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昌市发布的《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通知》明确,到2020年,许昌城市公交公司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100辆(约1.3万辆标准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超过70%;新能源汽车在主城出租车中的比例将力争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培育一两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初步形成“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等)、整车制造、质检检测、充电设施、市场运营、电池回收”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实现纯电动商用车产能10万辆,销售收入450亿元;纯电动乘用车产能达到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20GWh(十亿瓦时),电池及电池材料销售收入400亿元。当超级电容器的产能达到160亿安培时,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
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50万套,销售收入50亿元。该充电桩产能60万套,销售收入80亿元,是国内一流的充电桩生产基地。力争在2020年建成服务新能源汽车的城市充电网络,包括全市20个快速充电站、8个集中式交流充电站、30个交直流混合充电站、3000个分散式交流充电端口,实现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在中心城市实施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三年补贴办法,对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单位分别给予300元和600元补贴,对500个充电桩的电动汽车充电监测服务平台启动给予100万元补贴。关于印发《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11月20日《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为加快我市新能源车产业转型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以“纯电动驱动”为主要方向,实施“一个引领、两个系列、三个重点、四个突破、五个体系”战略,即,以汽车制造商为龙头,突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系列,瞄准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关键点,推广关键技术和系统。构建整车及配套产业链、技术研发与测试、配套充换电设施、服务保障网络、示范应用五大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作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二) 主要原则1。坚持突出优势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继续加大新能源商用车功能性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和巩固商用车主体地位。同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建设,形成商用车与乘用车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2.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深入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间,我们将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集聚资源,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4、坚持产业培育相结合……
s和支持服务。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产业链加速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做好营销、售后服务和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三) 产业布局根据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和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总体产业布局为“一集群、两中心、三基地”。A集群:依托电动谷核心区和长葛市产业集群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两个中心:依托电动谷核心区,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检测中心和服务保障网络中心;三大基地:以电动谷核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重点的整车生产基地;以许继集团、黄河集团、森源集团为龙头的设备生产基地充换电;以黄河工业园、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工业园、丽贝卡天意超级电容器工业园为重点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四) 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1-2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以“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等)、整车制造、质检检测、充电设施、市场运营、电池回收”为核心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1.整车:纯电动商用车产能10万辆,销售收入450亿元;纯电动乘用车产能达到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2.关键零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20GWh(十亿瓦时),电池及电池材料销售收入400亿元;当超级电容器的产能达到160亿安培时,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50万套,销售收入50亿元。3、充换电设备:充电桩产能60万套,销售收入80亿元,建成国内一流的充电桩生产基地。二是重点任务(1)构建以整车为龙头的产业链体系。培育整车龙头企业。依托森源重工,努力推动纯电动商用车与乘用车协同发展。巩固商用车的主导地位。重点开发纯电动道路清扫车、多功能抑尘车、自装卸垃圾车等环卫专用车系列、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冷藏车、快递车等物流专用车系列,增加功能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商用车的主导地位。加快培育和引进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加快乘用车的升级和发展。重点推进森源重工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争取早日获得项目立项和生产资质,发挥引领作用;
按照“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支持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规范升级发展,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2.加强核心部件。重点围绕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完善产业链。加快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努力扩大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阴极锂电池的规模,加大石墨烯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发。重点推进河南力轩科技有限公司、沃特玛联盟等企业动力锂电池生产线建设,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阴极锂电池的生产能力和单体能量密度,力争2020年达到20GW;依托黄河集团等企业,加快石墨烯技术研发,实现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的重大突破,提高电池性能,增加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以丽贝卡天一超级电容器产业园为龙头,加快超级电容器工业化,力争2020年产能达到160亿安时,提升动力电池供电能力;加大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力度,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能规模,增强配套能力。增强电机与电控的匹配能力。以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为重点,加快建设50万套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集成系统生产线,提升整车配套能力;
