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上海将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试点,开展氢能基础设施、研发测试服务平台等共性设施建设,突破汽车燃料电池堆、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引导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地和产业基金,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为此,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2017-2020年)。建设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示范城市,形成优质产业链资源聚集效应,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核心关键技术与国际产业水平同步。在技术链层面,堆栈、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组件等核心技术向国际水平跟踪,关键指标与国际标准接轨。在产业链层面,我们将打造包括关键零部件、堆叠、系统集成、测试认证服务、汽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聚集100多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和燃料电池汽车检测中心。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建设5-10个加氢站和2个小客车示范区,运营规模3000辆,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等车辆试点。中期目标(2021-2025年)。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在区域内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在区域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商业物流等领域实现批量交付,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链层面,形成了一系列燃料电池堆产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与国际水平同步。在产业链层面,有1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整车企业,2-3家动力系统企业,8-10家关键零部件企业,2家全球一流的研发和公共服务机构。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将建设50个加氢站,客车不少于2万辆,其他专用车不少于1万辆。在前期成功试点运营公交车、商用公交车和物流车的基础上,将酌情扩大推广规模。长期目标(2026-2030年)。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整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全面成熟。实现了对私人用户的进一步市场推广,带动了氢能运输,辐射了全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链层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和制造将整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在产业链层面,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将带动燃料电池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多元化应用。在示范运营和推广层面,上海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将辐射全国,带动未来社会能源和动力转型。以下为政策全文:《关于印发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的通知》(沪科合〔2017〕23号)各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上海科技创新规划的规划精神,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升级的促进作用,加快上海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市科委会同市经信委、市政府,将此计划打印并分发给您,请遵照执行。我特此通知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5日,2017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是适应全球汽车产业生态变化趋势,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上海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实践。是巩固提升上海实体经济能级,带动上海汽车产业转型,占领未来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应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挑战,在2040年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落脚点。本发展规划旨在加快本市燃料电池汽车的创新突破。一、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汽车和能源行业总体发展状况汽车行业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挑战。寻找和开发新的汽车清洁能源,将对全球汽车和能源产业格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是世界能源和电力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环保性能好、转换效率高、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点,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举措。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和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已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国家或地区战略发展体系进行规划,设立研发、示范和推广专项,并制定各种政策抓住机遇。例如,日本计划到2020年普及约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建设160个加氢站;
德国计划在2023年左右普及10万辆汽车,建设400个加氢站。目前,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技术和市场示范阶段,预计2020年将全面进入商业化阶段。产业链巨头纷纷结盟应对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并与能源、矿产企业形成更为广泛的合作,呈现出骨干车企拉动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2、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情况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度重视。近两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计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撑领域,并明确提出:2025年实现5万辆汽车应用,建设300个加氢站;
到2030年,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商业化,并将建设1000个加氢站。中国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在国家科研计划和示范项目的不断支持下,我国已初步掌握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平台,开发了数百辆燃料电池汽车,结合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示范项目,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示范行动。近期,广东、湖北等地设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金,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越来越紧迫。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着缺乏实施计划、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足、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燃料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电池汽车潜在市场。如果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那么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积累的优势将无法持续,将错失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战略机遇。3.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和机遇显而易见。上海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先驱。“十五”期间,形成了科研驱动模式,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项目,为技术积累、研发和人才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建立了示范应用驱动模式,建设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积累了丰富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经验。在“十二五”期间,它进入了“车辆牵引”的发展模式。从2003年的“超越一号”燃料电池汽车到2015年的上汽荣威950燃料电池汽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水平一直代表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世博会、新能源汽车里程等示范应用中表现突出。产业链资源丰富。上海有30多家专门从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制造的企业,涵盖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整车,以及推广应用和配套服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嘉定区已初步形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资源集聚,包括上汽集团、汽车城集团、同济大学、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燃气、电驱、改造、顺化、全球享车、治理等一批重点单位。拥有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平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配套要素,持续吸引众多国内外具有产业链优势的汽车公司和企业落户。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资源向上海集聚的趋势已逐步形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竞争重点已从技术研发转向全产业链各环节。上海急需在示范运营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抓住燃料电池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政策机遇,突破发展瓶颈。通过车辆牵引和示范驱动,合理配置资源,抓住3-5年的窗口期,确立上海在燃料电池汽车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稳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进程。二、顾……
