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继一汽解放L4级自动驾驶卡车、中国重汽和东风商用车亮相后,公交行业的公交巨头宇通也在特定场景下实现了示范运营。中国的汽车公司正争先恐后地进入自动驾驶领域。中国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如何?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在2018年宇通新能源产品发布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国际部主任李伟给出了答案。
商用车比乘用车更需要自动驾驶。目前,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在国内市场推出了自动驾驶汽车。这两个领域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李蓓:在国内市场,乘用车和商用车都有自动驾驶汽车。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也就是说,核心技术是相同的。然而,商用车已经走在了乘用车的前面,并在特定领域实现了示范运营,这是由商用车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决定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解放驾驶员的生产力,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这是商用车优先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原因。公交车司机和长途卡车司机都是如此。他们的工作是每年开车300多天。无论天气是否恶劣,出于各种个人原因,他们都应该随时值班,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但自动驾驶汽车不同。它用机器代替了驾驶员,可以更安全、更稳定,不受情绪的影响,每次都可以定时定量地完成重复、枯燥、复杂的任务。这样可以解放司机去做更多的创造性工作,这也是对整个社会进步的一种促进。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哪些特点?李蓓:中国目前的技术可以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来概括。目前,实现自动驾驶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在汽车上添加各种组件,帮助驾驶员完成之前需要手动完成的许多任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自动驾驶汽车不需要踩下离合器。这是一种辅助驾驶,但也需要一名驾驶员。第二条路径是利用智能网络技术驾驶汽车,让机器模仿驾驶员的行为,从人工智能和深度算法的角度,让这台机器也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完成车辆的驾驶行为。我记得宇通之前演示的自动驾驶公交车,颠簸相当严重。但体验过宇通最新自动驾驶公交车的乘客表示,它与老司机没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这个“机器司机”也成为了一个老司机。这是宇通公司结合国内公交车的特点、运营条件和道路(包括其他商用车企业)的特殊性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应用场景有所增加。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已经趋于成熟,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道路测试。您认为宇通的自动驾驶公交车未来可以在哪些场景下实现商业化?李蓓:目前,中国至少有五个城市为车企建设了自动驾驶路测开放场地,欢迎所有自动驾驶车辆随时上路测试。这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支持,支持车企从事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从这个角度来看,路试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有法律可依和有效监督。道路测试场的开放,扩大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场景。与公司自己的工厂相比,特殊的道路测试场地更开放,路况也更复杂。一些路测点选择公园,可以更好地验证自动驾驶技术是否……
汽车公司是可靠的。从2015年到现在,宇通一直在探索更多的自动驾驶公交车应用场景。如今,宇通已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新能源园区,作为员工的班车,并进行小规模的示范运营。未来,宇通还将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例如,快速公交也是一个很好的落地应用场景。L4级自动驾驶汽车预计将在两年内大规模生产。以你对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了解,你预计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包括商用车)何时量产?李蓓:从国内外整个汽车行业来看,业内有一个共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2020年,也就是近两年内量产。目前,自动驾驶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关键是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道路改造等外部问题有待解决。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目标。哪家车企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取决于其运营后的效果。例如,其人工干预的频率和交通事故的事故率是否能够实现安全驾驶;
自动驾驶系统能否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实现免费转换(或退出),车辆成本的控制等。有许多量化指标需要检验。在中国,乘用车公司已宣布将于2018年下半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并提前两年实现量产。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非常欢迎车企的这种积极态度,因为这关系到中国整个智能产业的规划。中国发布的《人工智能2030规划》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将达到1500亿元,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仅为1500亿元的十分之一,仅达到150亿元。也就是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工智能产业必须爆发十几次,才能实现国家提出的战略目标。这无疑给了许多车企弯道超车的机会,尤其是掌握了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传统车企或新造车企业。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第一时间满足用户需求,满足市场需求。谁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谁就能在整个汽车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创造更多价值。在具有场景应用优势的商用车领域,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渴望更加迫切。这不仅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梦想,也是我国科技强国的梦想。结论:自动驾驶汽车要想进入社会生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包括人们的信任,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整个汽车行业和智能网联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也许到那时,自动驾驶汽车真的可以进入我们的生活。最近,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继一汽解放L4级自动驾驶卡车、中国重汽和东风商用车亮相后,公交行业的公交巨头宇通也在特定场景下实现了示范运营。中国的汽车公司正争先恐后地进入自动驾驶领域。中国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如何?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在2018年宇通新能源产品发布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国际部主任李伟给出了答案。
