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图片来自“123rf.com.cn”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动力电池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逐渐成为新的产业出路。当动力电池的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动力电池将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此时直接报废回收为时尚早。除了拆解和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材料,报废的动力电池也是一种重要的回收方式。关于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此前表示,对于剩余电量充足、质量保证稳定的退役电池,可以通过梯级利用模式转向储能、低速汽车等领域。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龙头企业多为电池回收企业,如中天宏锂、赣州彭浩、赛德美等。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不仅可以节能环保,还可以有效摊薄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延长寿命周期,提高经济性。梯队利用场景在国内应用广泛。目前退役的动力电池以磷酸铁锂电池居多,但从电池性能来看,磷酸亚铁锂在梯次利用方面的表现更为稳定。此前,中南大学教授李健曾表示,“目前我国近90%的低速电动车都配备了具有价格优势的铅酸电池。如果能有效控制成本,当梯级动力电池的价格与铅酸电池接近时,梯级动力电池在重量、里程、充放电时间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相比在低速车辆领域的应用,退役动力电池可能更广泛地应用于储能领域。2018年3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支持中国铁塔公司等企业结合各地试点工作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示范工程。级联电池在储能终端中的应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储能终端数据库的逐步完善,级联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日益清晰。目前,我国已启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输配电、用户侧储能应用等相关领域梯级利用示范工程运行,包括千瓦级户用储能产品、10至100千瓦光储微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系统、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兆瓦级大型储能电站等。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我国储能领域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储能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重要应用场景。据专家介绍,通信基站是非常适合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场景。随着4G和5G网络基站密度的增加,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需求将逐渐增加。2018年,中国铁塔已经停止采购铅酸电池,统一采购电池。中国铁塔副总经理高步文曾表示,中国铁塔基站总电池容量超过40GWh。据了解,2019年,中国铁塔预计将分步使用约5GWh电池,更换约15万吨铅酸电池,吸收超过5万吨退役动力电池。2018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面向工商用户的储能项目也比较丰富,如中恒电气、长城电源、长能新能源等企业。2018年9月,由中恒电气旗下的徐达新能源和中恒瑞普共同承建的1MW/7MWh阶梯式工商业储能系统项目在江苏南通如东投产,实现商业运营。2018年6月,长城电厂完成了50kW/150kWh储能容器和su的组装试验……顺利装船了。项目中150kWh锂电池全部为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电池组直接分步骤使用,无需拆卸。2018年5月,长能新能源锂电池梯级储能电站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交付使用。在微网储能方面,2018年8月,广州供电局高可靠性智能低碳微网项目在南沙投产。据了解,南沙微网项目可实现50 mm范围内从非计划并网到孤网的无缝切换,四种并网/孤网运行模式的智能切换,退役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孤网运行一周的能力。该项目利用退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实现微网储能中退役电池的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光储充一体化方面,2018年3月,江苏宁高速六合服务区投入使用的新增充电停车位全部使用退役动力电池。本项目作为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的一部分,实现了光伏-储能-充电桩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一系列应用表明,级联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何忠新能源汽车副总裁、何忠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彭青峰此前表示,“动力电池的阶梯式利用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非常有前景的业态。”目前梯级利用问题是我国动力电池大规模报废的重要转折点。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方向仍处于探索和成长阶段,对于梯级利用在现阶段的市场前景仍存在诸多争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黄士林曾公开表示,“动力电池分步利用储能是个伪命题”。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国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发展。第一,梯子利用成本高。据有关专家介绍,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和工艺,实现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成本并不具有较高的优势。同时,随着动力电池的衰减,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退役动力电池从回收运输到评估检测,隐性成本很高。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选择新电池或逐步使用电池时,这些问题将成为一个难题。第二,电池缺乏一致性。自2014年国内开展首个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示范研究项目以来,电池一致性问题一直是梯级利用项目运行中的重要挑战。据悉,动力电池容量、内阻、电压的不一致与电池本身的充放电反应机制密切相关。此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来到小康说,“即使是经过千选万选的退役电池,在构建梯级储能系统时,也无法完全避免系统运行中电池一致性的分散。”第三,技术路线不同。有专家表示,“有人认为储能电池不在那里动,技术要求没那么高。其实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储能电池某些方面的技术要求可能更高。”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电动汽车和储能终端对电池的要求不同。电动汽车倾向于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而储能终端更注重高循环寿命的电池,所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技术路线也会有所区隔。而且三元动力电池在未来分步骤用于储能终端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稳定性能否得到保证,仍存在一些困惑。第四,价值评估……sment不统一。目前市场上退役动力电池价格区间较大,行业内对退役电池残值的评估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南方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对一个电池(或电池组)的评估和估价,其实际剩余容量、健康状况、预计剩余循环次数和全寿命周期放电情况,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市场价值有直接影响。