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晚间,威华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智源锂业4万吨锂盐项目首条1.3万吨生产线正式投产。随着对碳酸锂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上市公司开始建立碳酸锂生产线,以扩大锂盐产能。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今年新增产能很多,但由于各种因素,真正能落地的产量并不多。2018年,碳酸锂的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建设速度快的万吨级生产线“1.3万吨锂盐项目”于2017年6月全面开工,仅用了10个月就建成投产。这是一条在国内乃至全球建设速度较快的万吨级生产线,也是基础锂盐领域全球领先的生产线。”威华股份董事长王天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据王天光介绍,这条生产线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上实现了“六高”:产品质量高,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原料选择灵活性高(能够适应不同的锂矿原料),产品的高度定制,高度节能和高度环保。据公司介绍,智源锂业4万吨锂盐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顺利投产,标志着公司锂盐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公司还将集中力量确保智源锂业4万吨锂盐项目的剩余产能在2018年建成投产,尽快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智源锂业总经理姚凯林表示,一期1.3万吨包括8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和5000吨氢氧化锂。今年锂盐的产量将达到9000吨。关于原材料供应,王天光表示,除了美国的雅宝锂矿供应外,该公司还与另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签署了长期供应合作,盛屯集团控股的金川奥伊诺矿业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获得采矿许可。“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洽谈国内外锂矿收购项目,实现多渠道供应原材料、保障生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碳酸锂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需要一年半,后期需要调试设备,这需要3-6个月的时间,然后在达到满负荷之前,它将进入容量攀升阶段。公告还表示,智源锂业首条生产线达到满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未来市场变化以及剩余产能建设进度能否如期完成仍存在不确定性。加大锂盐产能布局,得益于下游锂电池市场的强劲需求,上游锂产品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各路资本争相争夺的“香椿”。经过近两年的布局,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建立锂盐生产线,产能得到扩大。新年报显示,天齐锂业目前锂盐产能为3.4万吨/年,其中氢氧化锂50万吨,碳酸锂2.9万吨。此外,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建设的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预计于2018年底完工,二期预计于2019年底完工。与此同时,遂宁2万吨碳酸锂项目即将开工。预计到2020年,公司锂盐产能将突破10万吨。益丰锂业方面,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公司锂盐加工能力已接近4万吨/年。赣锋锂业2月25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新建……
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处于试运行阶段。仍在建设中的17500吨碳酸锂生产线计划于2018年第四季度投产。预计到2018年底,公司锂盐加工能力预计将达到约7.7万吨。江特电气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银利公司年产5000吨碳酸锂的生产线已达到设计要求,并顺利投产。同时,该公司最近表示,新的生产线于2017年8月开工,分别使用锂云母生产10000吨碳酸锂和使用锂精矿生产15000吨碳酸锂。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公司碳酸锂产能将达到3万吨。亚华集团宣布,根据建设计划,公司将分两期扩大4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目前,公司拥有兴盛锂业(全资)6000吨氢氧化锂产能、国力锂盐(持股56.26%)5000吨氢氧化钾产能和7000吨碳酸锂产能,总产能1.8万吨。一期扩建完成后,公司锂盐产能将达到3.8万吨。先锋控股3月15日表示,将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力争在2019年下半年建成1万吨产能的碳酸锂生产线。盐湖提锂方面,2017年9月,藏格控股全资子公司藏格钾肥计划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藏格锂业,开展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建设期约18个月。赞格锂业今年1月表示,将力争在2018年下半年投产。2017年12月27日,科达杰能和盐湖有限公司同时宣布了扩容计划。兰科锂业(科达捷能有限公司)计划在现有1万吨/年碳酸锂装置的基础上扩建2万吨/年产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扩建后的生产规模将达到3万吨/年碳酸锂。盐湖有限公司(Salt Lake Co.,Ltd.)计划启动一个50000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除了与蓝科锂业扩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外,还包括与盐湖比亚迪合作的年产3万吨的新电池级碳酸锂电项目。2018年,锂盐的供应仍然紧张。广发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全球碳酸锂供应28.79万吨,需求25.29万吨,过剩3.5万吨。国内碳酸锂供应量为14.13万吨,需求量为14.59万吨,供应缺口为45万吨。2019年,供应量为19.36万吨,需求量为17.36万吨。剩余量为2万吨。2018年,碳酸锂的供应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据上海有色金属网统计,2018年规划锂盐总量达到25.05万吨,其中碳酸锂17.25万吨,氢氧化锂7.8万吨。相关公司也对碳酸锂未来的价格走势持乐观态度。天齐锂业此前表示,预计2020年前碳酸锂价格将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下游需求的真实增长和新进入者的高成本,短期内将形成价格支撑;
