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补贴政策不能拯救新能源汽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不久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并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和公交车应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完善配套设施。

对于新能源,尽管国家层面一再表示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已经超过了国家安全警戒线,但也出台了特殊的补贴政策,并在几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但到目前为止,除了深圳,电动汽车的私人消费仍然停滞不前。此外,即使消费者想购买,也不要说补贴没有到位。即使消费者自己购买,他们也无法获得许可证,也无法使用。至于充电站,他们很少。如果没有电动汽车充电,谁来制造它们?

似乎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一些企业,如电力企业,都没有任何意愿配合上述政策。然而,一些借用新能源进行项目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资质和优惠。归根结底,地方政府也知道GDP是最重要的。既然远非气候的新能源无法提供GDP,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如以假新能源的名义做一些传统的汽车项目来提高GDP。

此外,一位企业高管亲自表示,当地政府并没有真正支持我们去新能源。首先,财政无法承受补贴。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是56000。如果城市只有100辆车,还将获得500万元和600万元的补贴。如果有1000辆车怎么办?一万怎么样?当地政府必须支付比我们想象的更多的钱。因此,当地政府甚至向当地企业下达了命令,而你的家仍然是一个混合体。混合动力只需3000元,我会给你100个指标。

如果所有补贴都集中在主管部门,那么国家财政分配如何?可能会有一些改善,但问题仍然突出:国家财政只支付这么多钱,国家财政能负担得起吗?如果真的负担得起,很可能不会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补贴。退一步说,即使政府在市场初期能够弥补,但一旦有了一定的金额,肯定不会再弥补。本来,汽车是用来创造利润的,怎么能补贴呢?

话虽如此,你应该明白,补贴肯定不会起作用。因此,你不必一直谈论补贴。

那么,新能源的问题在哪里呢?

首先是技术。如果技术不成熟,就无法推广。政策再好,如果企业无利可图,就不能继续下去。第二是晋升。新能源的成本肯定会下降。只要降到与传统汽车相似或略高的水平,使用电能节省的钱就可以弥补这一价差,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就会自行升温。所以王传福说,只要市场升温,我们可以在几分钟内造出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也许不止于此,因为特斯拉瞄准的是豪华车级别,而比亚迪瞄准的是大众市场。

与上述两点相比,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获得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将是一个问题。即使技术和成本下降,信任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比亚迪在出租车和公共交通领域进行推广的原因。这个问题可以与公务用车的采购相提并论。面对官车市场推出的高端车,大多数企业实际上不敢要求销量,但他们异口同声,不惜成本打造出这款高端车。为什么?因为成为一辆公务用车意味着可靠的性能、高质量和高品牌。如果李克强的部署成功,新能源汽车将真正破冰。再加上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为什么不取代传统汽车呢?这只是需要时间,根据一般的商业运作,没有五到十年是不可能的。

李克强总理的部署能否落实?这又回到了文章前面分析的问题。只要党想在中国做事……

可以成功。毕竟,公务车市场不是私家车市场,可以为其建立一定范围的发电站,补贴也由中央政府提供。传统的汽车官方采购不是已经开始实施了吗?

当然,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吗?这是另一个问题。那些确实有机会的企业,但那些只想获得优惠政策的企业可能不是机会。

事实上,如果你不区分纯电动、插电式和混合动力,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要总是害怕外国公司会拿走补贴,世界会熙熙攘攘,一切都是为了盈利。就像传统汽车一样,合资做得再好,部署再紧,自主品牌就不会赢得世界三分吗?通过财政补贴不一定是个好主意,更不用说担心钱会被别人拿走而胆小。它在哪里有效?

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让我们等待电动汽车的正式购买能够及时实施。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不久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并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和公交车应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时完善配套设施。

对于新能源,尽管国家层面一再表示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已经超过了国家安全警戒线,但也出台了特殊的补贴政策,并在几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但到目前为止,除了深圳,电动汽车的私人消费仍然停滞不前。此外,即使消费者想购买,也不要说补贴没有到位。即使消费者自己购买,他们也无法获得许可证,也无法使用。至于充电站,他们很少。如果没有电动汽车充电,谁来制造它们?

