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清华大学何向明:锂电5分钟快充是伪命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使用锂电池,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锂电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新能源汽车经常起火。围绕锂电池相关技术问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核研究所锂离子电池实验室主任何向明。加强电池技术和制造水平中国能源报:你怎么看待无处不在的电池一致性问题?何向明:手机电池都是单块使用,但现在无论是大规模储能还是电动汽车,都需要将许多电池连接在一起。以特斯拉为例,如果数千个18650电池串并联,会带来一致性问题,实际分布时电流和电压会不均匀。这将带来两大危险。首先,系统寿命将大大缩短。其次,它会导致电池发热,这存在安全隐患。中国能源报:如何保证电池的一致性,防止出现问题?何向明: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容量、电压等一系列参数对电池进行筛选。然而,目前这些筛选过程很复杂,效果有限,问题很多,其中一些是由测量误差引起的。目前,设备的测量误差大多在1%左右。事实上,为了满足电池一致性的要求,误差应该小于1%。从制造的角度来看,由于设备精度和测量参数固定,全自动化制造工程减少了人为因素,极大地提高了一致性。我们也在考虑其他方法来解决一致性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使用串联充电和放电来筛选一致性的想法。具体来说,工厂生产的所有电池的一致性首先经过筛选,然后串联,然后充电和放电,这样就可以避免设备错误。中国能源报: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事件见诸报端,进一步凸显了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如何确保电池安全?何向明:电池安全事故是概率事件。目前的测试标准并不能完全消除电池的安全问题。锂电池是易燃的,具有高能量密度、正极和负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热失控的问题。目前,通过加强对电池本体技术的技术研究,可以在5-10年左右的时间内确保电池安全。电池的安全性与制造水平密切相关。例如,如果空气中的灰尘落在隔膜上,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电池的安全与电池工厂的管理水平和制造水平密切相关。要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须逐步从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并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10-15分钟的快速充电更为现实。中国能源报:日本和韩国在锂电池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爆发,中国在锂电池方面也在迎头赶上,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何向明:在锂电池领域,美国的创新能力排名第一;在质量方面,日本是第一;在制造业层面,韩国是第一。但中国综合能力最强,在锂电池的综合竞争力和性价比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是锂电池行业不可或缺的国家。中国能源报:关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的报道很多。快速充电5分钟可行吗?何向明:锂电池快速充电是有希望的,但像网上炒作的那样,5分钟就能充满电是一个伪命题。我们认为10-15分钟是一个现实的目标。例如,一辆汽车是50千瓦时,充电1小时需要50千瓦;

500千瓦充电桩和500千瓦充电堆需要6分钟才能充满电。如果电压为220伏,则电流将超过2000安培。这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在社区中使用,这涉及到社区基础设施的容量扩展。此外,快速充电对电池的生命和安全有很大的隐患。在快速充电方面,我们也在做一些技术储备,并自主研发了一种负极材料,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中国能源报:国家计划到2020年,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将达到300千瓦时/公斤。据了解,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国轩高新企业的研发团队已基本实现300千瓦时/公斤动力电池的研发。300 WHr的目标似乎不再是一个挑战。何向明:300 WHr的目标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作为一种大规模应用产品,电池最终用于新能源汽车。我们不仅要考虑充放电容量,还要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在可靠性方面必须绝对通过测试。国家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设定了补贴门槛,并规定以电池的能量密度为导向,用意良好。然而,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首先,它推高了电池的制造成本,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大负荷结转才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相比较而言,国外在满足一定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更注重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中国能源报:我们看到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一些专家认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正在接近上限。你对此怎么看?何向明:锂电池技术是由材料决定的,是由材料不断演变而来的电化学。锂电池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像蜗牛一样爬行的过程。如今,人们常说许多新技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取得了进步,但技术进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突破。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实验室的突破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此外,任何电池技术都有天花板,技术好坏,市场是最考验用户选择和投资趋势的。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是由锂电池提供动力的。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使用锂电池,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锂电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新能源汽车经常起火。围绕锂电池相关技术问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核研究所锂离子电池实验室主任何向明。加强电池技术和制造水平中国能源报:你怎么看待无处不在的电池一致性问题?何向明:手机电池都是单块使用,但现在无论是大规模储能还是电动汽车,都需要将许多电池连接在一起。以特斯拉为例,如果数千个18650电池串并联,会带来一致性问题,实际分布时电流和电压会不均匀。这将带来两大危险。首先,系统寿命将大大缩短。其次,它会导致电池发热,这存在安全隐患。中国能源报:如何保证电池的一致性,防止出现问题?何向明: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容量、电压等一系列参数对电池进行筛选。然而,目前这些筛选过程很复杂,效果有限,问题很多,其中一些是由测量误差引起的。目前,设备的测量误差大多在1%左右。事实上,为了满足电池一致性的要求,误差应该小于1%。从制造的角度来看,由于设备精度和测量参数固定,全自动化制造工程减少了人为因素,极大地提高了一致性。我们也在考虑其他方法来解决一致性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使用串联chargin的想法……

