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来,受国内外经贸环境的影响,电池行业面临巨大困难。国内信贷紧缩、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增加了电池的生产成本,电池企业的销售利润大幅下降;同时,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铅酸电池生产和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的具体实施,逐渐影响到电池行业。预计下半年国内电池市场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繁荣指数持续低迷。
自2012年7月以来,中国轻中型电池的景气指数一直在“过冷”区域运行。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该指数在“过冷”区域连续运行了一年,电池行业的繁荣显然是“过冷的”。2013年3月,中国轻电池的景气指数为68.56,为成立以来的最低值,随后开始回升,7月达到77.87。
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缓慢增长,5-7月利润总额连续三个月增长。随着收入和利润的逐步改善,预计未来几个月经济指标将见底,电池行业景气指数将呈现低位缓慢回升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8月,规模以上企业电池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累计产量1724.89万千瓦,同比增长32.44%;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累计完成产量27.93亿(仅天然),同比增长13.55%;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累计产量12837.21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1.53%。中国一次电池和一次电池组(相当于R20标准)总产量为197.15亿只,同比增长3.15%。全国碱性蓄电池行业总产量443331.39万只(仅天然),同比增长-12.97%。
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环境恶化,效益持续下降,行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经营压力逐渐加大。
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00.99亿元,同比增长11.63%;
与2012年21.85%的同比增长相比,增速有所放缓。全国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总成本1977.41亿元,同比增长13.85%,主营业务成本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2.22个百分点。同期利润总额下降,全国电池行业利润总额65.53亿元,同比增长-9.81%。2013年1-7月,全国电池产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98%,比去年同期的3.70%下降0.72个百分点。2013年1-7月,电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总额大幅上升,亏损面积同步扩大。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出口总额达到5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同期,国内对电池的需求也明显不足,导致全国电池行业进口下降。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累计进口额25.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7%。
下半年将稳步增长
下半年,中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政策取向,兼顾“稳增长”、“结构调整”和“控通胀”的关系。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势将稳定在2012年的水平,日常货币工具的使用频率也将降低,以确保2013年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的平稳过渡。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下半年国内消费需求将有所增长。新的发展将有力促进与电池消费相关的汽车、电动自行车、手机和信息产品的需求,从而刺激国内电池产品的消费。同时,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的需求将持续扩大,预计下半年国内电池市场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国外市场来看,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将疲弱,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日元大幅贬值和新兴经济体潜在增长率放缓将成为国际经济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外需下降继续抑制电池出口的增长空间,电池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注意的是,中欧太阳能电池板贸易达成妥协,消除了太阳能电池出口的悬崖式下降,但也限制了太阳能电池的出口快速增长。
今年下半年,上述因素的矛盾仍然是影响电池行业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随着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电池行业将克服劳动力成本、节能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等诸多困难,实现稳增长。
多举措积极响应
面对国内电池行业的困境,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1.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2012年以来,中国光伏电池在多个海外市场遭遇贸易摩擦,出口受到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等措施寻求自我保护。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电池产品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加强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电池技术壁垒的不断升级对电池出口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应该加强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研究,提前做好准备,指导电池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
障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建立有效的产业保护和经济安全体系。高度重视WTO游戏规则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消除国外技术壁垒和反倾销贸易壁垒对中国电池行业的影响。
同时,我们应该建立外国专利案件应对基金和联合应对机制。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应诉成本高,时间节奏快,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然而,企业并不具备单打独斗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联合应对机制来保障工业安全。
2.减少对欧美光伏市场的依赖。
减少光伏产品出口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开拓新兴市场。根据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的数据,受第四季度5.3GW的需求推动,2012年下半年亚太地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预计将比上年增长80%,2013年亚太地区对光电产品的需求有望增至13.5GW,比2012年增长了50%。根据机电出口商商会的数据,2012年中国对欧洲的光伏产品出口总额为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1%。
区域光伏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2.1%和10.9%。新兴市场对光伏产品的潜在和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
