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18年汽车销量下滑在哪儿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尽管18年来的总体下降幅度只有2.8%,但这毕竟是一个转折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下降,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段朗最近对汽车很感兴趣。一方面,我接触到了一些汽车零部件项目。另一方面,有了孩子后,我发现“紧凑型”i3非常短缺(买车确实需要长远眼光)。从消费和投资的角度来看汽车市场更有趣。谈到汽车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是“20年来首次出现销量下滑”。尽管18年来的总体下降幅度只有2.8%,但这毕竟是一个转折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下降,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首先看一下宏观数据。自2001年以来,国内汽车产销数据一直在上升(产量和销量,两者之间的年度数据差异很小)。在过去,当所有权不高时,主要受到购置税等政策的影响。政策刺激年份的增长率将明显上升(例如,2008年、2012年和2015年),但每次刺激的效果都在下降。2018年全年的最新数据也出炉了。18年来,总销售额为2808万辆,同比下降2.8%。最直接的感觉是,它在今年上半年仍在增长。为什么人们不在下半年的毛衣大战中买车?从月度数据来看,也证实了下降始于今年下半年。但可以看出,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11月。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减少了73万,占全年产量的2.6%,几乎相当于全年的降幅。为什么2017年11月的基数如此之高?因为在2017年,排量小于1.6升的汽车仍然可以享受7.5%的购置税,2018年1月1日将提高到10%。为了在年底前销售,当然,汽车工厂应该提前准备库存,因此11月17日的产量特别高。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根据细分价格对产量进行了排序,也可以看到低价/超低价的车型降幅最大。这种下降一方面可能是“消费者信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17年前小排量/低价车的需求提前释放。这张照片的单位是一百万个单位。可以看出,6万元以下的微型车数量减少了35万辆,6万至8万辆之间减少了77万辆。两者加在一起,导致了全年下降了4%以上。有趣的是,12万以上的细分市场都有所增长,其中25万以上的“豪车”甚至增长了11.3%(让人想起朋友圈里的迈巴赫,不合时宜的消费升级场景……)。如果按照城市级别划分,你能看到哪些差异?不用说,北京的严格控制指数基本上取决于发卡数量。那么一线城市普遍衰落了吗?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被定义为“特大”城市,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是一线城市。正如你所看到的,北上深圳和杭州,以及包括我的家乡郑州在内的省会城市,总体上仍在增长。然而,二线以下的市场(300-500万人)普遍在下降。从更熟悉的品牌购车角度来看,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对比将更加明显。传统大厂聚集的德系日系产品仍有近5%的增长率,而自主品牌以及美国品牌(主要是长安福特)下滑严重。具体来看,德国奥迪和宝马分别增长了9%和21%,甚至销量达到数百万辆的丰田也增长了13%。我们从供应链上也知道,丰田打算在未来五年内将其国内产量翻一番,这真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世界。在自主品牌中,吉利“可能获胜最多”,销量增长高达24%(但为什么股价下跌如此之大?值得研究)。在寒冷的冬天,最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段朗只有资格购买,皇城不包括插电式和增程…)。年销量为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面对一百万辆汽车的市场,即使是最悲观的学生也需要认真对待。马爸爸说,新事物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我……

看得见的、轻蔑的、不可理解的、跟不上的。2016年,新能源出货量仅为50.6万辆,其中大部分都是有明显百公里续航痕迹的微型车。整个车牌没有雷丁电气代表的低速车那么大。当时,段朗认为低速车值得关注。今天来看真是目光短浅。关于电动汽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这百万辆汽车的出货量主要是因为大城市的“限牌”和国家补贴崔生吗?有多少消费者有“内生需求”?补贴的作用不容易分析,但从销售场所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可限制的作用。目前,限牌政策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石家庄和贵阳(出乎意料),共有8个城市。那么,这些受限制城市的新能源在总销售额中占了多少?我们得到了新能源乘用车的保险数据库。有趣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我预期的要分散得多。例如,在2018年1-9月的前十大城市中,有郑州、潍坊、长沙等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前十名仅占1-9月总销售额的39%,这意味着61%的新能源销售额出现在二三线城市。相反,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五大城市的新能源销售额仅占19.46%。显微镜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比亚迪的混合动力秦Pro和新款唐DM经常缺货。在混合状态下,它既省油又经济,而且没有里程焦虑。比亚迪的工程师甚至开玩笑说,他们买了秦Pro,他们担心汽油会第一次过期。这是一笔简单而不错的买卖。最后,由于Mark的绘图和数据支持,本文中的图表主要来自我们的内部研究报告。尽管18年来的总体下降幅度只有2.8%,但这毕竟是一个转折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下降,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段朗最近对汽车很感兴趣。一方面,我接触到了一些汽车零部件项目。另一方面,有了孩子后,我发现“紧凑型”i3非常短缺(买车确实需要长远眼光)。从消费和投资的角度来看汽车市场更有趣。谈到汽车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是“20年来首次出现销量下滑”。尽管18年来的总体下降幅度只有2.8%,但这毕竟是一个转折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下降,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首先看一下宏观数据。自2001年以来,国内汽车产销数据一直在上升(产量和销量,两者之间的年度数据差异很小)。在过去,当所有权不高时,主要受到购置税等政策的影响。政策刺激年份的增长率将明显上升(例如,2008年、2012年和2015年),但每次刺激的效果都在下降。2018年全年的最新数据也出炉了。18年来,总销售额为2808万辆,同比下降2.8%。最直接的感觉是,它在今年上半年仍在增长。为什么人们不在下半年的毛衣大战中买车?从月度数据来看,也证实了下降始于今年下半年。但可以看出,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11月。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减少了73万,占全年产量的2.6%,几乎相当于全年的降幅。为什么2017年11月的基数如此之高?因为在2017年,排量小于1.6升的汽车仍然可以享受7.5%的购置税,2018年1月1日将提高到10%。为了在年底前销售,当然,汽车工厂应该提前准备库存,因此11月17日的产量特别高。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根据细分价格对产量进行了排序,也可以看到低价/超低价的车型降幅最大。这种下降一方面可能是“消费者信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17年前小排量/低价车的需求提前释放。这张照片的单位是一百万个单位。可以看出,6万元以下的微型车数量减少了35万辆,6万至8万辆之间减少了77万辆。两人共同为……做出了贡献……

