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十九大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作为支撑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零部件产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已成为建设汽车强国必须跨越的最重要的一关。5月30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在Xi的成功召开。该报告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会联合研究编写。在此期间,它得到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严建来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恒的精心指导。它还得到了许多行业领袖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包括机械工业部原部长何光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玉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副秘书长董建平、中国汽车产业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支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关键问题和未来趋势。2015年起,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委托,成立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零部件产业研究会联合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从把握现状、分析差距、挖掘问题、形成对策四个方面入手,实地调研走访了国内1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龙头企业,以及数十个重点零部件产业集群,获得了企业的第一手数据和对行业的一线了解。经过业内权威专家的系统分析和反复论证,项目组最终形成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强国研究的基础”。同时,为了填补快节奏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将从行业跟随的新阶段到行业领先的新阶段进行研究和分析,评选出中国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团队将对零部件行业进行拆分,并从产业链、产能链和价值链三个链条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清楚地呈现出当前行业的不足。根据各种提议,项目组将企业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一方面根据产品对企业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成长特征进行分类。项目组以《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5万多家零部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在此期间,当地经信委和汽车协会、各大汽车公司的采购系统以及各汽车集团的零部件板块为项目团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大多数单位在现场进行了系统交流,最终评选出约143家优秀零部件公司。
面临的困难: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已成为助力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坚实支撑。60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推动的合资合作和国内产销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市场红利下,实现了令人振奋的跨越式发展。总产值超过3.8万亿元,全零规模比重稳步提升至1:1。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3万多家,产品基本覆盖汽车产业链近1500个零部件。
然而,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在结构完整性、技术自主性和市场成熟度等核心目标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当前,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汽车行业市场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汽车行业在中国面临国际化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的局面。外资股的自由化和进口关税的降低加剧了当地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还不成熟,这限制了其在全球竞争下的发展。此外,“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共享化”的技术革命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指导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呈现出产品供应健全、地域分布完善、企业规模扩大、配套水平提高、自主比例扩大、市场稳定增长的特点。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超过10万家,发展良好、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涌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批发展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仍在不断涌现,在核心技术创新、支撑市场突破、产业战略格局和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8个产品领域和10个企业类型的分类,系统总结了当地优秀零部件企业的一系列特点,对行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于国际配套企业来说,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引导前瞻性的产品开发设计成为主要路径;对于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来说,引入一体化外资体系、产学研深度合作和军民融合是主要路径;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智慧企业来说,全面建立全零互信体系和跨界多技术融合已成为一种新模式。
奋进: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建议和措施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扩张优势和弥补不足的途径。面对零部件模块化集成、电气化改造、智能制造等技术变革和产业重塑革命,各国,地方和企业应通过明确整体和全产业链发展目标,高效整合资源,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积极实现国内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发展,做优做强自主零部件产业,支持和完善产业支撑资源和引导支撑体系。本文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具体措施,包括对国家部门的建议:制定战略、确定路线、创造环境、扶优扶强;给地方政府的建议:打造冠军,培养新员工,搭建平台,留住人才;
对企业主体的建议:找准定位,做精品,重视创新,引领行业。结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
科学支撑:中国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评价研究作为强大汽车产业的基础,全面梳理“代表中国第一梯队水平的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已成为行业的共同需求。根据细分行业特点和企业成长路径,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从5.5万家国内零部件企业中筛选出2100家主流企业,并根据车辆采购体系和省市部门推荐,进一步筛选出460家重点企业;基于项目团队的实地考察,最终评选出代表中国领先水平的133家优秀企业,涵盖各类企业财产、发展阶段和各类汽车零部件产品,有效满足了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展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特征,推动整个行业全力建设强国。为树立标杆、提升领导力、打造品牌,为汽车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国优秀汽车零部件强国创建企业”颁奖典礼,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细分行业优秀企业名单隆重公布。仪式上,来自汽车行业的重量级领军专家和国内大型汽车企业代表受到表彰,奖项分为十个奖项,即:个人冠军企业“个人先锋成就奖”;国际支持企业“国际支持发展奖”;为通用零部件和设备企业颁发的“精工质量突破奖”;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模范奖”;汽车电子企业“前瞻性智能先锋奖”;为商用车零部件企业颁发“中国制造业功勋奖”;零部件集团优势资源整合奖、新能源零部件企业高新技术领军奖、地方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奖、外资企业在华布局贡献奖。凝心聚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零部件强,汽车产业就强。发布会上,汽车行业的老领导、行业专家、汽车制造商高管、新兴汽车制造商负责人、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强国基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的发布,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明确行业管理思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从注重数量增长到质量超越,从注重汽车市场发展到零部件品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开始,自主零部件产业需要迎难而上,重振中国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十九大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作为支撑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零部件产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已成为建设汽车强国必须跨越的最重要的一关。5月30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在Xi的成功召开。该报告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会联合研究编写。