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以前就听到过这样的观点:只有有了物质安全感,我才能敢于跳出产品,谈论美学。后来,我意识到它不仅是美学,而且适用于所有形而上学的东西。上一代人买车时,对“所有权”的追求也是一种物质安全感。当这一代人进入购车时代时,只有基本的物质需求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在此前提下,服务、运营等话题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为了完成这次回顾,我在周末花了两天时间,参观了上海和杭州的七家新车体验店。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新车制造商的朋友更多地了解同行的进步,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朋友也能看到新车制造商想要如何从事“零售服务”和“用户运营”。让我们明确一点:我们评论的是体验店,即地理位置、客流、服务区分布等。关于产品,本文将不谈任何内容。让我们正式开始:拜腾上周五刚刚在全球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位于上海南京西路,距离接下来要提到的两家相互竞争的体验店不到200米。公平地说,除了开幕式,我在周日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去了那里。服务体验不错。当你进入商店时,店员会主动迎接你,你不会被允许四处闲逛。数着,数着酒吧里的小哥哥,店里有14名店员,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商店相比,这是相当多的。有一辆M-Byte和一辆K-Byte展示车,其他区域包括可选区、产品体验区、活动区和饮料吧。店里的客流量不低。经过观察,主要是20-40岁的年轻人。我只是和一个店员聊了聊。我对自己的产品有着透彻的了解,基本的性能参数对她来说很难。在谈论电动汽车的日常使用体验和政策话题时,你也可以拿起这些词。至少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1。拜腾店的培训已经到位。2.店员之前应该有零售行业的经验,并且有很强的与陌生用户的沟通能力。开业前,我问了拜腾的一位朋友,得到的信息是,他们的店员来自苹果、特斯拉和星巴克等公司。我实际上谈了一会儿,这确实验证了这一点。我们来谈谈体验店的两大亮点:首先,拜腾的思路非常清晰,他的产品最大的优势是车内巨大的屏幕。所以,只需拿出水平演示并将其放在桌面上,让每个人都能体验。这部分演示在其他新车体验店是看不到的。至于AR和VR的体验,它几乎不能被视为帮助用户增强对产品的理解。虽然就个人而言,这是相当无味的,但最好还是看真正的汽车。第二个亮点应该是用户操作。未来,拜腾将组织用户与硅谷和慕尼黑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对话,形式类似于视频会议,就在下图中的这一区域。需要单独提及的一点是:这个活动区的空间利用灵活性很大,两扇推拉门可以以各种形式利用空间。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价值一寸土地,其他朋友可以学习这一点。拜腾的店还处于开业的高峰期,所以在门店结束后,你可以再次体验。重点是观察他们的用户运营策略是如何实施的,以及他们是否会在其他竞争门店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特斯拉的体验店距离拜腾约100米。在南京西路的同一核心区域,特斯拉选择了更好的位置,直接将体验店开到了兴业太古汇,吸引了沿街路人和购物中心的市民。同一天,店里安排了两辆Model X、一辆Model S和一辆Model 3,我数了一下店员,一共10个人。与中国这批新车相比,特斯拉是最早的知名体验店,因此店内布局不会浪费空间。注重体验:店员对产品的理解绝对没有问题,对得起“专业”二字。进入商店时,我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离开商店之前,我发了名片,询问了客户的联系方式,并邀请我测试……