全年发病率超过4%。有趣的是,12万以上的细分市场都有所增长,其中25万以上的“豪车”甚至增长了11.3%(让人想起朋友圈里的迈巴赫,不合时宜的消费升级场景……)。如果按照城市级别划分,你能看到哪些差异?不用说,北京的严格控制指数基本上取决于发卡数量。那么一线城市普遍衰落了吗?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被定义为“特大”城市,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是一线城市。正如你所看到的,北上深圳和杭州,以及包括我的家乡郑州在内的省会城市,总体上仍在增长。然而,二线以下的市场(300-500万人)普遍在下降。从更熟悉的品牌购车角度来看,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对比将更加明显。传统大厂聚集的德系日系产品仍有近5%的增长率,而自主品牌以及美国品牌(主要是长安福特)下滑严重。具体来看,德国奥迪和宝马分别增长了9%和21%,甚至销量达到数百万辆的丰田也增长了13%。我们从供应链上也知道,丰田打算在未来五年内将其国内产量翻一番,这真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世界。在自主品牌中,吉利“可能获胜最多”,销量增长高达24%(但为什么股价下跌如此之大?值得研究)。在寒冷的冬天,最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段朗只有资格购买,皇城不包括插电式和增程…)。年销量为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面对一百万辆汽车的市场,即使是最悲观的学生也需要认真对待。马爸爸说,新事物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看不见、轻蔑、看不懂、跟不上。2016年,新能源出货量仅为50.6万辆,其中大部分都是有明显百公里续航痕迹的微型车。整个车牌没有雷丁电气代表的低速车那么大。当时,段朗认为低速车值得关注。今天来看真是目光短浅。关于电动汽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这百万辆汽车的出货量主要是因为大城市的“限牌”和国家补贴崔生吗?有多少消费者有“内生需求”?补贴的作用不容易分析,但从销售场所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可限制的作用。目前,限牌政策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石家庄和贵阳(出乎意料),共有8个城市。那么,这些受限制城市的新能源在总销售额中占了多少?我们得到了新能源乘用车的保险数据库。有趣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比我预期的要分散得多。例如,在2018年1-9月的前十大城市中,有郑州、潍坊、长沙等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前十名仅占1-9月总销售额的39%,这意味着61%的新能源销售额出现在二三线城市。相反,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五大城市的新能源销售额仅占19.46%。显微镜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比亚迪的混合动力秦Pro和新款唐DM经常缺货。在混合状态下,它既省油又经济,而且没有里程焦虑。比亚迪的工程师甚至开玩笑说,他们买了秦Pro,他们担心汽油会第一次过期。这是一笔简单而不错的买卖。最后,由于Mark的绘图和数据支持,本文中的图表主要来自我们的内部研究报告。

标签:北京丰田奥迪宝马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运营商5G网络累计投资超300亿元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印发《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

1900/1/1 0:00:00
小鹏2019年将再获200亿投资 第二款车4月首发

根据规划,小鹏汽车将在2019年启动G3车型的批量交付,同年有望获得2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除此之外,小鹏汽车还在加紧研发更多的新产品。

1900/1/1 0:00:00
充电难再也不会成为阻碍新能源发展的“痛点”!这次国家队出马了

电动汽车离不开充电,可是你在公共充电桩充电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900/1/1 0:00:00
全球电动车爆发 韩国三家电池厂已获近1600亿美元订单

在美国特斯拉公司的示范效应下,全世界掀起了研发电动车的热潮,这也激活了以车用电池企业为代表的上游产业链。

1900/1/1 0:00:00
“真香”预警!老司机开上电动汽车,发现不仅省钱还能赚钱?

有些读者可能还记得,我们之前和一位广汽传祺GE3的车主聊过,他对电动汽车做了下面这么个评论:“原来也是看不起电动车,现在真香。

1900/1/1 0:00:00
Waymo将在密歇根州建造自动驾驶汽车工厂

根据路透社报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子公司Waymo的自动驾驶车辆部门周二表示,它计划在密歇根州建造一座工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