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大气“国十条”引热议 新能源车企获扶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9月12日,备受关注的大气治理“国十条”正式发布。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展开评论、分析和预测,网络上一片热烈。本周,山东“深井排污”传闻和浙江“夏河局长”两起新闻事件也引起了媒体的深思。此外,新能源汽车公司将获得政策支持,成为一个积极的行业。

“国十条”带来“最严”新政

9月12日上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十项措施,明确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严格、最全面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也被业内称为大气“国十条”。

该行动计划由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编制,给出了PM2.5治理的具体量化目标,2013年至2017年淘汰落后产能和煤炭消费。

9月12日上午,《人民日报》迅速发表评论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政府成立之初,就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着力点,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具体行动,把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建设中国经济升级版作为重要抓手。在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颁布实施“国十条”,体现了中央政府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环境、保护公众健康权益的坚定决心。

9月12日,新华网还报道了“国十条”的颁布情况。文章认为,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繁重,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必须坚持大气污染防治人人有责,在全社会树立“同呼吸、同战斗”的行为准则;

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9月12日,人民日报股票频道提到,许多券商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国十条”的颁布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将有效提升环保部门的配置价值,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不容忽视。华泰证券认为,国家大气治理行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环保产业的范畴,将成为推动经济升级,特别是推动包括许多重工业在内的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

本周,在“国十条”即将出台之际,各大媒体纷纷邀请专家解读新政涉及的行业可能发生的变化。

中国证券网预测,“国十条”出台后,未来几年的治理进展将逐步明朗。由于污染源总量基本固定,“国十条”带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总需求已经相对明确。预计中央政府将继续与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签订新的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2014-2017年大气污染治理任务。

《中国新闻周刊》表示,PM2.5的防治是未来五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透露,随着大气“国十条”的颁布,预计未来五年将投入1.7万亿元用于改善当前的空气污染状况。这些资金将主要投资于空气污染严重和PM2.5水平高的地区。

《行动计划》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地区和非重点地区,并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设定了不同的PM2.5控制目标。其中,京津冀地区的目标最为严格,要求到2017年PM2.5浓度下降25%。

《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分析称,根据《大气防治“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将下降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将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质年均浓度下降6%。在行动计划中,这一指标得到了很大改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和表示,与空气污染控制“十二五”规划不同,该行动计划对当前空气污染形势的判断要严厉得多。同时,前者关注如何应对空气污染,而后者更关注如何控制空气污染。

产业结构调整被认为是控制空气污染的根本政策。“国十条”特别对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提出了具体的产量淘汰目标。行动计划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21个重点行业或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因素——煤炭的全面控制:计划到2017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至65%,并由清洁能源替代。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把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管理和标准管理相结合,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国军认为,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可能成为煽动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的利器。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将创造一个健康的优胜劣汰的法则。

“挖掘三英尺”没有看到“地下污水”

9月8日,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官方微博@山东环境发布……

《关于互联网深井高压泵排污问题的通知》,并公布了25家被群众举报和调查的企业,称未发现高压深井排污。针对被调查企业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环保部门作出了停产、罚款等处罚。

9月10日,《大众日报》指出,今年春节,网上爆出“潍坊多家企业通过高压泵深井排污,形成打井排污产业链”的谣言后,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派出调查组赴潍坊进行暗访。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地下水污染为重点的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87万人次,查处涉水企业5400多家次。同时,建立电话和网络举报平台并公开,呼吁公众实名或匿名提供线索,并根据举报,对涉嫌“高压泵深井排污”的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检查。一些舆论关注的热点企业也邀请了媒体作者、民间环保志愿者和举报人全程参与。

9月10日,《新京报》评论称,“处理地下污水,不要因为“举报缺陷”而浪费”,并称该通知显示,尽管“高压泵深井污水排放“没有发现,根据公开报道进行的环保执法确实发现了一些环保问题。涉及环境污染的互联网报道可能很难达到高准确性,但只要不是恶意的,就值得关注。

