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将推动自主电动汽车品牌同国际接轨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对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作出部署。这是中国建设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掌握低碳、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先进的变速器、轻量化材料和智能控制,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电动汽车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融合。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性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新能源汽车、动力装备、,农业机械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

以下是《中国制造2025》的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国发[2015]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

现在,《中国制造2025》已经发布给大家,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5月8日

(本文已被删除)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器,是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开放以来,世界列强兴衰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斗争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立了独立完备的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并支持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水平、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任务紧迫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通过三十年的努力,力争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将中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现状及环境

(1) 全球制造业格局正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紧科技创新,推动三维打印、移动打印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基于智能设备和网络物理系统中的智能工厂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法的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和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扩展到制造业的新领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了巨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相继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了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加速了新一轮全球贸易和投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规划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配,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着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聚焦制造强国建设,固本培源,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B) 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的新装备需求、人民群众的新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民生需求、国防建设的新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迅速提高水平和能力,公共服务设施和设备的供应,以及国防装备的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当务之急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要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3) 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一,建立全面、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百万千瓦发电设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中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然而,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度不够;

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管理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专项政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奋发图强,更多依靠中国装备和中国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战略任务。

第二,战略原则和目标

(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二、三、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产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基本政策是: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放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改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跨学科、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质量第一。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研究,培育自主品牌。构建法律法规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量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之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以人才为导向。坚持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之路。

(2)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指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趋势,加强战略规划和前瞻性部署,夯实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取得关键突破。制造业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推动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深入发展,加快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领域,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我们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高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第页]

(3) 战略目标。

我们将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努力通过“三步走”实现强国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在十年内跻身制造业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强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掌握一批关键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将进一步增强优势领域的竞争力,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显著进展。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均大幅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质量大幅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将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优势产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百年前新中国成立时,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已建成世界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5月1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对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作出部署。这是中国建设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表示,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掌握低碳、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先进的变速器、轻量化材料和智能控制,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电动汽车品牌与新能源汽车的融合……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性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新能源汽车、动力装备、,农业机械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

以下是《中国制造2025》的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国发[2015]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

现在,《中国制造2025》已经发布给大家,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5月8日

(本文已被删除)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器,是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开放以来,世界列强兴衰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斗争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立了独立完备的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并支持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水平、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任务紧迫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通过三十年的努力,力争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将中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现状及环境

(1) 全球制造业格局正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紧科技创新,推动在三维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智能设备和网络物理系统中的智能工厂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法的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和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扩展到制造业的新领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了巨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中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相继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了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加速了新一轮全球贸易和投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规划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配,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着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聚焦制造强国建设,固本培源,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B) 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的新装备需求、人民群众的新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民生需求、国防建设的新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迅速提高水平和能力,公共服务设施和设备的供应,以及国防装备的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当务之急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质量和效率。要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3) 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一,建立全面、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百万千瓦发电设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中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然而,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度不够;

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管理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专项政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奋发图强,更多依靠中国装备和中国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战略任务。

第二,战略原则和目标

(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二、三、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产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基本政策是: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放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改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进跨学科、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关键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质量第一。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研究,培育自主品牌。构建法律法规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量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之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以人才为导向。坚持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之路。

(2) 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指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趋势,加强战略规划和前瞻性部署,夯实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取得关键突破。制造业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推动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深入发展,加快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领域,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我们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高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第页]

(3) 战略目标。

我们将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努力通过“三步走”实现强国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在十年内跻身制造业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强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掌握一批关键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将进一步增强优势领域的竞争力,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显著进展。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均大幅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质量大幅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将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优势产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百年前新中国成立时,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已建成世界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类别

手指标记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零点八八

零点九五

一点二六

一点六八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

零点三六

零点四四

零点七

一点一

质量效益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二

八十三点一

八十三点五

八十四点五

八十五点五

……

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

-

-

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制造业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