支持许昌和润机电有限公司、恒丰实业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集成电机总成、轮毂电机、量子电机等动力电机系统上实现新的科技突破,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零部件模块化。围绕“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共性关键技术,积极推进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单元等关键零部件的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推动产品从单件加工向系统化、装配化、模块化发展,推动汽车动力总成模块化,有效提高汽车系统的综合控制能力。3.从高起点发展汽车电子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是许昌汽车零部件中最薄弱的环节。聚焦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控系统、车身电控系统、车联网和车辆电子信息系统、汽车总线网络和嵌入式系统等五大系统,以及汽车芯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完善汽车产业链中的汽车电子系统环节,支持现有汽车电子企业升级规模化,大力引进发达地区的汽车电子系统制造商,鼓励和引导许继集团等研发能力较强的非汽车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和生产。(2) 建立完善的研发和质量检验体系。4.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森源重工现有的河南省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森源重工研发团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研发设备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改善研发条件,建立创新机制,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中心,增强龙头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5.建设设施齐全的检测检测基地。依托森源重工河南省电动专用车工程实验室,完善包括车辆环境实验室(底盘测功机试验和车辆侧倾试验)、零部件实验室(电池、线束、控制器、电机、高低温试验)、电磁兼容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车辆性能测试道路,同时整合许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建立许昌汽车及零部件测试基地,建立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共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增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实验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测试基地。6.发挥异地合作研发机构的作用。依托森源集团北京森源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院,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研发团队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宏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成果,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支持恒丰实业与浙江大学开展轮毂电机研发合作,建立产业化基地。(三) 建立完善的充电设施生产服务体系7。建设国内一流的充电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建设许继集团5条年产30万套智能充电桩的生产线,确保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和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持续保持;
推动黄河集团蓝电智能科技公司22条充电桩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实现日产400台的产能规模;增强森源集团和智能继电器公司充电设施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充电产品的技术升级。依托许继集团、黄河集团等企业,加大高效自适应智能快充技术、动力电池高自适应快换技术、多源信息互联集成运营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等的研发。,加快研发具有灵活自动配电控制的“一对多”充电技术产品,提高充电服务能力;努力解决互联互通的充电服务信息共享技术,实现充电设施位置、状态、参数和交易信息的跨平台共享;加快开发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原型,建设无线充电试验段,突破无线充电技术。8.推进我市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认真落实《许昌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加大公共资源整合力度,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同步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形成相对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按照“桩优先”的要求,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力度,以PPP模式通过公开竞争授予特许经营权,对车桩一体化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区、住宅、内部停车场和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六网一平台”,即车桩一体化的智能电动公交车充电网络、汽车租赁充电网络、分时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市政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网、电网公共充电设施网络和智能充电服务平台。力争在2020年建成服务新能源汽车的城市充电网络,包括全市20个快速充电站、8个集中式交流充电站、30个交直流混合充电站、3000个分散式交流充电端口,实现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9.提高充电设备的国内市场份额。依托许继集团、黄河集团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技术和标准优势,运用新模式充分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充电设备市场份额。近日,许昌市发布的《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通知》明确,到2020年,许昌城市公交公司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100辆(约1.3万辆标准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超过70%;新能源汽车在主城出租车中的比例将力争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培育一两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初步形成“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等)、整车制造、质检检测、充电设施、市场运营、电池回收”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实现纯电动商用车产能10万辆,销售收入450亿元;纯电动乘用车产能达到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20GWh(十亿瓦时),电池及电池材料销售收入400亿元。当超级电容器的产能达到160亿安培时,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
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50万套,销售收入50亿元。该充电桩产能60万套,销售收入80亿元,是国内一流的充电桩生产基地。力争在2020年建成服务新能源汽车的城市充电网络,包括全市20个快速充电站、8个集中式交流充电站、30个交直流混合充电站、3000个分散式交流充电端口,实现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在中心城市实施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三年补贴办法,对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单位分别给予300元和600元补贴,对500个充电桩的电动汽车充电监测服务平台启动给予100万元补贴。关于印发《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11月20日《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为加快我市新能源车产业转型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按照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以“纯电动驱动”为主要方向,实施“一个引领、两个系列、三个重点、四个突破、五个体系”战略,即,以汽车制造商为龙头,突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系列,瞄准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关键点,推广关键技术和系统。构建整车及配套产业链、技术研发与测试、配套充换电设施、服务保障网络、示范应用五大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作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二) 主要原则1。坚持突出优势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继续加大新能源商用车功能性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和巩固商用车主体地位。同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建设,形成商用车与乘用车协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2.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创新发展,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深入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3.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在产业培育期间,我们将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集聚资源,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生产,引导市场消费。进入产业成熟期后,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4、坚持产业培育相结合……
