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成绿色的17路公交车缓缓离开杭州西园路的公交停车场。车身右侧印有“万向纯电动公交车”字样,向外界展示其身份。马路对面是万向集团投资建设的充电站。当《第一财经》的作者上周到访时,几名身穿万向集团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忙于检修一辆电动公交车。杭州共有5辆通用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往返于西园路和松厂社区之间。示范行动是它的主要标志。
由于缺乏整车生产资质,立志造车的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开启造车之旅。
鲁冠球显然缺少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运气。20世纪90年代,李书福恳求主管部门给他“一个失败的机会”。2010年,吉利汽车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本土车企。自1999年以来,万向集团已投资超过35亿元开发电动汽车,但仍被一张纸挡住了去路。
“我这一代人不会造车,我儿子也不会!
“鲁冠球曾表明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决心。然而,面对缺乏合法身份和市场尚未启动的双重尴尬现实,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零部件公司,万向集团应该如何突破其造车梦?
电动汽车断路
明亮崭新的万向电动车大厦位于杭州萧山建设二路,在干净美丽的花园草坪的映衬下,更是气势恢宏。走进大楼,里面一片荒芜。一辆12米长的纯电动公交车框架模型占据了大厅入口处的展区,纯电动汽车和车辆电池等样品依次放置在屏幕后面。大厅右侧是万向集团新能源的全球布局模型。
两公里外的北塘路是万向电动车的另一家工厂。根据规划,万向电动汽车建设二路工厂负责电池研发和制造,北塘路工厂被定义为“汽车研发试点基地”,负责整车的试制、测试和制造。
全新、庞大、略显冷清是万向电动车两家工厂的共同点。北塘路工厂车间和主楼为矩形结构,共有五条生产线,包括验车线、商用车装配线、汽车改装线和焊接线。然而,笔者在现场只看到了大约40辆公交车,但没有看到纯电动汽车。近100名工人正在车间工作。通用电动客车的电池位于车身两侧的行李箱中。焊接工人在这个位置安装了一个底座,电池就放在上面。除了工厂门口的停车场,工厂周围狭窄的通道里也停满了新的或旧的电动公交车。
“5月份之前,它的产量不多,但现在每月生产十几、二十辆汽车。”负责装配的车间工人向明(化名)告诉笔者。
由于没有车辆生产资质,万向电动车只能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示范运营的方式上路行驶。应该说,没有目录就无法获得许可证,但由于万向对当地GDP和税收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可以说是被迫获得许可证。”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2012年,万向集团向杭州公交集团交付了5辆纯电动公交车,杭州公交集团向其第一巴士公司安排了5辆车,该公司全职运营17辆公交车。公交一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万向纯电动车的价格为150万元,在路况较好的“西园路-松场小区”路段,单次行驶里程可达150多公里。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万向集团就在杭州Y9路交付了第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然而,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该项目后来被指责为“失败”。笔者前往万向电动车公司北塘路工厂时发现,工厂内仍停放着几辆Y9纯电动公交车。2010年,万向电动车制造的上海世博会纯电动公交车冒烟,再次引发争议。
万向电动汽车公司高管在国内一些论坛上透露,万向纯电动汽车在2010年之前已售出约600辆,但此后万向集团一直没有发布新的销售数据。笔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万向集团的主要客户是国家电网,前后购买了约150辆电动服务车。此外,万向集团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交付了210辆电动公交车,杭州和南京公交公司购买了几辆纯电动公交车。2010年,鲁冠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在最初的10年里“一分钱都没赚”。
赚大钱的机会?
即便如此,万向集团仍然决心制造一辆汽车。根据万向集团的规划,布局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两条新能源产业链是该集团未来10年的重大战略转型。2010年底,万向集团宣布将在条件成熟时向上市公司注入电动汽车公司,但没有给出时间表。
W……2012年年报……
万向集团上市公司湘黔超股份有限公司(000559)显示,201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亿元,同比下降30.90%。
上海一家零部件公司董事长胡志告诉笔者,“我们向汽车制造商供货,他们牢牢地控制着价格和成本,几乎没有发言权”,因此零部件公司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来改造汽车制造业。
回顾1999年万向电动车的成立,我们可以发现,在最初的10年里,鲁冠球极其谨慎。自2009年以来,它进入了一个密集扩张的时期。
1999年,万向电动汽车成立。2000年4月,万向集团确定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整车发展思路。2002年,万向电动汽车公司成立。2004年,万向集团开始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申请汽车生产资质。2008年,万向集团获得福特Transit改装车资质。截至2009年4月,万向集团已在电动汽车项目上投资4.5亿元。
“是因为了解汽车市场。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害怕。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成熟的行业。看到高利润率就贸然进入,风险太大了。2004年,鲁冠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句话。
到200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政策出台,“十年了,我从事电动汽车十年,一分钱也没赚。现在是赚大钱的机会了!
