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盐湖股份“联姻”比亚迪 蓝科锂业遭弃前途堪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最近,盐湖股份有限公司(000792.SZ)和比亚迪(002594.SZ)分别宣布,他们和深圳卓优城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优城投”)有意共同投资成立一家新公司——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尽管公告显示,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加工和销售,但具体条款中的“资源”明确指向锂资源。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本就稀缺的锂资源变得更加短缺。在此契机下,比亚迪开始在原有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板块的基础上,涉足上游锂资源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这种布局应该可以理解,但它影响了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的利益,使其备受争议。

事实上,有限公司旗下的青海盐湖佛昭兰科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科锂产业”)从事此项业务。为什么盐湖公司有限公司要开一个新炉子?盐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化工综合利用一、二期仍存在亏损,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仍处于关键建设阶段。蓝科锂业的碳酸锂项目已经实现盈利,当上市公司继续为该项目贡献利润时,其将全资子公司持有的蓝科锂产业51.42%的股份转让给合资公司的意图是什么?蓝科锂业股东之间的原始协议是否被一起撕毁了?

盐湖城股票违约了?

兰科锂业是由青海盐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盐湖科技)控制的子公司,青海盐湖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随后引入了两名股东,即北京核工业化学冶金研究所和自然人刘斌。2010年,其30%的股权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转让给了青海佛召锂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佛召”),20%的股权转让给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青海伟力”)。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分别持有锂提取专利技术的股份。三方股份实施的前提是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的技术能够得到验证。

2010年9月,盐湖宣布,经盐湖科技、青海佛照、青海伟力三方确认,各项指标均符合三方签署的技术协议要求,技术成果产业化展示成功。

2011年,蓝科锂业启动了新一轮融资,引入芜湖基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芜湖先导基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自然人钟永良、自然人钟永辉为公司新股东。盐湖科技也成为实际控制人,持有蓝科锂业51.42%的股份。

尽管盐湖科技在察尔汗盐湖拥有丰富的锂盐资源和年产1万吨碳酸锂生产设备,但青海佛照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从盐溶液中吸附提取锂的专利技术和生产经验;青海伟力拥有专利吸附剂技术和生产经验。但事实上,从盐湖中提取锂很困难,三方合作的技术进步仍在探索中,而且还没有很快盈利。盐湖城财报显示,蓝科锂业的碳酸锂项目长期亏损: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亏损1.3亿元、9200万元和3345万元。直到今年上半年,该项目首次实现净利润1653万元。

然而,蓝科锂业刚刚尝到了盈利的喜悦,却从未预料到自己会很快面临被抛弃的命运。

盐湖股份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其中盐湖股份出资2.475亿元,持股49.5%;

比亚迪投资2.45亿元,持有49%的股份;

卓玉成出资750万元,持有1.5%的股份。在公告中,除了确保盐湖股份能够就合资公司“长期合并财务报表”的条款达成一致外,并约定“合资公司生产产品所需的盐湖锂资源为甲方利用察尔汗盐湖生产钾肥的尾矿,盐湖股份保证盐湖锂资源仅供应给合资公司”。

这意味着,盐湖城将撕毁此前的协议,蓝科锂业将面临“无米可炊”的尴尬。因为,早在2010年,盐湖科技与青海佛照、青海伟力合作时,三方就已经签署了协议。盐湖科技承诺保证碳酸锂项目的盐水需求。除了对卤水中氯化锂含量的约定外,还特别注明了“卤水使用寿命为30年”。

为什么要出售蓝科锂业?

盐湖公司在与比亚迪和卓宇成的投资合作公告中承诺,经青海省国资委评估批准后,将在60个工作日内将其持有的蓝科锂业51.42%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合资公司。

盐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化工综合利用一、二期亏损呈下降趋势,兰科锂业碳酸锂项目盈利,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阶段。蓝科锂业的碳酸锂项目已经实现盈利,如果未来产能逐步释放,将为上市公司贡献更多利润。

那么,为什么盐湖城要在这个时候出售蓝科锂业呢?无论转让定价是否公平,如何向股东解释?盐湖公司秘书长李勇以赶飞机为由拒绝了作者的采访,截至发稿,作者发给他的采访提纲尚未得到回复。

盐湖股份公告显示“为更好地促进盐湖锂资源开发进度……加快万吨碳酸锂项目技术改造,推动万吨碳酸钙项目提质提速,推进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前期相关手续。”