-

7.5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

6.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融合

宽带普及率3(%)

37

五十

七十

八十二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渗透率为4(%)

五十二

58

72

8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

27

33

五十

64

绿色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

-

-

比2015年下降18%

比2015年下降34%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

-

比2015年下降22%

比2015年下降40%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

比2015年下降23%

比2015年下降4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2

65

73

79

1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规模以上制造厂主营业务收益。

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中国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数,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等12个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宽带渗透率以固定宽带家庭渗透率表示,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家庭。

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渗透率=规模以上企业应用数字研发设计工具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相关数据来自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关键工序数控率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三、 战略任务和优先事项

实现强国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A)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引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密切关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充分发挥行业重点企业的引领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强大驱动力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绿色、智能、协同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设计、工艺集成设计、复杂工艺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构建和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开放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铸造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改为代为设计和出口自有品牌产品。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共享平台,完善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让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进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科学评价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产学研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熟和工程化的试点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制造业创新网络……

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的重大共同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产学研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员培训等专业服务,促进转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关键领域建设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推动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专栏1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

围绕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制定和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评估和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我们将重点形成约1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约40个制造业创中心(产业科技研究基地)。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推进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在重点领域组建标准促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共同推动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制定符合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的自我声明披露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中国标准国际化。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事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和实施工作,大力推动标准的实施。

加强知识产权的使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有综合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促进市场参与者协调使用知识产权。稳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和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和应对等方面的合作。构建综合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鼓励发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和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第页]

(2)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智能制造作为二者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向;

着力开发智能化设备和产品,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制定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和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加强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和产业化。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销售服务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融合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综合保障体系。

加快智能制造设备和产品的开发。组织研发高级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设备等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设备和智能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驱动器和减速器,以促进工程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和敏捷制造能力。协调布局,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应用,推动集团管控、设计制造、产供销一体化、商务金融对接等关键环节一体化,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者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系统。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控、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新型工业互联网应用。实施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促进软件和服务、设计制造资源、关键技术和标准的开放共享。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建设低延迟、高可靠性、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

加快制造业集群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根据网络研发和在网络物理系统中的应用需求,我们将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及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以实现实时通信、准确识别、,人员、设备和产品的有效交互和智能控制。

专栏2智能制造工程

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设备集成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产学研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控智能设备,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换人、生产流程智能优化控制和供应链优化,在关键领域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分类实施工艺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的试点示范、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率降低50%。

(3) 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类别

手指标记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零点八八

零点九五

一点二六

一点六八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

零点三六

零点四四

零点七

一点一

质量效益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二

八十三点一

八十三点五

八十四点五

八十五点五

制造业增加值率

-

-

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制造业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

-

7.5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

6.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融合

宽带普及率3(%)

37

五十

七十

八十二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渗透率为4(%)

五十二

58

72

8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

27

33

五十

64

绿色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

-

-

比2015年下降18%

比2015年下降34%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

-

比2015年下降22%

比2015年下降40%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

比2015年下降23%

比2015年下降4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2

六十年……

73

79

1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规模以上制造厂主营业务收益。

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中国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数,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等12个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宽带渗透率以固定宽带家庭渗透率表示,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家庭。

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渗透率=规模以上企业应用数字研发设计工具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相关数据来自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关键工序数控率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三、 战略任务和优先事项

实现强国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A)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引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密切关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充分发挥行业重点企业的引领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强大驱动力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绿色、智能、协同的先进设计技术。加强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设计、工艺集成设计、复杂工艺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构建和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设计集群,培育一批专业开放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铸造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改为代为设计和出口自有品牌产品。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共享平台,完善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让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进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科学评价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产学研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熟和工程化的试点基地。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制造业创新网络……

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围绕制造业的重大共同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产学研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示范。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员培训等专业服务,促进转型,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关键领域建设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研实验设施,提高核心企业系统集成能力,推动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专栏1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