“鲁冠球这么激动地说。然而,四年过去了,看看新能源政策和鲁冠球的讲话,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有效需求,大多数企业都没能投资新能源汽车。
并购扩张的风险路径
2009年4月是万向集团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万向集团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江苏一家民营电动汽车企业的董事长认为,万向集团之所以在2009年去做电动汽车项目,是因为过于乐观,无法估计政策带来的效益。
数据显示,2009-201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销量仅为约3万辆,远低于主管部门设定的50万辆的目标。万向集团没有正面回应笔者的实际销量,但根据公开信息,万向电动公交车和改装车的销量应该在1000辆以下。
为了快速获得技术资源,万向集团还启动了一轮密集的海外并购。2010年5月,万向集团与专门从事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业务的美国Ener1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在杭州投资超过3亿美元建立全自动电池和电池系统生产基地。
新能源政策出台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马上赚钱,所以他们倾向于通过收购外国企业来掌握先进技术,把好的技术资产放进口袋,并迅速实现商业化。一位私人汽车公司高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1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不足1万辆,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电动汽车的私人市场短期内无法启动。然而,万向集团仍在海外扩张旗下业务。2012年2月,与美国史密斯电动汽车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子公司,计划投资1亿美元。今年1月,万向集团以2.566亿美元成功收购了美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今年5月,万向集团联合美国VL公司对美国菲斯克电动汽车公司发起了竞购冲击。粗略计算,从2009年到2012年,万向集团围绕电动汽车项目共投资36.38亿元。
“企业(海外收购)行为不只是为了买一辆车,电动汽车本身不赚钱,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呢?依靠自己的利润制造电动汽车很容易倒闭。但如果故事继续下去,资本运营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特斯拉本身并不盈利,但其股票已经涨到了170美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位长期关注电动汽车的顾问告诉笔者。
涂成绿色的17路公交车缓缓离开杭州西园路的公交停车场。车身右侧印有“万向纯电动公交车”字样,向外界展示其身份。马路对面是万向集团投资建设的充电站。当《第一财经》的作者上周到访时,几名身穿万向集团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忙于检修一辆电动公交车。杭州共有5辆通用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往返于西园路和松厂社区之间。示范行动是它的主要标志。
由于缺乏整车生产资质,立志造车的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开启造车之旅。
鲁冠球显然缺少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运气。20世纪90年代,李书福恳求主管部门给他“一个失败的机会”。2010年,吉利汽车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本土车企。自1999年以来,万向集团已投资超过35亿元开发电动汽车,但仍被一张纸挡住了去路。
“我这一代人不会造车,我儿子也不会!
“鲁冠球曾表明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决心。然而,面对缺乏合法身份和市场尚未启动的双重尴尬现实,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零部件公司,万向集团应该如何突破其造车梦?
电动汽车断路
明亮崭新的万向电动车大厦位于杭州萧山建设二路,在干净美丽的花园草坪的映衬下,更是气势恢宏。走进大楼,里面一片荒芜。一辆12米长的纯电动公交车框架模型占据了大厅入口处的展区,纯电动汽车和车辆电池等样品依次放置在屏幕后面。大厅右侧是万向集团新能源的全球布局模型。
两公里外的北塘路是万向电动车的另一家工厂。根据规划,万向电动汽车建设二路工厂负责电池研发和制造,北塘路工厂被定义为“汽车研发试点基地”,负责整车的试制、测试和制造。
全新、庞大、略显冷清是万向电动车两家工厂的共同点。北塘路工厂车间和主楼为矩形结构,共有五条生产线,包括验车线、商用车装配线、汽车改装线和焊接线。然而,笔者在现场只看到了大约40辆公交车,但没有看到纯电动汽车。近100名工人正在车间工作。通用电动客车的电池位于车身两侧的行李箱中。焊接工人在这个位置安装了一个底座,电池就放在上面。除了工厂门口的停车场,工厂周围狭窄的通道里也停满了新的或旧的电动公交车。
“5月份之前,它的产量不多,但现在每月生产十几、二十辆汽车。”负责装配的车间工人向明(化名)告诉笔者。
由于没有车辆生产资质,万向电动车只能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示范运营的方式上路行驶。应该说,没有目录就无法获得许可证,但由于万向对当地GDP和税收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可以说是被迫获得许可证。”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2012年,万向集团向杭州公交集团交付了5辆纯电动公交车,杭州公交集团向其第一巴士公司安排了5辆车,该公司全职运营17辆公交车。公交一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万向纯电动车的价格为150万元,在路况较好的“西园路-松场小区”路段,单次行驶里程可达150多公里。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万向集团就在杭州Y9路交付了第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然而,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该项目后来被指责为“失败”。笔者前往万向电动车公司北塘路工厂时发现,工厂内仍停放着几辆Y9纯电动公交车。2010年,万向电动车制造的上海世博会纯电动公交车冒烟,再次引发争议。
万向电动汽车公司高管在国内一些论坛上透露,万向纯电动汽车在2010年之前已售出约600辆,但此后万向集团一直没有发布新的销售数据。笔者查询公开信息发现,万向集团的主要客户是国家电网,前后购买了约150辆电动服务车。此外,万向集团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交付了210辆电动公交车,杭州和南京公交公司购买了几辆纯电动公交车。2010年,鲁冠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动汽车在最初的10年里“一分钱都没赚”。
赚大钱的机会?
