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上海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专项工程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实施方案(2012-2015年)》的通知

上海市政府办公室[2012]53号

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委员会、办公室、局及有关单位:

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实施方案(2012-2015年)》已获市政府批准,现转发给您。请仔细遵守。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8月20日

《上海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实施方案(2012-2015)》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我们将继续围绕“有我有、有我有”和“四个着力”的要求,充分发挥上海综合优势,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化先行效应,率先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汽车电子产业能级升级,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好地服务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型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从国际形势来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在国家战略层面加快部署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电子产业化,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不断扩大工业技术的新前沿。从国内情况来看,近年来,国家在科技攻关、产业布局、示范运营和鼓励政策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和产业链体系初步建立,汽车电子自主创新和配套能力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和私人购买领域的示范规模逐步扩大。根据上海的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09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化行动计划,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产业链的支持力度,明确了工业化发展规划,确定了技术路线和大规模生产目标,并制定了特殊的产业政策。目前,一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公交车等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以“三电”为核心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配套能力;汽车电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自主化、协同发展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以嘉定等地区为主的产业基地集聚效应显现,国家级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成为中国首批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城市、私人采购试点城市和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通过充分发挥进博会效应,加强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示范推广了约2000辆新能源汽车;

同时,制定配套激励政策、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和标准,推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建设一批充电设施。

总体而言,本市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国内领先优势,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积累较少,产品性能不够成熟,新的生产车型不多,初始成本较高,动力电池技术薄弱,配套能力不足,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自主品牌汽车电子软件开发的研发能力有待提高,产品性能有待整车认可,公共技术平台功能有待提升。公共服务和私营部门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需要加强;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政策支持。充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和管理方法有待明确。区域综合示范应用需要实践积累推广经验,需要积极支持城市规划、交通、能源、科技等政策资源。

二是实施专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

(A) 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战略要求,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以整车为龙头、电池为龙头的产业化格局,以电机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为核心,以示范应用为导向,以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和鼓励政策为支撑,加快完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产业链协同支撑体系和社会化体系支撑体系,继续保持和巩固国内领先、追赶国际先进的先行者效应和融合。

(2) 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坚持自主融合创新与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坚守整机牵引与关键零部件突破匹配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产业促进与区域综合示范应用、城市整体功能定位相结合。

(3) 发展思路

1.注重重点和系统布局。进一步关注高性能电动汽车和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即以电驱动为特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辆网络和车辆电子信息系统、汽车总线网络和嵌入式系统、汽车芯片、传感器和执行器。

2.自主创新,突破瓶颈。强化整车牵引,推动国产化零部件自主开发和协同匹配,实现汽车集成、动力系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系统、总线网络、车联网等关键汽车电子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配套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3、行业领先、规模化应用。加快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汽车电控系统的支持,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稳定的量产规模,加快抢占并进入上海及国内外主流汽车的大规模配套供应体系,率先推进车联网、电动汽车和远程监控服务示范应用和充电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专项的主要发展目标

(1) 投资规模和产值。到2015年,预计五年内新增专项研发和产业化投资约15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资约100亿元;年产值约930亿元,约占全市汽车产业产值的20%,其中汽车电子产值780亿元。

(2) 生产、营销和应用规模。到2015年,预计本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年产能将达到6-10万辆,其中本地产能为5-8万辆;力争该市在过去五年内新增市场车辆3万辆以上,占全国6%以上,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约占90%(2.7万辆)和10%(3000辆);

力争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量产5-8辆,形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本地化供应体系;汽车电子行业的国内市场份额约占30%;行业整体实力和产销规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3) 技术和成本目标。到2015年,全面掌握整车集成、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动力电池模块比能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达到2.5kW/kg以上,成本降至200元/kW以下。燃料电池组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整车成本大大降低;进一步保持中国电力系统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领先优势;自主品牌汽车电子和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核高技术基地等重大项目成果实现产业化,汽车电子基础软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四)商业模式及配套设施。到2015年,除购车外,探索车辆/电池租赁、车辆共享等新的商业推广模式,推进远程监控网络服务和车联网技术示范应用;预计示范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10亿元,力争建设道路约5000条,P+R等社会停车场公共充电桩、若干单位/私人自用充电桩和50座公共充换电站,结合现有加氢站改造或新建5座加氢站,完善配套设施运行体系和安全保障。