围绕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制定和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评估和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我们将重点形成约1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约40个制造业创中心(产业科技研究基地)。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改革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推进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标准化工作。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在重点领域组建标准促进联盟,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共同推动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制定符合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的自我声明披露和监督制度。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中国标准国际化。大力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的民用标准,推动军事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做好标准的宣传和实施工作,大力推动标准的实施。

加强知识产权的使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有综合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促进市场参与者协调使用知识产权。稳步推进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和市场化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和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和应对等方面的合作。构建综合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鼓励发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和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

[第页]

(2)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智能制造作为二者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向;

着力开发智能化设备和产品,推进生产流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制定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和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加强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和产业化。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销售服务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融合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综合保障体系。

加快智能制造设备和产品的开发。组织研发高级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设备等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设备和智能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驱动器和减速器,以促进工程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和敏捷制造能力。协调布局,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制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应用,推动集团管控、设计制造、产供销一体化、商务金融对接等关键环节一体化,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者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系统。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控、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新型工业互联网应用。实施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促进软件和服务、设计制造资源、关键技术和标准的开放共享。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建设低延迟、高可靠性、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

加快制造业集群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根据网络研发和在网络物理系统中的应用需求,我们将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及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以实现实时通信、准确识别、,人员、设备和产品的有效交互和智能控制。

专栏2智能制造工程

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设备集成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产学研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控智能设备,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换人、生产流程智能优化控制和供应链优化,在关键领域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分类实施工艺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的试点示范、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率降低50%。

(3) 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技术、关键基础材料和工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统筹推进“四个基本”建设。制定产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产业“四个基本”发展指导目录,发布产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产业强基项目。协调军民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研究,支持军民技术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加强基础领域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对标实施,提高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建立多部门协调促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加强“四个基本”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重点解决影响核心基础元器件(元器件)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研究;

支持企业进行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加强基础特种材料研发,提高特种材料自给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测量数据的收集、管理、应用和积累。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四基)领域重点项目。

促进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及相关项目,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接生产和需求,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的新模式,以市场带动基础产业发展,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产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套)批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技术和关键基础材料的推广应用。

专栏3产业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首批核心基础元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技术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子领域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攻关,针对重大项目和关键设备对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迫切需求,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部件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加强平台支撑,布局设立一批“四基”研究中心,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行业技术基础设施体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被人控制的局面逐步缓解。推广应用航天装备、通信设备、发电输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与基础支撑协同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第页]

(4)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改进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质量的大幅提高。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形象。

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搭建关键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关键产品技术和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龙头企业质量对标示范活动,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持续质量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的工艺优化行动,提高关键工艺的控制水平。开展群众素质示范推广……

y质量管理团队和现场改进等管理活动。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咨询活动。

加快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汽车、高端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设备、,大型成套技术设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推广使用先进的成型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生产物流系统和检测设备,使关键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食品、医药、婴儿用品、家用电器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重点消费品的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和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涉及民生安全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和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完善质量信用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记录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品牌假冒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系统,防范和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执行“三包”和产品召回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夯实质量发展的基础。制定并实施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学技术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增强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数量可追溯性。加强国家工业计量检测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促进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健康发展,提高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和声誉承诺活动。

促进制造业品牌建设。指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注重研发创新、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高内部质量,为品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支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营销等服务。完善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口碑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打造品牌文化,引导企业以质量提升品牌知名度……

以ty和美誉度为核心,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快中国品牌价值评估国际化,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对中国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全面实施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利用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大力开发和推广余热压力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排等绿色技术和设备,有有害原料替代、废渣回收、脱硫脱硝除尘,加快应用清洁高效的铸造、锻造、焊接、表面处理和切割,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推广重量轻、功耗低、易于回收利用等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电机、锅炉、内燃机、电器等终端产品的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高起点引领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和限制性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设备和生物产业。

