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即汽车生产资质,也是2014年以来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造车企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敲门砖”。
因此,围绕这一生产资质,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上演了一场资本、背景、技术和政策交织的游戏。
据了解,有十家企业声称已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或被媒体报道为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重庆金康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长江电动、未来汽车、万向集团、江苏民生电气、国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现在,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远不止于此。
牌照是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巨大保障,关系到生产和企业生存。此前有相关媒体报道称,“新能源乘用车资质审批限制在10个地方”。是这样吗?那些声称已经获得许可证的企业真的有资格生产吗?还是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投资和生产项目批准?处于竞争中的新能源造车企业共同面临着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挑战。
策略驱动
汽车生产资格考试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一。但在国家能源战略的推动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格审查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条件。
造车企业FMC的首席运营官戴雷上个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含蓄地表示,生产有资质的汽车是中国的特点,但他也承认,“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支持。”
与传统的汽车生产资格考试相比,新能源汽车生产资格审查经历了从“严把控”到“宽进严出”的转变。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发展政策》中,对新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的要求是:
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四缸发动机乘用车年产能不低于5万辆。
但在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生产企业的投资额和产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由投资者决定;在生产资质审查中,不再实行终身制,但规定“纯电动乘用车有效期为3年”,到期后将重新审查。
包括戴雷在内的多位企业家认为,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和推动,主要在于借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追赶。
这也反映在国家鼓励平行进口汽车的政策中。合资公司大大缩短了中国与西方汽车制造技术的差距,但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尚未完全引入中国,平行进口汽车的自由化将迫使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生产高端车型。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查中,更加强调了对造车主体核心技术的要求。例如,申请资格的投资主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中国注册;
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原型开发、测试和定型,拥有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研发经验;
具有车辆试制能力;
同类型纯电动客车的原型数量不得少于15辆。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和考核要求》中,对生产企业的限制有17项,与研发技术相关的多达8项。其中,要求生产企业建立专门的设计开发机构,负责产品设计和制造开发的全过程,了解和掌握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制造技术。
除了技术追赶,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轻量化、节能环保、推动工业4.0普及等方面的特点,也将为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改善、交通效率和科技发展带来整体协同效应。
“今天的电动汽车热并不是因为传统能源的枯竭,而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电动汽车的低碳、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潜在社会效益只有通过互联网与新能源、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有机融合才能实现。”陈清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席曾公开表示。
关于标准的辩论
在媒体报道和行业讨论中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即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限制在10个地方。然而,经过核实,这一说法没有明确的来源。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投资者的要求或准入政策中都没有这样的明确规定。
如今,随着云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的正式获批,相当于根据建设项目的批准获得了生产资质的一般标准,这已经是第十个生产资质,即所谓的最后一个生产资质指标。那么剩下的大量造车企业就没有机会了吗?答案显然不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之前的10个“许可证”并不严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获得所谓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中,奇瑞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和长城华冠都是代工的分支机构。从战略上讲,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业务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分离出来的。
长江电动汽车是中牧电池通过收购杭州客车厂进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江苏民生也有物流车的商用车生产背景;
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电动汽车公司Karma和电池制造商A123 Systems。云都新能源汽车由福奇集团、莆田国投、海源机械等国有企业和零部件公司投资。
虽然金康新能源和国能新能源是在短时间内整合形成的,但前者有小康汽车等传统制造技术的积累,而国能新能量也有富骑等投资背景。
也就是说,穿越10个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获奖者,无论是原始设备制造商、零部件、集成、商用车跨界,都有制造背景和汽车相关生产经验。
相比之下,乐视超跑、蔚来汽车、李想汽车、到家等互联网造车企业尚未注册。
据了解,目前互联网造车企业资质申请仍处于筹备阶段,尚未正式进入申请流程。如果进入审批流程,互联网造车企业是否会因为技术沉淀不足、生产规模较弱而面临更严格的审核?