ive中。与其他体验店相比,特斯拉的客流量明显更大,用车者的热情也更高,其中大部分都指向这款Model 3。除了产品,店员还非常熟悉电动汽车的日常使用体验以及购车上牌流程。即使涉及到Model 3的订单数量,它也可以立即给出单个商店的日均订单和总订单等数据。与其他体验店的不同之处在于,店员有一种轻微的距离感,既不高也不冷,但全身都透露着外国公司的风格。在聊天过程中,我还顺便去了隔壁diss,表达了我对下一个玩家耐力表现的极大怀疑。一般来说,店内的功能布局和店员的专业性绝对没有问题。毕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国产新车从特斯拉体验店学到了很多东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国支在用户运营和零售服务方面可能不会比本地支更有优势。蔚来,南京西路的三兄弟,离特斯拉和拜腾体验店很近。也许是因为单间面积较小,蔚来在兴业太古汇租了两家独立店铺,相距约10米。这两个店面加起来有三辆ES8和一辆ES6,总共有四辆车。这两家店一共遇到了六位店员,前后聊了两位,也就是魏莱自称的同事,一位是实习生,另一位是应届毕业生。两位年轻人对产品有着透彻的了解,他们能够回答性能参数和产品配置特点。缺点是:与拜腾和特斯拉相比,蔚来店员略显青涩,在与用户聊天时不够老练,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从未在零售服务领域工作过。那天我去店里的时候,店里的人流量不低,很多人都是来看新车的。缺点也来自于此。蔚来体验店的福利显然偏向于车主,而不是新客户。最后一个现象是:老车主对此评价很高,陌生人反应普遍。例如,Nio House二楼的饮料吧和活动区是非车主的一道屏障,并收集了到访该店的朋友的反馈:他们对蔚来的做法感到不舒服,作为非车主,他们显然对拜腾和特斯拉体验店有更好的印象。另请注意:与前两个不同,Nio House在离开商店时没有询问联系方式,也没有邀请试驾。与其他新车相比,蔚来体验店最大的优势在于车主做得很好,专注于线下活动(他们被称为Seeds,邀请各行各业的大咖分享)。他擅长使用App吸引车主参与,活动参与度非常高,这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Tucki首先批评了Tucki官方网站的更新进度。在此之前,他在官网上发现,上海体验店还没有开业,最近的店要去杭州大悦城。驱车200公里到达杭州店后,店员告诉我,上海体验店已经开业,但官网还没有更新。有人主动接待了这家商店。店里只有一辆红色G3轿车,大约有六名店员。Tuki体验店的选址思路与特斯拉如出一辙,借助流量进入购物中心。几分钟内,大约有10名顾客进入了商店,其中大多数是在购物时被吸引的。店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以前是从其他行业来的。聊了几分钟,店员对自家电动车的了解是合格的,对功能点、价格、配置、上牌政策甚至周边充电桩的位置都很熟悉。离开商店时,我还询问了看车客户的联系方式,并询问是否需要上海同事安排试驾。事后回访也很周到。(试驾需要提前一天安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产品定位的原因。Tuki体验店的内部装饰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前三家店的差距。展览车数量较少,在礼品区和洽谈区之外没有更多的扩展区。开……
总体而言,人员服务系统是可以接受的,但体验店的硬件完善度和成熟度还不够。魏玛七家体验店中唯一的经销商在光顾该店之前并不知道这一点。实际位置可能在上海市中心的镇北路出口附近。与其他新建汽车的市中心地区相比,魏玛更难找到。无论是店内的硬件装饰,还是接待人员的服务水平,都与传统4S店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店内面积比4S店小,但服务赶不上大多数4S店。唯一一家没有主动收到的体验店,所以探索店铺的过程有点尴尬。前台的奶奶可能已经60多岁了,这也让我们感到惊讶。地理位置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除了我们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顾客在参观期间进入商店。虽然是经销商,但这样的服务表现还是有点不合理,营销策略白白浪费了产品力。零跑体验店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零跑总部大楼附近。有人主动接待了这家店,还有一点,零跑是七家店中唯一一家主动为进店的顾客倒水的。在经营了七家商店之后,我真的很累,所以我很感动。当天,店里有3名店员和3辆展览车,非市中心的交通并不多。除了我们,大约有5个人在20分钟内进来看车。除了汽车展区外,零跑布局还有一个可选区域和一个活动区域。此外,桑迪安还被单独展出。坦率地说,体验店的地理位置和内饰风格在头部新车面前并不强烈。然而,值得称赞的是,零跑用户服务并不弱于其他竞争对手,甚至更好。在此期间,店员主动询问了我的联系方式,之后也进行了回访。逛店过程中还有一个插曲:我出店后把背包忘在店里了,店员用我刚留下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我,然后撑着伞在门口等着。这个小细节很容易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店员对产品的理解和认知也很棒,主动提出了实车演示。整体而言,体验店的气质偏于理工科,这与零跑公司给人的印象相似。