促进资源的有效回收。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用水量。继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率,在工业园区和企业建设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控制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模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之间的链接共生、原材料互供、资源共享。推动资源回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废金属、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促进产品识别,促进再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生态设计,大幅提升节能环保和低碳产品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工厂集约化、原材料无害化、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和低碳能源。发展绿色园区,促进产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和物流体系,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扩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加强绿色监管,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管,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专栏4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和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专项防治。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到2020年,将建成1000个绿色示范工厂和100个绿色示范园区……

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消耗将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将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第页]

(6)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性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各类社会资源集聚,促进优势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和专用设备。努力提高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核心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和电子机械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增强国产芯片的应用适应性。掌握高密度封装和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高封装行业和测试的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设备的供应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新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系统安全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和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和神经网络的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的系统化开发和大规模应用。

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的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网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关键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健全工业软件集成标准和安全评价体系。促进自主工业软件的系统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2.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灵活的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设备和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高可靠性和精度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和关键应用软件,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强用户过程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卫生、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推动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系统集成设计制造。

3.航空航天设备。

航空设备。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发展重型直升机;

推进干线和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的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开发的产业体系。发展先进的机载设备和系统,形成独立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太空设备。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技术、关键基础材料和工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统筹推进“四个基本”建设。制定产业强基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制定产业“四个基本”发展指导目录,发布产业强基发展报告,组织实施产业强基项目。协调军民资源,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研究,支持军民技术有效利用,促进基础领域融合发展。加强基础领域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加快对标实施,提高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建立多部门协调促进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基础领域集聚。

加强“四个基本”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重点解决影响核心基础元器件(元器件)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研究;

支持企业进行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加强基础特种材料研发,提高特种材料自给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建立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加强企业试验测量数据的收集、管理、应用和积累。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四基)领域重点项目。

促进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注重需求侧激励,产用结合,协同攻关。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及相关项目,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接生产和需求,建立产业联盟,形成协同创新、产用结合的新模式,以市场带动基础产业发展,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开展产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套)批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技术和关键基础材料的推广应用。

专栏3产业强基工程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首批核心基础元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技术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子领域或跨领域应用。组织重点攻关,针对重大项目和关键设备对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迫切需求,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部件工程化、产业化瓶颈。加强平台支撑,布局设立一批“四基”研究中心,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重点行业技术基础设施体系。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被人控制的局面逐步缓解。推广应用航天装备、通信设备、发电输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整机牵引与基础支撑协同互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格局。

[第页]

(4)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改进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质量的大幅提高。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形象。

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搭建关键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关键产品技术和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龙头企业质量对标示范活动,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持续质量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的工艺优化行动,提高关键工艺的控制水平。开展群众素质示范推广……

y质量管理团队和现场改进等管理活动。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咨询活动。

加快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汽车、高端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设备、,大型成套技术设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推广使用先进的成型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生产物流系统和检测设备,使关键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食品、医药、婴儿用品、家用电器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重点消费品的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和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涉及民生安全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和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完善质量信用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记录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品牌假冒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系统,防范和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执行“三包”和产品召回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夯实质量发展的基础。制定并实施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学技术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增强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数量可追溯性。加强国家工业计量检测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实验室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促进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健康发展,提高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和声誉承诺活动。

促进制造业品牌建设。指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注重研发创新、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高内部质量,为品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支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营销等服务。完善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口碑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打造品牌文化,引导企业以质量提升品牌知名度……

以ty和美誉度为核心,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快中国品牌价值评估国际化,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对中国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的良好形象。

(五)全面实施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利用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大力开发和推广余热压力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排等绿色技术和设备,有有害原料替代、废渣回收、脱硫脱硝除尘,加快应用清洁高效的铸造、锻造、焊接、表面处理和切割,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推广重量轻、功耗低、易于回收利用等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电机、锅炉、内燃机、电器等终端产品的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高起点引领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和限制性物质含量,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设备和生物产业。