这里还有一个误解需要澄清:目前,媒体报道中大多数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所谓企业,其汽车生产项目都只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无论是2008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三套”规划,还是2015年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都明确了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汽车制造业的管理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投资部分,向投资者提出条件,并通过各级发展改革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投资者的审查,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准入管理,规定和审查新建企业和产品的准入。
投资项目的设立重点关注资本结构和15辆原型车的试制能力。要获得企业和产品准入许可,工信部需要对生产车辆进行检查和审查,这意味着根据汽车产品的生产进度,从立项到工信部的资质审批还有1-2年的时间,与国家发改委的审批相比,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质审批对产品指标的要求要严格得多。
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项目是获得生产资格的先决条件,实现这一步相对来说并不困难。
奇点汽车是由360前总裁沈海军创立的互联网造车团队。沈海军表示,传统造车企业和互联网造车企业在投资项目的审计标准上没有区别。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主要集中在车企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研发能力,以及制造15辆原型车的能力。第一代奇点将于2017年底问世,它选择与代工公司合作生产,但三电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FMC的Daniel Kirchert博士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FMC的技术和团队背景对于申请生产资质来说不是问题。他说,FMC在南京的工厂项目一落地,生产资质的申请程序就会启动。
但据了解,包括江苏民生电动汽车、奇瑞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在内的一些车企在获得项目批准后才开始工厂项目。不难看出,即使面对相对宽松的项目审批程序,互联网公司也会更加谨慎,会主动在工厂、生产、投资、研发等方面储备更多芯片……
在尝试之前进行开发。
建厂潮
综上所述,不难理解为什么互联网汽车行业几乎所有的团队都先准备或落地了自己的工厂项目。据统计:
乐视超级跑车项目投资200亿元在浙江莫干山建厂;
魏玛汽车投资67亿元在浙江温州建厂;
奇点投资80亿元在安徽铜陵建厂;
蔚来汽车在江苏南京建造了一座三发电厂;
车和家投资50亿元在江苏常熟建厂;
FMC投资114亿元在南京建厂。
除了互联网造车企业,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造车企业也开始投资自己的工厂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奇瑞新能源总投资20.46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工厂建设。万向集团的投资情况类似,工厂项目的投资额为27.45亿元,其他获批企业的投资规模大致相同。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链包含了大量新兴的生产工艺。
例如,FMC计划在车身材料中使用镁铝合金技术,未来汽车和江苏民生电动汽车将使用碳纤维车身,长江电动汽车将在工厂项目中实践智能工厂建设和工业4.0标准。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对生产线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有必要建立具有相关生产技术的工厂。
除了在新兴技术上追求新能源汽车外,工厂的建设与工信部的生产资质审批不无关系。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和考核要求》中,从核心技术到生产、销售、渠道部署,对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多达17项,其中“拒收条件”8项。只要有两个以上的“拒绝条款”不符合标准,申请企业将被视为不符合“准入条件”。
这八项“否决条款”的限制领域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制造技术上,包括车辆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动力驱动系统的研发和测试能力、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至少是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精加工线),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即使在所有准入条件和规定中,对造车企业的投资额、年产能和工厂规划也没有硬性要求,但上述一系列严格的考核条件,让新能源造车企业要么坚守原有政策的边缘,将工厂产能规划定在5万辆以上,要么积极投资建厂,为自己的生产技术赢得更多话语权。
“如果你是代工企业,那么这个品牌就是一个双品牌。它不是一个独立品牌,因为按照中国目前给汽车产品贴标签的方式,它必须在汽车上贴上代工企业的品牌。”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军说。
然而,两个品牌的标注方式会给维护产品品牌的一致性和市场售后的可追溯性带来很多麻烦,这恰恰违背了评审条件中“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原则。
即使工厂是出于推广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需求而建,实际上也是符合准入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如“生产企业应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
资金激增
新能源生产资质批准的资金投入正在激增,而这背后竞争的是造车企业的资金跨越。
重庆金康新能源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7年1月10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将投资25亿元在金康新能源建设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那么,这25亿元是从哪里来的呢?
