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关于印发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

《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已获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您,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月7日

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

该计划的发展目标包括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以及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汽车。

一、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

(A) 发展环境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中的共同战略方向。目前,国际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工业化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开始加速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氛围,为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外部环境。

1.国际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工业化阶段。随着传统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世界各地的能源短缺和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普遍达成共识,要大力推动汽车工业节能减排,通过制定国家能源战略、提高节能排放标准、,实施重大研发项目,出台市场支持政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技术快速提升、成本持续降低、产品稳步增加、市场逐步改善、产销大幅增长的良性趋势。截至2013年底,美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0万辆,累计销量超过20万辆;欧洲、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

2、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2010年,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的大力支持。2013年以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加速发展。中央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从示范推广城市的购车补贴政策,到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和事业单位采购、支持性电价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综合政策体系;地方扶持政策加快落地,资金匹配、车辆上牌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产业化能力快速提升,整车技术稳步提升,新产品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性能指标不断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市场销售额迅速增长。2013年,汽车销量超过了前四年的总销量,2014年上半年的销量超过了2013年的总销售额。近年来,液化天然气商用车销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液化天然气管车保有量超过10万辆。

(B) 发展基础

青岛工业相对发达,科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传统汽车生产基础较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初步形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传统汽车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青岛有一汽解放有限公司、上汽通用威灵青岛分公司、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特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汽车制造商,以及规模以上的18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青岛海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华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青岛三元电子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市和莱西市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2013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700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整车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专用车,一汽解放液化天然气汽车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威能电动汽车电子控制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和材料生产企业已建成投产。青岛奥洋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莆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LNG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有限公司不断扩大充电设备投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基础科学研究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其中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工艺研究所等20多所科研机构。科研人才众多,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有限公司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青岛赣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推进,青岛锂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成立。

4、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稳步推进。2011年,青岛市正式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推广工作。2013年,青岛入选首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城市群)。目前,青岛在组织体系建设、推广应用政策落实、新能源公交线路开发、车辆购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稳步推进。

5、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青岛经济发达,购买力强,汽车保有量超过160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形成了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城市公共交通、港口物流和工程车辆需求量大,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旅游经济发达,新能源出租车、旅游大巴应用前景广阔;

传统汽车排放管理措施的收紧和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的增加将有力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

第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A) 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的释放,新一轮优势企业投资布局开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6万辆,不到当年总销量的0.1%,远低于接近1%的美国,也远低于中国的规划目标。随着节能减排约束条件的不断完善,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

2、优势企业开始新一轮投资布局。在国家扶持政策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的背景下,国内优势新能源车企正在启动新一轮投资布局。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将推动更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同时带动相关零部件企业跟进。

3、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2012年,青岛汽车进口港获批,为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3年,青岛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新区、蓝色硅谷、新机场、董家口港区的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青岛分中心先后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认证服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面临挑战

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全面推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各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形势下,招商引资面临激烈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研发、生产等领域的扶持政策尚未出台,协调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三是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A) 整体思维

落实国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做好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行业。充分发挥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发挥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产业链,实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突破;创新服务产品和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业态,占领价值链高端;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 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发挥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依靠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2.坚持有序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研究产业发展路径,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以点带面逐步突破,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3.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培育本土企业,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实力雄厚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投资建厂。

4.坚持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发展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同时扩大产品推广应用。结合重点推广应用领域和地方推广应用计划,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3) 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到2017年,初步建成生产规模较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车辆产品在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外销售;重点企业基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初步显现;整车及零部件形成完整的生产配套链,相关服务业同步发展,新兴业态初步形成;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到2020年,建成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汽车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重点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和产品具有国际影响力;

产业链不断完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业态等相关环节共同构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产业链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2.具体的发展目标。

(1) 总目标。

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将达到5万辆。其中,乘用车2.6万辆,乘用车7000辆,特种车1000辆,液化天然气商用车1.6万辆。动力电池的年容量为6亿安时。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300亿元。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将达到12万辆。其中,乘用车7.5万辆,乘用车1.1万辆,特种车7000辆,液化天然气商用车2.7万辆。动力电池年产能17亿安时,驱动电机年产能9万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850亿元。