但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员工培训应该到位,超出之前的预期。K50刚上市的时候,有一次我去了他们的体验店看车。这一次,为了进行交叉审查,我专程前往。地点位于上海新世界,距离特斯拉很近,不到50米。店内装修精致,配得上68万多辆纯电动跑车,不掉价。我看到一楼有两名店员,只有一辆展览车。二楼类似蔚来的Nio House,有饮料吧、休息区、活动区等等。店里摆满了文学书籍,这是提升风格最简单的方法。朋友们可以学习一下。店员的热情还可以。我已经先后和两位店员谈过了,我的业务能力没有问题。我熟悉产品的基本参数和功能配置。未来的用户运营环节与蔚来的种子类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大咖分享,非车主也可以参与。在参观商店的过程中,大约有五位顾客来看这辆车,其中大多数人都被跑车的形状所吸引。对这家店未来的总体评价:虽然产品定价很高,但实际服务仍然接地气,不是很“装”,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当友好。当人们看着这辆车时,它不会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因为它是一辆跑车。最后,在参观了七家新车体验店后,我感受到了零售服务的重塑和用户运营的优越性。从体验店的位置来看,未来新车的定位将越来越明显。在上海,特斯拉、蔚来、拜腾等高端品牌集中在内环坐标,而民用电动汽车公司……
魏玛(Weimar)和图奇(Tucki)等城市更喜欢位于中央附近。品牌定位与地理位置有关,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2019年,更多的新车体验店将会集中,而且还会有第二颗炸弹。我很早以前就听到过这样的观点:只有有了物质安全感,我才能敢于跳出产品,谈论美学。后来,我意识到它不仅是美学,而且适用于所有形而上学的东西。上一代人买车时,对“所有权”的追求也是一种物质安全感。当这一代人进入购车时代时,只有基本的物质需求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在此前提下,服务、运营等话题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为了完成这次回顾,我在周末花了两天时间,参观了上海和杭州的七家新车体验店。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新车制造商的朋友更多地了解同行的进步,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朋友也能看到新车制造商想要如何从事“零售服务”和“用户运营”。让我们明确一点:我们评论的是体验店,即地理位置、客流、服务区分布等。关于产品,本文将不谈任何内容。让我们正式开始:拜腾上周五刚刚在全球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位于上海南京西路,距离接下来要提到的两家相互竞争的体验店不到200米。公平地说,除了开幕式,我在周日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去了那里。服务体验不错。当你进入商店时,店员会主动迎接你,你不会被允许四处闲逛。数着,数着酒吧里的小哥哥,店里有14名店员,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商店相比,这是相当多的。有一辆M-Byte和一辆K-Byte展示车,其他区域包括可选区、产品体验区、活动区和饮料吧。店里的客流量不低。经过观察,主要是20-40岁的年轻人。我只是和一个店员聊了聊。我对自己的产品有着透彻的了解,基本的性能参数对她来说很难。在谈论电动汽车的日常使用体验和政策话题时,你也可以拿起这些词。至少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1。拜腾店的培训已经到位。2.店员之前应该有零售行业的经验,并且有很强的与陌生用户的沟通能力。开业前,我问了拜腾的一位朋友,得到的信息是,他们的店员来自苹果、特斯拉和星巴克等公司。我实际上谈了一会儿,这确实验证了这一点。我们来谈谈体验店的两大亮点:首先,拜腾的思路非常清晰,他的产品最大的优势是车内巨大的屏幕。所以,只需拿出水平演示并将其放在桌面上,让每个人都能体验。这部分演示在其他新车体验店是看不到的。至于AR和VR的体验,它几乎不能被视为帮助用户增强对产品的理解。虽然就个人而言,这是相当无味的,但最好还是看真正的汽车。第二个亮点应该是用户操作。未来,拜腾将组织用户与硅谷和慕尼黑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对话,形式类似于视频会议,就在下图中的这一区域。需要单独提及的一点是:这个活动区的空间利用灵活性很大,两扇推拉门可以以各种形式利用空间。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价值一寸土地,其他朋友可以学习这一点。拜腾的店还处于开业的高峰期,所以在门店结束后,你可以再次体验。重点是观察他们的用户运营策略是如何实施的,以及他们是否会在其他竞争门店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特斯拉的体验店距离拜腾约100米。在南京西路的同一核心区域,特斯拉选择了更好的位置,直接将体验店开到了兴业太古汇,吸引了沿街路人和购物中心的市民。同一天,店里安排了两辆Model X、一辆Model S和一辆Model 3,我数了一下店员,一共10个人。与中国这批新车相比,特斯拉是最早的知名体验店,因此店内布局不会浪费空间。注重体验:店员对……的理解……