然而,这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似乎也与蓝科锂业无关。今年6月,盐湖股份有限公司与比亚迪的合作草案明确表示,“协议各方应支持以青海盐湖佛肇蓝科锂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一个30000吨碳酸锂项目”。盐湖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的最新公告显示,对于合资公司运营的三方协议,“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启动3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项目平台将成为合资公司。

尽管盐湖科技、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三方协议中规定,“各方不得单独与其他企业进行吸附提锂技术合作,如对外合作,蓝科锂业是唯一的外国合作伙伴。”然而,蓝科锂业的匿名股东对作者表示担忧。“盐湖科技在与青海佛召、青海威利三方合作的过程中掌握了专利技术。盐湖有限公司将再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然后部署人员。如何避免偷窃技术的嫌疑?”

即使技术合作仍有协议保证,但蓝科锂业其他股东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最初投资的两项专利即将到期(专利保护期为20年,自2010年10月25日起)。

毫无疑问,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是否具备锂资源提取、加工等上游技术优势?比亚迪在盐湖城有哪些优势?截至提交人发稿时,尚未收到盐湖城的答复。

它……

据了解,2016年6月青交会期间,青海省政府、比亚迪和盐湖集团共同签署了《盐湖锂资源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青海投资90亿元,建设10瓦时锂电池项目和10瓦时锂电配套材料生产项目。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9年8月建成投产,达到10瓦时电力及储能电池年产能。

上述蓝科锂业匿名股东告诉笔者,比亚迪和青海政府已经达成90亿投资项目,盐湖股份的锂资源是否会被用作前提条件?一切都是未知的。最近,盐湖股份有限公司(000792.SZ)和比亚迪(002594.SZ)分别宣布,他们和深圳卓优城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优城投”)有意共同投资成立一家新公司——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尽管公告显示,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加工和销售,但具体条款中的“资源”明确指向锂资源。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本就稀缺的锂资源变得更加短缺。在此契机下,比亚迪开始在原有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板块的基础上,涉足上游锂资源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这种布局应该可以理解,但它影响了上市公司和相关机构的利益,使其备受争议。

事实上,有限公司旗下的青海盐湖佛昭兰科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科锂产业”)从事此项业务。为什么盐湖公司有限公司要开一个新炉子?盐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化工综合利用一、二期仍存在亏损,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仍处于关键建设阶段。蓝科锂业的碳酸锂项目已经实现盈利,当上市公司继续为该项目贡献利润时,其将全资子公司持有的蓝科锂产业51.42%的股份转让给合资公司的意图是什么?蓝科锂业股东之间的原始协议是否被一起撕毁了?

盐湖城股票违约了?

兰科锂业是由青海盐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盐湖科技)控制的子公司,青海盐湖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随后引入了两名股东,即北京核工业化学冶金研究所和自然人刘斌。2010年,其30%的股权通过股权转让方式转让给了青海佛召锂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佛召”),20%的股权转让给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青海伟力”)。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分别持有锂提取专利技术的股份。三方股份实施的前提是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的技术能够得到验证。

2010年9月,盐湖宣布,经盐湖科技、青海佛照、青海伟力三方确认,各项指标均符合三方签署的技术协议要求,技术成果产业化展示成功。

2011年,蓝科锂业启动了新一轮融资,引入芜湖基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芜湖先导基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自然人钟永良、自然人钟永辉为公司新股东。盐湖科技也成为实际控制人,持有蓝科锂业51.42%的股份。

尽管盐湖科技在察尔汗盐湖拥有丰富的锂盐资源和年产1万吨碳酸锂生产设备,但青海佛照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从盐溶液中吸附提取锂的专利技术和生产经验;

青海伟力拥有专利吸附剂技术和生产经验。但事实上,从盐湖中提取锂很困难,三方合作的技术进步仍在探索中,而且还没有很快盈利。盐湖城财报显示,蓝科锂业的碳酸锂项目长期亏损: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别亏损1.3亿元、9200万元和3345万元。直到今年上半年,该项目首次实现净利润1653万元。

然而,蓝科锂业刚刚尝到了盈利的喜悦,却从未预料到自己会很快面临被抛弃的命运。

盐湖股份公告显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其中盐湖股份出资2.475亿元,持股49.5%;比亚迪投资2.45亿元,持有49%的股份;

