门,在汽车技术路线相对中立的原则下,优先发展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计划到2020年,日本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新一代汽车”的销售比例将达到50%,总销量将达到1350万辆,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0%。

从长远来看,德国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具有更高的战略地位。制定了包括技术创新、工业化、创造新商业模式和鼓励社会化应用在内的全方位战略;

德国经济部、交通部、环境保护部和教育研发部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并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国民经济、交通、,科技和环保战略,并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

汽车电气化技术发展迅速、全面,各大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趋于一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成熟,已得到广泛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正处于从研发到生产的阶段。纯电动乘用车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乘用车上,满足日常短途驾驶需求的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已成为主流产品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越来越成熟,商业化预期大大提高。在技术方案方面,“电-电混合”的技术方案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即燃料电池和储能电池混合使用。动力电池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完全满足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要求,但与高性能纯电动汽车的技术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工业化正处于不同阶段,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在工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底,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量超过450万辆。其中,日本累计销量超过150万辆,美国销量近216万辆,欧洲销量超过45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产业导入期。动力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锂离子动力电池进入大规模投资的新阶段。企业在工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显现,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加强。

(B)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差距正在拉大。

《汽车产业蓝皮书》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明确。加快电动汽车的培育和发展,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2-2020)》,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就方向和任务而言,该计划提出“纯电动驱动是汽车产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目前重点是推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普及非插电式混动汽车和节能内燃机,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提出,“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将达到50万辆,到2020年将超过500万辆”。

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一些领域发展滞后,关键技术还远远落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不均衡,产品技术完全落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普遍处于研发阶段。产品种类很少,主要集中在乘用车的研发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仍处于研发和测试评估阶段。尽管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中国与国外同时起步,关键核心技术进展缓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在冷启动温度、寿命、成本、氢罐压力等关键指标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动力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动力电池的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在产品的工程能力、成组技术、寿命、可靠性、充放电能力、能量管理和热管理等方面,尤其是成组产品系统(电池组),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已经开始,尚未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已经拉大。混合动力商用车的产业化取得了巨大进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起步,进展缓慢;

纯电动汽车的工业化开始了。与通用、日产的Volt和Leaf相比,中国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缺乏明星和主力车型,工业化差距迅速扩大。动力电池产业化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主要企业与国际社会差距较大。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初步形成,各大车企尚未掌握关键零部件。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时间和规模上都处于世界前列,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推进了以企业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了多种商业模式,但主导的商业模式尚未确定,未来许多模式将长期共存。

(3) 专注于纯电动汽车,重视混合动力等过渡性技术。

《2012年汽车工业蓝皮书》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中国有发展电动汽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应进一步明确方向,加快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共同奠定了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电气化的基础。纯电动汽车是解决中国汽车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国道路交通能源和电力系统转型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方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结合了电池和内燃机的优点,可以实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它是传统汽车技术升级的重要方案,也是近中期市场竞争的关键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仍然是各国面向未来的汽车电动化战略路线之一。目前,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业化基础和条件优于燃料电池汽车,但纯电动汽车的工业化进展仍不确定,速度取决于电池技术。该技术路线下的过渡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和更接近纯电动汽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对成熟,工业化风险较小。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中国应集中力量取得关键突破。在电动汽车的工业化发展中,我们应该避免急于求成和过度追求规模目标。

从国家战略高度,从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坚持创新导向,鼓励技术多元化发展,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体系,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引导示范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序。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国际合作。(D) 要建立分工协作制度,鼓励创新,完善合作产业,形成协调多元的市场。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蓝皮书》提出了促进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四点政策建议:

1.建立分工协作的晋升制度。

加强政府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战略指导和组织推动。建议在中央政府层面成立电动汽车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并建立日常工作协调组织和机制,研究推动重大规划、重大投资、,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营销等,妥善协调中央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政府要形成电动汽车良性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筛选适用技术和产品中的作用。尊重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减少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直接和微观干预,发挥市场在电动汽车领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力量,让市场成为适用技术和竞争产品的最终检验者和筛选者。

切实增强电动汽车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在电动汽车的研发、产业化、营销和标准制定中,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商业模式。

加强电动汽车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的作用。国家重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适当向电动汽车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倾斜,支持联盟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进攻,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开拓国内外市场。

2.应制定鼓励创新的技术政策。

建立国家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中心。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强资金、人才、技术和政策的集中,成立国家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集中力量突破新一代电池材料,提高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积极搭建电动汽车公共技术创新平台。设立专项基金,依托创新联盟,开展共性和竞争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完善支持电动汽车企业产品化和工程化的财税政策。通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整车的工程化、产品化。