(2) 产业链培育目标。

到2017年,将培育两三家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两三家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其中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两家。动力电池企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产业链基本完善,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生产等主要环节,初步培育了一批第三方服务型企业。

到2020年,将培育三到四家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三到四个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两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产业链完善,涵盖整车生产、关键零部件生产、充电加油基础设备生产、第三方研发、租赁服务、充电服务等新兴业态。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促进项目

(A) 发展重点

1.依托重点生产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积极培育整车龙头企业。依托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支持青博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车企战略合作,加快发展新能源乘用车。

大力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种类,提高新能源汽车产能,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生产公告,支持非新能源汽车企申请新能源汽车制造资质。

促进液化天然气商用车的生产。加大对一汽解放、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等液化天然气商用车制造商的支持力度,引导液化天然气汽车生产与市场需求良性互动,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跟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加强对燃料电池汽车等先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密切关注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应用,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科技制高点。

2、同步培育、同步引进,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打造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引导动力电池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地方配套和产业联动,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动力电池企业与国际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提高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打造行业领军企业。

突破关键零部件的薄弱环节。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增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池材料企业的实力;

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完善产业链。积极开发液化天然气储罐、蒸发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部件。

强化配套产业链。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

《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已获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您,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月7日

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4-2020)

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

该计划的发展目标包括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以及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的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汽车。

一、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

(A) 发展环境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中的共同战略方向。目前,国际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工业化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开始加速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氛围,为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外部环境。

1.国际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工业化阶段。随着传统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世界各地的能源短缺和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普遍达成共识,要大力推动汽车工业节能减排,通过制定国家能源战略、提高节能排放标准、,实施重大研发项目,出台市场支持政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技术快速提升、成本持续降低、产品稳步增加、市场逐步改善、产销大幅增长的良性趋势。截至2013年底,美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0万辆,累计销量超过20万辆;欧洲、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

2、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2010年,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的大力支持。2013年以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加速发展。中央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从示范推广城市的购车补贴政策,到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和事业单位采购、支持性电价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综合政策体系;地方扶持政策加快落地,资金匹配、车辆上牌使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产业化能力快速提升,整车技术稳步提升,新产品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性能指标不断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市场销售额迅速增长。2013年,汽车销量超过了前四年的总销量,2014年上半年的销量超过了2013年的总销售额。近年来,液化天然气商用车销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液化天然气管车保有量超过10万辆。

(B) 发展基础

青岛工业相对发达,科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传统汽车生产基础较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初步形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传统汽车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青岛有一汽解放有限公司、上汽通用威灵青岛分公司、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特集团有限公司等20家汽车制造商,以及规模以上的18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青岛海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华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青岛三元电子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市和莱西市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2013年,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700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整车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专用车,一汽解放液化天然气汽车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威能电动汽车电子控制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和材料生产企业已建成投产。青岛奥洋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莆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LNG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有限公司不断扩大充电设备投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基础科学研究资源丰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其中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工艺研究所等20多所科研机构。科研人才众多,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有限公司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青岛赣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推进,青岛锂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成立。

4、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稳步推进。2011年,青岛市正式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的推广工作。2013年,青岛入选首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城市群)。目前,青岛在组织体系建设、推广应用政策落实、新能源公交线路开发、车辆购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稳步推进。

5、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青岛经济发达,购买力强,汽车保有量超过160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形成了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城市公共交通、港口物流和工程车辆需求量大,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旅游经济发达,新能源出租车、旅游大巴应用前景广阔;

传统汽车排放管理措施的收紧和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的增加将有力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

第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A) 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的释放,新一轮优势企业投资布局开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6万辆,不到当年总销量的0.1%,远低于接近1%的美国,也远低于中国的规划目标。随着节能减排约束条件的不断完善,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

2、优势企业开始新一轮投资布局。在国家扶持政策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的背景下,国内优势新能源车企正在启动新一轮投资布局。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将推动更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同时带动相关零部件企业跟进。

3、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2012年,青岛汽车进口港获批,为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3年,青岛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新区、蓝色硅谷、新机场、董家口港区的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青岛分中心先后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和产品认证服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面临挑战

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全面推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各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形势下,招商引资面临激烈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研发、生产等领域的扶持政策尚未出台,协调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三是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A) 整体思维