在此期间,它得到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严建来和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恒的精心指导。它还得到了许多行业领袖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包括机械工业部原部长何光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玉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副秘书长董建平、中国汽车产业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支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关键问题和未来趋势。2015年起,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委托,成立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零部件产业研究会联合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从把握现状、分析差距、挖掘问题、形成对策四个方面入手,实地调研走访了国内1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龙头企业,以及数十个重点零部件产业集群,获得了企业的第一手数据和对行业的一线了解。经过业内权威专家的系统分析和反复论证,项目组最终形成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强国研究的基础”。同时,为了填补快节奏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将从行业跟随的新阶段到行业领先的新阶段进行研究和分析,评选出中国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团队将对零部件行业进行拆分,并从产业链、产能链和价值链三个链条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清楚地呈现出当前行业的不足。根据各种提议,项目组将企业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一方面根据产品对企业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的成长特征进行分类。项目组以《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5万多家零部件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在此期间,当地经信委和汽车协会、各大汽车公司的采购系统以及各汽车集团的零部件板块为项目团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大多数单位在现场进行了系统交流,最终评选出约143家优秀零部件公司。
面临的困难: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已成为助力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坚实支撑。60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推动的合资合作和国内产销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市场红利下,实现了令人振奋的跨越式发展。总产值超过3.8万亿元,全零规模比重稳步提升至1:1。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3万多家,产品基本覆盖汽车产业链近1500个零部件。
然而,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在结构完整性、技术自主性和市场成熟度等核心目标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当前,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汽车行业市场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汽车行业在中国面临国际化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的局面。外资股的自由化和进口关税的降低加剧了当地汽车市场的竞争。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还不成熟,这限制了其在全球竞争下的发展。此外,“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共享化”的技术革命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指导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呈现出产品供应健全、地域分布完善、企业规模扩大、配套水平提高、自主比例扩大、市场稳定增长的特点。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超过10万家,发展良好、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涌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批发展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仍在不断涌现,在核心技术创新、支撑市场突破、产业战略格局和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8个产品领域和10个企业类型的分类,系统总结了当地优秀零部件企业的一系列特点,对行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于国际配套企业来说,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引导前瞻性的产品开发设计成为主要路径;对于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来说,引入一体化外资体系、产学研深度合作和军民融合是主要路径;对于具有前瞻性的智慧企业来说,全面建立全零互信体系和跨界多技术融合已成为一种新模式。
奋进: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建议和措施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扩张优势和弥补不足的途径。面对零部件模块化集成、电气化改造、智能制造等技术变革和产业重塑革命,各国,地方和企业应通过明确整体和全产业链发展目标,高效整合资源,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积极实现国内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发展,做优做强自主零部件产业,支持和完善产业支撑资源和引导支撑体系。本文针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具体措施,包括对国家部门的建议:制定战略、确定路线、创造环境、扶优扶强;给地方政府的建议:打造冠军,培养新员工,搭建平台,留住人才;
对企业主体的建议:找准定位,做精品,重视创新,引领行业。结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
科学支撑:中国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评价研究作为强大汽车产业的基础,全面梳理“代表中国第一梯队水平的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已成为行业的共同需求。根据细分行业特点和企业成长路径,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从5.5万家国内零部件企业中筛选出2100家主流企业,并根据车辆采购体系和省市部门推荐,进一步筛选出460家重点企业;基于项目团队的实地考察,最终评选出代表中国领先水平的133家优秀企业,涵盖各类企业财产、发展阶段和各类汽车零部件产品,有效满足了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展现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特征,推动整个行业全力建设强国。为树立标杆、提升领导力、打造品牌,为汽车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国优秀汽车零部件强国创建企业”颁奖典礼,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细分行业优秀企业名单隆重公布。仪式上,来自汽车行业的重量级领军专家和国内大型汽车企业代表受到表彰,奖项分为十个奖项,即:个人冠军企业“个人先锋成就奖”;国际支持企业“国际支持发展奖”;为通用零部件和设备企业颁发的“精工质量突破奖”;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模范奖”;汽车电子企业“前瞻性智能先锋奖”;为商用车零部件企业颁发“中国制造业功勋奖”;零部件集团优势资源整合奖、新能源零部件企业高新技术领军奖、地方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奖、外资企业在华布局贡献奖。凝心聚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零部件强,汽车产业就强。发布会上,汽车行业的老领导、行业专家、汽车制造商高管、新兴汽车制造商负责人、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强国基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的发布,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明确行业管理思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从注重数量增长到质量超越,从注重汽车市场发展到零部件品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开始,自主零部件产业需要迎难而上,重振中国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
标签:
据汽车新闻网站Autoblog报道,加州目前已经开始试点电子车牌服务,电子车牌将具有多种追踪、出行数据上载等多种功能,目前车牌价格为699美元。
1900/1/1 0:00:00近日,作为自主品牌昔日的旗手,奇瑞汽车因其200亿的混改大戏引发了汽车圈的围观。
1900/1/1 0:00:005月30日下午,英特尔在京宣布成立英特尔智能网联汽车大学合作研究中心,
1900/1/1 0:00:00近日,全球领先的三元软包动力锂电池公司孚能科技完成了C2轮融资,至此C轮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行业独角兽美誉实至名归。
1900/1/1 0:00:005月25日,一份来自发改委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曝光,这一法规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实施,取代14年前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成为汽车制造业的新准入门槛。
1900/1/1 0:00:00意大利米兰时间上周五,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现任CEOSergioMarchionne在公司董事会上提出了有关企业未来电气化(混合动力)战略转型的计划,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