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各方发力氢燃料电池汽车 市场化进程加快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博览会上,丰田、本田、现代、上汽等公司争相展示最新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车型,成为近80辆新能源展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专家表示,近年来,相关车企持续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使整车成本大幅降低,性能指标已接近商业化水平。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

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步伐

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侯忠军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已经从技术突破阶段推进到目前的“降低成本”阶段。目前,氢燃料电池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2016-2020年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导入期。2020年后,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全面商业化。

与传统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减少漏油造成的水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运行平稳无噪音等诸多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空气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力驱动发动机运转,从而驱动汽车行驶。与使用储存电力驱动汽车的电动汽车不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电的同时行驶,并且只在行驶过程中排水,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此外,氢气的能源密度是车载锂离子电池的10倍,通过一次充氢可以行驶更长的距离,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高2-3倍。

据专家介绍,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仅清洁,而且重量轻、充气快。例如,如果一辆汽车的里程为400公里,它只需要一个50千瓦的燃料电池组和大约5公斤的氢气。同时,氢燃料电池还可以解决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例如,梅赛德斯-奔驰目前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车型基于B级F电池,动力系统由戴姆勒、雷诺-日产和福特联合开发。碳纤维氢气罐可以在3分钟内充满气体。

侯忠军表示,近两年来,国际氢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快速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寿命问题得到了解决,主流级别无需维护即可运行5000小时,而UTC和丰田可以达到10000小时,相当于终身免维护汽车。第二,低温性能已经解决,在北极测试某个品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没有问题。第三,物质体系取得突破。例如,催化剂的用量大大减少,电极板从第一代碳板发展到第二代超薄超轻不锈钢板。解决了储氢装置的安全性、加氢高压和氢气纯度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一定的商业化条件,即燃料电池堆和氢罐这两个关键的组装部件已经实现工业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燕华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真正启动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大幅降低汽车成本;市场因素(如高油价等)或政府政策为零排放汽车提供了明显的优惠待遇;

加氢网络的建设足以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的日常使用需求。

跨国汽车企业布局

近年来,丰田与宝马、戴姆勒与福特、日产与雷诺、本田与通用结成联盟,加快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徐艳华认为,这些跨国车企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联盟有两方面的考虑。一种是在技术上相互补充,大大降低它们的开发成本,另一种是共享关键部件的供应商资源。

与此同时,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正在实施氢能产业化的未来规划,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公路加氢站。在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的推动下,宝马、通用、丰田等世界主要汽车公司提前做好了技术储备。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展上,丰田展出了一款FCV概念车——一款配备氢燃料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丰田计划于2015年在日本、美国和欧洲推出一款新型燃料电池汽车,并希望到2020年该车型的年销量将超过1万辆。

本田正在开发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于2015年上市。该车充满氢气时可行驶约310英里(约500公里),是目前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两倍。本田为其设定了五年内销售5000辆汽车的销售目标,销售目标市场主要在日本、美国和欧洲。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2017年推出一款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现代汽车还正在制造一款新型ix35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于2014年大规模生产。

业内认为,氢燃料电池是现代汽车非常好的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在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开始布局。

国内企业应该迎头赶上。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督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炳刚表示,氢燃料电池的设计寿命应达到5000小时,以满足工业化的要求,国内相关企业的氢燃料电池稳定寿命仍在2000小时左右,而国际先进技术可以达到8000小时。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高成本是全球汽车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在这一领域也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徐艳华认为,国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与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就产品准备阶段而言,我国基本处于样品开发阶段,工程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续航里程、耗氢量、低温、寿命等关键技术指标上,与国际领先企业至少有30%的差距;氢燃料电池堆和储氢罐的工业化条件基本不具备,加氢站建设也没有国家计划;

从汽车企业的研发来看,上汽集团拥有约300人的研发团队,近年来每年投入约1亿元,并形成了一定的开发电动反应堆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也有一些企业投入少量资金进行一些基础技术研究,但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

据了解,早在2000年左右,科技部就开始支持国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技术的研发,北京奥运会期间也有少量示范车投入使用。2012年,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发起成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集中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生产的优势力量,尽快攻克相关核心和瓶颈技术,加快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也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和汽车的氢能产业正在与国际发展同步发展”。

有迹象表明,国内相关企业正在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步伐。

今年3月底,上汽和大众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进行合作,并与上海大众共同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博览会上,上汽集团发布了荣威950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该车配备了两个700巴的氢气瓶,氢储量为4.34公斤,最大巡航里程为400公里。通过优化车辆启动系统,即使在MINUS 20℃的环境下,车辆仍然可以正常启动和运行。

徐艳华表示,从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跟上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迎头赶上。对此,徐艳华建议,国内有基础、有资质的企业应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长期战略,加大投入,拥有专业团队,加快工程开发进程;加强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包括支持电堆、氢罐等关键装配部件的产业化。同时,要对加氢站的建设给予系统、长远的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公共交通和特大城市(如北上广)开展示范运营,积极引导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博览会上,丰田、本田、现代、上汽等公司争相展示最新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车型,成为近80辆新能源展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专家表示,近年来,相关车企持续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使整车成本大幅降低,性能指标已接近商业化水平。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

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步伐

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侯忠军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已经从技术突破阶段推进到目前的“降低成本”阶段。目前,氢燃料电池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2016-2020年将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导入期。2020年后,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全面商业化。

与传统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或接近零排放、减少漏油造成的水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运行平稳无噪音等诸多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空气中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力驱动发动机运转,从而驱动汽车行驶。与使用储存电力驱动汽车的电动汽车不同,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发电的同时行驶,并且只在行驶过程中排水,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此外,氢气的能源密度是车载锂离子电池的10倍,通过一次充氢可以行驶更长的距离,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高2-3倍。

