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广西柳州举行的2018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组组长王炳刚表示,如果动力电池在性能、价格和充电性能等方面有足够的提升,那么基础设施的发展就足够完善。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可以与燃油汽车竞争。据估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新车总销量的一半。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组组长王炳刚然而,电动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能源将实现多元化。随着内燃机车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选择应该得到尊重,没有必要提出“禁燃”时间表。此外,补贴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退出,这是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应尽快制定新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仍需要政策支持。以下是王炳刚的发言记录: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考虑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能源安全,二是环境保护,三是产业升级。对能源安全的理解并不那么直接,因为这是一个潜在的问题。环保问题,大家都感受到了严重的雾霾。产业升级,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加强中国汽车产业,这三个方面决定了未来考虑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年的过程。从2016年开始,它开始走向市场化。2016-202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三年,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已售出160多万辆。一批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在世界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7年,全球年销量超过1万辆的企业有22家,中国有11家。从车型分布来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汽车的比例占81%。在纯电动乘用车中,有两种车型发展最快,一种是A00,微型车占68%。第二类是A级车辆。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池的进步。现在,正在努力在2020年达到300Wh/kg以上。据了解,部分企业已完成产业化前期准备,2020年电池投入超过300wh/kg。2017年,前十大动力电池公司的总销量为39Gwh,占电池总产量的79.3%,也有很好的集中度。近年来,随着电池性能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成本明显下降。现在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每千瓦时低于1000元是没有问题的,许多电池工厂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汽车制造商希望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如果将每千瓦时的功率降至600,纯电动汽车将具备与燃油汽车竞争的条件。我认为通过努力实现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充满信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7年,充电桩数量已达21.4万个,私人充电桩总数为44.5万个。纯电动乘用车充电桩私人购买率为88%,使用充电桩购车的比例达到88%。充电桩极大地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经过许多城市和一些运营商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上可以跟上电动汽车普及的要求。关于国际上的“禁燃”热潮,去年,世界特别是欧洲向汽车、组织和企业的专家提出了“禁烧”问题,并提出了“禁止燃烧”时间表,引起了业界的极大讨论。万部长已经……
y在昨天的会议上发表了他的观点。国际能源署对汽车能源进行了预测。这一预测并不禁止燃油车。据预测,到2050年将有少量的燃油机车,我国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一半左右。电动汽车具备与燃油汽车竞争的条件。如果动力电池有足够的改进,包括性能、价格和充电性能,它可能有条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与燃油车竞争。现在看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有望实现,2030年占据一半的目标可以实现。简单总结一下“不燃”的思路,中国和其他国家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和电动汽车推广的成果推动了全球汽车技术改革,加快了汽车绿色低碳进程,汽车动力系统化电动化是大势所趋。电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能源将实现多元化。中国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左右,内燃机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将不断提高。因此,市场选择应该得到尊重,没有必要提出“禁燃”时间表。换句话说,我不主张中国应该制定一个“禁止燃烧”的时间表。第二个问题,如何客观评估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是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考虑,有必要问电动汽车是否具有低排放,因为在外国、欧洲和美国,对此没有异议,但中国的专家建议,中国的发电煤是主要的,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不具有低排放。我们必须客观地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么开发电动汽车以改善环境的基础就不存在了。以A级乘用车为例,电动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汽油车的50%,包括碳氢化合物、硫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在内的有害气体排放量约是汽油车的三分之一。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这两个结果,电动汽车确实是一种清洁能源汽车,这是捍卫蓝天的积极因素。第三个问题是后补贴时期的政策思考。未来三年补贴将逐步退出,这是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我们应该尽快制定新的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仍然需要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城市的推广发展非常不均衡。新能源汽车在北方、广州、深圳和杭州的推广是主力军。北方五市、广州、深圳、杭州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五大城市占40%。这告诉我们,许多城市推广工作尚未开展,这可能是我们下一个关注的问题。第四个问题是避免再次空心化。要建设一个强大的零部件行业,动力持久性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成本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命运。中国的电力持久性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少数企业正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而言,我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现在,由于有补贴,各种电池都可以出售。我认为许多电池企业在补贴退出后会被迫退出,尤其是质量好、价格低的电池问世后。如果他们不努力,很可能会被国际大型电池企业击败。第五个问题,想想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能源可用性、环境友好性、经济性和续航能力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应该相辅相成,各有所长,而不是不发展燃油汽车就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仍以城市为主……