e产品绝对没有问题,它配得上“专业”这个词。进入商店时,我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离开商店之前,我发了名片,询问了客户的联系方式,并邀请我试驾。与其他体验店相比,特斯拉的客流量明显更大,用车者的热情也更高,其中大部分都指向这款Model 3。除了产品,店员还非常熟悉电动汽车的日常使用体验以及购车上牌流程。即使涉及到Model 3的订单数量,它也可以立即给出单个商店的日均订单和总订单等数据。与其他体验店的不同之处在于,店员有一种轻微的距离感,既不高也不冷,但全身都透露着外国公司的风格。在聊天过程中,我还顺便去了隔壁diss,表达了我对下一个玩家耐力表现的极大怀疑。一般来说,店内的功能布局和店员的专业性绝对没有问题。毕竟,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国产新车从特斯拉体验店学到了很多东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国支在用户运营和零售服务方面可能不会比本地支更有优势。蔚来,南京西路的三兄弟,离特斯拉和拜腾体验店很近。也许是因为单间面积较小,蔚来在兴业太古汇租了两家独立店铺,相距约10米。这两个店面加起来有三辆ES8和一辆ES6,总共有四辆车。这两家店一共遇到了六位店员,前后聊了两位,也就是魏莱自称的同事,一位是实习生,另一位是应届毕业生。两位年轻人对产品有着透彻的了解,他们能够回答性能参数和产品配置特点。缺点是:与拜腾和特斯拉相比,蔚来店员略显青涩,在与用户聊天时不够老练,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从未在零售服务领域工作过。那天我去店里的时候,店里的人流量不低,很多人都是来看新车的。缺点也来自于此。蔚来体验店的福利显然偏向于车主,而不是新客户。最后一个现象是:老车主对此评价很高,陌生人反应普遍。例如,Nio House二楼的饮料吧和活动区是非车主的一道屏障,并收集了到访该店的朋友的反馈:他们对蔚来的做法感到不舒服,作为非车主,他们显然对拜腾和特斯拉体验店有更好的印象。另请注意:与前两个不同,Nio House在离开商店时没有询问联系方式,也没有邀请试驾。与其他新车相比,蔚来体验店最大的优势在于车主做得很好,专注于线下活动(他们被称为Seeds,邀请各行各业的大咖分享)。他擅长使用App吸引车主参与,活动参与度非常高,这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Tucki首先批评了Tucki官方网站的更新进度。在此之前,他在官网上发现,上海体验店还没有开业,最近的店要去杭州大悦城。驱车200公里到达杭州店后,店员告诉我,上海体验店已经开业,但官网还没有更新。有人主动接待了这家商店。店里只有一辆红色G3轿车,大约有六名店员。Tuki体验店的选址思路与特斯拉如出一辙,借助流量进入购物中心。几分钟内,大约有10名顾客进入了商店,其中大多数是在购物时被吸引的。店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以前是从其他行业来的。聊了几分钟,店员对自家电动车的了解是合格的,对功能点、价格、配置、上牌政策甚至周边充电桩的位置都很熟悉。离开商店时,我还询问了看车客户的联系方式,并询问是否需要上海同事安排试驾。事后回访也很周到。(试驾需要提前一天安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
e产品定位。Tuki体验店的内部装饰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前三家店的差距。展览车数量较少,在礼品区和洽谈区之外没有更多的扩展区。总的来说,人员服务系统是可以接受的,但体验店的硬件完成度和成熟度还不够。魏玛七家体验店中唯一的经销商在光顾该店之前并不知道这一点。实际位置可能在上海市中心的镇北路出口附近。与其他新建汽车的市中心地区相比,魏玛更难找到。无论是店内的硬件装饰,还是接待人员的服务水平,都与传统4S店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店内面积比4S店小,但服务赶不上大多数4S店。唯一一家没有主动收到的体验店,所以探索店铺的过程有点尴尬。