意识形态、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上海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工程。牢牢把握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趋势,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上海优势,着力突破关键瓶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国内外领先的一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打造高端生态圈,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人才,构建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2、坚持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加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科学布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突破口,编制规划实施方案,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坚持创新驱动。明确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路线,重点探索燃料电池堆、发动机集成与控制、辅助系统关键部件等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发展瓶颈。坚持示范引领。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分时运营和公共交通物流汽车区域示范运营,共同优化燃料电池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坚持协调推进。深化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形成牵头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规范有序、协调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促进产业链快速发展。3.发展目标:推进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运营,建设氢能基础设施、研发测试服务平台等共性设施,突破汽车燃料电池堆、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引导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地和产业基金,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商业化-短期目标(2017-2020年)。建设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示范城市,形成优质产业链资源聚集效应,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核心关键技术与国际产业水平同步。在技术链层面,堆栈、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组件等核心技术向国际水平跟踪,关键指标与国际标准接轨。在产业链层面,我们将打造包括关键零部件、堆叠、系统集成、测试认证服务、汽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聚集100多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和燃料电池汽车检测中心。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建设5-10个加氢站和2个小客车示范区,运营规模3000辆,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等车辆试点-中期目标(2021-2025年)。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在区域内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在区域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商业物流等领域实现批量交付,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链层面,形成了一系列燃料电池堆产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与国际水平同步。在产业链层面,有1个国际……
有影响力的整车企业,2-3家动力系统企业,8-10家关键零部件企业,2家世界一流的研发和公共服务机构。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将建设50个加氢站,客车不少于2万辆,其他专用车不少于1万辆。在前期成功试点运营公交车、商用公交车和物流车的基础上,将酌情扩大推广规模-长期目标(2026-2030年)。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整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全面成熟。实现了对私人用户的进一步市场推广,带动了氢能运输,辐射了全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近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上海将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试点,开展氢能基础设施、研发测试服务平台等共性设施建设,突破汽车燃料电池堆、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引导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地和产业基金,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为此,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2017-2020年)。建设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示范城市,形成优质产业链资源聚集效应,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核心关键技术与国际产业水平同步。在技术链层面,堆栈、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组件等核心技术向国际水平跟踪,关键指标与国际标准接轨。在产业链层面,我们将打造包括关键零部件、堆叠、系统集成、测试认证服务、汽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聚集100多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和燃料电池汽车检测中心。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建设5-10个加氢站和2个小客车示范区,运营规模3000辆,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等车辆试点。中期目标(2021-2025年)。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在区域内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在区域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商业物流等领域实现批量交付,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链层面,形成了一系列燃料电池堆产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与国际水平同步。在产业链层面,有1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整车企业,2-3家动力系统企业,8-10家关键零部件企业,2家全球一流的研发和公共服务机构。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将建设50个加氢站,客车不少于2万辆,其他专用车不少于1万辆。在前期成功试点运营公交车、商用公交车和物流车的基础上,将酌情扩大推广规模。长期目标(2026-2030年)。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整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全面成熟。实现了对私人用户的进一步市场推广,带动了氢能运输,辐射了t……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在技术链层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和制造将整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在产业链层面,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将带动燃料电池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多元化应用。在示范运营和推广层面,上海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将辐射全国,带动未来社会能源和动力转型。以下为政策全文:《关于印发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的通知》(沪科合〔2017〕23号)各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上海科技创新规划的规划精神,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升级的促进作用,加快上海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市科委会同市经信委、市政府,将此计划打印并分发给您,请遵照执行。我特此通知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5日,2017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是适应全球汽车产业生态变化趋势,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上海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实践。是巩固提升上海实体经济能级,带动上海汽车产业转型,占领未来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应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挑战,在2040年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落脚点。本发展规划旨在加快本市燃料电池汽车的创新突破。一、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汽车和能源行业总体发展状况汽车行业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世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挑战。寻找和开发新的汽车清洁能源,将对全球汽车和能源产业格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是世界能源和电力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环保性能好、转换效率高、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点,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举措。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和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已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国家或地区战略发展体系进行规划,设立研发、示范和推广专项,并制定各种政策抓住机遇。例如,日本计划到2020年普及约4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建设160个加氢站;