四、重点领域专项实施情况

(1) 新能源汽车

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国外专利技术,同步开展动力系统控制器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开发、万辆车产业化能力的核心技术,带动相关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力争在动力、节油、排放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2.纯电动汽车

开展高性能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动力系统开发、底盘设计、系统匹配、整车开发和定型试验等产业发展能力,提高生产技术和安全性研究,同时开展动力系统控制器研发,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带动电池等国产零部件的规模化发展,力争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3.燃料电池汽车

建立燃料电池汽车自主开发能力,完善汽车布局和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技术方案,提高关键零部件、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技术水平,提高汽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技术,形成独立的核心技术;

同时开展电力系统控制器的研发,带动燃料电池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发展,形成批量生产和配套能力。

4.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

开展锂电池新关键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在电芯一致性、管理技术、系统寿命和可靠性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力争在电池功率、能量密度和系统集成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供应能力。

5.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

自主研发满足整车需求的驱动电机和控制产品,突破永磁材料、耐用性等关键技术,力争在系统性能方面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从而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电机系统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供应能力;根据插电式/增程汽车的技术要求,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动力总成。

6.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

开发了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硬件和底层软件,并开发和设计了控制器硬件,包括抗干扰设计、容错保护设计、生产测试、产品性能验证等,以满足驱动控制的功能要求,车辆能源管理、动态协调、故障诊断、安全容错保护、网络管理通信等。制定车辆控制器技术规范等基础标准,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7.配套设施及示范应用

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完善车载充电器、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器、充换电设施、远程监控等技术,形成一系列标准产品。结合电网平衡和区域综合示范的要求,依托公共停车场等区域,提前适当布局充电桩、充换电等基础设施,构建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形成网络化配套设施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体系;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区域综合示范应用,结合车联网等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2) 汽车电子

1.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加快符合欧IV标准的柴油机控制系统和汽油直喷电子控制(GDI)的开发和产业化。支持DCT、AMT等汽车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点突破底盘电控系统集成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支撑。

2.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推动LED大灯等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具有集成化、网络化综合功能的高端车身控制器(BCM)等模块和部件的大规模配套应用开发。实现新型显示、总线控制、人机界面等技术在组合仪表中的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3.车联网与车辆电子信息系统

加快多模导航、短距离通信、网关集成、多媒体显示等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前后装市场的规模化应用。推动本市3-5个车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完善车联网和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产业链,推动制定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

4.汽车总线网络及嵌入式系统

聚焦FlexRay和MOST总线产品,推进车辆网络架构、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设计、仿真与测试开发工具、嵌入式系统平台等的自主研发。重点发展整车和关键汽车电子元器件嵌入式软件的应用和产业化。

5.汽车芯片、传感器、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

大力发展片上系统(SoC)技术,重点支持车身、车载终端核心芯片、汽车移动通信芯片、MCU控制芯片、传感器芯片、IGB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废气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关键传感器等自主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直喷式喷油器、直喷式高压喷油泵、高压油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等关键执行机构形成独立的技术产品和配套设施。

五、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a) 重点建设嘉定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率先形成国内一流的研发、制造、测试、示范测试认证、成果转化、贸易等综合产业和服务功能。

(2) 加快浦东(金桥、临港)、金山(枫泾)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在闵行、松江建设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推动浦东、嘉定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技术改造和能级提升。

(3) 大力推动徐汇、闵行、松江、青浦、杨浦、奉贤等汽车电子产业开发区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汽车电子芯片、模块、关键零部件、公交网络等国内领先产业链体系。

六、 主要措施

(a) 积极对接国家产业规划,努力承接国家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实施方案(2012-2015年)》的通知

上海市政府办公室[2012]53号

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委员会、办公室、局及有关单位:

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实施方案(2012-2015年)》已获市政府批准……

特此转发给您。请仔细遵守。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8月20日

《上海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实施方案(2012-2015)》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我们将继续围绕“有我有、有我有”和“四个着力”的要求,充分发挥上海综合优势,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化先行效应,率先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汽车电子产业能级升级,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好地服务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型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从国际形势来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在国家战略层面加快部署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电子产业化,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不断扩大工业技术的新前沿。从国内情况来看,近年来,国家在科技攻关、产业布局、示范运营和鼓励政策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和产业链体系初步建立,汽车电子自主创新和配套能力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和私人购买领域的示范规模逐步扩大。根据上海的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2009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化行动计划,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产业链的支持力度,明确了工业化发展规划,确定了技术路线和大规模生产目标,并制定了特殊的产业政策。目前,一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公交车等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以“三电”为核心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配套能力;汽车电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自主化、协同发展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以嘉定等地区为主的产业基地集聚效应显现,国家级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成为中国首批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城市、私人采购试点城市和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通过充分发挥进博会效应,加强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示范推广了约200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制定配套激励政策、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和标准,推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建设一批充电设施。