前台的奶奶可能已经60多岁了,这也让我们感到惊讶。地理位置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除了我们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顾客在参观期间进入商店。虽然是经销商,但这样的服务表现还是有点不合理,营销策略白白浪费了产品力。零跑体验店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零跑总部大楼附近。有人主动接待了这家店,还有一点,零跑是七家店中唯一一家主动为进店的顾客倒水的。在经营了七家商店之后,我真的很累,所以我很感动。当天,店里有3名店员和3辆展览车,非市中心的交通并不多。除了我们,大约有5个人在20分钟内进来看车。除了汽车展区外,零跑布局还有一个可选区域和一个活动区域。此外,桑迪安还被单独展出。坦率地说,体验店的地理位置和内饰风格在头部新车面前并不强烈。然而,值得称赞的是,零跑用户服务并不弱于其他竞争对手,甚至更好。在此期间,店员主动询问了我的联系方式,之后也进行了回访。逛店过程中还有一个插曲:我出店后把背包忘在店里了,店员用我刚留下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我,然后撑着伞在门口等着。这个小细节很容易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店员对产品的理解和认知也很棒,主动提出了实车演示。整体而言,体验店的气质偏于理工科,这与零跑公司给人的印象相似。但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员工培训应该到位,超出之前的预期。K50刚上市的时候,有一次我去了他们的体验店看车。这一次,为了进行交叉审查,我专程前往。地点位于上海新世界,距离特斯拉很近,不到50米。店内装修精致,配得上68万多辆纯电动跑车,不掉价。我看到一楼有两名店员,只有一辆展览车。二楼类似蔚来的Nio House,有饮料吧、休息区、活动区等等。店里摆满了文学书籍,这是提升风格最简单的方法。朋友们可以学习一下。店员的热情还可以。我已经先后和两位店员谈过了,我的业务能力没有问题。我熟悉产品的基本参数和功能配置。未来的用户运营环节与蔚来的种子类似。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大咖分享,非车主也可以参与。在参观商店的过程中,大约有五位顾客来看这辆车,其中大多数人都被跑车的形状所吸引。对这家店未来的总体评价:虽然产品定价很高,但实际服务仍然接地气,不是很“装”,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当友好。当人们看着这辆车时,它不会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因为它是一辆跑车。最后,在参观了七家新车体验店后,我感受到了零售服务的重塑和用户运营的优越性。从…的位置来看……
在体验店,新车的定位在未来将变得越来越明显。在上海,特斯拉、蔚来、拜腾等高端品牌集中在内环坐标,而威马、途驰等民用电动汽车公司更倾向于选址中环附近。品牌定位与地理位置有关,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2019年,更多的新车体验店将会集中,而且还会有第二颗炸弹。
1月22日消息,2018年全年共召回新能源车辆1357万辆,约占到全年汽车召回总量的1。但如若对比同年新能源汽车1008万辆的销量数据,新能源汽车召回比例则高达1346。
1900/1/1 0:00:00任正非,又火了。前不久,他一改往日的低调,连续接受了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的采访,更是通过央视《面对面》完成了其国内首次电视媒体专访。
1900/1/1 0:00:00重庆移动发布消息:重庆第一台5G无人驾驶巴士在该公司内部开始试运行,标志着重庆无人驾驶巴士正式投入测试。重庆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1900/1/1 0:00:00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松下将向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电池。此前1月8日,特斯拉首家海外工厂在上海正式开工建设。
1900/1/1 0:00:001
1900/1/1 0:00:00日前,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已确认计划将凯迪拉克品牌定位于集团未来电动车型的领先品牌,其将基于新开发的通用BEV3平台打造全新的电动车系列,凯迪拉克首款基于该平台打造的产品将于2021年问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