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随着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张伟波宣布特斯拉中国区上市,特斯拉特斯拉Model S正式接受预订,标志着特斯拉正式吹响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如今,特斯拉将这股环保电动汽车的旋风吹到了中国,并进入了中国市场,这是特斯拉的战略重点。
S型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在成立之初就将客户定位于高收入人群和有环保意识的名人,并先后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双门超级跑车Roadster和四门豪华电动跑车Model-S。
2013年,特斯拉在美国市场表现良好。在特斯拉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该公司销售了4900辆S型车型,超过了4500辆的目标。销售收入5.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第二季度的业绩继续改善。在此期间,Model S车型共售出5150辆,预计年销量将达到21000辆。
特斯拉在中国的制约因素
尽管特斯拉高层对进入中国市场极为乐观,但从各种信息来看,特斯拉在中国的战略推进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特斯拉不仅面临注册商标的麻烦,而且正式启动销售业务的相关审批流程尚未完成,因此Model S的预订与正常的汽车预订不同,交付日期也无法确定。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业务推广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
第一,商标纠纷。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投资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与苹果进入中国时类似:在上市前就陷入了商标纠纷。“特斯拉”、“特斯拉”和“特斯拉汽车”都是由中国商人詹宝生首先注册的。因此,如果特斯拉想在中国做生意,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来购买商标权或更名进行营销,而这两种选择将大大增加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
第二,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表现疲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增加电动汽车的销量,但目前的消费群体主要局限于政府和企业客户。截至去年年底,有超过2.78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是公交车,只有4400辆是私人新能源汽车。尽管各地已出台高达12万元的补贴政策,但消费者尝试纯电动汽车的热情仍难以激发。
第三,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这是制约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缓慢扩张的最重要原因。特斯拉在美国提供多种充电方式。普通民用充电每小时可行驶50公里,也可在车主车库进行改装,充电电压和充电效率可提高一倍;还有一个由太阳能供电的超级充电站,可免费充电20分钟,充电后可续航约322公里;
此外,特斯拉正在加快高速公路沿线发电站的布局,电池更换可以以加一箱汽油的价格完成。更换电池只需91秒。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短缺更加明显,尤其是因为大多数车主没有独立的车库。因此,各大城市纯电动汽车私人消费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充电问题。
第四,价格高。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是其高昂的价格。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在美国的起价为5.99万美元,是同类普通汽车价格的两倍。尽管特斯拉尚未公布Model S在中国的售价。然而,从特斯拉在美国的售价来看,生产的Model S大约需要70万至10万美元,外加25%的进口税、17%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据估计,特斯拉在中国的售价将达到约60-85万元,相当于中国豪华车的价格。特斯拉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中国消费者买单,还有待市场检验。
特斯拉在中国的竞争优势
尽管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存在各种制约因素,但其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其带来的有利旋风已经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影响。“特斯拉效应”引发与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相关的“特斯拉概念股”全面上涨。以下竞争优势被认为是推动特斯拉在中国业务快速发展的法宝:
首先,Model S本身的魅力。S型可以被业内人士称为电动汽车市场上的“苹果”。其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时尚跑车造型,17英寸大显示屏,集导航、上网和所有机械按钮功能于一体。。。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足以吸引车主。特斯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Ellen Musk最近提出的“胶囊”超级高铁的耸人听闻的设计,也在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吸引了足够的关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消费者对特斯拉产品的兴趣,并进一步加强了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和汽车市场的“旋风”效应。
第二,满足名人的新心态。S型车瞄准的第一批中国客户应该是关注环保的名人,就像美国消费者一样。这类人往往喜欢追求特立独行的新鲜感,喜欢追求一些能反映个人品味的新鲜事物,而特斯拉时尚的外观和特殊的定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未来,这些名人的定位很可能会带来示范效应,促进电动汽车销售的传播。
第三,同类产品的竞争较小。目前,中国市场上只有比亚迪E6、江淮和悦电动版、力帆620EV和最新的荣威E50在售。有分析认为,根据目前各家车企的产品线,中国很难有一款能够与特斯拉S型竞争的纯电动汽车,因此特斯拉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面临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在这个空档期,我相信特斯拉凭借其在美国的知名度,也可以很快在中国拼出自己的世界。
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门口的敌人”,中国对电动汽车的投资也可能调整,中国市场可能会掀起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2013年8月22日,随着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张伟波宣布特斯拉中国区上市,特斯拉特斯拉Model S正式接受预订,标志着特斯拉正式吹响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如今,特斯拉将这股环保电动汽车的旋风吹到了中国,并进入了中国市场,这是特斯拉的战略重点。
S型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在成立之初就将客户定位于高收入人群和有环保意识的名人,并先后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双门超级跑车Roadster和四门豪华电动跑车Model-S。
