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2018年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2018年,山西省将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并将引进一批核心配套产业项目。《规划》指出,要扩大产业规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电动汽车领域,重点推进年产30万辆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有限公司GE12电动汽车产品及生产线项目、陕西汽车大同电动重型汽车项目。在配套产业领域,我们将重点推进年产10亿安培小时镁基锂离子电池项目、临汾沃特玛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项目、山西江淮重工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和有限公司山西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名单此外,有必要调整补贴政策。在落实山西省现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做好补贴政策的调整。探索制定新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方案》是明确的,有必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设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研发团队,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 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表应明确创新的重点。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轻量化设计,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如高比能动力电池的新材料、正负极、隔膜和电解质等。加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轻量化车身等技术创新项目。文件原文如下:《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8年行动计划》。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相关性强、规模经济显著、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也是我省构建多元化高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我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本行动计划是按照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和有把握的原则制定的。一是主要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的决策部署,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品的制造能力。按照“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整车与配套相协调、促进生产与应用”的总体原则,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产业基地为支撑,构建合理布局。2018年,推动调试或……
一批重点项目试运行,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到30万辆;引进一批核心配套产业项目,培育新能源汽车相关合作产业链。第二,重点任务(1)扩大产业规模。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1.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将重点关注年产30万辆汽车(电动乘用车)的有限公司的技术改造项目、有限公司的GE12电动汽车产品及生产线项目,以及陕汽大通电动重卡项目。在甲醇汽车领域,我们将重点关注吉利汽车山西公司的甲醇汽车制造项目和有限公司的发动机建设。在燃气汽车领域,将重点关注江铃重汽有限公司的整车生产和新一代安全、,有限公司高效舒适的高端重型卡车在配套产业领域,我们将重点推进山西中科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亿安培小时镁基锂离子电池项目、临汾沃特玛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项目的建设,山西江淮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以及上海鑫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山西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2.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统一标准、普遍开放、依托市场、创新机制”的原则,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优先布局现有加油站甲醇加注设施;
协调加油站和甲醇加注站的建设规划,适度推进加注站建设。制定加气站专项建设方案,加大建设力度,形成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的供应体系。依托大同、长治、运城、临汾、太原、晋城六大产业集群,聚焦区域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充分发挥我省钢铁、铝、镁等能源和原材料优势,推动比较优势较强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3.调整补贴政策。在落实我省现行新能源汽车营销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做好补贴政策的调整。探索制定新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继续落实省内优先采购政策,支持大运、元烨、成功、山西新能源、航天等现有企业在新能源客车、新能源物流车领域扩大市场规模。继续推进产业基金支持政策,优先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重点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生产合作,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展较快的地区,在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和充电设施建设激励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4、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太原、晋中、长治的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晋中和长治的甲醇汽车产业集群以及太原、大同、运城的燃气汽车产业集群。逐步建立产业基地监督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督促相关产业基地完善配套政策,落实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适时调整产业基地,不断优化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促进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省内企业的合资合作,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围绕山西新能源、大运、成功等车企发展需求,引进一批在关键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培育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合作产业链。依托我省铝产业的资源基础和产业优势,引进铝合金车身、铝合金轮毂等配套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2) 增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和趋势,重点提升车系集成、智能化、低碳、轻量化、便捷化等方面的创新能力。1.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聚焦技术创新,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设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中心;
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研发团队,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攻关汽车设计、动力总成、汽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2.明确创新重点。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轻量化设计,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如高比能动力电池的新材料、正负极、隔膜和电解质等。加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轻量化车身等技术创新项目。3.完善创新体系。推进电动汽车测试中心、电机及驱动系统测试中心、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等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联合发展的创新机制,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4.促进协调发展。以整车生产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快配套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建立对接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对在省内使用零部件的汽车生产企业和引进零部件企业落户我省的,给予适当的财政奖励。引导零部件企业和专用车企业围绕整车企业建设零部件产业配套园区,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配套产品国产化。(3) 重视安全发展。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的要求,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安全。1.