总体而言,本市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国内领先优势,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积累较少,产品性能不够成熟,新的生产车型不多,初始成本较高,动力电池技术薄弱,配套能力不足,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自主品牌汽车电子软件开发的研发能力有待提高,产品性能有待整车认可,公共技术平台功能有待提升。公共服务和私营部门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需要加强;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政策支持。充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和管理方法有待明确。区域综合示范应用需要实践积累推广经验,需要积极支持城市规划、交通、能源、科技等政策资源。

二是实施专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

(A) 指导思想

落实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战略要求,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以整车为龙头、电池为龙头的产业化格局,以电机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为核心,以示范应用为导向,以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和鼓励政策为支撑,加快完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产业链协同支撑体系和社会化体系支撑体系,继续保持和巩固国内领先、追赶国际先进的先行者效应和融合。

(2) 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坚持自主融合创新与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坚守整机牵引与关键零部件突破匹配相结合,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产业促进与区域综合示范应用、城市整体功能定位相结合。

(3) 发展思路

1.注重重点和系统布局。进一步关注高性能电动汽车和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即以电驱动为特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辆网络和车辆电子信息系统、汽车总线网络和嵌入式系统、汽车芯片、传感器和执行器。

2.自主创新,突破瓶颈。强化整车牵引,推动国产化零部件自主开发和协同匹配,实现汽车集成、动力系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系统、总线网络、车联网等关键汽车电子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自主配套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3、行业领先、规模化应用。加快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汽车电控系统的支持,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稳定的量产规模,加快抢占并进入上海及国内外主流汽车的大规模配套供应体系,率先推进车联网、电动汽车和远程监控服务示范应用和充电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专项的主要发展目标

(1) 投资规模和产值。到2015年,预计五年内新增专项研发和产业化投资约15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资约100亿元;年产值约930亿元,约占全市汽车产业产值的20%,其中汽车电子产值780亿元。

(2) 生产、营销和应用规模。到2015年,预计本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年产能将达到6-10万辆,其中本地产能为5-8万辆;力争该市在过去五年内新增市场车辆3万辆以上,占全国6%以上,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约占90%(2.7万辆)和10%(3000辆);

力争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量产5-8辆,形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本地化供应体系;汽车电子行业的国内市场份额约占30%;行业整体实力和产销规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3) 技术和成本目标。到2015年,全面掌握整车集成、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动力电池模块比能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达到2.5kW/kg以上,成本降至200元/kW以下。燃料电池组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整车成本大大降低;进一步保持中国电力系统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领先优势;自主品牌汽车电子和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核高技术基地等重大项目成果实现产业化,汽车电子基础软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四)商业模式及配套设施。到2015年,除购车外,探索车辆/电池租赁、车辆共享等新的商业推广模式,推进远程监控网络服务和车联网技术示范应用;预计示范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10亿元,力争建设道路约5000条,P+R等社会停车场公共充电桩、若干单位/私人自用充电桩和50座公共充换电站,结合现有加氢站改造或新建5座加氢站,完善配套设施运行体系和安全保障。

四、重点领域专项实施情况

(1) 新能源汽车

1.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国外专利技术,同步开展动力系统控制器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开发、万辆车产业化能力的核心技术,带动相关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力争在动力、节油、排放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2.纯电动汽车

开展高性能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动力系统开发、底盘设计、系统匹配、整车开发和定型试验等产业发展能力,提高生产技术和安全性研究,同时开展动力系统控制器研发,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带动电池等国产零部件的规模化发展,力争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3.燃料电池汽车

建立燃料电池汽车自主开发能力,完善汽车布局和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技术方案,提高关键零部件、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技术水平,提高汽车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技术,形成独立的核心技术;

同时开展电力系统控制器的研发,带动燃料电池电力系统产业链的发展,形成批量生产和配套能力。

4.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

开展锂电池新关键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在电芯一致性、管理技术、系统寿命和可靠性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力争在电池功率、能量密度和系统集成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动力电池系统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供应能力。

5.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

自主研发满足整车需求的驱动电机和控制产品,突破永磁材料、耐用性等关键技术,力争在系统性能方面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从而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电机系统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供应能力;根据插电式/增程汽车的技术要求,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动力总成。