以及放电至屏幕一致性。具体来说,工厂生产的所有电池的一致性首先经过筛选,然后串联,然后充电和放电,这样就可以避免设备错误。中国能源报:新能源汽车电池起火事件见诸报端,进一步凸显了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如何确保电池安全?何向明:电池安全事故是概率事件。目前的测试标准并不能完全消除电池的安全问题。锂电池是易燃的,具有高能量密度、正极和负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热失控的问题。目前,通过加强对电池本体技术的技术研究,可以在5-10年左右的时间内确保电池安全。电池的安全性与制造水平密切相关。例如,如果空气中的灰尘落在隔膜上,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电池的安全与电池工厂的管理水平和制造水平密切相关。要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须逐步从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并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10-15分钟的快速充电更为现实。中国能源报:日本和韩国在锂电池技术方面领先于中国。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爆发,中国在锂电池方面也在迎头赶上,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何向明:在锂电池领域,美国的创新能力排名第一;在质量方面,日本是第一;在制造业层面,韩国是第一。但中国综合能力最强,在锂电池的综合竞争力和性价比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此,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是锂电池行业不可或缺的国家。中国能源报:关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的报道很多。快速充电5分钟可行吗?何向明:锂电池快速充电是有希望的,但像网上炒作的那样,5分钟就能充满电是一个伪命题。我们认为10-15分钟是一个现实的目标。例如,一辆汽车是50千瓦时,充电1小时需要50千瓦;

500千瓦充电桩和500千瓦充电堆需要6分钟才能充满电。如果电压为220伏,则电流将超过2000安培。这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在社区中使用,这涉及到社区基础设施的容量扩展。此外,快速充电对电池的生命和安全有很大的隐患。在快速充电方面,我们也在做一些技术储备,并自主研发了一种负极材料,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中国能源报:国家计划到2020年,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将达到300千瓦时/公斤。据了解,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神、国轩高新企业的研发团队已基本实现300千瓦时/公斤动力电池的研发。300 WHr的目标似乎不再是一个挑战。何向明:300 WHr的目标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作为一种大规模应用产品,电池最终用于新能源汽车。我们不仅要考虑充放电容量,还要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在可靠性方面必须绝对通过测试。国家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设定了补贴门槛,并规定以电池的能量密度为导向,用意良好。然而,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首先,它推高了电池的制造成本,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大负荷结转才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相比较而言,国外在满足一定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更注重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中国能源报:我们看到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一些专家认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正在接近上限。你对此怎么看?何向明:锂电池技术是由材料决定的,是由材料不断演变而来的电化学。锂电池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像蜗牛一样爬行的过程。如今,人们常说许多新技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取得了进步,但技术进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突破。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稳步发展的过程,实验室的突破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此外,任何电池技术都有天花板,技术好坏,市场是最考验用户选择和投资趋势的。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是由锂电池提供动力的。

标签: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产业格局正处巨大变革期,传统产业将向新时代转变

6月5日6日,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现数年间以及未来汽车产业的新变化、新趋势。

1900/1/1 0:00:00
各路争抢氢能源产业链,仍面临技术与成本难题

如无意外,全国首个加油加氢站将于本月在广东云浮新兴县正式开始投入运营。这是继去年9月中国第一座全商业化运营加氢站在佛山南海诞生后,国内氢能源行业迎来商业化的一大事件。

1900/1/1 0:00:00
Waymo与Uber正进行合作谈判 车辆或加入Uber网络

据thestar网站报道,成功打造出自动驾驶汽车是一回事,但让人们开上它是另一回事。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最近动作不断。

1900/1/1 0:00:00
乡间小路也好使,MapLite如何实现无道路标线自动驾驶?

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在无道路标识和车道线的乡间小道上行驶,近日麻省理工给出了答案。

1900/1/1 0:00:00
部分应用处于“灰色地带”/操作不便 车载中控难言颠覆

自从特斯拉在其ModelS上采用17英寸超大中控屏设计,将诸多功能如多媒体、导航、通信、驾驶室控制系统等统统集成在一块屏幕内,为汽车中控台设计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径,过去几年里,

1900/1/1 0:00:00
中外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对比研究

在政策导向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取得了骄人成绩。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639万辆和609万辆,保有量突破150万辆,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