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自动驾驶不能有悖于驾驶伦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离我们有多远?事实上,笔者在测试一些新车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了自动驾驶的魅力。

如果汽车配备了能够独立控制与前车距离的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以及能够识别车道线并防止车辆越线的自动车道保持系统,那么汽车可以在正常道路行驶和车道不变的前提下自动行驶到一定程度。事实上,配备主动巡航控制系统和车道保持系统的车辆越来越多。当我坐在这样的试驾车里,看着车辆自动变速并适当转弯以保持车辆的方向时,我真诚地感觉到小时候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近在咫尺。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梅赛德斯-奔驰新一代S级大会上,一辆S级轿车缓缓驶出,梅赛德斯-奔驰的一位高级官员登上了舞台。在玻璃降下的那一刻,人们惊讶地发现,汽车的驾驶座上没有司机。与会者见证了梅赛德斯-奔驰智能驾驶测试车在亚洲的首秀。智能驾驶汽车的开发者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正如斑马线前让行人是每个德国司机必备的素质一样,这个程序自然会被写入智能驾驶汽车电脑。然而,在实际测试中,问题出现了。许多行人站在路边时可能还没有准备好过马路,一些行人可能认为自己速度慢,挥手示意车辆先行。但是智能驾驶汽车在哪里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呢?你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所以这款智能汽车可能是世界上最有礼貌的司机。只要斑马线的一侧有行人,它就可以等他一整天。

梅赛德斯-奔驰S500自动驾驶实验

虽然智能驾驶汽车看起来很惊艳,但据介绍,事实上,这款测试车基本上使用了新S级现有的传感器技术,甚至数量也没有增加。工程师只是整合了这些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并通过智能驾驶计算机的分析来控制车辆的驾驶。换句话说,智能驾驶技术,从硬件的角度来看,现有的汽车技术是可以完全满足的,剩下的就是智能驾驶软件的改进。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开发者的口中不难理解,影响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技术,还在于法理。以现有的主动巡航系统、城市安全驾驶系统或车道辅助系统为例,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宣传渠道,最终都会遵循这样一句话:设备的设置只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它无法取代驾驶员应有的驾驶动作。尽管每个制造商都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智能设施,他们比人看得更远,比人反应更快,比人刹车更猛,但毕竟他们无法取代司机。归根结底,制造商仍然不敢也无法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法律风险。

所谓的驾驶伦理也在影响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有媒体曾问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者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名行人横穿马路,这时新手司机惊慌失措,踩下油门,汽车冲向行人。请问,配备了预防性安全系统的车辆此时会有什么反应?技术人员的回答是:虽然我理解每个人都希望车辆的安全系统能够及时刹车,以挽救行人的生命,但事实是,即使驾驶员的脚没有反映出他的真实意图,车辆也会遵循驾驶员的意图撞向行人。这是一个驾驶道德问题。无论如何,车辆的智能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警告和干预,但绝不能代替驾驶员做出决定。以这个横穿马路的行人为例。尽管智能系统的本能是避免任何碰撞,但如果行人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杀手,不撞他,他就会杀人,或者他身后一辆超载的卡车正在刹车并撞向自己。此时,如果智能系统违背驾驶员的意愿刹车,结果……

真的难以想象。

对于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来说,驾驶员(不)应该被称为车主,并且已经将所有的控制权交给了汽车。此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汽车能否做出有利于车主的判断?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自动驾驶离我们有多远?事实上,笔者在测试一些新车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了自动驾驶的魅力。