建立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集聚行业龙头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关键材料和技术上下游产业的技术联盟,从电池材料生产等方面整合电池行业的科技力量,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制造,联合攻关“产学研”,重点突破电池安全性能、大功率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尽快形成工业化生产,重点推进电池关键材料国产化。
4、整合提升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整合提升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实施电池产业振兴规划项目。促进产业基础研究成果与工程化、产业化相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绿色电池新体系的研究,使中国在新型电池的研发中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5、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培育优势产品和企业,扩大产业规模,通过引导并购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和鼓励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市场、环保等优胜劣汰机制,通过改善准入条件,促进电池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同时推进产业链建设,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实现并保持产业链各环节的平衡与协调,打破两端材料和市场的格局,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培育电池产业集群,提升我国电池产业整体水平。
6.制定电池回收政策,防止环境风险。
目前,我国对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管理还没有法律标准,国内还没有建立专业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公司,也没有专业的回收铅企业或电池企业建立全国回收网络和区域回收网络。整个回收工作处于分散作业的无序状态,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率不高。铅回收问题出现在非标企业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整顿和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同时,应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型电池制造商回收废旧电池。
此外,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的累计报废量将在2-4万吨左右,到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累积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如果没有标准的电池回收系统,这些电池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电动汽车正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尚未大规模报废,因此中国尚未建立完整的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为了防止铅酸电池回收的老路,防止环境和资源风险,应提前制定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自2013年以来,受国内外经贸环境的影响,电池行业面临巨大困难。国内信贷紧缩、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增加了电池的生产成本,电池企业的销售利润大幅下降;同时,铅酸电池行业准入条件、铅酸电池生产和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的具体实施,逐渐影响到电池行业。预计下半年国内电池市场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繁荣指数持续低迷。
自2012年7月以来,中国轻中型电池的景气指数一直在“过冷”区域运行。从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该指数在“过冷”区域连续运行了一年,电池行业的繁荣显然是“过冷的”。2013年3月,中国轻电池的景气指数为68.56,为成立以来的最低值,随后开始回升,7月达到77.87。
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缓慢增长,5-7月利润总额连续三个月增长。随着收入和利润的逐步改善,预计未来几个月经济指标将见底,电池行业景气指数将呈现低位缓慢回升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8月,规模以上企业电池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累计产量1724.89万千瓦,同比增长32.44%;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累计完成产量27.93亿(仅天然),同比增长13.55%;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累计产量12837.21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1.53%。中国一次电池和一次电池组(相当于R20标准)总产量为197.15亿只,同比增长3.15%。全国碱性蓄电池行业总产量443331.39万只(仅天然),同比增长-12.97%。
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环境恶化,效益持续下降,行业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经营压力逐渐加大。
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00.99亿元,同比增长11.63%;
与2012年21.85%的同比增长相比,增速有所放缓。全国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总成本1977.41亿元,同比增长13.85%,主营业务成本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2.22个百分点。同期利润总额下降,全国电池行业利润总额65.53亿元,同比增长-9.81%。2013年1-7月,全国电池产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98%,比去年同期的3.70%下降0.72个百分点。2013年1-7月,电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总额大幅上升,亏损面积同步扩大。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出口总额达到52.25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同期,国内对电池的需求也明显不足,导致全国电池行业进口下降。2013年1-7月,全国电池行业累计进口额25.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7%。
下半年将稳步增长
下半年,中国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政策取向,兼顾“稳增长”、“结构调整”和“控通胀”的关系。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势将稳定在2012年的水平,日常货币工具的使用频率也将降低,以确保2013年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的平稳过渡。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下半年国内消费需求将有所增长。新的发展将有力促进与电池消费相关的汽车、电动自行车、手机和信息产品的需求,从而刺激国内电池产品的消费。同时,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太阳能电池、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的需求将持续扩大,预计下半年国内电池市场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国外市场来看,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将疲弱,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日元大幅贬值和新兴经济体潜在增长率放缓将成为国际经济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外需下降继续抑制电池出口的增长空间,电池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注意的是,中欧太阳能电池板贸易达成妥协,消除了太阳能电池出口的悬崖式下降,但也限制了太阳能电池的出口快速增长。
