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委员会、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8月14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您。请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2009年8月24日发布的新闻稿
镇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新能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把镇江建设成为重要的研发基地,长江三角洲新能源产业的制造与应用,现制定《镇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规划太阳能光伏产业、风能核装备制造业和生物质能产业,同时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应用试点。规划期为2009-2012年,展望期为2015年。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向低碳方向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本质是清洁能源开发和能源高效利用,而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我市新能源产业具有加快发展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市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A) 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能设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核能装备制造业和生物质能产业;
开展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 规划目标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2011年实现500亿元,2012年力争突破7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400亿元,风能设备制造200亿元,核能设备制造和生物质能100亿元。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200亿元。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领先的大型企业。到2012年,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2-3家年销售营收超过50亿元的公司。到2015年,将培育3-4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
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在重要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到2012年,全市将建成3-5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
4、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鼓励和引导新能源产业集聚园区,促进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全国和全省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扬中、镇江新区和京口。风能装备制造集群主要集中在丹徒和润州;核能装备制造和生物质能产业集聚区主要在丹阳、丹徒和镇江新区;
句容加快特色发展。
二是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A) 太阳能光伏产业
以“江苏(镇江)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和镇江新区京口光伏产业园为载体,以垂直集成光伏产品和集成系统为重点,培育重点企业,发展配套企业,具有合理结构、先进技术和特色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制造示范基地,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1.硅材料。重点开发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和关键器件。在引进国际先进的高纯硅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重点支持大全集团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建设。
2.硅片。重点发展大面积超薄硅片和浆料回收技术,加强熔模铸造、铸锭切割、切割等关键技术创新,提高铸锭熔炼能力,降低硅片厚度,减少硅料损耗。重点支持辉煌硅能源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3.太阳能电池和组件。重点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单晶硅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支持元器件封装技术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国际领先的单晶硅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用于发电的具有光电转换率的多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加快上坤光伏及辉煌硅能电池及组件、绿洲新能源薄膜太阳能电池、西科太阳能薄膜TCO玻璃等一批项目建设。到2012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年产量将达到1000兆瓦。
4.集成系统和设备。重点开发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生产和测试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和产品。重点支持江苏兆富、楠梓通化等企业开发大功率光伏发电平衡元件、逆变器、控制器等集成系统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5.太阳能应用示范项目。重点实施“屋顶并网电站”、“建筑一体化并网电站”和“地面并网电站”三大工程。重点支持尚德环泰新能源、万丰光伏、盛瑞太阳能、镇江新农、江苏富力华、镇江城投,推动实施一批“金太阳”示范项目。2009年,全市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兆瓦,2012年将超过100兆瓦。
(2) 风能设备制造业
以风能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为重点,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促进企业融合集聚,不断扩大规模,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风能设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1.风力涡轮机。以兆瓦及以上机组为重点,加快3-5兆瓦风机的开发和产业化,扩大规模化产能。重点支持二重集团重型装备建设和江苏文德风机制造项目。
2.关键部件。专注于高速齿轮箱、发电机、叶片、塔架、法兰、轮毂、底盘、主轴、回转轴承和变桨控制系统的开发。加快江苏飞达、大全集团、上海万德、镇江江旗风电设备、恒申碳纤维项目建设。
3、加快产业链建设。支持行业中小配套企业向“专业化、精准化、专业化、创新化”方向发展,打通全产业链,支持和培育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大对专业化中小企业配套的引进和培育……
大型项目。引导风能行业核心企业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推动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向成套设备、安装工程和售后服务转型。
(3) 核能设备制造业和生物质能利用业
1.核能设备行业。加强核电用泵、压力容器、管道、铸锻件等关键配件和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重点支持二重集团、山特维克、江苏威华、华阳管件、国泉泵业、镇江格莱特泵业等企业发展壮大。
2.生物质能利用产业。大力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密集加工成型、高效燃烧加热、气化液化等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生物质和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气化发电、供热、供气示范项目。积极推广“秸秆采摘成型工业燃料”、“秸秆气化热气电”等生态循环技术。到2012年,全市秸秆燃料利用率将从目前的1.3%提高到4.3%。重点支持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华盛生物质发电、蓝天新能源等生物质能利用项目建设。
(四)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发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电力服务和调度等关键、基础和共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点支持项目建设的电力运行控制、并网、电力预测、储能装置集成、智能电网示范园、用户管理与服务交互智能系统、需求侧智能管理系统等方面。
2.新能源汽车。以配套的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为方向,积极开展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开发磷酸亚铁锂等动力电池、大功率汽车用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以鼓励和促进特种车辆的新能源应用项目。
二、政策措施
(A)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现有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一是鼓励各类投资者研究投资新能源产业项目,加快新能源产业的项目审批和备案,为符合产业政策的环保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将技术先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新能源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优先给予土地和信贷支持。三是落实用好《镇江市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行动计划》和《镇江市创新创业领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实施细则》中的相关政策。第四,及时认定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有关税收减免政策。