即便如此,万向集团仍然决心制造一辆汽车。根据万向集团的规划,布局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两条新能源产业链是该集团未来10年的重大战略转型。2010年底,万向集团宣布将在条件成熟时向上市公司注入电动汽车公司,但没有给出时间表。
W……2012年年报……
万向集团上市公司湘黔超股份有限公司(000559)显示,201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亿元,同比下降30.90%。
上海一家零部件公司董事长胡志告诉笔者,“我们向汽车制造商供货,他们牢牢地控制着价格和成本,几乎没有发言权”,因此零部件公司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来改造汽车制造业。
回顾1999年万向电动车的成立,我们可以发现,在最初的10年里,鲁冠球极其谨慎。自2009年以来,它进入了一个密集扩张的时期。
1999年,万向电动汽车成立。2000年4月,万向集团确定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整车发展思路。2002年,万向电动汽车公司成立。2004年,万向集团开始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主管部门申请汽车生产资质。2008年,万向集团获得福特Transit改装车资质。截至2009年4月,万向集团已在电动汽车项目上投资4.5亿元。
“是因为了解汽车市场。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害怕。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成熟的行业。看到高利润率就贸然进入,风险太大了。2004年,鲁冠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句话。
到200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政策出台,“十年了,我从事电动汽车十年,一分钱也没赚。现在是赚大钱的机会了!
“鲁冠球这么激动地说。然而,四年过去了,看看新能源政策和鲁冠球的讲话,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有效需求,大多数企业都没能投资新能源汽车。
并购扩张的风险路径
2009年4月是万向集团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万向集团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江苏一家民营电动汽车企业的董事长认为,万向集团之所以在2009年去做电动汽车项目,是因为过于乐观,无法估计政策带来的效益。
数据显示,2009-201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销量仅为约3万辆,远低于主管部门设定的50万辆的目标。万向集团没有正面回应笔者的实际销量,但根据公开信息,万向电动公交车和改装车的销量应该在1000辆以下。
为了快速获得技术资源,万向集团还启动了一轮密集的海外并购。2010年5月,万向集团与专门从事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业务的美国Ener1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在杭州投资超过3亿美元建立全自动电池和电池系统生产基地。
新能源政策出台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马上赚钱,所以他们倾向于通过收购外国企业来掌握先进技术,把好的技术资产放进口袋,并迅速实现商业化。一位私人汽车公司高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1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不足1万辆,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电动汽车的私人市场短期内无法启动。然而,万向集团仍在海外扩张旗下业务。2012年2月,与美国史密斯电动汽车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子公司,计划投资1亿美元。今年1月,万向集团以2.566亿美元成功收购了美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今年5月,万向集团联合美国VL公司对美国菲斯克电动汽车公司发起了竞购冲击。粗略计算,从2009年到2012年,万向集团围绕电动汽车项目共投资36.38亿元。
“企业(海外收购)行为不只是为了买一辆车,电动汽车本身不赚钱,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呢?依靠自己的利润制造电动汽车很容易倒闭。但如果故事继续下去,资本运营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特斯拉本身并不盈利,但其股票已经涨到了170美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位长期关注电动汽车的顾问告诉笔者。
1特斯拉ModelS入选赫兹高端豪华出租车队美国汽车租赁大型跨国集团赫兹租车在其”梦想汽车”出租车队中,即将增加特斯拉ModelS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据Autoblog报道,LG化学位于密歇根州霍兰德的生产工厂一直是问题不断,该工厂为通用的沃蓝达Volt供应电池组件。
1900/1/1 0:00:00由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主办的”2013中国电子装备产业博览会”于8月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为期三天的展会主题为”支持民族装备、加大自主配套、拉动市场内需”。
1900/1/1 0:00:00日产聆风Leaf是一款5门掀背式两厢纯电力驱动的零排放环保车型,以骐达为基础开发,配备了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机为动力,巡航里程可以达到160公里以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在城市中的用车要求。
1900/1/1 0:00:00据PlugInAmerica官方统计,美国插电式汽车累计注册销量已超过14万辆,这预示9月又将迎来一个销售强劲的月份。
1900/1/1 0:00:00众所周知,插电式汽车比传统燃油车的成本低,但全球各国的电力成本存在巨大差异,哪个国家的电动汽车运行成本最便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