2016年12月20日,小康一口气发布了20条公告,其中一条是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017年1月13日,金康新能源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后的第三天,其控股公司小康宣布将4000万股限制流通股票质押给重庆农商行九龙坡支行。
这是金融家……
具有传统制造业背景的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这些企业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有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有传统的产业积累,也有原始代工的输血。相比之下,互联网造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本环境。
当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所有生产企业都将产能设定在5万辆左右时,所有互联网造车企业在落地工厂项目时都将这一标准提高了4-5倍,FMC的产能为30万辆,乐视超级跑车德清工厂一期产能为20万辆,奇点汽车一期产能20万辆。。。从融资标的的不断增加,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互联网造车企业面临的资金紧迫性。
在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对这种情况表示不满。他认为,创业公司应该专注于研发和售后服务,而工厂建设投资巨大,创业公司并不擅长,这将给创业公司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牌照,即汽车生产资质,也是2014年以来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造车企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敲门砖”。
因此,围绕这一生产资质,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上演了一场资本、背景、技术和政策交织的游戏。
据了解,有十家企业声称已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或被媒体报道为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重庆金康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长江电动、未来汽车、万向集团、江苏民生电气、国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现在,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远不止于此。
牌照是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巨大保障,关系到生产和企业生存。此前有相关媒体报道称,“新能源乘用车资质审批限制在10个地方”。是这样吗?那些声称已经获得许可证的企业真的有资格生产吗?还是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投资和生产项目批准?处于竞争中的新能源造车企业共同面临着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挑战。
策略驱动
汽车生产资格考试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一。但在国家能源战略的推动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格审查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条件。
造车企业FMC的首席运营官戴雷上个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含蓄地表示,生产有资质的汽车是中国的特点,但他也承认,“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支持。”
与传统的汽车生产资格考试相比,新能源汽车生产资格审查经历了从“严把控”到“宽进严出”的转变。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发展政策》中,对新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的要求是:
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四缸发动机乘用车年产能不低于5万辆。
但在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生产企业的投资额和产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由投资者决定;
在生产资质审查中,不再实行终身制,但规定“纯电动乘用车有效期为3年”,到期后将重新审查。
包括戴雷在内的多位企业家认为,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和推动,主要在于借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追赶。
这也反映在国家鼓励平行进口汽车的政策中。合资公司大大缩短了中国与西方汽车制造技术的差距,但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尚未完全引入中国,平行进口汽车的自由化将迫使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生产高端车型。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查中,更加强调了对造车主体核心技术的要求。例如,申请资格的投资主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中国注册;
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原型开发、测试和定型,拥有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研发经验;
具有车辆试制能力;
同类型纯电动客车的原型数量不得少于15辆。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和考核要求》中,对生产企业的限制有17项,与研发技术相关的多达8项。其中,要求生产企业建立专门的设计开发机构,负责产品设计和制造开发的全过程,了解和掌握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制造技术。
除了技术追赶,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轻量化、节能环保、推动工业4.0普及等方面的特点,也将为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改善、交通效率和科技发展带来整体协同效应。
“今天的电动汽车热并不是因为传统能源的枯竭,而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电动汽车的低碳、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潜在社会效益只有通过互联网与新能源、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有机融合才能实现。”陈清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席曾公开表示。
关于标准的辩论
在媒体报道和行业讨论中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即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限制在10个地方。然而,经过核实,这一说法没有明确的来源。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投资者的要求或准入政策中都没有这样的明确规定。
如今,随着云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的正式获批,相当于根据建设项目的批准获得了生产资质的一般标准,这已经是第十个生产资质,即所谓的最后一个生产资质指标。那么剩下的大量造车企业就没有机会了吗?答案显然不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之前的10个“许可证”并不严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获得所谓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中,奇瑞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汽车和长城华冠都是代工的分支机构。从战略上讲,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业务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分离出来的。
长江电动汽车是中牧电池通过收购杭州客车厂进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江苏民生也有物流车的商用车生产背景;
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电动汽车公司Karma和电池制造商A123 Systems。云都新能源汽车由福奇集团、莆田国投、海源机械等国有企业和零部件公司投资。
虽然金康新能源和国能新能源是在短时间内整合形成的,但前者有小康汽车等传统制造技术的积累,而国能新能量也有富骑等投资背景。
也就是说,穿越10个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获奖者,无论是原始设备制造商、零部件、集成、商用车跨界,都有制造背景和汽车相关生产经验。
相比之下,乐视超跑、蔚来汽车、李想汽车、到家等互联网造车企业尚未注册。
据了解,目前互联网造车企业资质申请仍处于筹备阶段,尚未正式进入申请流程。如果进入审批流程,互联网造车企业是否会因为技术沉淀不足、生产规模较弱而面临更严格的审核?