评论指出,公众参与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即使公众的线索是粗糙和不准确的,环保部门也应该善待他们,不要因噎废食。只有环境保护部门与公众互动,关注公众的声音,才能为环境保护工作开辟新局面。

9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高压泵深井排污争议溯源》的报道。文章指出,“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日常工作应该深入实践,调查真实环境,并公开信息,比如政府环保部门在做什么,工作重点是什么,以及其中存在什么问题。这可以缓解公众与环境保护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误解。

在“深井污水排放”问题上进行言语交锋并不是一件坏事。真相越来越清楚,不应该“集中化”。也有网友表示,微博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敢于表达,倾听反对意见,正视质疑,遵循议事规则,成为一个互动平台,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治理前景。

[第页]

新能源补贴、新政策、对车企的直接补贴

在上一轮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缺席9个月后,新的补贴政策即将出台。

日前,有关专家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国务院已正式批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计划,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正在制定实施细节,并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启动。

根据上一轮政策,中国对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为3000元/千瓦时,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贴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6万元/车。

9月11日,《21世纪经济导报》表示,这不仅意味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即将开始,也为新能源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调。“新一轮国家扶持政策的目标是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地方市场推广的积极性……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顺利成熟。"

新一轮补贴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设立以试点城市为核心的试点地区,扩大辐射范围,加快推广区域电动汽车;改进原有财政补贴方式,加快实施财政补贴;混合动力公交车将推广到全国;为充电站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21世纪商业先驱报》的文章提到,对企业的直接补贴是新一轮补贴政策的最大变化。除了直接补贴企业和鼓励生产外,新政还将补贴充电设施,这也是一大亮点。此前,中央政府没有直接补贴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88亿元,在25个示范城市推广各类节能新能源汽车27432辆。截至2013年3月,示范推广次数达到3.98万次;

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4.78万辆。

《科技日报》报道称,补贴政策已经空缺多日,发展需要一项新政策。未来三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年。重点将从示范运营转向市场化,从公共交通转向私家车使用,并为2015年后的工作定下基调。

“局长入河”见证水质改善

今年年初,“请请环保局长到河里游泳”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但本周,网络上“请环保局长在河里游泳”的声音终于等到了答案。9月8日,钱江晚报报道,7日上午,金华市副市长、兰溪市委书记,衢州市金华、龙游县环保局局长、副局长等15人,与1000多名市民一起参加了“保护母亲河,畅游兰江”活动。

河流的水质是否改善,是否会游泳,都是直观的标准。《北京晨报》9月9日报道称,在这一事件的推动下,浙江今年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前所未有的治水行动,明确“水问题根源在岸上”,治水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措施在于民心。

9月9日,《新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环保局长敢在另一条河里游泳吗?评论指出,呼吁“局长去河里”“反映了人民日益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监督问责意识,政府与人民的互动才是环境保护的真正动力。

评论强调,兰江是当地最重要的河流,选择它具有象征意义。但环保局长决不能满足于养护一条“模范河”,一年参观两次。管辖范围内的其他河流是否会游泳也需要回答。

新华网还发表网络评论指出,从环保局长集体下河游泳事件中可以得到三点启示:第一,面对舆论,官员要敢于回应,直面。其次,污染控制需要行动,行动胜于雄辩。第三,局长应该在更多的河流中游泳。如果有一天官员们敢在污染严重的河流中游泳,那将表明污染控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9月12日,备受关注的大气治理“国十条”正式发布。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展开评论、分析和预测,网络上一片热烈。本周,山东“深井排污”传闻和浙江“夏河局长”两起新闻事件也引起了媒体的深思。此外,新能源汽车公司将获得政策支持,成为一个积极的行业。

“国十条”带来“最严”新政

9月12日上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十项措施,明确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严格、最全面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也被业内称为大气“国十条”。

该行动计划由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编制,对PM2.5治理、淘汰落后产品等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