今年下半年,上述因素的矛盾仍然是影响电池行业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随着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电池行业将克服劳动力成本、节能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等诸多困难,实现稳增长。
多举措积极响应
面对国内电池行业的困境,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1.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2012年以来,中国光伏电池在多个海外市场遭遇贸易摩擦,出口受到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等措施寻求自我保护。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电池产品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加强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电池技术壁垒的不断升级对电池出口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应该加强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研究,提前做好准备,指导电池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
障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建立有效的产业保护和经济安全体系。高度重视WTO游戏规则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消除国外技术壁垒和反倾销贸易壁垒对中国电池行业的影响。
同时,我们应该建立外国专利案件应对基金和联合应对机制。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应诉成本高,时间节奏快,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然而,企业并不具备单打独斗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联合应对机制来保障工业安全。
2.减少对欧美光伏市场的依赖。
减少光伏产品出口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开拓新兴市场。根据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的数据,受第四季度5.3GW的需求推动,2012年下半年亚太地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预计将比上年增长80%,2013年亚太地区对光电产品的需求有望增至13.5GW,比2012年增长了50%。根据机电出口商商会的数据,2012年中国对欧洲的光伏产品出口总额为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1%。
区域光伏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2.1%和10.9%。新兴市场对光伏产品的潜在和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
建立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集聚行业龙头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关键材料和技术上下游产业的技术联盟,从电池材料生产等方面整合电池行业的科技力量,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制造,联合攻关“产学研”,重点突破电池安全性能、大功率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尽快形成工业化生产,重点推进电池关键材料国产化。
4、整合提升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整合提升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实施电池产业振兴规划项目。促进产业基础研究成果与工程化、产业化相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绿色电池新体系的研究,使中国在新型电池的研发中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5、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培育优势产品和企业,扩大产业规模,通过引导并购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和鼓励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市场、环保等优胜劣汰机制,通过改善准入条件,促进电池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同时推进产业链建设,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实现并保持产业链各环节的平衡与协调,打破两端材料和市场的格局,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培育电池产业集群,提升我国电池产业整体水平。
6.制定电池回收政策,防止环境风险。
目前,我国对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管理还没有法律标准,国内还没有建立专业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公司,也没有专业的回收铅企业或电池企业建立全国回收网络和区域回收网络。整个回收工作处于分散作业的无序状态,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率不高。铅回收问题出现在非标企业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整顿和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同时,应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型电池制造商回收废旧电池。
此外,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的累计报废量将在2-4万吨左右,到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累积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如果没有标准的电池回收系统,这些电池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电动汽车正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尚未大规模报废,因此中国尚未建立完整的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为了防止铅酸电池回收的老路,防止环境和资源风险,应提前制定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标签:DS
作者10月9日从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银川市正式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凡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将可获得国家财政35万元5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补贴。
1900/1/1 0:00:00他是Paypal创始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Telsa的总裁,全球首位成功发射火箭的私人老板,他的真空管道车Hyperloop计划让世界疯狂,他在10年苦斗近乎破产边缘制造出了一款出色跑车,
1900/1/1 0:00:00国庆期间,烟台首辆第三代中上超级电容快速充电纯电动城市客车下线。首批十辆将于本月底发往湖南长沙,供长沙101线路运行。
1900/1/1 0:00:00近日,一篇报道低速电动车企业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雅”濒死”的文章引发热议。9月26日,宝雅发出声明对破产传闻进行澄清,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对不实报道追究责任。
1900/1/1 0:00:0010月9日,神龙汽车公司传来喜讯,截至10月7日,该公司今年整车销量突破40万辆,高达401292辆,同比增长2773,创历史同期销量新高。
1900/1/1 0:00:001特斯拉ModelS入选赫兹高端豪华出租车队美国汽车租赁大型跨国集团赫兹租车在其”梦想汽车”出租车队中,即将增加特斯拉ModelS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