6.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

开发了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硬件和底层软件,并开发和设计了控制器硬件,包括抗干扰设计、容错保护设计、生产测试、产品性能验证等,以满足驱动控制的功能要求,车辆能源管理、动态协调、故障诊断、安全容错保护、网络管理通信等。制定车辆控制器技术规范等基础标准,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7.配套设施及示范应用

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完善车载充电器、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器、充换电设施、远程监控等技术,形成一系列标准产品。结合电网平衡和区域综合示范的要求,依托公共停车场等区域,提前适当布局充电桩、充换电等基础设施,构建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形成网络化配套设施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体系;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区域综合示范应用,结合车联网等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2) 汽车电子

1.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加快符合欧IV标准的柴油机控制系统和汽油直喷电子控制(GDI)的开发和产业化。支持DCT、AMT等汽车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点突破底盘电控系统集成技术,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支撑。

2.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推动LED大灯等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具有集成化、网络化综合功能的高端车身控制器(BCM)等模块和部件的大规模配套应用开发。实现新型显示、总线控制、人机界面等技术在组合仪表中的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3.车联网与车辆电子信息系统

加快多模导航、短距离通信、网关集成、多媒体显示等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前后装市场的规模化应用。推动本市3-5个车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完善车联网和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产业链,推动制定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

4.汽车总线网络及嵌入式系统

聚焦FlexRay和MOST总线产品,推进车辆网络架构、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设计、仿真与测试开发工具、嵌入式系统平台等的自主研发。重点发展整车和关键汽车电子元器件嵌入式软件的应用和产业化。

5.汽车芯片、传感器、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

大力发展片上系统(SoC)技术,重点支持车身、车载终端核心芯片、汽车移动通信芯片、MCU控制芯片、传感器芯片、IGB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废气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关键传感器等自主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直喷式喷油器、直喷式高压喷油泵、高压油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等关键执行机构形成独立的技术产品和配套设施。

五、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a) 重点建设嘉定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率先形成国内一流的研发、制造、测试、示范测试认证、成果转化、贸易等综合产业和服务功能。

(2) 加快浦东(金桥、临港)、金山(枫泾)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在闵行、松江建设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推动浦东、嘉定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技术改造和能级提升。

(3) 大力推动徐汇、闵行、松江、青浦、杨浦、奉贤等汽车电子产业开发区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汽车电子芯片、模块、关键零部件、公交网络等国内领先产业链体系。

六、 主要措施

(a) 积极对接国家产业规划,努力承接国家项目。落实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物联网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要求,在上海建立重点项目库。优先推荐和积极争取代表上海水平的优秀项目进入国家重大专项和相关产业、科技创新项目。加大地方扶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产业链合作,力争在相关产业链率先试点,实现产业化突破。

(二)加快突破k……

技术,形成独立的产业链支撑能力。以上汽集团等车企为龙头,推动地方零部件协同发展和配套体系建设。重点控制新型高效动力电池材料和工艺等核心技术,满足汽车量产要求。加快突破电传动变速箱、汽车电子控制器等关键技术瓶颈,形成自主产业化配套能力。加快将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产品扩大到10万套产能,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我们将继续推进隔膜、功率电子功率模块(IGBT)、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和堆的技术研究和国产化。

(3)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上市。进一步落实国家在公共服务和私人购买领域的扶持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地方标准规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并实施扩大政府采购、鼓励桩建设、专用停车位、租赁许可证等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新一代电动公交车上市,推动公共交通、环卫、公务等行业率先实现高校、园区、央企等大客户代购、团购。到2015年,力争实现约20辆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特种车辆的批量生产和上市。支持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支持车企建设完善的远程监控网络服务平台和维修应急系统,确保安全运营。

(四)聚焦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继续支持嘉定、浦东等县引进一批电池等优秀企业和产业链重点项目,促进零部件产业上下游合作融合。落实土地、人才、专项等扶持政策,优先保障和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建设,支持一批企业加快工业化,进入国内外主流配套供应体系。对接产业创投、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效应。

(5) 加强公共平台功能建设,提升服务业水平。继续支持机动车检测中心形成国内领先、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检测认证和检测能力。发挥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等公共平台作用,支持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研究院所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加快完善汽车电子零部件测试、关键芯片制造、嵌入式软件测试等公共平台。鼓励嘉定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成果展示和交易平台。支持成立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地方标准化委员会,研究制定整车、关键零部件、配套设施、远程服务、电池回收等标准规范。推动车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电池、电机等产业联盟建设和功能提升。