促进资源的有效回收。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用水量。继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率,在工业园区和企业建设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控制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模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之间的链接共生、原材料互供、资源共享。推动资源回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废金属、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促进产品识别,促进再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生态设计,大幅提升节能环保和低碳产品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工厂集约化、原材料无害化、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和低碳能源。发展绿色园区,促进产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和物流体系,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扩大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加强绿色监管,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管,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专栏4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和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实施重点地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专项防治。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

到2020年,将建成1000个绿色示范工厂和100个绿色示范园区……

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消耗将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将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第页]

(6)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性发展。

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各类社会资源集聚,促进优势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和专用设备。努力提高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核心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和电子机械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增强国产芯片的应用适应性。掌握高密度封装和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高封装行业和测试的自主开发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设备的供应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新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系统安全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和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和神经网络的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的系统化开发和大规模应用。

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的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网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关键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健全工业软件集成标准和安全评价体系。促进自主工业软件的系统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2.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灵活的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设备和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高可靠性和精度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和关键应用软件,加快产业化进程。加强用户过程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卫生、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推动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系统集成设计制造。

3.航空航天设备。

航空设备。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发展重型直升机;

推进干线和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的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开发的产业体系。发展先进的机载设备和系统,形成独立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太空设备。开发新一代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以增强其进入太空的能力。加快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和有效载荷等空间平台,发展太空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长期、持续、稳定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进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促进空间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4.海洋工程设备和高科技船舶。大力发展深海勘探、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特种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和大型漂浮结构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设备的综合测试、检测和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科技船舶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关键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

5.先进的轨道交通设备。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系统安全、节能环保、数字智能网联等技术,开发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开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生命周期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我们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掌握低碳、信息化、智能化汽车的核心技术,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轻量化材料和智能控制,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融合。

7.电气设备。推进大型高效超清洁燃煤发电机组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和重型燃气轮机的制造水平。促进新型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先进储能设备、智能电网和客户设备的输电和改造的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与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业机械设备。重点发展用于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经济作物主要生产过程的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合作业机、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和关键核心部件。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信息采集、智能决策和精准操作能力,推动形成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9.新材料。重点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加快先进熔融、固化成型、vap……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

沉积、剖面处理和高效合成,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工业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享的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密切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提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性前沿材料的布局和开发。加快基础材料的升级换代。

10.生物医学和高性能医疗设备。开发用于重大疾病的化学品、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新产品,重点是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品、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和多肽药物、新疫苗、具有突出临床优势的创新中药和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成像设备、医疗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专栏5高端装备创新项目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民用航空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设备、高端数控机床、,核电设备和高端诊断和治疗设备。开发一批标志性、高驱动性的关键产品和重大装备,提高自主设计和系统集成水平,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到2020年,上述领域将实现自主开发和应用。到202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市场份额大幅提高,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大幅降低,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页]

(7) 深化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继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财政引导技术改造资金规模,建立以利息补贴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高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等行业发展,轻工业和纺织到价值链的高端。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规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围绕工业化与现代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的转型,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效率。

稳步解决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引导企业自愿退出过剩行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并购,提高规模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的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和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引导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合作关系,服务外包和订单生产。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实施重点产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制造业协同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根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对现有制造业集群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企业“拆分”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为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设立金融机构……

h作为企业融资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推广大型制造设备和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产品和市场的动态监测预测和预警服务,实现与制造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同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让、企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提高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加强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加快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建立生产服务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移配套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9)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更好地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和水平,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商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和债券,鼓励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增强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一批跨国公司发展,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行业整合和资本市场运作,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服务体系;

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升国际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和总承包一体化。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海外本地化能力。

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安排,加快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充分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海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设备、先进技术和优势产能向海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从加工制造环节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发展,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伸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页]