2021至2023年大部分产能释放后,市场供需将达到平衡,价格可能会调整,但出现悬崖式下降的可能性很低。然而,一些机构对新项目的进展持谨慎怀疑态度。上海有色金属网认为,除了产能进展有争议外,目前过剩的原材料主要是锂原矿,由原矿制成的碳酸锂能否在电力正极材料领域广泛应用仍值得跟踪。据预测,2018年碳酸锂新增供应量不超过6万吨,氢氧化锂供应量增幅不超过5万吨。广发证券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菊国贤告诉记者,锂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布局锂矿资源和锂盐加工,表中规划产能充裕;
然而,新建产能(尤其是从盐湖和云母中提取锂)的真实释放时间、产量、产品质量和持续稳定性都存在不确定性。考虑到环保标准、工期和客户认证等关键因素,结合同行业历史产能释放进度,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锂矿资源和锂盐加工能力将开始增加,今年整体供应增量有限。此外,居国贤指出,稳定、优质、可靠的高端电池级锂盐产品供应对变化高度敏感,因此盐湖中锂杂质高、锂辉石品位低、锂矿物能错配等因素都会导致其短缺。国内的盐湖大多位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受天气、能源、交通等因素影响,盐湖的实际产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增产能的释放也受到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目前,中国约占全球盐湖锂提取产量的10%,预计这一比例将长期保持较低水平。记者获悉,多家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从盐湖中提取碳酸锂,但大多为实验项目,不具备批量生产能力。2018年3月29日晚间,威华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智源锂业4万吨锂盐项目首条1.3万吨生产线正式投产。随着对碳酸锂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上市公司开始建立碳酸锂生产线,以扩大锂盐产能。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今年新增产能很多,但由于各种因素,真正能落地的产量并不多。2018年,碳酸锂的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建设速度快的万吨级生产线“1.3万吨锂盐项目”于2017年6月全面开工,仅用了10个月就建成投产。这是一条在国内乃至全球建设速度较快的万吨级生产线,也是基础锂盐领域全球领先的生产线。”威华股份董事长王天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据王天光介绍,这条生产线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上实现了“六高”:产品质量高,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原料选择灵活性高(能够适应不同的锂矿原料),产品的高度定制,高度节能和高度环保。据公司介绍,智源锂业4万吨锂盐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顺利投产,标志着公司锂盐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公司还将集中力量确保智源锂业4万吨锂盐项目的剩余产能在2018年建成投产,尽快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智源锂业总经理姚凯林表示,一期1.3万吨包括8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和5000吨氢氧化锂。今年锂盐的产量将达到9000吨。关于原材料供应,王天光表示,除了美国的雅宝锂矿供应外,该公司还与另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签署了长期供应合作,盛屯集团控股的金川奥伊诺矿业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获得采矿许可。“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洽谈国内外锂矿收购项目,实现多渠道供应原材料、保障生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碳酸锂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需要一年半,后期需要调试设备,这需要3-6个月的时间,然后它将进入容量攀升阶段,然后才能……
ach的全部容量。公告还表示,智源锂业首条生产线达到满产还需要一段时间,未来市场变化以及剩余产能建设进度能否如期完成仍存在不确定性。加大锂盐产能布局,得益于下游锂电池市场的强劲需求,上游锂产品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各路资本争相争夺的“香椿”。经过近两年的布局,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建立锂盐生产线,产能得到扩大。新年报显示,天齐锂业目前锂盐产能为3.4万吨/年,其中氢氧化锂50万吨,碳酸锂2.9万吨。此外,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建设的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预计于2018年底完工,二期预计于2019年底完工。与此同时,遂宁2万吨碳酸锂项目即将开工。预计到2020年,公司锂盐产能将突破10万吨。益丰锂业方面,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公司锂盐加工能力已接近4万吨/年。