(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示范应用规模。支持嘉定、杨浦、闵行、崇明等地区率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综合示范应用项目,推动公共交通、通勤、环卫等商用车和私人乘用车的市场推广,并逐步向浦东、徐汇、松江等县拓展。推进汽车n……示范项目……

工作和车辆信息服务应用以及园区建设。同时,完善充电、加氢等配套设施规划,完善电价方案和运行机制。近期,我们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重点,以综合示范区为重点,分散通信、慢充为重点,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在道路、P+R等公共停车场建设一批社会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停车位。同步推进企事业单位自用充电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充换电站和加氢站,逐步形成城市配套设施网络。

七、组织实施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建立联合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项目实施情况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区县要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取得实效。有关部门和县要及时将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报市经信委。

附件:1。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分工

2.“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项目指南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2年8月1日

附件1

附件2

“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专项指南

第一,插电式客车

产业目标:建立插电式乘用车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带动锂离子电池、电传动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开展插电式乘用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动力、节油、排放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1)车辆系统集成、布局、轻量化技术;(2) 一体化电传动变速箱与大容量、大功率动力电池系统的匹配校准与控制策略;(3) 满足系统要求的发动机、电动变速箱/减速系统、车辆控制技术和电气辅助系统;(4) 车辆高压安全和系统热管理等技术;(5) 制动能量反馈系统;(6)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7) 车辆型式试验、批量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第二,增程商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增程商用车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带动增程动力系统等产业链发展。开展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节油减排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1)车辆系统集成、布局、轻量化技术;(2) 高效增程APU技术;(3) 增程动力系统,匹配校准和控制策略;(4) 整车高压安全技术;(5) 制动能量反馈系统;(6)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

(7) 车辆型式试验、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第三,纯电动乘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高性能纯电动乘用车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推动高比能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动力系统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开展高性能纯电动乘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汽车能效和性能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1)纯电力系统匹配与优化、机电一体化、碰撞与高压安全、测试与校准、车辆充电等技术;(2) 电池热、电、结构设计集成等系统集成与管理技术;(3) 制动能量反馈系统;(4)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5) 车辆型式试验、批量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第四,纯电动商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高性能纯电动商用车(包括轻型宽体客车等)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带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动力系统等产业链发展。开展高性能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主要内容:(1)高性能纯电动商用车的动力系统开发、底盘设计、系统匹配和整车开发;(2) 制动能量反馈技术;(3) 高压电力和热量管理系统技术;(4)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5) 车辆型式试验、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五、燃料电池乘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燃料电池乘用车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燃料电池堆和动力系统产业链发展,鼓励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形成批量生产和配套能力。

主要内容:(1)车辆总体布局、车辆模块划分及系统集成技术;(2) 车身、底盘关键零部件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3) 综合运用环境条件下防水、防尘、抗振等可靠性技术和耐久性技术,低温启动和环境适应性技术;(4) 中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系统集成和关键部件的开发;(5) 制动和能量回收技术;(6) 高压安全、储氢、加氢和碰撞安全技术。

第六,动力电池

产业目标:研发锂电池关键材料和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锂电池的一致性和内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电池功率、能量密度和能效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量产供应能力和管理体系(包括电力、热力和高压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1)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技术;(2) 电池单元、模块和系统的设计、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3) 电池系统的热管理、高压安全、自动平衡技术、SOC的运行状态监测和精确估计,以及电池健康状态(SOH)诊断专家系统;(4) 电池的生命周期成本和回收技术。

七、驱动电机

产业目标:开发满足整车需求的驱动电机和控制产品,在系统性能和耐用性方面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电机系统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供应能力。

主要内容:(1)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

(2) 系统功率密度、转矩密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性能提升技术;(3)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耐用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以及减振降噪技术;(4) 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先进制造和质量控制技术。

八、电动变速箱(EDU)

产业目标:根据插电式/增程汽车的技术要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动力总成,整机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定型产品要求,形成一定的批量生产和配套供应能力。

主要内容如下:(1)驱动电机与变速器机电耦合的功率合成装置的结构方案和关键技术;(2) 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和混合动力合成装置的专用电机系统;(3) 动力合成装置的自动换挡控制装置和控制算法;(4) 电动传动变速器的批量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测试技术。