商用车比乘用车更需要自动驾驶。目前,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在国内市场推出了自动驾驶汽车。这两个领域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李蓓:在国内市场,乘用车和商用车都有自动驾驶汽车。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也就是说,核心技术是相同的。然而,商用车已经走在了乘用车的前面,并在特定领域实现了示范运营,这是由商用车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决定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解放驾驶员的生产力,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这是商用车优先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原因。公交车司机和长途卡车司机都是如此。他们的工作是每年开车300多天。无论天气是否恶劣,出于各种个人原因,他们都应该随时值班,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但自动驾驶汽车不同。它用机器代替了驾驶员,可以更安全、更稳定,不受情绪的影响,每次都可以定时定量地完成重复、枯燥、复杂的任务。这样可以解放司机去做更多的创造性工作,这也是对整个社会进步的一种促进。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哪些特点?李蓓:中国目前的技术可以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来概括。目前,实现自动驾驶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在汽车上添加各种组件,帮助驾驶员完成之前需要手动完成的许多任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自动驾驶汽车……
不需要踩离合器。这是一种辅助驾驶,但也需要一名驾驶员。第二条路径是利用智能网络技术驾驶汽车,让机器模仿驾驶员的行为,从人工智能和深度算法的角度,让这台机器也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完成车辆的驾驶行为。我记得宇通之前演示的自动驾驶公交车,颠簸相当严重。但体验过宇通最新自动驾驶公交车的乘客表示,它与老司机没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这个“机器司机”也成为了一个老司机。这是宇通公司结合国内公交车的特点、运营条件和道路(包括其他商用车企业)的特殊性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自动驾驶商用车的应用场景有所增加。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已经趋于成熟,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道路测试。您认为宇通的自动驾驶公交车未来可以在哪些场景下实现商业化?李蓓:目前,中国至少有五个城市为车企建设了自动驾驶路测开放场地,欢迎所有自动驾驶车辆随时上路测试。这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支持,支持车企从事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从这个角度来看,路试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有法律可依和有效监督。道路测试场的开放,扩大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场景。与公司自己的工厂相比,特殊的道路测试场地更开放,路况也更复杂。一些路测点选择公园,可以更好地验证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否可靠。从2015年到现在,宇通一直在探索更多的自动驾驶公交车应用场景。如今,宇通已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自己的新能源园区,作为员工的班车,并进行小规模的示范运营。未来,宇通还将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例如,快速公交也是一个很好的落地应用场景。L4级自动驾驶汽车预计将在两年内大规模生产。以你对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了解,你预计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包括商用车)何时量产?李蓓:从国内外整个汽车行业来看,业内有一个共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2020年,也就是近两年内量产。目前,自动驾驶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关键是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道路改造等外部问题有待解决。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目标。哪家车企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取决于其运营后的效果。例如,其人工干预的频率和交通事故的事故率是否能够实现安全驾驶;
自动驾驶系统能否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实现免费转换(或退出),车辆成本的控制等。有许多量化指标需要检验。在中国,乘用车公司已宣布将于2018年下半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并提前两年实现量产。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非常欢迎车企的这种积极态度,因为这关系到中国整个智能产业的规划。中国发布的《人工智能2030规划》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将达到1500亿元,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仅为1500亿元的十分之一,仅达到150亿元。也就是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人工智能产业必须爆发十几次,才能实现国家提出的战略目标。这无疑给了许多车企弯道超车的机会,尤其是掌握了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传统车企或新造车企业。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在第一时间满足用户需求,满足市场需求。谁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谁就能在整个汽车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创造更多价值。在具有场景应用优势的商用车领域,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渴望更加迫切。这不仅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梦想,也是我国科技强国的梦想。结论:自动驾驶汽车要想进入社会生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包括人们的信任,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整个汽车行业和智能网联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也许到那时,自动驾驶汽车真的可以进入我们的生活。
不知您有没有留意到,近年来有不少互联网、科技企业都开始宣布进军汽车市场。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驱动下,无论是汽车制造商或是互联网科技企业都在往“智能汽车”这个新兴产业发展。
1900/1/1 0:00:00价低不限号,免税享补贴,纯电动汽车给了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购买理由,让中国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时代。电动汽车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以北京为例,申请新能源个人指标或将排到2023年。
1900/1/1 0:00:005月25日,云南省就《云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省级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1900/1/1 0:00:00据汽车新闻网站CarampDrive报道,在永久关停亚利桑那州测试项目之后,Uber拟今年夏季末在硅谷以及匹兹堡重启自动驾驶测试;
1900/1/1 0:00:00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2018数博会”展馆内,贵阳市民李洁对着视频显示屏,进行松手刹、踩油门等操作屏幕上显示,一辆远在60公里外的汽车随即前行,
1900/1/1 0:00:00“我觉得泡沫应该冷却一段,其实只要冷却一段,市场就会恢复正常。”针对正在征求意见阶段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5月27日,一位汽车业内人士透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