赣锋锂业2月25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新建的2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处于试运行阶段。仍在建设中的17500吨碳酸锂生产线计划于2018年第四季度投产。预计到2018年底,公司锂盐加工能力预计将达到约7.7万吨。江特电气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银利公司年产5000吨碳酸锂的生产线已达到设计要求,并顺利投产。同时,该公司最近表示,新的生产线于2017年8月开工,分别使用锂云母生产10000吨碳酸锂和使用锂精矿生产15000吨碳酸锂。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公司碳酸锂产能将达到3万吨。亚华集团宣布,根据建设计划,公司将分两期扩大4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目前,公司拥有兴盛锂业(全资)6000吨氢氧化锂产能、国力锂盐(持股56.26%)5000吨氢氧化钾产能和7000吨碳酸锂产能,总产能1.8万吨。一期扩建完成后,公司锂盐产能将达到3.8万吨。先锋控股3月15日表示,将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力争在2019年下半年建成1万吨产能的碳酸锂生产线。盐湖提锂方面,2017年9月,藏格控股全资子公司藏格钾肥计划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藏格锂业,开展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建设期约18个月。赞格锂业今年1月表示,将力争在2018年下半年投产。2017年12月27日,科达杰能和盐湖有限公司同时宣布了扩容计划。兰科锂业(科达捷能有限公司)计划在现有1万吨/年碳酸锂装置的基础上扩建2万吨/年产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扩建后的生产规模将达到3万吨/年碳酸锂。盐湖有限公司(Salt Lake Co.,Ltd.)计划启动一个50000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除了与蓝科锂业扩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外,还包括与盐湖比亚迪合作的年产3万吨的新电池级碳酸锂电项目。2018年,锂盐的供应仍然紧张。广发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全球碳酸锂供应量为28.79万吨,需求量为25.29万吨……
e盈余为35000吨。国内碳酸锂供应量为14.13万吨,需求量为14.59万吨,供应缺口为45万吨。2019年,供应量为19.36万吨,需求量为17.36万吨。剩余量为2万吨。2018年,碳酸锂的供应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据上海有色金属网统计,2018年规划锂盐总量达到25.05万吨,其中碳酸锂17.25万吨,氢氧化锂7.8万吨。相关公司也对碳酸锂未来的价格走势持乐观态度。天齐锂业此前表示,预计2020年前碳酸锂价格将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下游需求的真实增长和新进入者的高成本,短期内将形成价格支撑;2021至2023年大部分产能释放后,市场供需将达到平衡,价格可能会调整,但出现悬崖式下降的可能性很低。然而,一些机构对新项目的进展持谨慎怀疑态度。上海有色金属网认为,除了产能进展有争议外,目前过剩的原材料主要是锂原矿,由原矿制成的碳酸锂能否在电力正极材料领域广泛应用仍值得跟踪。据预测,2018年碳酸锂新增供应量不超过6万吨,氢氧化锂供应量增幅不超过5万吨。广发证券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菊国贤告诉记者,锂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布局锂矿资源和锂盐加工,表中规划产能充裕;然而,新建产能(尤其是从盐湖和云母中提取锂)的真实释放时间、产量、产品质量和持续稳定性都存在不确定性。考虑到环保标准、工期和客户认证等关键因素,结合同行业历史产能释放进度,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锂矿资源和锂盐加工能力将开始增加,今年整体供应增量有限。此外,居国贤指出,稳定、优质、可靠的高端电池级锂盐产品供应对变化高度敏感,因此盐湖中锂杂质高、锂辉石品位低、锂矿物能错配等因素都会导致其短缺。国内的盐湖大多位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受天气、能源、交通等因素影响,盐湖的实际产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增产能的释放也受到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目前,中国约占全球盐湖锂提取产量的10%,预计这一比例将长期保持较低水平。记者获悉,多家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从盐湖中提取碳酸锂,但大多为实验项目,不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标签:比亚迪
美国环境保护署负责人ScottPruitt斯科特普鲁伊特提议,将捍卫联邦汽车能效标准。很快,这一提议得到包括华盛顿特区在内的全美12个州积极响应。
1900/1/1 0:00:00虎嗅注:Grab接手Uber的东南亚业务,这个消息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1900/1/1 0:00:00与软包和方形锂电池相比,18650圆柱形锂电池,是商业化最早,生产自动化程度最高,当前成本最低的一种动力电池。又有Tesla多年夹持,基本保持着与软包和方形电池三分天下的局面。
1900/1/1 0:00:00近日,河北专员办对2017年度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审核,通过资料审核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确保了申报车型、数量、运营里程等数据的真实性。
1900/1/1 0:00:00早在2016年,长城的高端子品牌“WEY”就发布过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彼时还没有VV7、VV5这些名字,出现在公众眼前的只有三个代号:W01、W02,以及插电混动车型W01eAD。
1900/1/1 0:00:00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13个品牌发布召回公告,召回汽车数量为360774辆,环比下降8558。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