似乎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一些企业,如电力企业,都没有任何意愿配合上述政策。然而,一些借用新能源进行项目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资质和优惠。归根结底,地方政府也知道GDP是最重要的。既然远非气候的新能源无法提供GDP,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如以假新能源的名义做一些传统的汽车项目来提高GDP。

此外,一位企业高管亲自表示,当地政府并没有真正支持我们去新能源。首先,财政无法承受补贴。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是56000。如果城市只有100辆车,还将获得500万元和600万元的补贴。如果有1000辆车怎么办?一万怎么样?当地政府必须支付比我们想象的更多的钱。因此,当地政府甚至向当地企业下达了命令,而你的家仍然是一个混合体。混合动力只需3000元,我会给你100个指标。

如果所有补贴都集中在主管部门,那么国家财政分配如何?可能会有一些改善,但问题仍然突出:国家财政只支付这么多钱,国家财政能负担得起吗?如果真的负担得起,很可能不会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补贴。退一步说,即使政府在市场初期能够弥补,但一旦有了一定的金额,肯定不会再弥补。本来,汽车是用来创造利润的,怎么能补贴呢?

话虽如此,你应该明白,补贴肯定不会起作用。因此,你不必一直谈论补贴。

那么,新能源的问题在哪里呢?

首先是技术。如果技术不成熟,就无法推广。政策再好,如果企业无利可图,就不能继续下去。第二是晋升。新能源的成本肯定会下降。只要它下降到与传统汽车相似或略高的水平……

使用电能节省的钱可以弥补这一价格差异,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将自行升温。所以王传福说,只要市场升温,我们可以在几分钟内造出像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也许不止于此,因为特斯拉瞄准的是豪华车级别,而比亚迪瞄准的是大众市场。

与上述两点相比,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获得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将是一个问题。即使技术和成本下降,信任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比亚迪在出租车和公共交通领域进行推广的原因。这个问题可以与公务用车的采购相提并论。面对官车市场推出的高端车,大多数企业实际上不敢要求销量,但他们异口同声,不惜成本打造出这款高端车。为什么?因为成为一辆公务用车意味着可靠的性能、高质量和高品牌。如果李克强的部署成功,新能源汽车将真正破冰。再加上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为什么不取代传统汽车呢?这只是需要时间,根据一般的商业运作,没有五到十年是不可能的。

李克强总理的部署能否落实?这又回到了文章前面分析的问题。只要党想在中国做事,它就能成功。毕竟,公务车市场不是私家车市场,可以为其建立一定范围的发电站,补贴也由中央政府提供。传统的汽车官方采购不是已经开始实施了吗?

当然,所有的企业都有机会吗?这是另一个问题。那些确实有机会的企业,但那些只想获得优惠政策的企业可能不是机会。

事实上,如果你不区分纯电动、插电式和混合动力,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要总是害怕外国公司会拿走补贴,世界会熙熙攘攘,一切都是为了盈利。就像传统汽车一样,合资做得再好,部署再紧,自主品牌就不会赢得世界三分吗?通过财政补贴不一定是个好主意,更不用说担心钱会被别人拿走而胆小。它在哪里有效?

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让我们等待电动汽车的正式购买能够及时实施。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江西省“十二五”新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化石资源日趋枯竭和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的凸显,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能源发展的主旋律。

1900/1/1 0:00:00
江西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

1900/1/1 0:00:00
赵俭平:比亚迪已掌握电控电池电机核心技术

2010年之前,与比亚迪形影相随的关键词不乏”销售神话”之类的溢美之辞,162的销量增幅让比亚迪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市场和产能上

1900/1/1 0:00:00
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深圳总运营突破1亿公里

截至8月23日比亚迪先后在深圳投入运营的800台纯电动出租车,总运营里程达10300万公里,正式突破1亿公里大关,截至当日,单车最高行驶行程达36

1900/1/1 0:00:00
电动汽车加速驶来 北京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纪实

自北京奥运会上电动车首次试水后,北京在推动电动汽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1900/1/1 0:00:00
法兰克福车展大众将展出“e-Golf”等车型

大众将在”第65届法兰克福车展”媒体日:2013年9月10日11日,公众开放日:9月14日22日上全球首次公开3款车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