其次,研究制定新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第一,增加政府对新能源产品的采购。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采购招标中,明确提出了使用新能源产品的要求。市、市(区)政府投资项目,强制使用新能源和新光源产品的,由市、市发展改革委在项目批准文件中明确,不使用新能源、新光源产品政府投资项目不予竣工验收。二是鼓励社会投资项目使用新能源产品。对使用新能源产品的企业,在国家和省级补贴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和省级标准,增加30-50%的补贴。第三,各级政府要加强科技和财政支持资金的整合,设立专项支持基金……
为新能源和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2) 加强产业创新驱动
第一,重点引进和培养新能源领导者。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和重点企业要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培养本地新能源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特别要加大“原创”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建设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支撑平台。三是加强合作。加大与国内外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融合互动,鼓励国内外研发机构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四是加强人才培训,普及新能源知识。充分发挥我市教育资源优势,在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新能源应用等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新能源技术培训。组织编写新能源知识普及读本。
(3) 扩大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应用。
一是加大新能源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新闻发布会、功能推介会、广告等宣传新能源产品,增加社会接受度。二是加大新能源产品的营销力度,加强企业产品的销售。三是从金融、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支持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四是建设一批新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D) 拓宽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渠道。
一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大金融机构对全市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优先支持符合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发行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三是鼓励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新能源产业。
第四,规划和实施
(1) 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府牵头,市有关部门和市(区)政府为成员,成立了新能源和光伏产业促进协调小组,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机制,研究确定全市新能源和光伏产业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主要任务。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 严格的目标评估。各市、直辖市有关部门要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业开发目标在全市产业评估中的权重,确保计划主要目标的实现和重点任务的完成。
(3) 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新能源产业统计和运行态势分析,把握运行规律,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精准调整步伐。二是加强对服务项目和服务企业的认识。优化工作流程,加快重大项目审批和建设进程,使重大项目尽快投产。大力发展技术评估、咨询、专业代理、科技信息、投融资、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机构,为新能源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委员会、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由镇江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市政府于2009年8月14日发布,现予印发。请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2009年8月24日发布的新闻稿
镇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新能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把镇江建设成为重要的研发基地,长江三角洲新能源产业的制造与应用,现制定《镇江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规划太阳能光伏产业、风能核装备制造业和生物质能产业,同时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应用试点。规划期为2009-2012年,展望期为2015年。
一、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向低碳方向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本质是清洁能源开发和能源高效利用,而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我市新能源产业具有加快发展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市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A) 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和风能设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核能装备制造业和生物质能产业;开展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 规划目标
1.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2011年实现500亿元,2012年力争突破7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400亿元,风能设备制造200亿元,核能设备制造和生物质能100亿元。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200亿元。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领先的大型企业。到2012年,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2-3家年销售营收超过50亿元的公司。到2015年,将培育3-4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
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在重要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到2012年,全市将建成3-5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
4、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鼓励和引导新能源产业集聚园区,促进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全国和全省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扬中、镇江新区和京口。风能装备制造集群主要集中在丹徒和润州;核能装备制造和生物质能产业集聚区主要在丹阳、丹徒和镇江新区;
句容加快特色发展。
二是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A) 太阳能光伏产业
以“江苏(镇江)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和镇江新区京口光伏产业园为载体,以垂直集成光伏产品和集成系统为重点,培育重点企业,发展配套企业,具有合理结构、先进技术和特色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制造示范基地,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1.硅材料。重点开发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和关键器件。在引进国际先进的高纯硅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重点支持大全集团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建设。
2.硅片。重点发展大面积超薄硅片和浆料回收技术,加强熔模铸造、铸锭切割、切割等关键技术创新,提高铸锭熔炼能力,降低硅片厚度,减少硅料损耗。重点支持辉煌硅能源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3.太阳能电池和组件。重点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单晶硅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支持元器件封装技术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国际领先的单晶硅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用于发电的具有光电转换率的多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加快上坤光伏及辉煌硅能电池及组件、绿洲新能源薄膜太阳能电池、西科太阳能薄膜TCO玻璃等一批项目建设。到2012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年产量将达到1000兆瓦。