这里还有一个误解需要澄清:目前,媒体报道中大多数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所谓企业,其汽车生产项目都只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无论是2008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三套”规划,还是2015年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都明确了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汽车制造业的管理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投资部分,向投资者提出条件,并通过各级发展改革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投资者的审查,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准入管理,规定和审查新建企业和产品的准入。
投资项目的设立重点关注资本结构和15辆原型车的试制能力。要获得企业和产品准入许可,工信部需要对生产车辆进行检查和审查,这意味着根据汽车产品的生产进度,从立项到工信部的资质审批还有1-2年的时间,与国家发改委的审批相比,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质审批对产品指标的要求要严格得多。
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项目是获得生产资格的先决条件,实现这一步相对来说并不困难。
奇点汽车是由360前总裁沈海军创立的互联网造车团队。沈海军表示,传统造车企业和互联网造车企业在投资项目的审计标准上没有区别。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主要集中在车企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研发能力,以及制造15辆原型车的能力。第一代奇点将于2017年底问世,它选择与代工公司合作生产,但三电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FMC的Daniel Kirchert博士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FMC的技术和团队背景对于申请生产资质来说不是问题。他说,FMC在南京的工厂项目一落地,生产资质的申请程序就会启动。
但据了解,包括江苏民生电动汽车、奇瑞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在内的一些车企在获得项目批准后才开始工厂项目。不难看出,即使面对相对宽松的项目审批程序,互联网公司也会更加谨慎,会主动在工厂、生产、投资、研发等方面储备更多芯片……
在尝试之前进行开发。
建厂潮
综上所述,不难理解为什么互联网汽车行业几乎所有的团队都先准备或落地了自己的工厂项目。据统计:
乐视超级跑车项目投资200亿元在浙江莫干山建厂;
魏玛汽车投资67亿元在浙江温州建厂;
奇点投资80亿元在安徽铜陵建厂;
蔚来汽车在江苏南京建造了一座三发电厂;
车和家投资50亿元在江苏常熟建厂;
FMC投资114亿元在南京建厂。
除了互联网造车企业,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造车企业也开始投资自己的工厂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文件,奇瑞新能源总投资20.46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工厂建设。万向集团的投资情况类似,工厂项目的投资额为27.45亿元,其他获批企业的投资规模大致相同。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链包含了大量新兴的生产工艺。
例如,FMC计划在车身材料中使用镁铝合金技术,未来汽车和江苏民生电动汽车将使用碳纤维车身,长江电动汽车将在工厂项目中实践智能工厂建设和工业4.0标准。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对生产线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有必要建立具有相关生产技术的工厂。
除了在新兴技术上追求新能源汽车外,工厂的建设与工信部的生产资质审批不无关系。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和考核要求》中,从核心技术到生产、销售、渠道部署,对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多达17项,其中“拒收条件”8项。只要有两个以上的“拒绝条款”不符合标准,申请企业将被视为不符合“准入条件”。
这八项“否决条款”的限制领域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制造技术上,包括车辆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动力驱动系统的研发和测试能力、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至少是气缸体和气缸盖的精加工线),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即使在所有准入条件和规定中,对造车企业的投资额、年产能和工厂规划也没有硬性要求,但上述一系列严格的考核条件,让新能源造车企业要么坚守原有政策的边缘,将工厂产能规划定在5万辆以上,要么积极投资建厂,为自己的生产技术赢得更多话语权。
“如果你是代工企业,那么这个品牌就是一个双品牌。它不是一个独立品牌,因为按照中国目前给汽车产品贴标签的方式,它必须在汽车上贴上代工企业的品牌。”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军说。
然而,两个品牌的标注方式会给维护产品品牌的一致性和市场售后的可追溯性带来很多麻烦,这恰恰违背了评审条件中“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原则。
即使工厂是出于推广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需求而建,实际上也是符合准入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如“生产企业应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
资金激增
新能源生产资质批准的资金投入正在激增,而这背后竞争的是造车企业的资金跨越。
重庆金康新能源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7年1月10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将投资25亿元在金康新能源建设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那么,这25亿元是从哪里来的呢?
2016年12月20日,小康一口气发布了20条公告,其中一条是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017年1月13日,金康新能源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后的第三天,其控股公司小康宣布将4000万股限制流通股票质押给重庆农商行九龙坡支行。
这是金融家……
具有传统制造业背景的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这些企业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有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有传统的产业积累,也有原始代工的输血。相比之下,互联网造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本环境。
当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所有生产企业都将产能设定在5万辆左右时,所有互联网造车企业在落地工厂项目时都将这一标准提高了4-5倍,FMC的产能为30万辆,乐视超级跑车德清工厂一期产能为20万辆,奇点汽车一期产能20万辆。。。从融资标的的不断增加,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互联网造车企业面临的资金紧迫性。
在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对这种情况表示不满。他认为,创业公司应该专注于研发和售后服务,而工厂建设投资巨大,创业公司并不擅长,这将给创业公司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牌照,即汽车的生产资质,对于2014年起不断涌现的新能源造车企业来说,这个生产资质也是进入整车生产制造领域的“敲门砖”。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创始人ElonMusk在twitter发布了新项目tunnel的最新进展,图片显示是华盛顿地下一个直径26英尺,长度2英里的“大洞”。
1900/1/1 0:00:00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的爆发,国内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行业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110月整个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装机量高达343万台,与新能源汽车产量近似。
1900/1/1 0:00:001月19日,伴随着北汽新能源倾力打造的国民电动汽车EC180正式发布,汽车圈品牌营销专家陆皓也首次以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亮相,将全面负责北汽新能源的产品规划和品牌营销工作。
1900/1/1 0:00:00“乐视汽车续驶里程达700公里,表面看,解决了人们的里程焦虑,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应该重视。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达喀尔拉力赛ParisDakarRally无疑是全球最艰难的赛车比赛之一,车手需要经历酷暑、残酷的沙丘地形,它被称为是勇敢者的游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