s和支持服务。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产业链加速发展。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充电设施、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做好营销、售后服务和电池回收利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三) 产业布局根据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和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总体产业布局为“一集群、两中心、三基地”。A集群:依托电动谷核心区和长葛市产业集群区,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两个中心:依托电动谷核心区,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检测中心和服务保障网络中心;三大基地:以电动谷核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重点的整车生产基地;以许继集团、黄河集团、森源集团为龙头的设备生产基地充换电;以黄河工业园、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工业园、丽贝卡天意超级电容器工业园为重点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四) 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1-2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以“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等)、整车制造、质检检测、充电设施、市场运营、电池回收”为核心的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1.整车:纯电动商用车产能10万辆,销售收入450亿元;纯电动乘用车产能达到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2.关键零部件: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20GWh(十亿瓦时),电池及电池材料销售收入400亿元;当超级电容器的产能达到160亿安培时,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50万套,销售收入50亿元。3、充换电设备:充电桩产能60万套,销售收入80亿元,建成国内一流的充电桩生产基地。二是重点任务(1)构建以整车为龙头的产业链体系。培育整车龙头企业。依托森源重工,努力推动纯电动商用车与乘用车协同发展。巩固商用车的主导地位。重点开发纯电动道路清扫车、多功能抑尘车、自装卸垃圾车等环卫专用车系列、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冷藏车、快递车等物流专用车系列,增加功能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商用车的主导地位。加快培育和引进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加快乘用车的升级和发展。重点推进森源重工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争取早日获得项目立项和生产资质,发挥引领作用;
按照“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支持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规范升级发展,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2.加强核心部件。重点围绕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完善产业链。加快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努力扩大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阴极锂电池的规模,加大石墨烯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发。重点推进河南力轩科技有限公司、沃特玛联盟等企业动力锂电池生产线建设,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阴极锂电池的生产能力和单体能量密度,力争2020年达到20GW;依托黄河集团等企业,加快石墨烯技术研发,实现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技术的重大突破,提高电池性能,增加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以丽贝卡天一超级电容器产业园为龙头,加快超级电容器工业化,力争2020年产能达到160亿安时,提升动力电池供电能力;加大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力度,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能规模,增强配套能力。增强电机与电控的匹配能力。以森源电动汽车产业园为重点,加快建设50万套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集成系统生产线,提升整车配套能力;
支持许昌和润机电有限公司、恒丰实业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集成电机总成、轮毂电机、量子电机等动力电机系统上实现新的科技突破,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零部件模块化。围绕“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共性关键技术,积极推进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单元等关键零部件的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推动产品从单件加工向系统化、装配化、模块化发展,推动汽车动力总成模块化,有效提高汽车系统的综合控制能力。3.从高起点发展汽车电子系统。汽车电子系统是许昌汽车零部件中最薄弱的环节。聚焦先进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电控系统、车身电控系统、车联网和车辆电子信息系统、汽车总线网络和嵌入式系统等五大系统,以及汽车芯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完善汽车产业链中的汽车电子系统环节,支持现有汽车电子企业升级规模化,大力引进发达地区的汽车电子系统制造商,鼓励和引导许继集团等研发能力较强的非汽车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和生产。(2) 建立完善的研发和质量检验体系。4.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森源重工现有的河南省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发挥森源重工研发团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研发设备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改善研发条件,建立创新机制,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中心,增强龙头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5.建设设施齐全的检测检测基地。依托森源重工河南省电动专用车工程实验室,完善包括车辆环境实验室(底盘测功机试验和车辆侧倾试验)、零部件实验室(电池、线束、控制器、电机、高低温试验)、电磁兼容实验室、,理化分析实验室和车辆性能测试道路,同时整合许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建立许昌汽车及零部件测试基地,建立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共测试平台、产品开发数据库,增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实验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测试基地。6.发挥异地合作研发机构的作用。依托森源集团北京森源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院,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研发团队在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宏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成果,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支持恒丰实业与浙江大学开展轮毂电机研发合作,建立产业化基地。(三) 建立完善的充电设施生产服务体系7。建设国内一流的充电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建设许继集团5条年产30万套智能充电桩的生产线,确保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和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持续保持;
推动黄河集团蓝电智能科技公司22条充电桩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实现日产400台的产能规模;增强森源集团和智能继电器公司充电设施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充电产品的技术升级。依托许继集团、黄河集团等企业,加大高效自适应智能快充技术、动力电池高自适应快换技术、多源信息互联集成运营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等的研发。,加快研发具有灵活自动配电控制的“一对多”充电技术产品,提高充电服务能力;努力解决互联互通的充电服务信息共享技术,实现充电设施位置、状态、参数和交易信息的跨平台共享;加快开发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原型,建设无线充电试验段,突破无线充电技术。8.推进我市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认真落实《许昌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加大公共资源整合力度,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同步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形成相对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按照“桩优先”的要求,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力度,以PPP模式通过公开竞争授予特许经营权,对车桩一体化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区、住宅、内部停车场和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六网一平台”,即车桩一体化的智能电动公交车充电网络、汽车租赁充电网络、分时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市政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网、电网公共充电设施网络和智能充电服务平台。