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正在波动。尽管上海车展热闹非凡,但其背后仍有许多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实思考,尤其是中国人“贪图外国”的消费观念亟待改变。
独立品牌有望突破。
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车展上,以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江淮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推出的新车让观众应接不暇。
尽管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十多年中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仍存在自主创新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不足、汽车工业与国外先进国家差距大、成本优势缩小、消费者认可度低等严重问题。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于卓平认为,尽管中国自主品牌在不断提升,但其糟糕的品牌形象直接影响了品牌的销量和市场份额。而且,中国许多自主品牌“大而不精”,许多企业扩大了规模,延长了生产线,但没有增加研发投入,导致每年都有大量新车问世。概念车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需求,但很少有精英车真正进入市场。
据熟悉中国汽车市场的行业专家A shvinChotai介绍,外国品牌约占乘用车市场的70%,主要通过合资经营。这些外国品牌在当地市场和其他国际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品牌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显然,与中国的自主品牌相比,外国品牌具有明显的优势。
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自主品牌突围的契机。昌河汽车董事长邹文超在上海车展上表示,昌河将推出新品牌跨界车“三环标准”,旨在突出自身特色,进一步体现“紧凑宽敞”的特点,打造中国消费者最想要的汽车。
国内知名越野车制造商长风猎豹也在车展上展出了新款车型。长风集团董事长刘康林表示,苏V是中国消费者喜爱的车型,需要在自有品牌上取得突破,生产出能够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产品,以亲民的价格获得市场份额。
薛益平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应立足当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以自主创新的力量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有政策,没有市场。
随着油价的上涨,汽车排放越来越成为中国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新能源汽车似乎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各方专家也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与外国竞争的杀手级武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秘书长徐虎斌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划下了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也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将是大势所趋。“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期目标,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汽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志新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际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也是解决中国汽车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这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上海已经开始陆续将2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其可靠性和环保效益也逐渐显现。据瑞华新能源董事长帅宏源介绍……
作为上海“双动力”客车的供应商,有限公司瑞奇汽车有限公司对上海目前使用的车辆进行了多年的改进和升级,非常可靠。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乐观。“有政策就没有市场”让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2012年发布的《2012-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力争达到50万辆;
到2020年,两种汽车的产能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将超过500万辆。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加上2011年的8159辆,两年内销量超过2万辆。成本高、配套差、充电难,都是新能源汽车遇冷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还需要时间。
不过,海外专家仍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持乐观态度。世界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最新调查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市场领导者。普华永道亚太汽车行业管理合伙人MacKay Tom表示:“中国已经到了新能源汽车突破的‘前夜’,到2020年可能拥有500万辆电动汽车。”
此外,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冯军表示,当前,“零排放”电动汽车的技术和应用环境不断优化,应加快推广。目前,上海电力已在上海建立了12个充换电站和1710个充电桩,并将电动汽车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是中国拥有新能源汽车基本服务体系最好的城市之一。
[第页]
“中国人的消费观”亟待改变。
在2013年上海车展上,无论是玛莎拉蒂、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宝马还是路虎,名车的展台都异常火爆。。。这些展位总是人头攒动,名车的成交额也一路攀升。
“豪车热”反映了中国人汽车消费观念的“中国特色”,“贪外”是其明显特征。如今,随着油价上涨、能源短缺和空气污染越来越明显,以及城市土地短缺,可供停车的空间不断被压缩。与此同时,汽车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这个时候,选择公共交通或小型节能环保汽车似乎应该成为普通人的新宠,但“贪图外国”的消费观念却深深植根于许多人的心中。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西方国家一直更符合他们的出行理念,使人类走得更远。中国人的概念更多地被赋予了象征身份和地位的责任。例如,近年来,“加长”的趋势悄然兴起。许多品牌在将车型推向中国市场时,都会选择“加长”,让车主享受更宽敞舒适的车尾空间。外国人喜欢性价比高、紧凑、控制感强的汽车,而中国人更多地关注大空间、大排场和奢华,品牌风格有增无减。
中国“贪外”的特色之风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也制约了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国产自主汽车既要面临技术和制造方面的竞争,也要面临理念上的压力。有人认为做自主品牌汽车是“低级”和“无脸”的,这使得自主品牌汽车在推广中受到冷遇。
汽车行业专家钟石表示,改变“中国式消费观念”势在必行。摒弃“对外国的贪婪”,转向绿色节能,不仅将为汽车消费注入新鲜空气,也将促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健康发展。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正在波动。尽管上海车展充满了兴奋,但其背后仍有许多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现实思考,尤其是中国人“贪婪……”的消费观念……
对于外国来说”需要紧急改变。
独立品牌有望突破。
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车展上,以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江淮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推出的新车让观众应接不暇。