探索政府购买技术的方式,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创新技术成果。

3.完善开放合作的工业化政策。

完善准入制度,促进公平竞争。改变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传统准入管理模式,从规模导向的经济准入管理向技术、安全、环保的社会准入管理转变,鼓励创新型企业进入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是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激活市场参与者的创新活力,充分调动各类市场参与者投资电动汽车的积极性。加快完善产业链,突破薄弱环节。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引导低速电动汽车健康发展。制定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标准、政策法规,明确分类管理办法,积极回收电动汽车电池。

4.形成协调、多元化的营销政策。

提高示范推广的质量和水平。在总结以往示范推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扩大示范推广的深度和广度。鼓励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在总结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适合商业模式创新的配套政策,鼓励商业模式发展,妥善处理电网、运营商、汽车工厂、客户和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协调他们的共同利益。我们应该给各级创新商业模式足够的空间,允许商业模式多样化发展。加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布局规划纳入总体……

禁止规划,创造有利于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社会环境,在补贴电动汽车购买的同时,建立有利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的税费制度。

(编辑/李燕郊)(D)要建立分工协作制度,鼓励创新,完善合作产业,形成协调多元的市场。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蓝皮书》提出了促进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四点政策建议:

1.建立分工协作的晋升制度。

加强政府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战略指导和组织推动。建议在中央政府层面成立电动汽车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并建立日常工作协调组织和机制,研究推动重大规划、重大投资、,技术研究、示范项目、营销等,妥善协调中央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成电动汽车良性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筛选适用技术和产品中的作用。尊重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减少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直接和微观干预,发挥市场在电动汽车领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力量,让市场成为适用技术和竞争产品的最终检验者和筛选者。

切实增强电动汽车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在电动汽车的研发、产业化、营销和标准制定中,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商业模式。

加强电动汽车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的作用。国家重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适当向电动汽车创新联盟和产业联盟倾斜,支持联盟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进攻,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开拓国内外市场。

2.应制定鼓励创新的技术政策。

建立国家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中心。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强资金、人才、技术和政策的集中,成立国家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集中力量突破新一代电池材料,提高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积极搭建电动汽车公共技术创新平台。设立专项基金,依托创新联盟,开展共性和竞争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完善支持电动汽车企业产品化和工程化的财税政策。通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整车的工程化、产品化。

探索政府购买技术的方式,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创新技术成果。

3.完善开放合作的工业化政策。

完善准入制度,促进公平竞争。改变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传统准入管理模式,从规模导向的经济准入管理向技术、安全、环保的社会准入管理转变,鼓励创新型企业进入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是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激活市场参与者的创新活力,充分调动各类市场参与者投资电动汽车的积极性。加快完善产业链,突破薄弱环节。发挥领导作用……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引导低速电动汽车健康发展。制定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标准、政策法规,明确分类管理办法,积极回收电动汽车电池。

4.形成协调、多元化的营销政策。

提高示范推广的质量和水平。在总结以往示范推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动汽车示范推广工作。扩大示范推广的深度和广度。鼓励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在总结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适合商业模式创新的配套政策,鼓励商业模式发展,妥善处理电网、运营商、汽车工厂、客户和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协调他们的共同利益。我们应该给各级创新商业模式足够的空间,允许商业模式多样化发展。加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布局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创造有利于电动汽车普及应用的社会环境,在补贴购买电动汽车的同时,建立有利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的税费制度。

(编辑/李燕郊)

标签:大众日产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00/1/1 0:00:00
比亚迪:规划是利好“秦”电动车年内将上市

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的出台,对我们来讲是极大的利好,国家对企业的补贴也明确下来了。”一位比亚迪人士向作者表示。

1900/1/1 0:00:00
日本高校推新技术 电动车或可“边行边充电”

充电难、续驶里程短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1900/1/1 0:00:00
重庆南岸供电局建成26个充电桩邀市民体验纯电动车

”纯电动汽车的乘坐舒适度一点不输燃油汽车,而且更环保。”3日,首次尝鲜的试乘市民邓先生说。

1900/1/1 0:00:00
最新研究表明:电动汽车最好在夜间充电

在夜间给电动车充电产生的臭氧更少,不要选择在白天给电动车充电。有很多事情都更适合在夜幕下开展,比如放烟花,讲鬼故事,还有,就是给你的插拔式电动汽车充电。

1900/1/1 0:00:00
美电动市场迅速增长 插电式电动车销量强劲

北京时间7月9日午间消息,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