据专家介绍,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仅清洁,而且重量轻、充气快。例如,如果一辆汽车的里程为400公里,它只需要一个50千瓦的燃料电池组和大约5公斤的氢气。同时,氢燃料电池还可以解决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例如,梅赛德斯-奔驰目前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车型基于B级F电池,动力系统由戴姆勒、雷诺-日产和福特联合开发。碳纤维氢气罐可以在3分钟内充满气体。

侯忠军表示,近两年来,国际氢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快速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寿命问题得到了解决,主流级别无需维护即可运行5000小时,而UTC和丰田可以达到10000小时,相当于终身免维护汽车。第二,低温性能已经解决,在北极测试某个品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没有问题。第三,物质体系取得突破。例如,催化剂的用量大大减少,电极板从第一代碳板发展到第二代超薄超轻不锈钢板。解决了储氢装置的安全性、加氢高压和氢气纯度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一定的商业化条件,即燃料电池堆和氢罐这两个关键的组装部件已经实现工业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燕华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真正启动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大幅降低汽车成本;市场因素(如高油价等)或政府政策为零排放汽车提供了明显的优惠待遇;

加氢网络的建设足以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的日常使用需求。

跨国汽车企业布局

近年来,丰田与宝马、戴姆勒与福特、日产与雷诺、本田与通用结成联盟,加快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徐艳华认为,这些跨国车企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联盟有两方面的考虑。一种是在技术上相互补充,大大降低它们的开发成本,另一种是共享关键部件的供应商资源。

与此同时,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正在实施氢能产业化的未来规划,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公路加氢站。在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的推动下,宝马、通用、丰田等世界主要汽车公司提前做好了技术储备。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展上,丰田展出了一款FCV概念车——一款配备氢燃料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丰田计划于2015年在日本、美国和欧洲推出一款新型燃料电池汽车,并希望到2020年该车型的年销量将超过1万辆。

本田正在开发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于2015年上市。该车充满氢气时可行驶约310英里(约500公里),是目前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两倍。本田为其设定了五年内销售5000辆汽车的销售目标,销售目标市场主要在日本、美国和欧洲。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2017年推出一款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现代汽车还正在制造一款新型ix35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于2014年大规模生产。

业内认为,氢燃料电池是现代汽车非常好的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在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开始布局。

国内企业应该迎头赶上。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督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炳刚表示,氢燃料电池的设计寿命应达到5000小时,以满足工业化的要求,国内相关企业的氢燃料电池稳定寿命仍在2000小时左右,而国际先进技术可以达到8000小时。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高成本是全球汽车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在这一领域也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徐艳华认为,国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与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就产品准备阶段而言,我国基本处于样品开发阶段,工程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续航里程、耗氢量、低温、寿命等关键技术指标上,与国际领先企业至少有30%的差距;氢燃料电池堆和储氢罐的工业化条件基本不具备,加氢站建设也没有国家计划;

从汽车企业的研发来看,上汽集团拥有约300人的研发团队,近年来每年投入约1亿元,并形成了一定的开发电动反应堆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力。也有一些企业投入少量资金进行一些基础技术研究,但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

据了解,早在2000年左右,科技部就开始支持国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技术的研发,北京奥运会期间也有少量示范车投入使用。2012年,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发起成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集中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生产的优势力量,尽快攻克相关核心和瓶颈技术,加快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也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和汽车的氢能产业正在与国际发展同步发展”。

有迹象表明,国内相关企业正在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步伐。

今年3月底,上汽和大众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进行合作,并与上海大众共同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博览会上,上汽集团发布了荣威950插电式氢燃料电池汽车。该车配备了两个700巴的氢气瓶,氢储量为4.34公斤,最大巡航里程为400公里。通过优化车辆启动系统,即使在MINUS 20℃的环境下,车辆仍然可以正常启动和运行。

徐艳华表示,从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跟上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迎头赶上。对此,徐艳华建议,国内有基础、有资质的企业应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长期战略,加大投入,拥有专业团队,加快工程开发进程;加强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包括支持电堆、氢罐等关键装配部件的产业化。同时,要对加氢站的建设给予系统、长远的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公共交通和特大城市(如北上广)开展示范运营,积极引导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标签:丰田北京本田现代奔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 特斯拉板块12日集体大涨

特斯拉中国5月12日宣布,首批特斯拉上海车主已经领到了免费牌照。另外,特斯拉已进入“上海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

1900/1/1 0:00:00
上汽采购江森自控电池 用于启停系统

5月8日,江森自控宣布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向后者旗下品牌供应电池,用于启停系统。

1900/1/1 0:00:00
美国科研人员开发纳米催化剂 大幅降低燃料电池成本

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最大阻力在于金属铂的高昂价格和稀有产量。这种昂贵金属对于燃料电池阴极处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尤其重要。

1900/1/1 0:00:00
特斯拉牌照政策疑云 北京500张牌照或专供进口纯电动车

特斯拉已不是传说中的神兽,只闻其名,未见其车身。北京中关村3W咖啡、北京国家会议中心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特斯拉在普罗大众面前展现其曼妙身姿。

1900/1/1 0:00:00
宝马或借之诺拓展与华晨合作 碍于股比限制难增持

综合外电报道,宝马被指可能通过合资自主品牌之诺扩大同华晨合作,但宝马集团高管称,中国法规对外资车企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比加以限制,对增持华晨宝马股权构成了壁垒。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