如果汽车配备了能够独立控制与前车距离的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以及能够识别车道线并防止车辆越线的自动车道保持系统,那么汽车可以在正常道路行驶和车道不变的前提下自动行驶到一定程度。事实上,配备主动巡航控制系统和车道保持系统的车辆越来越多。当我坐在这样的试驾车里,看着车辆自动变速并适当转弯以保持车辆的方向时,我真诚地感觉到小时候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近在咫尺。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梅赛德斯-奔驰新一代S级大会上,一辆S级轿车缓缓驶出,梅赛德斯-奔驰的一位高级官员登上了舞台。在玻璃降下的那一刻,人们惊讶地发现,汽车的驾驶座上没有司机。与会者见证了梅赛德斯-奔驰智能驾驶测试车在亚洲的首秀。智能驾驶汽车的开发者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正如斑马线前让行人是每个德国司机必备的素质一样,这个程序自然会被写入智能驾驶汽车电脑。然而,在实际测试中,问题出现了。许多行人站在路边时可能还没有准备好过马路,一些行人可能认为自己速度慢,挥手示意车辆先行。但是智能驾驶汽车在哪里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呢?你所能做的就是等待,所以这款智能汽车可能是世界上最有礼貌的司机。只要斑马线的一侧有行人,它就可以等他一整天。

梅赛德斯-奔驰S500自动驾驶实验

虽然智能驾驶汽车看起来很惊艳,但据介绍,事实上,这款测试车基本上使用了新S级现有的传感器技术,甚至数量也没有增加。工程师只是整合了这些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并通过智能驾驶计算机的分析来控制车辆的驾驶。换句话说,智能驾驶技术,从硬件的角度来看,现有的汽车技术是可以完全满足的,剩下的就是智能驾驶软件的改进。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开发者的口中不难理解,影响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关键因素不仅在于技术,还在于法理。以现有的主动巡航系统、城市安全驾驶系统或车道辅助系统为例,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宣传渠道,最终都会遵循这样一句话:设备的设置只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它无法取代驾驶员应有的驾驶动作。尽管每个制造商都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智能设施,他们比人看得更远,比人反应更快,比人刹车更猛,但毕竟他们无法取代司机。归根结底,制造商仍然不敢也无法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法律风险。

所谓的驾驶伦理也在影响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有媒体曾问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者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名行人横穿马路,这时新手司机惊慌失措,踩下油门,汽车冲向行人。请问,配备了预防性安全系统的车辆此时会有什么反应?技术人员的回答是:虽然我理解每个人都希望车辆的安全系统能够及时刹车,以挽救行人的生命,但事实是,车辆会按照驾驶员的意图撞向行人,即使驾驶员的脚没有反映出他的真实……

内容。这是一个驾驶道德问题。无论如何,车辆的智能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警告和干预,但绝不能代替驾驶员做出决定。以这个横穿马路的行人为例。尽管智能系统的本能是避免任何碰撞,但如果行人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杀手,不撞他,他就会杀人,或者他身后一辆超载的卡车正在刹车并撞向自己。这个时候,如果智能系统违背驾驶员的意愿刹车,结果真的是难以想象。

对于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来说,驾驶员(不)应该被称为车主,并且已经将所有的控制权交给了汽车。此时,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汽车能否做出有利于车主的判断?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标签:奔驰斑马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代科技部长答: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不足

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有了明确消息。

1900/1/1 0:00:00
德国大陆演示利用电动制动器进行紧急刹车

德国大陆公司Continetal的日本公司大陆汽车ContinentalAutomotive举行”TechRide2013”,公开了配备最新技术的试制车,

1900/1/1 0:00:00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1900/1/1 0:00:00
发展智能交通比限行更有利于治堵

对于许多苦苦等待想要享受汽车生活的北京市民来说,9月传出的一系列信息算不上好消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仅在京城拥有私家车是一件”奢侈”的事儿,连享受自由出行也不会那么容易了。

1900/1/1 0:00:00
新节能补贴更加名副其实

9月30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644号”以下简称《通知》”。这也破除了之前市场上盛传取消节能补贴的传言。

1900/1/1 0:00:00
日产聆风电动车进军南非 2014年春上市

日产聆风纯电动车将在2013年10月份的约翰内斯堡车展上亮相,之后于2014年春季在南非上市。聆风将成为在南非销售的首款电动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