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让电池制造商感到压力。”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中心副总裁李凤梅告诉记者。钴是涨幅最大的上游金属。截至2017年12月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钴价格已升至75205美元/吨,比年初上涨了130%以上。伦敦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金属和其他金属期货和期权市场。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是三元电池,即以锰酸镍钴锂或铝酸镍钴钴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其前驱体材料是以镍、钴、锰或镍、钴和铝为原料,钴是不可或缺的稳定剂。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30万辆。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170万辆至200万辆,历史上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超过500万辆。随着终端需求的快速增长,3C时代一度过剩的钴已经供不应求。英国商品研究所预测,钴的库存将从2015年的4.65个月下降到2018年的2.58个月。国内知名电池公司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为了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摆脱钴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提高镍在三元电池原材料配比中的比例已成为行业共识。根据韩国SNE的研究,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产值将达到317亿美元,2025年将进一步达到979亿美元。作为一个千亿美元的巨大市场,钴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千亿电池市场的技术变革。同时,高镍路线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加速淘汰中小电池制造商。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钴再次成为稀缺产品。根据Metal Bulletin(MB)的数据,截至2018年初,全球钴现货价格已升至81548美元/吨,较2017年初的33280美元/吨上涨145%。LME期货钴价也升至75205美元/吨,涨幅131.52%。全球现货钴市场一直缺乏成熟的定价体系。尽管伦敦金属交易所在2010年推出了一份钴金属期货合约,但该合约直到2017年才活跃,因此钴的交易长期以来一直基于MB的每周两次报价。钴价格的上涨幅度如此之大,与供需和人为投机都有关系。钴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主要与铜和镍伴生,独立的钴资源仅占17%。然而,尾矿中钴的含量很低,主要以同构或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全球钴储量并不多,尤其是在中国。据智研信息计算,2016年,中国生产了4.5万吨精炼钴(通过冶炼提纯的钴),但自产钴矿石的金属含量仅为77万吨,钴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80%。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2016年,全球钴储量为700万金属吨(金属吨是指各种矿产资源中所含特定金属的质量),其中刚果(金)储量达到340万金属吨,占总储量的48.6%。第二大储量是澳大利亚,约有100万金属吨钴。中国的钴储量只有8万吨。在电池原材料中,钴的全球储量不到锂的一半,镍的储量不到9%。根据国内行业信息机构和出版中心安泰客的数据,2016年,全球精炼钴产能为14.73万金属吨,产量为109528金属吨。2016年,全球钴消费量为104231金属吨,其中58331金属吨用于电池,剩下5297金属吨。与2015年剩余的5092金属吨相同。人为因素也推动了这一轮的飙升。钴是一种稀缺金属,其生产能力一直相对集中。刚果(黄金)拥有最大的钴储量,拥有10座矿山。阿蒙……
其中,瑞士嘉能可已掌握五座矿山,洛阳钼业、哈萨克斯坦欧亚自然资源公司、阿联酋沙利纳资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和金川集团公司各持有一座矿山。嘉能可控制的钴资源约占刚果民主共和国矿山钴资源的67%。事实上,嘉能可供应全球30%的钴资源,其中约20%由手工供应,50%由十几家其他贸易商供应。生产能力的集中导致了拥有绝对数量的大公司垄断价格的能力。作为全球最大的钴资源供应商,嘉能可一直在控制产能,例如停止刚果加丹加铜钴矿(黄金)的生产。此外,抓手事件的持续发酵导致钴产量下降。2016年,一个国际组织声称,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矿开采中有大量的体力劳动者,甚至童工,这侵犯了人权。自那以后,嘉能可、自由港和其他公司表示,他们不会与手工采矿者进行交易。2017年11月,伦敦金属交易所对供应源涉嫌使用童工展开调查。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终端应用企业迫使中游冶炼企业明确原料来源,不要手抓矿石。这进一步降低了钴的产量。李凤梅表示,钴的价格是出于对短缺的预期而推测的。尽管业界表示钴生产可能存在缺口,但没有一家下游电池公司因为没有钴而停产。目前,钴的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钴的供应可能是短期的。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达到115万辆,新能源乘客车占比有望提高到1%。如果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能达到115万辆,以自行车10公斤的钴消费量计算,钴的消费量将达到1.15万吨。东兴证券预计,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万辆,钴的消费量将达到1.5万吨。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但2017年钴产量并没有相应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主要钴生产商的总产量下降了约6%。嘉能可2017年前三季度的产量为1.98万金属吨,同比下降5.7%;