德国计划在2023年左右普及10万辆汽车,建设400个加氢站。目前,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技术和市场示范阶段,预计2020年将全面进入商业化阶段。产业链巨头纷纷结盟应对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并与能源、矿产企业形成更为广泛的合作,呈现出骨干车企拉动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2、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情况国家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度重视。近两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计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汽车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点支撑领域,并明确提出:2025年实现5万辆汽车应用,建设300个加氢站;
到2030年,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商业化,并将建设1000个加氢站。中国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在国家科研计划和示范项目的不断支持下,我国已初步掌握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平台,开发了数百辆燃料电池汽车,结合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示范项目,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示范行动。近期,广东、湖北等地设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金,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越来越紧迫。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着缺乏实施计划、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足、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燃料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电池汽车潜在市场。如果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那么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积累的优势将无法持续,将错失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战略机遇。3.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和机遇显而易见。上海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先驱。“十五”期间,形成了科研驱动模式,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项目,为技术积累、研发和人才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建立了示范应用驱动模式,建设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积累了丰富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经验。在“十二五”期间,它进入了“车辆牵引”的发展模式。从2003年的“超越一号”燃料电池汽车到2015年的上汽荣威950燃料电池汽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水平一直代表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世博会、新能源汽车里程等示范应用中表现突出。产业链资源丰富。上海有30多家专门从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制造的企业,涵盖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整车,以及推广应用和配套服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嘉定区已初步形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资源集聚,包括上汽集团、汽车城集团、同济大学、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燃气、电驱、改造、顺化、全球享车、治理等一批重点单位。拥有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平台、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配套要素,持续吸引众多国内外具有产业链优势的汽车公司和企业落户。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资源向上海集聚的趋势已逐步形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竞争重点已从技术研发转向全产业链各环节。上海急需在示范运营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抓住燃料电池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政策机遇,突破发展瓶颈。通过车辆牵引和示范驱动,合理配置资源,抓住3-5年的窗口期,确立上海在燃料电池汽车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稳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进程。二、顾……
意识形态、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上海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工程。牢牢把握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趋势,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上海优势,着力突破关键瓶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国内外领先的一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打造高端生态圈,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人才,构建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2、坚持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加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科学布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突破口,编制规划实施方案,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坚持创新驱动。明确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路线,重点探索燃料电池堆、发动机集成与控制、辅助系统关键部件等技术,突破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发展瓶颈。坚持示范引领。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分时运营和公共交通物流汽车区域示范运营,共同优化燃料电池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坚持协调推进。深化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形成牵头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规范有序、协调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促进产业链快速发展。3.发展目标:推进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运营,建设氢能基础设施、研发测试服务平台等共性设施,突破汽车燃料电池堆、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引导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地和产业基金,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商业化-短期目标(2017-2020年)。建设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示范城市,形成优质产业链资源聚集效应,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核心关键技术与国际产业水平同步。在技术链层面,堆栈、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组件等核心技术向国际水平跟踪,关键指标与国际标准接轨。在产业链层面,我们将打造包括关键零部件、堆叠、系统集成、测试认证服务、汽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聚集100多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和燃料电池汽车检测中心。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建设5-10个加氢站和2个小客车示范区,运营规模3000辆,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等车辆试点-中期目标(2021-2025年)。规划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在区域内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在区域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商业物流等领域实现批量交付,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技术链层面,形成了一系列燃料电池堆产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与国际水平同步。在产业链层面,有1个国际……
