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的先行者,奇瑞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也从无所畏惧、意气风发到了沉淀、蓄势待发。现在,面对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瞄准了“行业前三”的目标。
2016年12月底,奇瑞新能源总经理高立新接受了第一电气网作者的专访。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高立新详细讲述了奇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他表示,奇瑞新能源发展靠技术驱动市场,靠技术“进”,靠市场“稳”,做新能源汽车良心企业。
高立新于1998年加入奇瑞,是奇瑞创始人之一,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2015年正式接手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
奇瑞新能源总经理高立新
新能源稳步发展
奇瑞有很多光环。在传统汽车领域,成就了国内第一批乘用车产品,也是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之一。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电动汽车项目组,在BSG(轻度混合动力技术)、ISG(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铅酸低速和高速锂电池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
直到2013年,奇瑞都是中国电动车销量最高的品牌。在市场的萌芽阶段,奇瑞用便宜实用的QQ3EV打开了局面。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越来越多的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新能源依然在前五。
据乘联会统计,2016年奇瑞新能源销量为20963辆,较2015年的14147辆增长48.2%,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6.4%。
虽然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单,但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原本有更高的期望和目标,由于2016年政策的多次波动,没有释放出来。“如果新的补贴政策在9月份或更早出台,企业会有更好的准备。新车eQ1(小蚁)受政策调整影响,尚未进入推广目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仅一款主力车型eQ就卖出了16000多辆,艾瑞泽7e插电式车型卖出了3600多辆,证明了奇瑞新能源的产品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喜爱。”
评价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高立新认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一个深刻的变化,即主要销售车型逐渐从56万升级到1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贴近传统汽车市场的消费情况,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买车占号”等政策导致的所谓购车行为,无法长期支撑产业发展。”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奇瑞新能源参与创建了易驾租车,并计划以芜湖为样板城市,打造成熟的城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生态模式,并将该模式推广至全国。据高立新介绍,易到目前在全国有十几个城市。2017年计划扩张至20+城市,投入1亿辆电动汽车。目前eQ在租赁市场的订单占比超过65%。
据高立新判断,未来中国分时租赁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每年更新规模在40-50万辆,是奇瑞新能源的重点市场。
另一方面,低速电动车市场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市场需求逐渐向高速车转变。国家正在制定低速电动车管理标准,高立新期待政策尽快出台。“我们的策略是拿高速的产品和技术,玩低速的产品和市场。”
奇瑞eQ
轻量化技术引领行业两年……2016年2月,奇瑞新能源年产6万辆铝合金框架车体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在芜湖奠基。项目规划面积338亩,总投资15.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于2016年建成投产,初步达到年产1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能力,二期将于2017年底建成,达到6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制造基地。
基于这一全新的生产项目,奇瑞新能源于2016年11月获得了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生产资质。原本奇瑞的电动汽车是与传统汽车接轨生产的,新生产项目的建立意味着奇瑞决心以全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架构定义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全铝框架结构车身平台会带来哪些好处?高立新说,首先是轻量化。比如eQ1(小蚂蚁)连电池只有850kg,比上一代eQ的1100kg甚至传统汽车的900~1000kg都要轻。它带来的是更少的电池消耗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全铝产品可以像传统汽车一样安全,因为是以电池为核心设计的,对电池的保护会比传统汽车更好。
成本方面,高立新指出,全铝框架结构性价比最高。虽然车身价格翻倍,但每节约一度电可以降低两三千元。框架结构生产线的投资成本也比传统铝车身低很多,如果算上铝的回收成本,价格也可以平衡。
奇瑞研发的“全铝空间结构+全复合材料外罩”轻量化技术平台,实现了多种轻量化材料和先进成型工艺的集成应用。高立新对这项技术很有信心:“平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各种型号都可以。目前也有几家公司在研究基于铝车身的轻量化方案,我们领先业界两年。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跳出来”创新。奇瑞希望成为新能源产业创新的先锋,欢迎开放合作。在制造业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共享模式,愿意为一些企业提供技术平台。”
奇瑞新能源获得独立生产牌照后,通过引入外部资本,拥有了更多筹码。高立新透露,投资方已经在集团层面接触,并仔细考虑战略布局,包括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引入战略投资者,而不是简单的资本进出。
“从1999年研发新能源汽车到现在,我们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已经投入了20多亿。目前还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奇瑞新能源的发展不会是一场风雨飘摇的资金投入。这真的取决于市场、技术和市场规则。”高立新说。