4.集成系统和设备。重点开发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生产和测试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和产品。重点支持江苏兆富、楠梓通化等企业开发大功率光伏发电平衡元件、逆变器、控制器等集成系统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5.太阳能应用示范项目。重点实施“屋顶并网电站”、“建筑一体化并网电站”和“地面并网电站”三大工程。重点支持尚德环泰新能源、万丰光伏、盛瑞太阳能、镇江新农、江苏富力华、镇江城投,推动实施一批“金太阳”示范项目。2009年,全市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兆瓦,2012年将超过100兆瓦。
(2) 风能设备制造业
以风能成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为重点,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促进企业融合集聚,不断扩大规模,将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风能设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1.风力涡轮机。以兆瓦及以上机组为重点,加快3-5兆瓦风机的开发和产业化,扩大规模化产能。重点支持二重集团重型装备建设和江苏文德风机制造项目。
2.关键部件。专注于高速齿轮箱、发电机、叶片、塔架、法兰、轮毂、底盘、主轴、回转轴承和变桨控制系统的开发。加快江苏飞达、大全集团、上海万德、镇江江旗风电设备、恒申碳纤维项目建设。
3、加快产业链建设。支持行业中小配套企业向“专业化、精准化、专业化、创新化”方向发展,打通全产业链,支持和培育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大对专业化中小企业配套的引进和培育……
大型项目。引导风能行业核心企业差异化竞争和错位发展,推动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向成套设备、安装工程和售后服务转型。
(3) 核能设备制造业和生物质能利用业
1.核能设备行业。加强核电用泵、压力容器、管道、铸锻件等关键配件和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重点支持二重集团、山特维克、江苏威华、华阳管件、国泉泵业、镇江格莱特泵业等企业发展壮大。
2.生物质能利用产业。大力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密集加工成型、高效燃烧加热、气化液化等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生物质和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气化发电、供热、供气示范项目。积极推广“秸秆采摘成型工业燃料”、“秸秆气化热气电”等生态循环技术。到2012年,全市秸秆燃料利用率将从目前的1.3%提高到4.3%。重点支持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华盛生物质发电、蓝天新能源等生物质能利用项目建设。
(四)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发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电力服务和调度等关键、基础和共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点支持项目建设的电力运行控制、并网、电力预测、储能装置集成、智能电网示范园、用户管理与服务交互智能系统、需求侧智能管理系统等方面。
2.新能源汽车。以配套的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为方向,积极开展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开发磷酸亚铁锂等动力电池、大功率汽车用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以鼓励和促进特种车辆的新能源应用项目。
二、政策措施
(A)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现有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一是鼓励各类投资者研究投资新能源产业项目,加快新能源产业的项目审批和备案,为符合产业政策的环保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将技术先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新能源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优先给予土地和信贷支持。三是落实用好《镇江市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行动计划》和《镇江市创新创业领领军人才集聚工程实施细则》中的相关政策。第四,及时认定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有关税收减免政策。
其次,研究制定新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第一,增加政府对新能源产品的采购。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采购招标中,明确提出了使用新能源产品的要求。市、市(区)政府投资项目,强制使用新能源和新光源产品的,由市、市发展改革委在项目批准文件中明确,不使用新能源、新光源产品政府投资项目不予竣工验收。二是鼓励社会投资项目使用新能源产品。对使用新能源产品的企业,在国家和省级补贴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和省级标准,增加30-50%的补贴。第三,各级政府要加强科技和财政支持资金的整合,设立专项支持基金……
为新能源和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2) 加强产业创新驱动
第一,重点引进和培养新能源领导者。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和重点企业要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培养本地新能源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特别要加大“原创”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建设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支撑平台。三是加强合作。加大与国内外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融合互动,鼓励国内外研发机构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四是加强人才培训,普及新能源知识。充分发挥我市教育资源优势,在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新能源应用等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新能源技术培训。组织编写新能源知识普及读本。
(3) 扩大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应用。
一是加大新能源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新闻发布会、功能推介会、广告等宣传新能源产品,增加社会接受度。二是加大新能源产品的营销力度,加强企业产品的销售。三是从金融、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支持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四是建设一批新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D) 拓宽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渠道。
一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大金融机构对全市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优先支持符合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发行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三是鼓励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新能源产业。
第四,规划和实施
(1) 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府牵头,市有关部门和市(区)政府为成员,成立了新能源和光伏产业促进协调小组,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机制,研究确定全市新能源和光伏产业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主要任务。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 严格的目标评估。各市、直辖市有关部门要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产业开发目标在全市产业评估中的权重,确保计划主要目标的实现和重点任务的完成。
(3) 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加强新能源产业统计和运行态势分析,把握运行规律,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精准调整步伐。二是加强对服务项目和服务企业的认识。优化工作流程,加快重大项目审批和建设进程,使重大项目尽快投产。大力发展技术评估、咨询、专业代理、科技信息、投融资、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机构,为新能源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标签:
最近,一家购物网站推出了”汽车节”活动。据透露,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一共卖出了3000余辆整车,日均百余辆的成交量也让厂商看到了网络这一新兴的重要销售渠道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1900/1/1 0:00:00Nexus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谷歌产品线。但近期据外媒爆料,谷歌目前正跟几大汽车制造商接洽打造并推出无人驾驶汽车,但有可能最终自己操刀设计。
1900/1/1 0:00:00最近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两条消息最为引人注目:一是特斯拉的ModelS车型在中国可以接受预订了,据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对媒体表示”最近很多客户希望能购买特斯拉,所以先接受预定但不交车,
1900/1/1 0:00:00日本京三制作所日前开发了一款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实现信号灯本身的节电及应对停电,还可通过信号控制来改善汽车燃效。
1900/1/1 0:00:00日前,在最新一期专利申报图中,东风集团一款电动概念车申报图被曝光,据悉,该车型可能就是东风下一个进入家用市场的电动车雏型。
1900/1/1 0:00:00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