四、 战略支持与保障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调动各方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制造业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行业治理水平。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及时修订政府批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项目资金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改革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加快资源税从价征收,推动环保费改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消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深入发展。完善行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律体系,加强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投标采购的安全审查。开发新一代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以增强其进入太空的能力。加快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和有效载荷等空间平台,发展太空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长期、持续、稳定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进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促进空间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4.海洋工程设备和高科技船舶。大力发展深海勘探、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特种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和大型漂浮结构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设备的综合测试、检测和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科技船舶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关键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

5.先进的轨道交通设备。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系统安全、节能环保、数字智能网联等技术,开发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开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生命周期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我们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掌握低碳、信息化、智能化汽车的核心技术,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轻量化材料和智能控制,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融合。

7.电气设备。推进大型高效超清洁燃煤发电机组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和重型燃气轮机的制造水平。促进新型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先进储能设备、智能电网和客户设备的输电和改造的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与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8.农业机械设备。重点发展用于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经济作物主要生产过程的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合作业机、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和关键核心部件。提高农业机械和eq的信息采集、智能决策和精确操作能力……

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形成。

9.新材料。重点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加快先进熔融、固化成型、气相沉积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剖面处理和高效合成,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工业制剂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享的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密切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提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性前沿材料的布局和开发。加快基础材料的升级换代。

10.生物医学和高性能医疗设备。开发用于重大疾病的化学品、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新产品,重点是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品、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和多肽药物、新疫苗、具有突出临床优势的创新中药和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成像设备、医疗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专栏5高端装备创新项目

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民用航空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设备、高端数控机床、,核电设备和高端诊断和治疗设备。开发一批标志性、高驱动性的关键产品和重大装备,提高自主设计和系统集成水平,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产业化瓶颈,组织应用试点和示范,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到2020年,上述领域将实现自主开发和应用。到2025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市场份额大幅提高,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大幅降低,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第页]

(7) 深化制造业结构调整。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

继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财政引导技术改造资金规模,建立以利息补贴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高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等行业发展,轻工业和纺织到价值链的高端。研究和形成……

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方针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围绕工业化与现代化融合、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普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率。

稳步解决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推动企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存量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引导企业自愿退出过剩行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并购,提高规模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的示范作用,利用双边和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引导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合作关系,服务外包和订单生产。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实施重点产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主要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制造业协同发展。积极推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根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对现有制造业集群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设一批特色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网络公关……

视觉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企业“拆分”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为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设立企业融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产品和市场的动态监测预测和预警服务,实现与制造企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业务协同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让、企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提高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加强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加快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建立生产服务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移配套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9)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更好地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和水平,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外商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和债券,鼓励与境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增强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一批跨国公司发展,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行业整合和资本市场运作,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服务体系;

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等,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升国际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和总承包一体化。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海外本地化能力。

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安排,加快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充分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海外制造业合作园区。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设备、先进技术和优势产能向海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从加工制造环节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发展,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伸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页]

四、 战略支持与保障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调动各方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灵活高效的实施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必须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制造业文化,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行业治理水平。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及时修订政府批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项目资金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改革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加快资源税从价征收,推动环保费改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消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深入发展。完善行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律体系,加强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投标采购的安全审查。(2)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废除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能源、土地、水、环境保护、技术和制造业安全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引导企业以市场化手段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切实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惩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完善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机制。完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制等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国家涉企收费库,取缔各类不合理收费和摊派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业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落实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

(3)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深化金融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增加对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服务,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增加对制造企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区域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支持重点地区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在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前提下,我们将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在国外勘探开发资源、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国内ins并购的支持力度……

ance和外国贷款、外汇和人民币贷款、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4)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聚焦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由“补充建设”向“补充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的科研开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和实施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创新产品在制造业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落实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使用激励政策,完善研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落实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负。

(5) 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制造业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型、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围绕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实施企业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围绕高层次、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业优秀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培训中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门类齐全的技能技术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数据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完善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以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出国留学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6)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