落实安全责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应遵守产品质量保证承诺,合理安排售后服务网络。做好企业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测平台管理,确保企业数据能按要求及时上传至国家安全监管平台。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售后安全运行档案制度,做好新能源汽车定期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2.加强属地管理。市政府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救援预案和事故调查预案,认真做好培训和宣传工作。三是推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议事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解决新能源汽车开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牵头组织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的技术改造力度,做好项目支撑。(2) 了解行业现状。完成对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调查,为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扶持政策提供依据。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的有效融合,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和区域文化氛围,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设计、研发的相互促进,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
t、 生产、支持、营销和物流。(3) 执行财政和税收政策。落实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费;
符合《关于节约能源和使用新能源车船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省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增加和更新车辆,并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积极引导和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立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信贷担保和政策性担保机制,切实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成本。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在标准化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融资,充分利用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民间债务等融资工具,支持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上市融资。(5)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投资或利用国有资源设立的公共停车场,以及在市政道路占用的市政道路两侧设立的停车场,免征新能源汽车停车费。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电动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建立健全电动汽车融资、租赁、保险、物流、售后、电池利用等服务体系,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扩大新能源汽车在民营领域的应用规模。(6) 营造良好的氛围。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配套产业引进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配套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组织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举办行业高峰论坛,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宣传相关政策措施,增强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助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新突破。4月8日,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2018年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2018年,山西省将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并将引进一批核心配套产业项目。《规划》指出,要扩大产业规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电动汽车领域,重点推进年产30万辆有限公司技术改造项目、有限公司GE12电动汽车产品及生产线项目、陕西汽车大同电动重型汽车项目。在配套产业领域,我们将重点推进年产10亿安培小时镁基锂离子电池项目、临汾沃特玛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项目、山西江淮重工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和有限公司山西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名单此外,有必要调整补贴政策。在落实山西省现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做好补贴政策的调整。探索制定新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方案》是明确的,有必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引进……
培养高端研发团队,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 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表应明确创新的重点。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轻量化设计,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如高比能动力电池的新材料、正负极、隔膜和电解质等。加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轻量化车身等技术创新项目。文件原文如下:《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8年行动计划》。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相关性强、规模经济显著、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也是我省构建多元化高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我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本行动计划是按照有针对性、有针对性和有把握的原则制定的。一是主要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的决策部署,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品的制造能力。按照“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整车与配套相协调、促进生产与应用”的总体原则,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产业基地为支撑,构建合理布局。2018年,推动一批重点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到30万辆;
引进一批核心配套产业项目,培育新能源汽车相关合作产业链。第二,重点任务(1)扩大产业规模。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1.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将重点关注年产30万辆汽车(电动乘用车)的有限公司的技术改造项目、有限公司的GE12电动汽车产品及生产线项目,以及陕汽大通电动重卡项目。在甲醇汽车领域,我们将重点关注吉利汽车山西公司的甲醇汽车制造项目和有限公司的发动机建设。在燃气汽车领域,将重点关注江铃重汽有限公司的整车生产和新一代安全、,有限公司高效舒适的高端重型卡车在配套产业领域,我们将重点推进山西中科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亿安培小时镁基锂离子电池项目、临汾沃特玛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项目的建设,山西江淮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以及上海鑫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山西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2.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统一标准、普遍开放、依托市场、创新机制”的原则,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优先布局现有加油站甲醇加注设施;