落实国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做好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行业。充分发挥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发挥行业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产业链,实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突破;创新服务产品和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业态,占领价值链高端;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 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发挥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依靠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2.坚持有序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研究产业发展路径,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以点带面逐步突破,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3.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培育本土企业,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实力雄厚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投资建厂。

4.坚持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发展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同时扩大产品推广应用。结合重点推广应用领域和地方推广应用计划,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3) 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到2017年,初步建成生产规模较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车辆产品在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外销售;重点企业基本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初步显现;整车及零部件形成完整的生产配套链,相关服务业同步发展,新兴业态初步形成;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到2020年,建成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汽车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重点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和产品具有国际影响力;

产业链不断完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业态等相关环节共同构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产业链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2.具体的发展目标。

(1) 总目标。

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将达到5万辆。其中,乘用车2.6万辆,乘用车7000辆,特种车1000辆,液化天然气商用车1.6万辆。动力电池的年容量为6亿安时。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300亿元。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能将达到12万辆。其中,乘用车7.5万辆,乘用车1.1万辆,特种车7000辆,液化天然气商用车2.7万辆。动力电池年产能17亿安时,驱动电机年产能9万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850亿元。

(2) 产业链培育目标。

到2017年,将培育两三家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两三家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其中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两家。动力电池企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产业链基本完善,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生产等主要环节,初步培育了一批第三方服务型企业。

到2020年,将培育三到四家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三到四个大型关键零部件企业,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两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产业链完善,涵盖整车生产、关键零部件生产、充电加油基础设备生产、第三方研发、租赁服务、充电服务等新兴业态。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促进项目

(A) 发展重点

1.依托重点生产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积极培育整车龙头企业。依托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支持青博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车企战略合作,加快发展新能源乘用车。

大力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种类,提高新能源汽车产能,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生产公告,支持非新能源汽车企申请新能源汽车制造资质。

促进液化天然气商用车的生产。加大对一汽解放、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等液化天然气商用车制造商的支持力度,引导液化天然气汽车生产与市场需求良性互动,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跟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加强对燃料电池汽车等先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密切关注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鼓励企业投入研发应用,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科技制高点。

2、同步培育、同步引进,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打造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引导动力电池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地方配套和产业联动,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动力电池企业与国际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提高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打造行业领军企业。

突破关键零部件的薄弱环节。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增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池材料企业的实力;

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完善产业链。积极开发液化天然气储罐、蒸发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部件。

强化配套产业链。促进整车企业与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创新和生产支撑,加强关键零部件企业与轨道交通、港口工业等行业的产业联动,积极探索电池、电机等产品在有线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光伏发电等领域的应用,通信基站等领域,鼓励和引导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不断提升实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3.创新服务产品和商业模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培育和加强技术研发服务。积极搭建公共平台,逐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服务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支持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向外辐射。

探索发展电池梯度利用和回收业务。支持和引导企业发展电池梯度利用回收技术,开展梯度利用回收业务,逐步实现电池梯度利用和回收服务市场化。

积极发展充电服务业。探索发展固定场所充电、移动充电、无线充电等多种形式的充电服务模式;在推动建立立体化充电网络布局和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充电服务业。

创新发展租赁业务。研究租赁业务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探索新能源车联网业务创新模式,推动租赁业务与现代信息平台融合。开放租赁业务市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

(2) 重点推广项目

1.推动汽车制造项目。

上汽集团青岛清洁能源客车项目。以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落户青岛为契机,开发新能源客车。落实保障和服务,确保一期规划5000辆公交车项目顺利竣工调试。加强对液化天然气乘用车大规模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项目。加快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项目建设,制定相应支持措施,积极推进比亚迪山东总部、纯电动客车出口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确保5000辆新能源客车规划目标的实现。

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推进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制定落实保障措施,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实现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产能目标。

一汽-大众项目。制定落实保障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强化项目推进机制,确保一汽-大众项目顺利投产。积极支持一汽-大众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特种车辆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鼓励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开发新能源专用车;推动青岛五菱特种车、奥立德特种车、中集环保装备、海隆机械等企业新能源特种车的开发生产。

2.加强关键部位。

提高动力电池的竞争力。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推进动力电池系统和动力电池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优化产品性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夯实电机和控制系统的制造基础。鼓励有限公司加强电机及控制系统和车辆控制器;