九、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

产业目标:开发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硬件和底层软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总成控制技术开发能力;在节油和排放方面,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形成了一定的批量生产和配套能力。

主要内容:(1)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的整车控制器关键技术、高性能控制器硬件平台和底层软件;(2) 车辆控制器技术规范等基本标准;(3) 车辆控制器的批量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测试技术。

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产业目标:鼓励发展与动力电池租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相配套的新能源汽车,推动形成上海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系统化、网络化的支持。

主要内容:充电桩、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等服务。

XI。综合示范应用

产业目标:建立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邮政、环卫、物流、通勤等车辆示范线,鼓励私人购买、租赁、共享等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必要的维修、培训、运营管理功能和维修基地进行示范。建立一个用于测试、数据分析和显示的公共平台。

主要内容:(1)新能源公交车队、出租车车队、邮政车队、环卫车队、物流车队、通勤车队综合示范运营;(2) 汽车租赁、汽车共享、动力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3) 示范运营区和维修基地,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培训、运营和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运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4) 用于相关测试和展示的公共平台。

十二、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产业目标:加快柴油机电控和GDI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汽车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点突破底盘电子集成汽车动态管理的电控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应用支撑。

主要内容:(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2) 2)DCT和AMT汽车变速箱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3) 基于底盘电子集成技术的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及相关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发与产业化。

十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产业目标:实现LED大灯等领域的产品化;推动高端BCM等大型配套应用的发展;加快发展智能汽车数字组合仪表,车身电子控制和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步;在自动巡航系统等领域培养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1)汽车智能照明控制模块及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2) 车身电子控制模块及集成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3) 汽车仪表盘集成控制模块及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4) 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十四、。车联网与车辆电子信息系统

产业目标:加快突破车联网和车载电子信息系统核心技术,培育完善相关产业链,推进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落实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物联网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要求,在上海建立重点项目库。优先推荐和积极争取代表上海水平的优秀项目进入国家重大专项和相关产业、科技创新项目。加大地方扶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产业链合作,力争在相关产业链率先试点,实现产业化突破。

(二)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形成自主产业链支撑能力。以上汽集团等车企为龙头,推动地方零部件协同发展和配套体系建设。重点控制新型高效动力电池材料和工艺等核心技术,满足汽车量产要求。加快突破电传动变速箱、汽车电子控制器等关键技术瓶颈,形成自主产业化配套能力。加快将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产品扩大到10万套产能,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我们将继续推进隔膜、功率电子功率模块(IGBT)、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和堆的技术研究和国产化。

(3)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上市。进一步落实国家在公共服务和私人购买领域的扶持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地方标准规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并实施扩大政府采购、鼓励桩建设、专用停车位、租赁许可证等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新一代电动公交车上市,推动公共交通、环卫、公务等行业率先实现高校、园区、央企等大客户代购、团购。到2015年,力争实现约20辆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特种车辆的批量生产和上市。支持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支持车企建设完善的远程监控网络服务平台和维修应急系统,确保安全运营。

(四)聚焦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继续支持嘉定、浦东等县引进一批电池等优秀企业和产业链重点项目,促进零部件产业上下游合作融合。落实土地、人才、专项等扶持政策,优先保障和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建设,支持一批企业加快工业化,进入国内外主流配套供应体系。对接产业创投、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效应。

(5) 加强公共平台功能建设,提升服务业水平。继续支持机动车检测中心形成国内领先、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检测认证和检测能力。发挥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等公共平台作用,支持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研究院所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加快完善汽车电子零部件检测、关键芯片制造等公共平台……

uring和嵌入式软件测试。鼓励嘉定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成果展示和交易平台。支持成立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地方标准化委员会,研究制定整车、关键零部件、配套设施、远程服务、电池回收等标准规范。推动车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电池、电机等产业联盟建设和功能提升。

(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示范应用规模。支持嘉定、杨浦、闵行、崇明等地区率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综合示范应用项目,推动公共交通、通勤、环卫等商用车和私人乘用车的市场推广,并逐步向浦东、徐汇、松江等县拓展。推进车辆联网与车辆信息服务应用示范工程和园区建设。同时,完善充电、加氢等配套设施规划,完善电价方案和运行机制。近期,我们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重点,以综合示范区为重点,分散通信、慢充为重点,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在道路、P+R等公共停车场建设一批社会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停车位。同步推进企事业单位自用充电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充换电站和加氢站,逐步形成城市配套设施网络。