2017年前三季度,洛阳钼业的Tenke Mine、Sherritt和Vale的产量分别下降了8.9%、3.9%和0.9%。为了应对需求的增加,国内外企业将在2018年增加产能,例如韩瑞钴业子公司刚果迈特5000吨电解钴生产线项目的早期氢氧化钴项目。韩瑞钴业秘书长办公室告诉记者,2000吨氢氧化钴项目投产后,迈特工厂的3000吨氢氧化钴矿项目已经投产,但产能释放仍需时间。华友钴业在刚果(金)拥有的Kambove和PE527矿山也将于2018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3000吨。嘉能可宣布重启加丹加铜钴矿。安泰科钴业分析师王正新对记者表示,从上游产能和下游消费来看,短期内钴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然而,由于基础设施水平落后、能源短缺以及刚果(金)的一般政府,这些产能的计划扩张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粗钴将从刚果(金)运往南非出口,非洲的情况也将影响出口量。王正新表示,如果这些产能能够如期释放,2018年钴价将稳中有升,不会像2017年那样暴涨。2018年应升至600000-650000吨。钴价格的飙升给中游电池公司带来了压力。李凤梅表示,由于钴的价格持续上涨,制造三元电池的公司开始开发高镍,并减少钴的使用。镍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在地球上排名第五,仅次于硅、氧、铁和镁。目前,已探明储量高达7.2亿吨金属吨。国内许多生产镍钴锰电池的企业正在从111家过渡到523家、622家甚至811家。上述不同的模型代表了镍、钴和锰三种原料的不同比例。例如,111型的镍、钴、锰的比例为1:1,以此类推。中国化学物理电力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延龙告诉记者,523到622,再到811是目前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目前,补贴政策对能源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镍是趋势。然而,生产高镍电池并不容易。由于镍是一种活性金属,随着三元合金中镍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降低,导致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显著降低。有限公司工程部副总工程师朱玉龙告诉记者,镍比越高,整个阴极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差。在高温和外部冲击的情况下,高镍电池会存在安全隐患。高镍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会导致电池膨胀,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此外,高镍三元材料在电池组装过程中不能接触空气,需要纯氧气氛。一位国内知名电池公司的高层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电池公司都是从镍钴锰111的生产开始,而镍钴锰的组装不需要纯氧气氛,所以国内电池工厂几乎没有氧气燃烧过程。为了大规模生产镍钴锰811,需要对车间和设备进行重新设计,而设备制造技术的落后也是制约镍钴锰812大规模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镍钴锰523是中国最成熟的三元技术,其次是镍钴锰622。然而,只有BIC电池声称已经实现了镍钴锰811圆柱形动力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据了解,除比克电池外,杉杉能源、宁波金河、天津八毛、鹏辉能源等企业的811个项目也已投产,当盛科技、天力锂能的811项目已进入中试。针对镍钴锰811的产气问题,主流电池制造商和正极材料制造商正在组建一个小组来解决技术问题。在公关……
ent,尽管许多企业声称811项目已经投产,但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新能源汽车配备了811电池。上述高层人士预计,镍钴锰811系统的成品可能会在2018年底出现。然而,镍钴锰811技术的全面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2019年前后,锂和钴将持续吃紧,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是锂电池技术突破的动力。在这一轮重组中,30%的企业很可能会倒闭。据业内人士透露,2017年前十个月锂电池累计装机容量为18.1GWh,共有76家电池制造商形成有效装机供应,而2016年为109家。这意味着,2017年可能会有大约30家电池工厂倒闭。2017年第四季度,比亚迪、银隆等国内多家企业开始对动力锂电池设备进行招标。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锂电池研究所的计算,从长期规划的角度来看,根据各国燃油车的退出机制,锂电池的需求将是目前市场预期的几十倍。这也意味着,按照2025年电气化率将达到30%的估算,装备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达到7000亿元,年均需求1000亿元,而2017年的行业产值只有100多亿元。“2017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让电池制造商感到压力。”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中心副总裁李凤梅告诉记者。钴是涨幅最大的上游金属。截至2017年12月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钴价格已升至75205美元/吨,比年初上涨了130%以上。伦敦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金属和其他金属期货和期权市场。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是三元电池,即以锰酸镍钴锂或铝酸镍钴钴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其前驱体材料是以镍、钴、锰或镍、钴和铝为原料,钴是不可或缺的稳定剂。