力争在2020年建成服务新能源汽车的城市充电网络,包括全市20个快速充电站、8个集中式交流充电站、30个交直流混合充电站、3000个分散式交流充电端口,实现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9.提高充电设备的国内市场份额。依托许继集团、黄河集团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技术和标准优势,运用新模式充分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充电设备市场份额。支持许继集团继续全面参与国家电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在国家电网充电桩市场的领先地位;积极与国内一线车厂开展车桩合作,争取与宇通、中通、金龙、比亚迪、北汽、东风、力帆等国内客车、乘用车开展合作;与当地交通投资公司深度合作,参与各城市公共交通等充电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与系统外建筑运营商广泛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产品、技术、工程承包等一系列服务。同时,针对住宅、商场等慢充市场,积极与华夏幸福、万达、丹尼斯、租赁、滴滴、,共享和其他公司探索新的市场发展模式。(四) 构建服务保障网络系统10。加强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整合许继集团、城市公交公司、万里集团和许昌市的各种资源,以车联网运营管理系统为载体,构建覆盖全市的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快递物流车、充换电站等智能化、数字化服务网络。11.加强车辆安全运行监控。以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平台为核心,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充电设备的事故预警信息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对运行中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充电设备进行实时跟踪、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故障诊断,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12.加强汽车服务保障。以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和应用企业为骨干,计划建设一批安全责任明确、服务质量有保障的固定综合服务站,负责新能源汽车的维护和维修,定期对上线运行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安全检查和性能测试,确保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五) 建立完善的示范、推广和应用体系13。在公共领域进行示范和推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购置或更新公务用车,增加或更新公共交通和出租车领域的车辆,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许昌市公交公司将拥有1100辆新能源汽车(约1.3万辆标准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超过70%;
新能源汽车在主城出租车中的比例将力争达到30%以上。14.推广新的商业运营模式。许昌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复制推广,以搞活商业运营企业,扩大生产企业市场,扩大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支持万里交通、森源重工等新能源乘用车运营商和制造商在城市内外开展或参与新能源汽车分时业务,研究建立适合公众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资源、停车资源等的交车机制。,使其与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出行方式协调发展,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城市交通出行体系。同时,搭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增强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力争2020年在许昌推出1000辆共享新能源汽车。鼓励森源重工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融资租赁新商业模式,推动租赁业务与现代信息平台的融合。支持万里交通、城市公交公司、沃特玛联盟等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开展定制客运专线、定制公交车、定制公务用车、城际租赁、货运物流租赁等跨区域定制服务,构建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能源+新服务+新网络”新运营模式。第三,保障措施(1)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领导,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工信委配合,长葛市、示范区、森源集团参与,落实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重点制定实施《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建立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产业运行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开展工作督导,定期通报产业转型发展情况。(2) 完善配套政策。设立专项基金。设立2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链企业发展。支持县(市、区)设立专项基金,同时引导外部资金更多投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完善的基金投资政策体系,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投资不足问题。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公共研发平台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中心城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三年补贴办法,对公共领域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的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分别给予300元和600元补贴,对电动汽车充电监测服务平台的充电桩给予100万元的运营启动补贴;
认真落实国家四部委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积极争取《河南省支持转型发展的若干财政政策》的支持。增加政府采购。落实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为中标的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3)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乘用车、客车等整车和电机、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为重点,把完善产业链中缺失和薄弱环节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以延链和配套建设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重点专项投资对接活动。支持现有汽车企业利用自身基础优势与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重组合作,建设汽车生产基地,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增强集群竞争优势。(4) 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每年确定一批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重点项目,集聚财税、金融、土地、环境等政策和资源支持转型发展。对投资规模大、竞争力强、转化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市领导要将对口项目分包出去。重点推进森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工业园、丽贝卡天意超级电容器产业园、黄河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实周会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进度。(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人才计划”,为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分别提供不低于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项目启动支持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资金以及场地供应支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安家补贴、生活补贴、个人所得税补贴和一次性补贴等待遇;分配年度专项培训资金,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各类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支持许继集团继续全面参与国家电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在国家电网充电桩市场的领先地位;积极与国内一线车厂开展车桩合作,争取与宇通、中通、金龙、比亚迪、北汽、东风、力帆等国内客车、乘用车开展合作;与当地交通投资公司深度合作,参与各城市公共交通等充电网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与系统外建筑运营商广泛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产品、技术、工程承包等一系列服务。