或者很长一段时间,并且燃料汽车对于长期使用来说仍然是恒定的。在中国,我们不一定走丰田的路,也不一定优先发展燃油车,因为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是好的。我们将燃料电池应用于商用车,尽快加快工业化进程,形成一定的推广规模,促进企业发展。1月17日,在广西柳州举行的2018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组组长王炳刚表示,如果动力电池在性能、价格和充电性能等方面有足够的提升,那么基础设施的发展就足够完善。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可以与燃油汽车竞争。据估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新车总销量的一半。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组组长王炳刚然而,电动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能源将实现多元化。随着内燃机车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选择应该得到尊重,没有必要提出“禁燃”时间表。此外,补贴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退出,这是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应尽快制定新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仍需要政策支持。以下是王炳刚的发言记录: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考虑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能源安全,二是环境保护,三是产业升级。对能源安全的理解并不那么直接,因为这是一个潜在的问题。环保问题,大家都感受到了严重的雾霾。产业升级,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加强中国汽车产业,这三个方面决定了未来考虑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年的过程。从2016年开始,它开始走向市场化。2016-202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三年,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已售出160多万辆。一批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在世界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7年,全球年销量超过1万辆的企业有22家,中国有11家。从车型分布来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汽车的比例占81%。在纯电动乘用车中,有两种车型发展最快,一种是A00,微型车占68%。第二类是A级车辆。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池的进步。现在,正在努力在2020年达到300Wh/kg以上。据了解,部分企业已完成产业化前期准备,2020年电池投入超过300wh/kg。2017年,前十大动力电池公司的总销量为39Gwh,占电池总产量的79.3%,也有很好的集中度。近年来,随着电池性能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成本明显下降。现在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每千瓦时低于1000元是没有问题的,许多电池工厂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汽车制造商希望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如果将每千瓦时的功率降至600,纯电动汽车将具备与燃油汽车竞争的条件。我认为通过努力实现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充满信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7年,充电桩数量已达21.4万个,私人充电桩总数为44.5万个。纯电动乘用车充电桩私人购买率为88%,使用充电桩购车的比例达到88%。充电桩极大地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普及。通过……
在许多城市和一些运营商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上可以跟上电动汽车普及的要求。关于国际上的“禁燃”热潮,去年,世界特别是欧洲向汽车、组织和企业的专家提出了“禁烧”问题,并提出了“禁止燃烧”时间表,引起了业界的极大讨论。万部长已经在昨天的会议上发表了他的观点。国际能源署对汽车能源进行了预测。这一预测并不禁止燃油车。据预测,到2050年将有少量的燃油机车,我国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一半左右。电动汽车具备与燃油汽车竞争的条件。如果动力电池有足够的改进,包括性能、价格和充电性能,它可能有条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与燃油车竞争。现在看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有望实现,2030年占据一半的目标可以实现。简单总结一下“不燃”的思路,中国和其他国家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和电动汽车推广的成果推动了全球汽车技术改革,加快了汽车绿色低碳进程,汽车动力系统化电动化是大势所趋。电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能源将实现多元化。中国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左右,内燃机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将不断提高。因此,市场选择应该得到尊重,没有必要提出“禁燃”时间表。换句话说,我不主张中国应该制定一个“禁止燃烧”的时间表。第二个问题,如何客观评估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是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考虑,有必要问电动汽车是否具有低排放,因为在外国、欧洲和美国,对此没有异议,但中国的专家建议,中国的发电煤是主要的,中国的电动汽车可能不具有低排放。我们必须客观地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么开发电动汽车以改善环境的基础就不存在了。以A级乘用车为例,电动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汽油车的50%,包括碳氢化合物、硫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在内的有害气体排放量约是汽油车的三分之一。如果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这两个结果,电动汽车确实是一种清洁能源汽车,这是捍卫蓝天的积极因素。第三个问题是后补贴时期的政策思考。未来三年补贴将逐步退出,这是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我们应该尽快制定新的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仍然需要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城市的推广发展非常不均衡。新能源汽车在北方、广州、深圳和杭州的推广是主力军。北方五市、广州、深圳、杭州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五大城市占40%。这告诉我们,许多城市推广工作尚未开展,这可能是我们下一个关注的问题。第四个问题是避免再次空心化。要建设一个强大的零部件行业,动力持久性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成本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命运。中国的电力持久性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少数企业正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而言,我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现在,由于有补贴,各种电池都可以出售。我认为许多电池企业在补贴退出后会被迫退出,尤其是质量好、价格低的电池问世后。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他们很可能会排便……
国际大型电池企业研发。第五个问题,想想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能源可用性、环境友好性、经济性和续航能力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应该相辅相成,各有所长,而不是不发展燃油汽车就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由城市主导,燃油车仍然是长期使用的固定产品。在中国,我们不一定走丰田的路,也不一定优先发展燃油车,因为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是好的。我们将燃料电池应用于商用车,尽快加快工业化进程,形成一定的推广规模,促进企业发展。
标签:丰田
拜腾概念车的惊艳登场,算是2018年新兴造车公司打响的头一炮。以至于让贾跃亭的FF91黯然失色。
1900/1/1 0:00:001、科技部:支持北京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阅读原文)1月11日,科技部发布的《关于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函》指出,原则同意《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1900/1/1 0:00:00目前,我国充电桩建设远不足政府规划提出的2020年建成480万个充电桩、车桩比1:1的水平,亟待跳跃式发展。
1900/1/1 0:00:002018年1月18日,工信部对“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第二批补助资金补充清算申请材料初步审核情况”进行公示,企业申报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为15131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31
1900/1/1 0:00:001、控股中顺汽车,威马拟获汽车生产资质(阅读原文)1月16日,工信部公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04批),在拟变更企业准入信息中,
1900/1/1 0:00:00“柳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创造了柳州模式,值得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真正要实现普及的话,需要更多像柳州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发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