有影响力的整车企业,2-3家动力系统企业,8-10家关键零部件企业,2家世界一流的研发和公共服务机构。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在示范运营推广层面,将建设50个加氢站,客车不少于2万辆,其他专用车不少于1万辆。在前期成功试点运营公交车、商用公交车和物流车的基础上,将酌情扩大推广规模-长期目标(2026-2030年)。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整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全面成熟。实现了对私人用户的进一步市场推广,带动了氢能运输,辐射了全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链层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和制造将整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在产业链层面,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将带动燃料电池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多元化应用。在示范运营和推广层面,上海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将辐射全国,带动未来社会能源和动力转型。Iii.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的关键任务1。构建应用驱动的发展模式基于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定位,探索互联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燃料电池汽车创新运营商业模式,落实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组织管理、政策保障等措施,带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快速发展。设立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开展公共交通、定制共享班车、分时等运营示范,促进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任务二:规划加氢站建设,落实责任主体,部署加氢站网络布局规划和建设,解决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瓶颈。在产业设施和氢源基地基础上,推进上海氢站走廊、嘉定、崇明、上海化工区、临港等示范区氢站规划建设。配合示范线和示范区建设,研究加氢终端补贴等政策,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促进上海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同发展。任务三:创建产业园区,推动国际汽车城科技创新港、同济科技园、外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等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园区建设,增强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技术研发向产业化转移,吸引人才、资本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一步集聚,促进资源整合和国内外产业链良性互动,提高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园区相关企业将超过100家,形成相对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到2025年,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核心产品领域将有3-5家国内外领先企业。任务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机动车检验检测中心、同济大学智能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进一步发展其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反应堆和关键部件方面的服务能力,建设第三方优质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健康开放的合作机制。支持发展技术研发服务、计量检测和认证服务,降低行业研发成本,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加强国内外行业和行业组织联系,加快建立健全燃料电池、加氢站相关法规标准。促进技术与产业交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政策、行业信息、技术分析等服务,建立国际产业链交流合作机制,加快工业化进程。任务五:实施重大专项,定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大方向,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开展堆芯材料、发动机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推进试验技术和指标体系研究。突破燃料电池堆关键技术,开展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技术研究,提高堆产品性能和寿命,降低成本。优化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控制技术,研究高比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实现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全面提高。加强辅助系统关键部件研发,重点突破空气压缩机、氢循环泵、加湿器、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技术,进一步完善关键部件技术链。燃料电池组、关键部件和发动机系统集成测试技术和指标体系研究。任务六:设立产业基金,引导和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资本设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金,吸引和煽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在技术链层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和制造将整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在产业链层面,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将带动燃料电池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多元化应用。在示范运营和推广层面,上海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将辐射全国,带动未来社会能源和动力转型。Iii.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的关键任务1。构建应用驱动的发展模式基于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定位,探索互联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燃料电池汽车创新运营商业模式,落实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组织管理、政策保障等措施,带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快速发展。设立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开展公共交通、定制共享班车、分时等运营示范,促进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任务二:规划加氢站建设,落实责任主体,部署加氢站网络布局规划和建设,解决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瓶颈。在产业设施和氢源基地基础上,推进上海氢站走廊、嘉定、崇明、上海化工区、临港等示范区氢站规划建设。配合示范线和示范区建设,研究加氢终端补贴等政策,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促进上海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同发展。任务三:创建产业园区,推动国际汽车城科技创新港、同济科技园、外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等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园区建设,增强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技术研发向产业化转移,吸引人才、资本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一步集聚,促进资源整合和国内外产业链良性互动,提高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园区相关企业将超过100家,形成相对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到2025年,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核心产品领域将有3-5家国内外领先企业。任务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机动车检验检测中心、同济大学智能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进一步发展其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反应堆和关键部件方面的服务能力,建设第三方优质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健康开放的合作机制。支持发展技术研发服务、计量检测和认证服务,降低行业研发成本,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行业标准研究制定,加强国内外行业和行业组织联系,加快建立健全燃料电池、加氢站相关法规标准。促进技术与产业交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政策、行业信息、技术分析等服务,建立国际产业链交流合作机制,加快工业化进程。任务五:实施重大专项,定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大方向,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开展堆芯材料、发动机系统集成与控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推进试验技术和指标体系研究。突破燃料电池堆关键技术,开展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技术研究,提高堆产品性能和寿命,降低成本。优化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控制技术,研究高比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实现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全面提高。加强辅助系统关键部件研发,重点突破空气压缩机、氢循环泵、加湿器、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技术,进一步完善关键部件技术链。燃料电池组、关键部件和发动机系统集成测试技术和指标体系研究。任务六:设立产业基金,引导和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资本设立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金,吸引和煽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
9月12日,威马汽车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宣布,将与360集团在汽车智能网联安全方面达成合作。“威马汽车作为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未来量产车型将100联网。
1900/1/1 0:00:00作为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已是国内外车企和互联网巨头争相布局的战略高地。
1900/1/1 0:00:00在媒体的宣传中,电池系统似乎总是解决所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出相关问题的万能灵药,其中也包括“优先次序效应”引起的“价格竞食”。
1900/1/1 0:00:008月,安徽、苏州、合肥、西安、杭州、重庆六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政策。2017年18月共有30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宏观综合政策。
1900/1/1 0:00:00近日,威马汽车位于温州市瓯江口的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已完成所有主体厂房土建建设,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已经全部封顶,全面进入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
1900/1/1 0:00:00近日,全国汽车标准委员会就汽车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征求意见。该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纯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