2013年至2017年的离子容量和煤炭消费量。

9月12日上午,《人民日报》迅速发表评论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政府成立之初,就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着力点,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具体行动,把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建设中国经济升级版作为重要抓手。在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颁布实施“国十条”,体现了中央政府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环境、保护公众健康权益的坚定决心。

9月12日,新华网还报道了“国十条”的颁布情况。文章认为,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繁重,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必须坚持大气污染防治人人有责,在全社会树立“同呼吸、同战斗”的行为准则;

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9月12日,人民日报股票频道提到,许多券商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国十条”的颁布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将有效提升环保部门的配置价值,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不容忽视。华泰证券认为,国家大气治理行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环保产业的范畴,将成为推动经济升级,特别是推动包括许多重工业在内的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

本周,在“国十条”即将出台之际,各大媒体纷纷邀请专家解读新政涉及的行业可能发生的变化。

中国证券网预测,“国十条”出台后,未来几年的治理进展将逐步明朗。由于污染源总量基本固定,“国十条”带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总需求已经相对明确。预计中央政府将继续与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签订新的减排目标责任书,明确2014-2017年大气污染治理任务。

《中国新闻周刊》表示,PM2.5的防治是未来五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透露,随着大气“国十条”的颁布,预计未来五年将投入1.7万亿元用于改善当前的空气污染状况。这些资金将主要投资于空气污染严重和PM2.5水平高的地区。

《行动计划》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地区和非重点地区,并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设定了不同的PM2.5控制目标。其中,京津冀地区的目标最为严格,要求到2017年PM2.5浓度下降25%。

《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分析称,根据《大气防治“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将下降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将纳入考核指标,细颗粒物质年均浓度下降6%。在行动计划中,这一指标得到了很大改进。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和表示,与空气污染控制“十二五”规划不同,该行动计划对当前空气污染形势的判断要严厉得多。同时,前者关注如何应对空气污染,而后者更关注如何控制空气污染。

产业结构调整被认为是控制空气污染的根本政策。“国十条”特别对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提出了具体的产量淘汰目标。行动计划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21个重点行业或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

《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因素——煤炭的全面控制:计划到2017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至65%,并由清洁能源替代。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把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管理和标准管理相结合,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宋国军认为,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可能成为煽动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的利器。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将创造一个健康的优胜劣汰的法则。

“挖掘三英尺”没有看到“地下污水”

9月8日,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官方微博@山东环境发布……

《关于互联网深井高压泵排污问题的通知》,并公布了25家被群众举报和调查的企业,称未发现高压深井排污。针对被调查企业存在的其他环境问题,环保部门作出了停产、罚款等处罚。

9月10日,《大众日报》指出,今年春节,网上爆出“潍坊多家企业通过高压泵深井排污,形成打井排污产业链”的谣言后,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派出调查组赴潍坊进行暗访。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地下水污染为重点的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87万人次,查处涉水企业5400多家次。同时,建立电话和网络举报平台并公开,呼吁公众实名或匿名提供线索,并根据举报,对涉嫌“高压泵深井排污”的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检查。一些舆论关注的热点企业也邀请了媒体作者、民间环保志愿者和举报人全程参与。

9月10日,《新京报》评论称,“处理地下污水,不要因为“举报缺陷”而浪费”,并称该通知显示,尽管“高压泵深井污水排放“没有发现,根据公开报道进行的环保执法确实发现了一些环保问题。涉及环境污染的互联网报道可能很难达到高准确性,但只要不是恶意的,就值得关注。

评论指出,公众参与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即使公众的线索是粗糙和不准确的,环保部门也应该善待他们,不要因噎废食。只有环境保护部门与公众互动,关注公众的声音,才能为环境保护工作开辟新局面。

9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高压泵深井排污争议溯源》的报道。文章指出,“最重要的是,政府的日常工作应该深入实践,调查真实环境,并公开信息,比如政府环保部门在做什么,工作重点是什么,以及其中存在什么问题。这可以缓解公众与环境保护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误解。