七、组织实施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专项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建立联合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项目实施情况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区县要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取得实效。有关部门和县要及时将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报市经信委。

附件:1。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分工

2.“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项目指南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2年8月1日

附件1

附件2

“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专项指南

第一,插电式客车

产业目标:建立插电式乘用车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带动锂离子电池、电传动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开展插电式乘用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动力、节油、排放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1)车辆系统集成、布局、轻量化技术;(2) 一体化电传动变速箱与大容量、大功率动力电池系统的匹配校准与控制策略;(3) 满足系统要求的发动机、电动变速箱/减速系统、车辆控制技术和电气辅助系统;(4) 车辆高压安全和系统热管理等技术;(5) 制动能量反馈系统;(6)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

(7) 车辆型式试验、批量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第二,增程商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增程商用车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带动增程动力系统等产业链发展。开展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节油减排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1)车辆系统集成、布局、轻量化技术;(2) 高效增程APU技术;(3) 增程动力系统,匹配校准和控制策略;(4) 整车高压安全技术;(5) 制动能量反馈系统;(6)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7) 车辆型式试验、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第三,纯电动乘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高性能纯电动乘用车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推动高比能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动力系统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开展高性能纯电动乘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汽车能效和性能方面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1)纯电力系统匹配与优化、机电一体化、碰撞与高压安全、测试与校准、车辆充电等技术;(2) 电池热、电、结构设计集成等系统集成与管理技术;(3) 制动能量反馈系统;(4)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5) 车辆型式试验、批量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第四,纯电动商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高性能纯电动商用车(包括轻型宽体客车等)的自主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带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动力系统等产业链发展。开展高性能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主要内容:(1)高性能纯电动商用车的动力系统开发、底盘设计、系统匹配和整车开发;(2) 制动能量反馈技术;(3) 高压电力和热量管理系统技术;(4) 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系统技术;(5) 车辆型式试验、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

五、燃料电池乘用车

产业目标:建立燃料电池乘用车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燃料电池堆和动力系统产业链发展,鼓励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形成批量生产和配套能力。

主要内容:(1)车辆总体布局、车辆模块划分及系统集成技术;(2) 车身、底盘关键零部件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3) 综合运用环境条件下防水、防尘、抗振等可靠性技术和耐久性技术,低温启动和环境适应性技术;(4) 中高压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系统集成和关键部件的开发;(5) 制动和能量回收技术;(6) 高压安全、储氢、加氢和碰撞安全技术。

第六,动力电池

产业目标:研发锂电池关键材料和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锂电池的一致性和内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电池功率、能量密度和能效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量产供应能力和管理体系(包括电力、热力和高压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1)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技术;

(2) 电池单元、模块和系统的设计、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3) 电池系统的热管理、高压安全、自动平衡技术、SOC的运行状态监测和精确估计,以及电池健康状态(SOH)诊断专家系统;(4) 电池的生命周期成本和回收技术。

七、驱动电机

产业目标:开发满足整车需求的驱动电机和控制产品,在系统性能和耐用性方面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电机系统产品的批量生产和供应能力。

主要内容:(1)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2) 系统功率密度、转矩密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性能提升技术;(3)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耐用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以及减振降噪技术;(4) 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先进制造和质量控制技术。

八、电动变速箱(EDU)

产业目标:根据插电式/增程汽车的技术要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动力总成,整机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定型产品要求,形成一定的批量生产和配套供应能力。

主要内容如下:(1)驱动电机与变速器机电耦合的功率合成装置的结构方案和关键技术;(2) 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和混合动力合成装置的专用电机系统;(3) 动力合成装置的自动换挡控制装置和控制算法;(4) 电动传动变速器的批量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测试技术。

九、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

产业目标:开发高容错、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硬件和底层软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总成控制技术开发能力;在节油和排放方面,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形成了一定的批量生产和配套能力。

主要内容:(1)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的整车控制器关键技术、高性能控制器硬件平台和底层软件;(2) 车辆控制器技术规范等基本标准;(3) 车辆控制器的批量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测试技术。

十、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产业目标:鼓励发展与动力电池租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相配套的新能源汽车,推动形成上海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体系,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系统化、网络化的支持。

主要内容:充电桩、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保障等服务。

XI。综合示范应用

产业目标:建立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邮政、环卫、物流、通勤等车辆示范线,鼓励私人购买、租赁、共享等商业模式创新,建立必要的维修、培训、运营管理功能和维修基地进行示范。建立一个用于测试、数据分析和显示的公共平台。