尽管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十多年中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仍存在自主创新基础薄弱、研发投入不足、汽车工业与国外先进国家差距大、成本优势缩小、消费者认可度低等严重问题。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于卓平认为,尽管中国自主品牌在不断提升,但其糟糕的品牌形象直接影响了品牌的销量和市场份额。而且,中国许多自主品牌“大而不精”,许多企业扩大了规模,延长了生产线,但没有增加研发投入,导致每年都有大量新车问世。概念车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需求,但很少有精英车真正进入市场。
据熟悉中国汽车市场的行业专家A shvinChotai介绍,外国品牌约占乘用车市场的70%,主要通过合资经营。这些外国品牌在当地市场和其他国际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品牌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显然,与中国的自主品牌相比,外国品牌具有明显的优势。
能够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自主品牌突围的契机。昌河汽车董事长邹文超在上海车展上表示,昌河将推出新品牌跨界车“三环标准”,旨在突出自身特色,进一步体现“紧凑宽敞”的特点,打造中国消费者最想要的汽车。
国内知名越野车制造商长风猎豹也在车展上展出了新款车型。长风集团董事长刘康林表示,苏V是中国消费者喜爱的车型,需要在自有品牌上取得突破,生产出能够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产品,以亲民的价格获得市场份额。
薛益平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应立足当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注重节能、环保和安全,以自主创新的力量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有政策,没有市场。
随着油价的上涨,汽车排放越来越成为中国大城市的主要污染源,新能源汽车似乎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各方专家也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与外国竞争的杀手级武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秘书长徐虎斌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划下了一条全新的起跑线,也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将是大势所趋。“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期目标,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汽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志新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际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也是解决中国汽车社会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这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上海已经开始陆续将2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其可靠性和环保效益也逐渐显现。据上海“双动力”客车供应商瑞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长帅宏远介绍,上海目前使用的车辆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升级,非常可靠。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efits。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乐观。“有政策就没有市场”让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2012年发布的《2012-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力争达到50万辆;
到2020年,两种汽车的产能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将超过500万辆。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加上2011年的8159辆,两年内销量超过2万辆。成本高、配套差、充电难,都是新能源汽车遇冷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还需要时间。
不过,海外专家仍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持乐观态度。世界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最新调查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市场领导者。普华永道亚太汽车行业管理合伙人MacKay Tom表示:“中国已经到了新能源汽车突破的‘前夜’,到2020年可能拥有500万辆电动汽车。”
此外,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冯军表示,当前,“零排放”电动汽车的技术和应用环境不断优化,应加快推广。目前,上海电力已在上海建立了12个充换电站和1710个充电桩,并将电动汽车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是中国拥有新能源汽车基本服务体系最好的城市之一。
[第页]
“中国人的消费观”亟待改变。
在2013年上海车展上,无论是玛莎拉蒂、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宝马还是路虎,名车的展台都异常火爆。。。这些展位总是人头攒动,名车的成交额也一路攀升。
“豪车热”反映了中国人汽车消费观念的“中国特色”,“贪外”是其明显特征。如今,随着油价上涨、能源短缺和空气污染越来越明显,以及城市土地短缺,可供停车的空间不断被压缩。与此同时,汽车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这个时候,选择公共交通或小型节能环保汽车似乎应该成为普通人的新宠,但“贪图外国”的消费观念却深深植根于许多人的心中。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西方国家一直更符合他们的出行理念,使人类走得更远。中国人的概念更多地被赋予了象征身份和地位的责任。例如,近年来,“加长”的趋势悄然兴起。许多品牌在将车型推向中国市场时,都会选择“加长”,让车主享受更宽敞舒适的车尾空间。外国人喜欢性价比高、紧凑、控制感强的汽车,而中国人更多地关注大空间、大排场和奢华,品牌风格有增无减。
中国“贪外”的特色之风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也制约了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国产自主汽车既要面临技术和制造方面的竞争,也要面临理念上的压力。有人认为做自主品牌汽车是“低级”和“无脸”的,这使得自主品牌汽车在推广中受到冷遇。
汽车行业专家钟石表示,改变“中国式消费观念”势在必行。摒弃“对外国的贪婪”,转向绿色节能,不仅将为汽车消费注入新鲜空气,也将促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健康发展。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5月8日,连云港正道新能源产业园举行奠基。该产业园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与电池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一期投资20亿元。
1900/1/1 0:00:005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4月份的最新产销数据。
1900/1/1 0:00:00第一电动网编译王慰祖通过政策激励,电动汽车在挪威正在大量普及。
1900/1/1 0:00:00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1900/1/1 0:00:00来自香港的杨淑婷说起普通话仍略微有点吃力,不过一字一句听起来却更加真诚。在近日的大众汽车ThinkBlue蓝创未来体验日上,作者对大众汽车品牌和市场管理市场传播总监杨淑婷进行了专访。
1900/1/1 0:00:00《经济学人》最近出版了一期汽车特刊,从市场和制造商、电动汽车、中国、驱动装置、排放、无人驾驶汽车、需求预测、遥想汽车业未来八个方面深入关切全球汽车业的命运,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