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30万辆。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170万辆至200万辆,历史上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超过500万辆。随着终端需求的快速增长,3C时代一度过剩的钴已经供不应求。英国商品研究所预测,钴的库存将从2015年的4.65个月下降到2018年的2.58个月。国内知名电池公司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为了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摆脱钴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提高镍在三元电池原材料配比中的比例已成为行业共识。根据韩国SNE的研究,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产值将达到317亿美元,2025年将进一步达到979亿美元。作为一个千亿美元的巨大市场,钴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千亿电池市场的技术变革。同时,高镍路线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加速淘汰中小电池制造商。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钴再次成为稀缺产品。根据Metal Bulletin(MB)的数据,截至2018年初,全球钴现货价格已升至81548美元/吨,较2017年初的33280美元/吨上涨145%。LME期货钴价也升至75205美元/吨,涨幅131.52%。全球现货钴市场一直缺乏成熟的定价体系。尽管伦敦金属交易所在2010年推出了一份钴金属期货合约,但该合约直到2017年才活跃,因此钴的交易长期以来一直基于MB的每周两次报价。钴价格的上涨幅度如此之大,与供需和人为投机都有关系。钴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主要与铜和镍有关,而独立的钴……
t资源仅占17%。然而,尾矿中钴的含量很低,主要以同构或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全球钴储量并不多,尤其是在中国。据智研信息计算,2016年,中国生产了4.5万吨精炼钴(通过冶炼提纯的钴),但自产钴矿石的金属含量仅为77万吨,钴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80%。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2016年,全球钴储量为700万金属吨(金属吨是指各种矿产资源中所含特定金属的质量),其中刚果(金)储量达到340万金属吨,占总储量的48.6%。第二大储量是澳大利亚,约有100万金属吨钴。中国的钴储量只有8万吨。在电池原材料中,钴的全球储量不到锂的一半,镍的储量不到9%。根据国内行业信息机构和出版中心安泰客的数据,2016年,全球精炼钴产能为14.73万金属吨,产量为109528金属吨。2016年,全球钴消费量为104231金属吨,其中58331金属吨用于电池,剩下5297金属吨。与2015年剩余的5092金属吨相同。人为因素也推动了这一轮的飙升。钴是一种稀缺金属,其生产能力一直相对集中。刚果(黄金)拥有最大的钴储量,拥有10座矿山。其中,瑞士嘉能可已掌握5座矿山,洛阳钼业、哈萨克斯坦欧亚自然资源公司、阿联酋沙利纳资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和金川集团公司各持有1座矿山。嘉能可控制的钴资源约占刚果民主共和国矿山钴资源的67%。事实上,嘉能可供应全球30%的钴资源,其中约20%由手工供应,50%由十几家其他贸易商供应。生产能力的集中导致了拥有绝对数量的大公司垄断价格的能力。作为全球最大的钴资源供应商,嘉能可一直在控制产能,例如停止刚果加丹加铜钴矿(黄金)的生产。此外,抓手事件的持续发酵导致钴产量下降。2016年,一个国际组织声称,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钴矿开采中有大量的体力劳动者,甚至童工,这侵犯了人权。自那以后,嘉能可、自由港和其他公司表示,他们不会与手工采矿者进行交易。2017年11月,伦敦金属交易所对供应源涉嫌使用童工展开调查。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终端应用企业迫使中游冶炼企业明确原料来源,不要手抓矿石。这进一步降低了钴的产量。李凤梅表示,钴的价格是出于对短缺的预期而推测的。尽管业界表示钴生产可能存在缺口,但没有一家下游电池公司因为没有钴而停产。目前,钴的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钴的供应可能是短期的。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达到115万辆,新能源乘客车占比有望提高到1%。如果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能达到115万辆,以自行车10公斤的钴消费量计算,钴的消费量将达到1.15万吨。东兴证券预计,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万辆,钴的消费量将达到1.5万吨。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但2017年钴产量并没有相应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主要钴生产商的总产量下降了约6%。嘉能可2017年前三季度的产量为1.98万金属吨,同比下降5.7%;