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发挥……

o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许经营权建设,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信用保险政策性质押贷款。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等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各类实用(试行)检验设施。加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和人才等专业服务。

(7) 进一步开放制造业。

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入市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实行先备案后审批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造船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许可和众包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从以引进技术为主转变为以引进技术为导向,资本和设备用于合资合作开发、外国并购和引进领军人才。加强外商投资立法,加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法律保障,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利用产业资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设备、汽车、工程建设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境外投资并购。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持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海外投资重大问题的预警协调机制。

(八)完善组织实施机制。

成立了以国务院领导同志为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强国建设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规划,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成立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评估。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实施监督检查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

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价、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及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监督指导,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2)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废除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能源、土地、水、环境保护、技术和制造业安全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引导企业以市场化手段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切实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惩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完善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机制。完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制等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国家涉企收费库,取缔各类不合理收费和摊派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业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落实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

(3)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深化金融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增加对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服务,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增加对制造企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业企业特点的产品和业务。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区域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支持重点地区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融资租赁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在风险可控、业务可持续的前提下,我们将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海外勘探开发资源、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境内保险和对外贷款、外汇和人民币贷款、债务融资等方式进行并购……

城市融资。

(4)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加强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聚焦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由“补充建设”向“补充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的科研开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完善和实施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创新产品在制造业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落实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使用激励政策,完善研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落实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推进增值税改革,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核算方法,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负。

(5) 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制造业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型、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围绕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实施企业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围绕高层次、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业优秀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培训中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门类齐全的技能技术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数据库,构建产业人才水平评价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完善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以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出国留学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引进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6)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

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重点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加快……

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许经营权建设,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信用保险政策性质押贷款。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等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各类实用(试行)检验设施。加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和人才等专业服务。

(7) 进一步开放制造业。

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资入市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实行先备案后审批的管理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修订钢铁、化工、造船等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委托开发、专利许可和众包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推动利用外资从以引进技术为主转变为以引进技术为导向,资本和设备用于合资合作开发、外国并购和引进领军人才。加强外商投资立法,加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法律保障,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利用产业资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高铁、电力设备、汽车、工程建设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施境外投资并购。加快制造业走出去支持服务机构建设和水平提升,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海外投资重大问题的预警协调机制。

(八)完善组织实施机制。

成立了以国务院领导同志为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强国建设工作,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规划,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成立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制造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评估。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建立“中国制造2025”任务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

以及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中国制造2025”中期评估机制,及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监督指导,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标签:现代世纪远程大众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北京纯电动汽车不限行政策从6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政府承诺的纯电动车不限行政策终于落地。5月18日,北京市交管局发布通告称,自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4月10日,本市核发号牌的纯电动小客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限制。

1900/1/1 0:00:00
超级电容备受瞩目 储能电站大会Maxwell大放异彩

5月10号,第四届中国国际储能电站大会在深圳拉开帷幕。与会嘉宾就如何应对电力行业的各种挑战展开富有卓见的讨论。大会还评选出了本年度在电力储能各个领域取得最瞩目成就的单位。

1900/1/1 0:00:00
马凯强调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适度超前建设 概念股有望被引爆

中共中央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近日在江苏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强调,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适度超前建设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有望被引爆要把充电设施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

1900/1/1 0:00:00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鼓励新能源车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1900/1/1 0:00:00
杭州提前交卷 :已推广1.26万辆新能源汽车

在上牌不用摇号的情况下,杭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多少?5月18日召开的杭州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题会议上,通报了一组最新的数字:截至4月底,杭州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2587辆。

1900/1/1 0:00:00
北汽纯电动汽车助力冬奥 挑战530公里京张高速行

5月17日,“万众E行助力申奥”北汽电动汽车京张之旅完美落幕,由车主代表、媒体以及通过北汽新能源试驾体验日选拨出的卫蓝先锋代表共同组成的卫蓝车队,历时两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