2017年产品阵容扩大
2015年底,奇瑞汽车累计产量突破500万辆时,集团公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分为产品、技术、销量三个层面: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A00至E级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包括纯电动、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也涵盖了商用车领域。奇瑞新能源汽车2020年的销售目标定为20万辆。
从奇瑞新能源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要实现目标还是有不小的挑战。高立新强调:“总的目标是坚定的。整个奇瑞集团都在支持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在智能化、互联互通、插电式技术上也有很大投入,所以有信心做到前三。”
奇瑞小蚂蚁
与总体目标相对应的是,2017年,奇瑞新能源将推出首款正在研发全铝车身的电动汽车eQ1(小蚂蚁)。还有艾瑞泽5纯电动版,NEDC续航里程可达350km,将主要针对……等市场xis,网约车,政府用车。又一款SUV产品在私家车市场会有卖点。同时,在售的eQ车型也将进行升级更新,增加更多智能配置。
根据新补贴政策提出的电池质量和能量密度要求,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产品将走向120Wh/kg的标准,实现更好的竞争力。
做新能源汽车良心企业
相比其他车企,奇瑞的产品投放和营销措施略显保守。最早培育新能源汽车,但边缘内敛。对此,高立新解释称,奇瑞汽车年产能达到70万辆后,集团战略调整,将技术质量标准提升到新阶段,“求质不求量”。
“虽然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期,但是如果产品出现一些小问题,国家和消费者是可以容忍的。在奇瑞集团内部,新能源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要求与传统汽车是一致的,因为新能源汽车也是奇瑞品牌,必须达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立新说,已经公布了几款车,但由于没有达到企业内部的高要求,没有投放市场。奇瑞,做新能源汽车良心企业。
奇瑞曾经在汽车自主研发上走过一条非常艰难的路,最终带动了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成长。全程参与过程的高立新,回忆起过去的岁月,依然很感动。奇瑞自造车的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上依然适用。
继承、创新、发展是高立新总结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准则。“我们要把传统汽车的制造经验拿来,从整车角度创新。我们要掌握核心部件中的三电技术,向智能互联方向创新,在技术源头进行创新设计开发,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研发的先行者,奇瑞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也从无所畏惧、意气风发到了沉淀、蓄势待发。现在,面对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瞄准了“行业前三”的目标。
2016年12月底,奇瑞新能源总经理高立新接受了第一电气网作者的专访。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高立新详细讲述了奇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他表示,奇瑞新能源发展靠技术驱动市场,靠技术“进”,靠市场“稳”,做新能源汽车良心企业。
高立新于1998年加入奇瑞,是奇瑞创始人之一,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2015年正式接手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
奇瑞新能源总经理高立新
新能源稳步发展
奇瑞有很多光环。在传统汽车领域,成就了国内第一批乘用车产品,也是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之一。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电动汽车项目组,在BSG(轻度混合动力技术)、ISG(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铅酸低速和高速锂电池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
直到2013年,奇瑞都是中国电动车销量最高的品牌。在市场的萌芽阶段,奇瑞用便宜实用的QQ3EV打开了局面。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越来越多的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新能源依然在前五。
据乘联会统计,2016年奇瑞新能源销量为20963辆,较2015年的14147辆增长48.2%,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6.4%。
虽然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单,但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本来就有更高的e……由于2016年政策的许多波动,这些目标没有发布。“如果新的补贴政策在9月份或更早出台,企业会有更好的准备。新车eQ1(小蚁)受政策调整影响,尚未进入推广目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仅一款主力车型eQ就卖出了16000多辆,艾瑞泽7e插电式车型卖出了3600多辆,证明了奇瑞新能源的产品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喜爱。”
评价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高立新认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出现了一个深刻的变化,即主要销售车型逐渐从56万升级到1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贴近传统汽车市场的消费情况,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买车占号”等政策导致的所谓购车行为,无法长期支撑产业发展。”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奇瑞新能源参与创建了易驾租车,并计划以芜湖为样板城市,打造成熟的城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生态模式,并将该模式推广至全国。据高立新介绍,目前易到在全国有十几个城市。2017年计划扩张至20+城市,投入1亿辆电动汽车。目前eQ在租赁市场的订单占比超过65%。
据高立新判断,未来中国分时租赁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每年更新规模在40-50万辆,是奇瑞新能源的重点市场。
另一方面,低速电动车市场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市场需求逐渐向高速车转变。国家正在制定低速电动车管理标准,高立新期待政策尽快出台。“我们的策略是拿高速的产品和技术,玩低速的产品和市场。”