在“深井污水排放”问题上进行言语交锋并不是一件坏事。真相越来越清楚,不应该“集中化”。也有网友表示,微博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敢于表达,倾听反对意见,正视质疑,遵循议事规则,成为一个互动平台,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治理前景。

[第页]

新能源补贴、新政策、对车企的直接补贴

在上一轮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缺席9个月后,新的补贴政策即将出台。

日前,有关专家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国务院已正式批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计划,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正在制定实施细节,并将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启动。

根据上一轮政策,中国对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为3000元/千瓦时,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贴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6万元/车。

9月11日,《21世纪经济导报》表示,这不仅意味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即将开始,也为新能源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调。“新一轮国家扶持政策的目标是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地方市场推广的积极性……

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顺利成熟。"

新一轮补贴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设立以试点城市为核心的试点地区,扩大辐射范围,加快推广区域电动汽车;改进原有财政补贴方式,加快实施财政补贴;混合动力公交车将推广到全国;为充电站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21世纪商业先驱报》的文章提到,对企业的直接补贴是新一轮补贴政策的最大变化。除了直接补贴企业和鼓励生产外,新政还将补贴充电设施,这也是一大亮点。此前,中央政府没有直接补贴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88亿元,在25个示范城市推广各类节能新能源汽车27432辆。截至2013年3月,示范推广次数达到3.98万次;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4.78万辆。

《科技日报》报道称,补贴政策已经空缺多日,发展需要一项新政策。未来三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年。重点将从示范运营转向市场化,从公共交通转向私家车使用,并为2015年后的工作定下基调。

“局长入河”见证水质改善

今年年初,“请请环保局长到河里游泳”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但本周,网络上“请环保局长在河里游泳”的声音终于等到了答案。9月8日,钱江晚报报道,7日上午,金华市副市长、兰溪市委书记,衢州市金华、龙游县环保局局长、副局长等15人,与1000多名市民一起参加了“保护母亲河,畅游兰江”活动。

河流的水质是否改善,是否会游泳,都是直观的标准。《北京晨报》9月9日报道称,在这一事件的推动下,浙江今年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前所未有的治水行动,明确“水问题根源在岸上”,治水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措施在于民心。

9月9日,《新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环保局长敢在另一条河里游泳吗?评论指出,呼吁“局长去河里”“反映了人民日益增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监督问责意识,政府与人民的互动才是环境保护的真正动力。

评论强调,兰江是当地最重要的河流,选择它具有象征意义。但环保局长决不能满足于养护一条“模范河”,一年参观两次。管辖范围内的其他河流是否会游泳也需要回答。

新华网还发表网络评论指出,从环保局长集体下河游泳事件中可以得到三点启示:第一,面对舆论,官员要敢于回应,直面。其次,污染控制需要行动,行动胜于雄辩。第三,局长应该在更多的河流中游泳。如果有一天官员们敢在污染严重的河流中游泳,那将表明污染控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标签:世纪发现北京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新能源补贴新政旨在培育优势企业

工信部网站于17日张贴出了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及国家发改委共同拟定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细则。

1900/1/1 0:00:00
新能源车股炒作结束 应声下跌

17日,四部门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方案靴子落地,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最高能拿到6万元的补贴。

1900/1/1 0:00:00
大众希望将E-up!打造成"甲壳虫"

大众在法兰克福车展释放出了电动化信号,最新推出的纯电动汽车Eup就是其展开电动汽车攻势的第一步。同时,大众寄希望将Eup打造称下一个”甲壳虫”。

1900/1/1 0:00:00
陆地方舟:中国纯电动汽车领域真正的领跑者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仅是未来趋势,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的重要要求。近年来,随着美国高端电动汽车特斯拉引起的轰动,业界对于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路径再起争论。

1900/1/1 0:00:00
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

深府200923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1900/1/1 0:00:00
长城汽车:将批量化生产新能源汽车

阿思达克通讯社9月5日讯,长城汽车601633SH将在2015年前,形成纯电动平台与混合动力平台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广汽集团601238SH已经研发了纯电动的车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