卓玉成出资750万元,持有1.5%的股份。在公告中,除了确保盐湖股份能够就合资公司“长期合并财务报表”的条款达成一致外,并约定“合资公司生产产品所需的盐湖锂资源为甲方利用察尔汗盐湖生产钾肥的尾矿,盐湖股份保证盐湖锂资源仅供应给合资公司”。

这意味着,盐湖城将撕毁此前的协议,蓝科锂业将面临“无米可炊”的尴尬。因为,早在2010年,盐湖科技与青海佛照、青海伟力合作时,三方就已经签署了协议。盐湖科技承诺保证碳酸锂项目的盐水需求。除了对卤水中氯化锂含量的约定外,还特别注明了“卤水使用寿命为30年”。

为什么要出售蓝科锂业?

盐湖公司在与比亚迪和卓宇成的投资合作公告中承诺,经青海省国资委评估批准后,将在60个工作日内将其持有的蓝科锂业51.42%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合资公司。

盐湖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化工综合利用一、二期亏损呈下降趋势,兰科锂业碳酸锂项目盈利,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阶段。蓝科锂业的碳酸锂项目已经实现盈利,如果未来产能逐步释放,将为上市公司贡献更多利润。

那么,为什么盐湖城要在这个时候出售蓝科锂业呢?无论转让定价是否公平,如何向股东解释?盐湖公司秘书长李勇以赶飞机为由拒绝了作者的采访,截至发稿,作者发给他的采访提纲尚未得到回复。

盐湖股份公告显示“为更好地促进盐湖锂资源开发进度……加快万吨碳酸锂项目技术改造,推动万吨碳酸钙项目提质提速,推进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前期相关手续。”

然而,这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似乎也与蓝科锂业无关。今年6月,盐湖股份有限公司与比亚迪的合作草案明确表示,“协议各方应支持以青海盐湖佛肇蓝科锂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一个30000吨碳酸锂项目”。盐湖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的最新公告显示,对于合资公司运营的三方协议,“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启动3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项目平台将成为合资公司。

尽管盐湖科技、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三方协议中规定,“各方不得单独与其他企业进行吸附提锂技术合作,如对外合作,蓝科锂业是唯一的外国合作伙伴。”然而,蓝科锂业的匿名股东对作者表示担忧。“盐湖科技在与青海佛召、青海威利三方合作的过程中掌握了专利技术。盐湖有限公司将再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然后部署人员。如何避免偷窃技术的嫌疑?”

即使技术合作仍有协议保证,但蓝科锂业其他股东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青海佛照和青海伟力最初投资的两项专利即将到期(专利保护期为20年,自2010年10月25日起)。

毫无疑问,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是否具备锂资源提取、加工等上游技术优势?比亚迪在盐湖城有哪些优势?截至提交人发稿时,尚未收到盐湖城的答复。

它……

据了解,2016年6月青交会期间,青海省政府、比亚迪和盐湖集团共同签署了《盐湖锂资源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青海投资90亿元,建设10瓦时锂电池项目和10瓦时锂电配套材料生产项目。2016年9月开工建设,2019年8月建成投产,达到10瓦时电力及储能电池年产能。

上述蓝科锂业匿名股东告诉笔者,比亚迪和青海政府已经达成90亿投资项目,盐湖股份的锂资源是否会被用作前提条件?一切都是未知的。

标签:比亚迪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德媒:中国草拟电动车积分制 德企忧技术优势不保

德媒称,值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访问北京之际,一份新草案显示,中国正在拟定电动汽车积分制。

1900/1/1 0:00:00
汽车自动驾驶网络时代即将到来 到底有哪些危险?

汽车在每天通勤和货物运输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汽车在我们日常生活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半自动及全自动汽车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英国、法国和瑞士已经在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1900/1/1 0:00:00
三星相逢恨晚 丰田称改善锂电池不稳定问题

据美国媒体autoevolution10月31日报道,丰田汽车公司与供应商松下公司合作,改善包括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所有车型的电池技术。

1900/1/1 0:00:00
中兴智能汽车在金湾奠基 一期年生产能力3万辆

中兴智能汽车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在金湾区定家湾工业园区奠基。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46亿元,一期项目将于明年底建成,年生产能力为3万辆新能源汽车。

1900/1/1 0:00:00
300辆新能源公交车交付淮安 金龙客车创江苏最大订单

近期,300辆金龙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陆续在淮安市投入运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