奇瑞eQ
轻量化技术领先行业两年。
2016年2月,奇瑞新能源年产6万辆铝合金框架车体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在芜湖奠基。项目规划面积338亩,总投资15.6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于2016年建成投产,初步达到年产1万辆电动汽车的生产能力,二期将于2017年底建成,达到6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制造基地。
基于这一全新的生产项目,奇瑞新能源于2016年11月获得了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生产资质。原本奇瑞的电动汽车是与传统汽车接轨生产的,新生产项目的建立意味着奇瑞决心以全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架构定义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全铝框架结构车身平台会带来哪些好处?高立新说,首先是轻量化。比如eQ1(小蚂蚁)连电池只有850kg,比上一代eQ的1100kg甚至传统汽车的900~1000kg都要轻。它带来的是更少的电池消耗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全铝产品可以像传统汽车一样安全,因为是以电池为核心设计的,对电池的保护会比传统汽车更好。
成本方面,高立新指出,全铝框架结构性价比最高。虽然车身价格翻倍,但每节约一度电可以降低两三千元。框架结构生产线的投资成本也比传统铝车身低很多,如果算上铝的回收成本,价格也可以平衡。
奇瑞研发的“全铝空间结构+全复合材料外罩”轻量化技术平台,实现了多种轻量化材料和先进成型工艺的集成应用。高立新对这项技术很有信心:“平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各种型号都可以。目前,几家公司也在研究轻量级解决方案……基于铝制车身,我们领先行业两年。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必须“跳出来”创新。奇瑞希望成为新能源产业创新的先锋,欢迎开放合作。在制造业方面,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共享模式,愿意为部分企业提供技术平台。"
奇瑞新能源获得独立生产牌照后,通过引入外部资本,拥有了更多筹码。高立新透露,投资方已经在集团层面接触,并仔细考虑战略布局,包括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引入战略投资者,而不是简单的资本进出。
“从1999年研发新能源汽车到现在,我们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已经投入了20多亿。目前还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奇瑞新能源的发展不会是一场风雨飘摇的资金投入。这真的取决于市场、技术和市场规则。”高立新说。
2017年产品阵容扩大
2015年底,奇瑞汽车累计产量突破500万辆时,集团公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分为产品、技术、销量三个层面: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A00至E级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包括纯电动、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也涵盖了商用车领域。奇瑞新能源汽车2020年的销售目标定为20万辆。
从奇瑞新能源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要实现目标还是有不小的挑战。高立新强调:“总的目标是坚定的。整个奇瑞集团都在支持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在智能化、互联互通、插电式技术上也有很大投入,所以有信心做到前三。”
奇瑞小蚂蚁
与总体目标相对应的是,2017年,奇瑞新能源将推出首款正在研发全铝车身的电动汽车eQ1(小蚂蚁)。还有艾瑞泽5纯电动版,NEDC续航里程可达350km,将主要针对出租车、网约车、政府用车等市场。又一款SUV产品在私家车市场会有卖点。同时,在售的eQ车型也将进行升级更新,增加更多智能配置。
根据新补贴政策提出的电池质量和能量密度要求,高立新表示,奇瑞新能源产品将走向120Wh/kg的标准,实现更好的竞争力。
做新能源汽车良心企业
相比其他车企,奇瑞的产品投放和营销措施略显保守。最早培育新能源汽车,但边缘内敛。对此,高立新解释称,奇瑞汽车年产能达到70万辆后,集团战略调整,将技术质量标准提升到新阶段,“求质不求量”。
“虽然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期,但是如果产品出现一些小问题,国家和消费者是可以容忍的。在奇瑞集团内部,新能源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要求与传统汽车是一致的,因为新能源汽车也是奇瑞品牌,必须达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立新说,已经公布了几款车,但由于没有达到企业内部的高要求,没有投放市场。奇瑞,做新能源汽车良心企业。
奇瑞曾经在汽车自主研发上走过一条非常艰难的路,最终带动了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成长。全程参与过程的高立新,回忆起过去的岁月,依然很感动。奇瑞自造车的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上依然适用。
继承、创新、发展是高立新总结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准则。“我们要把传统汽车的制造经验拿来,从整车角度创新。我们要掌握核心部件中的三电技术,向智能互联方向创新,在技术源头进行创新设计开发,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2017年1月18日上午,“为梦创造北汽新能源2017年全球伙伴大会”在北京怀柔宽沟会议中心举行。
1900/1/1 0:00:001、南京金龙乘用车生产基地2017年下半年启用生产SUV、MPV新能源车近日,南京金龙正式公布了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规划。
1900/1/1 0:00:00投资116亿、产能30万的FutureMobilityCorpFMC工厂选址南京。1月19日,南京市开发区和FMC签署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签约仪式。
1900/1/1 0:00:00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爆发式增长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同时受益。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大众品牌意欲效仿苹果等科技公司的战略,意欲推出“大众用户ID”。
1900/1/1 0:00:001月17日,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骆驼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近日与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建设办公室投资服务中心签订投资协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