引进实力雄厚的电机及控制系统企业,扩大当地生产规模,拓展电机及控制体系领域。

加快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支持青岛奥洋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LNG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引进优势LNG气化器、控制器等配套企业,拓展LNG关键零部件。

3.加快基础装备产业发展。

拓展充电基础设备产业。依托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其在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智能充电终端的生产规模,支持和引导当地智能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发展智能充电服务;积极引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充电网络运营商,发展充电服务业,促进充电基础设备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加气基础设备。支持有限公司、青岛瑞丰燃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加油基础设施,鼓励其参与加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外辐射;引进国内外知名加气基础设备企业和优质配套企业,加快加气基础设备产业发展。

五、空间布局

(A) 布局原则

根据“全域规划、三城联动、轴线拓展、生态分离、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以青岛现有产业基地为基础,将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依托黄岛、城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青岛高新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形成汽车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和充注设备生产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相对集聚、连锁发展。

(2) 布局内容

1.黄岛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依托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项目和青博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车企的战略合作项目,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港口资源和贸易平台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2.即墨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依托一汽-大众重点项目和传统汽车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际知名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借鉴世界级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理念,建设覆盖整车和零部件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3.城阳市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依托比亚迪、青特集团等重点汽车生产企业,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为载体,充分发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平台作用,建设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

4、莱西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依托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发挥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功能,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支撑基础。

5、依托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青岛高新区建设新能源专用汽车及充电设备制造基地。;依托青岛奥洋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欧莱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胶州将建设新能源特种车辆和液化天然气设备制造基地;

依托有限公司、青岛金利福工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平度新能源专用汽车及电池材料生产制造基地。

第六,支持和保障

(A) 组织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青岛汽车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加强行业引导。充分发挥汽车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推进服务机制。

(2) 政策保证

1.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在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发展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用地政策,将新能源汽车项目纳入本市年度重点项目库,统筹安排新能源汽车工业用地,保障土地需求。

(3) 财务担保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行业新业态。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和企业申报国家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项目、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等项目,争取国家财政支持。

2.建立社会资本投资机制。建立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为核心、商业银行融资为支撑的社会资本投资机制。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鼓励商业银行筹集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

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引导专业担保公司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担保,扩大担保资金总额;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鼓励政策性信贷资金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倾斜。

(D) 人力资源保护

1.大力引进对口人才。建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引进机制,在政策、待遇、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到青岛就业创业;

支持企业通过引进团队、核心人才和项目开发人才等方式吸引和招聘国内外高端人才,壮大新能源汽车高端人才队伍。

2.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依托重点项目、创新联盟、研发基地等,培养一批国际水平的新能源汽车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各类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鼓励企业派遣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出国留学培训,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整车企业与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协同创新和生产支撑,加强关键零部件企业与轨道交通、港口工业等行业的产业联动,积极探索电池、电机等产品在有线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光伏发电等领域的应用,通信基站等领域,鼓励和引导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不断提升实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3.创新服务产品和商业模式,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培育和加强技术研发服务。积极搭建公共平台,逐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服务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支持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向外辐射。

探索发展电池梯度利用和回收业务。支持和引导企业发展电池梯度利用回收技术,开展梯度利用回收业务,逐步实现电池梯度利用和回收服务市场化。

积极发展充电服务业。探索发展固定场所充电、移动充电、无线充电等多种形式的充电服务模式;在推动建立立体化充电网络布局和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充电服务业。

创新发展租赁业务。研究租赁业务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探索新能源车联网业务创新模式,推动租赁业务与现代信息平台融合。开放租赁业务市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

(2) 重点推广项目

1.推动汽车制造项目。

上汽集团青岛清洁能源客车项目。以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落户青岛为契机,开发新能源客车。落实保障和服务,确保一期规划5000辆公交车项目顺利竣工调试。加强对液化天然气乘用车大规模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项目。加快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项目建设,制定相应支持措施,积极推进比亚迪山东总部、纯电动客车出口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确保5000辆新能源客车规划目标的实现。

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推进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制定落实保障措施,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实现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产能目标。

一汽-大众项目。制定落实保障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强化项目推进机制,确保一汽-大众项目顺利投产。积极支持一汽-大众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特种车辆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鼓励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开发新能源专用车;