协调加油站和甲醇加注站的建设规划,适度推进加注站建设。制定加气站专项建设方案,加大建设力度,形成布局合理、满足需求的供应体系。依托大同、长治、运城、临汾、太原、晋城六大产业集群,聚焦区域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充分发挥我省钢铁、铝、镁等能源和原材料优势,推动比较优势较强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3.调整补贴政策。在落实我省现行新能源汽车营销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做好补贴政策的调整。探索制定新的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继续落实省内优先采购政策,支持大运、元烨、成功、山西新能源、航天等现有企业在新能源客车、新能源物流车领域扩大市场规模。继续推进产业基金支持政策,优先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重点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生产合作,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展较快的地区,在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和充电设施建设激励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4、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施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太原、晋中、长治的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晋中和长治的甲醇汽车产业集群以及太原、大同、运城的燃气汽车产业集群。逐步建立产业基地监督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督促相关产业基地完善配套政策,落实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适时调整产业基地,不断优化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促进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省内企业的合资合作,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围绕山西新能源、大运、成功等车企发展需求,引进一批在关键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培育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电机、电控、充电设施等合作产业链。依托我省铝产业的资源基础和产业优势,引进铝合金车身、铝合金轮毂等配套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2) 增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和趋势,重点提升车系集成、智能化、低碳、轻量化、便捷化等方面的创新能力。1.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聚焦技术创新,加强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设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中心;
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研发团队,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建立和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攻关汽车设计、动力总成、汽车匹配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2.明确创新重点。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轻量化设计,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长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如高比能动力电池的新材料、正负极、隔膜和电解质等。加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驱动电机系统及核心材料、轻量化车身等技术创新项目。3.完善创新体系。推进电动汽车测试中心、电机及驱动系统测试中心、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等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联合发展的创新机制,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4.促进协调发展。以整车生产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快配套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建立对接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对在省内使用零部件的汽车生产企业和引进零部件企业落户我省的,给予适当的财政奖励。引导零部件企业和专用车企业围绕整车企业建设零部件产业配套园区,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配套产品国产化。(3) 重视安全发展。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的要求,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安全。1.落实安全责任。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应遵守产品质量保证承诺,合理安排售后服务网络。做好企业新能源汽车安全监测平台管理,确保企业数据能按要求及时上传至国家安全监管平台。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售后安全运行档案制度,做好新能源汽车定期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2.加强属地管理。市政府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救援预案和事故调查预案,认真做好培训和宣传工作。三是推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议事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解决新能源汽车开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牵头组织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的技术改造力度,做好项目支撑。(2) 了解行业现状。完成对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的调查,为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扶持政策提供依据。鼓励和支持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的有效融合,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和区域文化氛围,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设计、研发的相互促进,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
t、 生产、支持、营销和物流。(3) 执行财政和税收政策。落实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费;符合《关于节约能源和使用新能源车船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省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增加和更新车辆,并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积极引导和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立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信贷担保和政策性担保机制,切实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成本。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在标准化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融资,充分利用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民间债务等融资工具,支持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上市融资。(5)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投资或利用国有资源设立的公共停车场,以及在市政道路占用的市政道路两侧设立的停车场,免征新能源汽车停车费。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电动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建立健全电动汽车融资、租赁、保险、物流、售后、电池利用等服务体系,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扩大新能源汽车在民营领域的应用规模。(6) 营造良好的氛围。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配套产业引进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配套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组织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举办行业高峰论坛,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宣传相关政策措施,增强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助力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新突破。
宝沃将正式步入营销20时代。这是因为,1月宝沃迎来一位新任营销掌舵者阔别汽车行业两年的杨嵩。4月7日,宝沃又迎来两员营销大将,熊毅和霍静加入营销公司担任常务副总和市场部部长。
1900/1/1 0:00:00据美国媒体4月3日消息,自去年收购初创公司AuroraFlightSciences后,波音就一直倡导自动飞行出租车。
1900/1/1 0:00:00今年车用48V电池市场争夺战火呈进一步扩大之势。
1900/1/1 0:00:004月8日,PonyCar共享汽车正式对外宣布,该公司将开启华南五城新开计划,其中东莞、惠州、佛山等三座城市已确定进驻,另外两座城市将以用户投票的方式选出。
1900/1/1 0:00:00目前,全国各地对氢能源产业的规划布局都在提速。北京、上海、武汉、苏州等多个城市都出台了相关举措来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对北上广等7个省市地方的氢能发展规划情况进行梳理与盘点。
1900/1/1 0:00:00两年前,大众与Prevent集团就供货纠纷打了六天的口水仗,直接引发业内对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最终因大众1300万欧元的赔偿,僵局才有所松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