同时,针对住宅、商场等慢充市场,积极与华夏幸福、万达、丹尼斯、租赁、滴滴、,共享和其他公司探索新的市场发展模式。(四) 构建服务保障网络系统10。加强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整合许继集团、城市公交公司、万里集团和许昌市的各种资源,以车联网运营管理系统为载体,构建覆盖全市的新能源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快递物流车、充换电站等智能化、数字化服务网络。11.加强车辆安全运行监控。以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平台为核心,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充电设备的事故预警信息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对运行中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充电设备进行实时跟踪、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故障诊断,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12.加强汽车服务保障。以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和应用企业为骨干,计划建设一批安全责任明确、服务质量有保障的固定综合服务站,负责新能源汽车的维护和维修,定期对上线运行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安全检查和性能测试,确保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五) 建立完善的示范、推广和应用体系13。在公共领域进行示范和推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购置或更新公务用车,增加或更新公共交通和出租车领域的车辆,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许昌市公交公司将拥有1100辆新能源汽车(约1.3万辆标准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超过70%;
新能源汽车在主城出租车中的比例将力争达到30%以上。14.推广新的商业运营模式。许昌新能源汽车运营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复制推广,以搞活商业运营企业,扩大生产企业市场,扩大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支持万里交通、森源重工等新能源乘用车运营商和制造商在城市内外开展或参与新能源汽车分时业务,研究建立适合公众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资源、停车资源等的交车机制。,使其与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出行方式协调发展,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城市交通出行体系。同时,搭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增强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力争2020年在许昌推出1000辆共享新能源汽车。鼓励森源重工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融资租赁新商业模式,推动租赁业务与现代信息平台的融合。支持万里交通、城市公交公司、沃特玛联盟等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开展定制客运专线、定制公交车、定制公务用车、城际租赁、货运物流租赁等跨区域定制服务,构建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能源+新服务+新网络”新运营模式。第三,保障措施(1)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领导,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工信委配合,长葛市、示范区、森源集团参与,落实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重点制定实施《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建立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产业运行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开展工作督导,定期通报产业转型发展情况。(2) 完善配套政策。设立专项基金。设立2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链企业发展。支持县(市、区)设立专项基金,同时引导外部资金更多投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完善的基金投资政策体系,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投资不足问题。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公共研发平台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施中心城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三年补贴办法,对公共领域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的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分别给予300元和600元补贴,对电动汽车充电监测服务平台的充电桩给予100万元的运营启动补贴;
认真落实国家四部委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积极争取《河南省支持转型发展的若干财政政策》的支持。增加政府采购。落实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为中标的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3)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以乘用车、客车等整车和电机、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为重点,把完善产业链中缺失和薄弱环节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以延链和配套建设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重点专项投资对接活动。支持现有汽车企业利用自身基础优势与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重组合作,建设汽车生产基地,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增强集群竞争优势。(4) 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每年确定一批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重点项目,集聚财税、金融、土地、环境等政策和资源支持转型发展。对投资规模大、竞争力强、转化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市领导要将对口项目分包出去。重点推进森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工业园、丽贝卡天意超级电容器产业园、黄河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实周会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进度。(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人才计划”,为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分别提供不低于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项目启动支持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的股权投资资金以及场地供应支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安家补贴、生活补贴、个人所得税补贴和一次性补贴等待遇;分配年度专项培训资金,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各类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国内首个新能源资产投融资及其价值与风险评估的专业服务平台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交易平台1月9日在广州启动。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英特尔在CES展上宣布与中国上汽集团以及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公司四维图新合作,整合并实现Mobileye道路经验管理系统RoadExperienceManagement,
1900/1/1 0:00:002017年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数据已出炉,以全年接近2500万辆、同比增速不足2的表现告终。尽管行业此前早有乘用车市场已步入缓增长的预期,但当预期成真时多少还是让人有些失落。
1900/1/1 0:00:00即便脸盲,也能在人堆中一眼认出WayRa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VitalyPonomarev。身着夹克的他,自带“攻击性”。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报道,福特汽车公司近日表示,将在2019年使超过一半的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车型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在2022年之前使所有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车型配备该设备。
1900/1/1 0:00:00“今年CES(2018年度国际电子消费展)上,丰田也宣布自己要做一家出行公司,小鹏汽车在去年初就说我们是一家出行公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