2013年,特斯拉在美国市场表现良好。在T公司发布的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
在洛杉矶,该公司销售了4900辆S型车,超过了4500辆的目标。销售收入5.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第二季度的业绩继续改善。在此期间,Model S车型共售出5150辆,预计年销量将达到21000辆。
特斯拉在中国的制约因素
尽管特斯拉高层对进入中国市场极为乐观,但从各种信息来看,特斯拉在中国的战略推进并不尽如人意。目前,特斯拉不仅面临注册商标的麻烦,而且正式启动销售业务的相关审批流程尚未完成,因此Model S的预订与正常的汽车预订不同,交付日期也无法确定。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业务推广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
第一,商标纠纷。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投资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与苹果进入中国时类似:在上市前就陷入了商标纠纷。“特斯拉”、“特斯拉”和“特斯拉汽车”都是由中国商人詹宝生首先注册的。因此,如果特斯拉想在中国做生意,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来购买商标权或更名进行营销,而这两种选择将大大增加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
第二,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表现疲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增加电动汽车的销量,但目前的消费群体主要局限于政府和企业客户。截至去年年底,有超过2.78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80%是公交车,只有4400辆是私人新能源汽车。尽管各地已出台高达12万元的补贴政策,但消费者尝试纯电动汽车的热情仍难以激发。
第三,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这是制约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缓慢扩张的最重要原因。特斯拉在美国提供多种充电方式。普通民用充电每小时可行驶50公里,也可在车主车库进行改装,充电电压和充电效率可提高一倍;还有一个由太阳能供电的超级充电站,可免费充电20分钟,充电后可续航约322公里;
此外,特斯拉正在加快高速公路沿线发电站的布局,电池更换可以以加一箱汽油的价格完成。更换电池只需91秒。然而,与美国相比,中国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短缺更加明显,尤其是因为大多数车主没有独立的车库。因此,各大城市纯电动汽车私人消费的最大障碍仍然是充电问题。
第四,价格高。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是其高昂的价格。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在美国的起价为5.99万美元,是同类普通汽车价格的两倍。尽管特斯拉尚未公布Model S在中国的售价。然而,从特斯拉在美国的售价来看,生产的Model S大约需要70万至10万美元,外加25%的进口税、17%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据估计,特斯拉在中国的售价将达到约60-85万元,相当于中国豪华车的价格。特斯拉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中国消费者买单,还有待市场检验。
特斯拉在中国的竞争优势
尽管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存在各种制约因素,但其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其带来的有利旋风已经对中国市场产生了影响。“特斯拉效应”引发与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相关的“特斯拉概念股”全面上涨。以下竞争优势被认为是推动特斯拉在中国业务快速发展的法宝:
首先,Model S本身的魅力。S型可以被业内人士称为电动汽车市场上的“苹果”。其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时尚跑车造型,17英寸大显示屏,集导航、上网和所有机械按钮功能于一体。。。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足以吸引车主。特斯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Ellen Musk最近提出的“胶囊”超级高铁的耸人听闻的设计,也在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吸引了足够的关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消费者对特斯拉产品的兴趣,并进一步加强了特斯拉在资本市场和汽车市场的“旋风”效应。
第二,满足名人的新心态。S型车瞄准的第一批中国客户应该是关注环保的名人,就像美国消费者一样。这类人往往喜欢追求特立独行的新鲜感,喜欢追求一些能反映个人品味的新鲜事物,而特斯拉时尚的外观和特殊的定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未来,这些名人的定位很可能会带来示范效应,促进电动汽车销售的传播。
第三,同类产品的竞争较小。目前,中国市场上只有比亚迪E6、江淮和悦电动版、力帆620EV和最新的荣威E50在售。有分析认为,根据目前各家车企的产品线,中国很难有一款能够与特斯拉S型竞争的纯电动汽车,因此特斯拉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面临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在这个空档期,我相信特斯拉凭借其在美国的知名度,也可以很快在中国拼出自己的世界。
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门口的敌人”,中国对电动汽车的投资也可能调整,中国市场可能会掀起电动汽车的激烈竞争。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时至今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仍缺乏全面、充分的认识。
1900/1/1 0:00:00新能源已成大势所趋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大概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就是混合动力企业开始大规模产业化;第二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受到重视;
1900/1/1 0:00:00近日,比亚迪与马约大学及合作方Chilectra公司举行智利首条电动大巴线路运营仪式,这将减少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运输系统的碳排放。
1900/1/1 0:00:00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机联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协会的支持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酝酿已有两年多的”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月27日在北京成立。
1900/1/1 0:00:00第一电动网编译李媛媛获得零排放车ZEV积分收入的不只是特斯拉,日产也早已是这项收入的获益者,不过每辆聆风得到的积分只有3分。
1900/1/1 0:00:002013年9月2日,网易汽车经过改版优化,全新首页正式上线httpauto163com。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