推动青岛五菱特种车、奥立德特种车、中集环保装备、海隆机械等企业新能源特种车的开发生产。

2.加强关键部位。

提高动力电池的竞争力。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推进动力电池系统和动力电池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优化产品性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夯实电机和控制系统的制造基础。鼓励有限公司加强电机及控制系统和车辆控制器;引进实力雄厚的电机及控制系统企业,扩大当地生产规模,拓展电机及控制体系领域。

加快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支持青岛奥洋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LNG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引进优势LNG气化器、控制器等配套企业,拓展LNG关键零部件。

3.加快基础装备产业发展。

拓展充电基础设备产业。依托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其在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智能充电终端的生产规模,支持和引导当地智能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发展智能充电服务;积极引进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充电网络运营商,发展充电服务业,促进充电基础设备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加气基础设备。支持有限公司、青岛瑞丰燃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加油基础设施,鼓励其参与加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外辐射;

引进国内外知名加气基础设备企业和优质配套企业,加快加气基础设备产业发展。

五、空间布局

(A) 布局原则

根据“全域规划、三城联动、轴线拓展、生态分离、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以青岛现有产业基地为基础,将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依托黄岛、城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青岛高新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形成汽车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配套和充注设备生产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相对集聚、连锁发展。

(2) 布局内容

1.黄岛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依托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项目和青博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车企的战略合作项目,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港口资源和贸易平台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2.即墨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依托一汽-大众重点项目和传统汽车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际知名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借鉴世界级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理念,建设覆盖整车和零部件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3.城阳市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依托比亚迪、青特集团等重点汽车生产企业,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为载体,充分发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平台作用,建设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

4、莱西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依托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发挥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功能,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支撑基础。

5、依托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青岛高新区建设新能源专用汽车及充电设备制造基地。;依托青岛奥洋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青岛欧莱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胶州将建设新能源特种车辆和液化天然气设备制造基地;

依托有限公司、青岛金利福工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平度新能源专用汽车及电池材料生产制造基地。

第六,支持和保障

(A) 组织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青岛汽车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加强行业引导。充分发挥汽车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推进服务机制。

(2) 政策保证

1.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在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发展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用地政策,将新能源汽车项目纳入本市年度重点项目库,统筹安排新能源汽车工业用地,保障土地需求。

(3) 财务担保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行业新业态。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和企业申报国家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项目、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等项目,争取国家财政支持。

2.建立社会资本投资机制。建立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为核心、商业银行融资为支撑的社会资本投资机制。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鼓励商业银行筹集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

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引导专业担保公司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担保,扩大担保资金总额;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鼓励政策性信贷资金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倾斜。

(D) 人力资源保护

1.大力引进对口人才。建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引进机制,在政策、待遇、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解决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海内外领军人才到青岛就业创业;支持企业通过引进团队、核心人才和项目开发人才等方式吸引和招聘国内外高端人才,壮大新能源汽车高端人才队伍。

2.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依托重点项目、创新联盟、研发基地等,培养一批国际水平的新能源汽车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各类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鼓励企业派遣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出国留学培训,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标签:比亚迪一汽大众中国重汽一汽解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通州区2015年将投放100辆微型电动公交车 接驳地铁

作者1月14日从通州区两会上获悉,该区2015年将投放100辆微型电动公交车,主要用于八通线、地铁6号线二期的短途接驳,解决从地铁站到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1900/1/1 0:00: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8研究所 肖成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8研究所肖成伟肖成伟,高级工程师,电池专家,熟悉动力蓄电池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2007年获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学位,南开大学博士。

1900/1/1 0:00:00
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 上海第50个租还车热点投用

2015年1月19日上午,随着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以下简称“EVCARD”的第50个热点交付使用,标志着国内首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正式启动运营。

1900/1/1 0:00:00
智能汽车“怒放”CES 2015开启科技新时代

以往由数码、游戏、电脑等IT产品主导的CES,今年却被全球几大知名汽车厂商喧宾夺主,让世界看到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

1900/1/1 0:00:00
“转正”门槛高 低速电动车企傍“大树”

这一次,鲍文光不再焦虑了,因为有台州“老乡”李书福在背后助一臂之力。

1900/1/1 0:00:00
泰坦CEO在百人会上作充电基础设施专题发言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的瓶颈之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