主要内容:(1)新能源公交车队、出租车车队、邮政车队、环卫车队、物流车队、通勤车队综合示范运营;(2) 汽车租赁、汽车共享、动力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3) 示范运营区和维修基地,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培训、运营和管理系统,收集和整理运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

(4) 用于相关测试和展示的公共平台。

十二、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产业目标:加快柴油机电控和GDI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汽车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点突破底盘电子集成汽车动态管理的电控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应用支撑。

主要内容:(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2) 2)DCT和AMT汽车变速箱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3) 基于底盘电子集成技术的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及相关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发与产业化。

十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产业目标:实现LED大灯等领域的产品化;推动高端BCM等大型配套应用的发展;加快发展智能汽车数字组合仪表,车身电子控制和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步;在自动巡航系统等领域培养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1)汽车智能照明控制模块及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2) 车身电子控制模块及集成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3) 汽车仪表盘集成控制模块及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4) 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十四、。车联网与车辆电子信息系统

产业目标:加快突破车联网和车载电子信息系统核心技术,培育完善相关产业链,推进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加快车辆在线故障诊断、多模式导航、短距离通信、网关集成、多媒体显示等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1)车载智能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2) 基于车联网的传感器和网关集成控制模块的研发与产业化;(3) 车辆联网与车辆信息集成系统的平台建设与示范应用。

十五、汽车总线网络及嵌入式系统

产业目标:以总线为主线,自主开发车载网络架构和强大的网络操作系统,推动车载嵌入式系统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重点建设和开发关键通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软件平台,保持国内技术领先水平。

主要内容:(1)基于开放技术的汽车嵌入式平台软件的研发与产业化;(2) 汽车电子关键零部件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3) 汽车总线诊断配置开发工具和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4) 汽车电子集成仿真与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十六、汽车芯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

产业目标:推动车载终端核心芯片、IGB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废气传感器等传感器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发动机直喷式喷油器等关键执行器的研发。

主要内容:(1)车身和车载电子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2) IGBT等功率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3) 汽车电子钥匙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4) 汽车关键执行器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车辆在线故障诊断、多模式导航、短距离通信、网关集成、多媒体显示等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1)车载智能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

(2) 基于车联网的传感器和网关集成控制模块的研发与产业化;(3) 车辆联网与车辆信息集成系统的平台建设与示范应用。

十五、汽车总线网络及嵌入式系统

产业目标:以总线为主线,自主开发车载网络架构和强大的网络操作系统,推动车载嵌入式系统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重点建设和开发关键通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软件平台,保持国内技术领先水平。

主要内容:(1)基于开放技术的汽车嵌入式平台软件的研发与产业化;(2) 汽车电子关键零部件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3) 汽车总线诊断配置开发工具和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4) 汽车电子集成仿真与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十六、汽车芯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

产业目标:推动车载终端核心芯片、IGB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废气传感器等传感器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发动机直喷式喷油器等关键执行器的研发。

主要内容:(1)车身和车载电子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2) IGBT等功率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3) 汽车电子钥匙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4) 汽车关键执行器的研发和产业化。

标签:远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韩国汽车零部件厂商进军日本 目标是丰田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韩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目前以名古屋为据点开始拓展日本市场。因国内市场的饱和韩国厂商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了海外,在日本市场最终目标是和丰田成为贸易伙伴。

1900/1/1 0:00:00
沃尔沃销售公司CEO付强:成功没有捷径

11月,沃尔沃国产第一款车S60L上市的前一个月,在沃尔沃中国区总部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中国区销售公司CEO付强。

1900/1/1 0:00:00
中进汽贸报告:明年进口车销量预计增长7%

2013年12月7日,在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上,

1900/1/1 0:00:00
汽车射频识别防盗技术的漏洞

1997年,福特汽车率先在野马车型中采用了射频点火防盗控制系统RFIDignitionimmobilizers。自此,野马车型在美国的盗窃率相比两年前1995年骤降了70。

1900/1/1 0:00:00
东风柳汽总经理程道然:自主品牌寻生机必须靠服务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南国工业重镇广西柳州,是东风集团在南方重要的商用车基地、乘用车基地、自主品牌与研发基地、东南亚出口基地。

1900/1/1 0:00:00
吴建中:第三阶段启动 战略架构初成

众泰旗下全新SUV车型T600车型于12月9日在永康基地下线,并将于12月中旬左右全国分区域上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