2017年前三季度,洛阳钼业的Tenke Mine、Sherritt和Vale的产量分别下降了8.9%、3.9%和0.9%。为了应对需求的增加,国内外企业将在2018年增加产能,例如韩瑞钴业子公司刚果迈特5000吨电解钴生产线项目的早期氢氧化钴项目。韩瑞钴业秘书长办公室告诉记者,2000吨氢氧化钴项目投产后,迈特工厂的3000吨氢氧化钴矿项目已经投产,但产能释放仍需时间。华友钴业在刚果(金)拥有的Kambove和PE527矿山也将于2018年投产,届时产能将达到3000吨。嘉能可宣布重启加丹加铜钴矿。安泰科钴业分析师王正新对记者表示,从上游产能和下游消费来看,短期内钴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然而,由于基础设施水平落后、能源短缺以及刚果(金)的一般政府,这些产能的计划扩张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粗钴将从刚果(金)运往南非出口,非洲的情况也将影响出口量。王正新表示,如果这些产能能够如期释放,2018年钴价将稳中有升,不会像2017年那样暴涨。2018年应升至600000-650000吨。钴价格的飙升给中游电池公司带来了压力。李凤梅表示,由于钴的价格持续上涨,制造三元电池的公司开始开发高镍,并减少钴的使用。镍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在地球上排名第五,仅次于硅、氧、铁和镁。目前,已探明储量高达7.2亿吨金属吨。国内许多生产镍钴锰电池的企业正在从111家过渡到523家、622家甚至811家。上述不同的模型代表了镍、钴和锰三种原料的不同比例。例如,111型的镍、钴、锰的比例为1:1,以此类推。中国化学物理电力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延龙告诉记者,523到622,再到811是目前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目前,补贴政策对能源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镍是趋势。然而,生产高镍电池并不容易。由于镍是一种活性金属,随着三元合金中镍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降低,导致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显著降低。有限公司工程部副总工程师朱玉龙告诉记者,镍比越高,整个阴极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差。在高温和外部冲击的情况下,高镍电池会存在安全隐患。高镍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会导致电池膨胀,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此外,高镍三元材料在电池组装过程中不能接触空气,需要纯氧气氛。一位国内知名电池公司的高层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电池公司都是从镍钴锰111的生产开始,而镍钴锰的组装不需要纯氧气氛,所以国内电池工厂几乎没有氧气燃烧过程。为了大规模生产镍钴锰811,需要对车间和设备进行重新设计,而设备制造技术的落后也是制约镍钴锰812大规模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镍钴锰523是中国最成熟的三元技术,其次是镍钴锰622。然而,只有BIC电池声称已经实现了镍钴锰811圆柱形动力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据了解,除比克电池外,杉杉能源、宁波金河、天津八毛、鹏辉能源等企业的811个项目也已投产,当盛科技、天力锂能的811项目已进入中试。针对镍钴锰811的产气问题,主流电池制造商和正极材料制造商正在组建一个小组来解决技术问题。在公关……
ent,尽管许多企业声称811项目已经投产,但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新能源汽车配备了811电池。上述高层人士预计,镍钴锰811系统的成品可能会在2018年底出现。然而,镍钴锰811技术的全面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2019年前后,锂和钴将持续吃紧,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是锂电池技术突破的动力。在这一轮重组中,30%的企业很可能会倒闭。据业内人士透露,2017年前十个月锂电池累计装机容量为18.1GWh,共有76家电池制造商形成有效装机供应,而2016年为109家。这意味着,2017年可能会有大约30家电池工厂倒闭。2017年第四季度,比亚迪、银隆等国内多家企业开始对动力锂电池设备进行招标。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锂电池研究所的计算,从长期规划的角度来看,根据各国燃油车的退出机制,锂电池的需求将是目前市场预期的几十倍。这也意味着,按照2025年电气化率将达到30%的估算,装备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达到7000亿元,年均需求1000亿元,而2017年的行业产值只有100多亿元。
标签:比亚迪
据报道,本周三,由福特公司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AI所研发的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匹兹堡市发生一起交通工具事故,事故导致两人受伤送往医院。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麦凯恩(McCain)与高通在本周的2018CES上展出其互联汽车技术,作为其CV2X技术演示的重要环节。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欲打造成全球电动车市场领导者,大众品牌正在组建一个电子移动性(emobility)部门。
1900/1/1 0:00:00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2017年1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销量达到98万,同比增长132,环比11月增长1
1900/1/1 0:00:00充电40s续航10公里,充电效率与运行流畅性大幅提升;一键启动,充电弓智能下压完成充电,全程便捷无需手工操作;一托多、群管群控、智能分配功率,保障需求的同时降低投入成本,经济实用;
1900/1/1 0:00:002018年1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Electrek报道,特斯拉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建设第三个Powerpack电池系统,规模可能比首个系统还大,而合作对象依旧是法国风力公司Neoen。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