目前,如何评估报废电池的价值,汽车厂商、用户、回收机构、储能电站等各方尚未达成价值共识。多方布局,砥砺前行虽然动力电池在使用上面临着诸多的质疑和困扰,但整个行业从未停止过向这个方向前进,并且不断突破和壮大。众多企业逐渐意识到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纷纷布局梯级利用,在争议中求进。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AVIC锂电池、欣旺达、梅格、中兴派能、杜南电源、杉杉股份、中天储能、骆驼、雄狮科技、桑顿新能源、熊涛、郭萱高科、科陆电子、普能公司等一批动力电池及上下游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有所布局。如骆驼股份2018年提出,预计投资5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回收产业园;东风汽车通过回收电池储能设备安排商业储能,利用峰谷电价差或可再生能源充电,为电动汽车和社会提供动力;威马汽车利用级联电池开发微电网光储充放电一体化系统...目前,我国推进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工作已初见成效,从试点入手,逐步积累数据和经验,研究各种动力电池在梯级利用过程中的不同性能,为未来我国大规模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打下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面临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能否成为下一个出路,相信很快就会揭晓答案。图片来自“123rf.com.cn”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动力电池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逐渐成为新的产业出路。当动力电池的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动力电池将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此时直接报废回收为时尚早。除了拆解和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材料,报废的动力电池也是一种重要的回收方式。关于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此前表示,对于剩余电量充足、质量保证稳定的退役电池,可以通过梯级利用模式转向储能、低速汽车等领域。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龙头企业多为电池回收企业,如中天宏锂、赣州彭浩、赛德美等。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不仅可以节能环保,还可以有效摊薄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延长寿命周期,提高经济性。梯队利用场景在国内应用广泛。目前退役的动力电池以磷酸铁锂电池居多,但从电池性能来看,磷酸亚铁锂在梯次利用方面的表现更为稳定。此前,中南大学教授李健曾表示,“目前我国近90%的低速电动车都配备了具有价格优势的铅酸电池。如果能有效控制成本,当梯级动力电池的价格与铅酸电池接近时,梯级动力电池在重量、里程、充放电时间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相比在低速车辆领域的应用,退役动力电池可能更广泛地应用于储能领域。2018年3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支持中国铁塔公司等企业结合各地试点工作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示范工程。级联电池在储能终端中的应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储能终端数据库的逐步完善,级联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日益清晰。目前,我国已启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输配电、用户侧储能应用等相关领域梯级利用示范工程运行,包括千瓦级户用储能产品、10至100千瓦光储微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系统、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兆瓦级大型储能电站等。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我国储能领域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储能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重要应用场景。据专家介绍,通信基站是非常适合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场景。随着4G和5G网络基站密度的增加,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需求将逐渐增加。2018年,中国铁塔有sto……ed采购铅酸电池,统一采购电池。中国铁塔副总经理高步文曾表示,中国铁塔基站总电池容量超过40GWh。据了解,2019年,中国铁塔预计将分步使用约5GWh电池,更换约15万吨铅酸电池,吸收超过5万吨退役动力电池。2018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面向工商用户的储能项目也比较丰富,如中恒电气、长城电源、长能新能源等企业。2018年9月,由中恒电气旗下的徐达新能源和中恒瑞普共同承建的1MW/7MWh阶梯式工商业储能系统项目在江苏南通如东投产,实现商业运营。2018年6月,长城电厂完成50kW/150kWh储能容器组装试验,并成功装船。项目中150kWh锂电池全部为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电池组直接分步骤使用,无需拆卸。2018年5月,长能新能源锂电池梯级储能电站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交付使用。在微网储能方面,2018年8月,广州供电局高可靠性智能低碳微网项目在南沙投产。据了解,南沙微网项目可实现50 mm范围内从非计划并网到孤网的无缝切换,四种并网/孤网运行模式的智能切换,退役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孤网运行一周的能力。该项目利用退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实现微网储能中退役电池的梯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光储充一体化方面,2018年3月,江苏宁高速六合服务区投入使用的新增充电停车位全部使用退役动力电池。本项目作为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的一部分,实现了光伏-储能-充电桩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一系列应用表明,级联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何忠新能源汽车副总裁、何忠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彭青峰此前表示,“动力电池的阶梯式利用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非常有前景的业态。”目前梯级利用问题是我国动力电池大规模报废的重要转折点。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方向仍处于探索和成长阶段,对于梯级利用在现阶段的市场前景仍存在诸多争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黄士林曾公开表示,“动力电池分步利用储能是个伪命题”。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国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发展。第一,梯子利用成本高。据有关专家介绍,按照我国目前的技术和工艺,实现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成本并不具有较高的优势。同时,随着动力电池的衰减,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退役动力电池从回收运输到评估检测,隐性成本很高。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选择新电池或逐步使用电池时,这些问题将成为一个难题。第二,电池缺乏一致性。自2014年国内开展首个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示范研究项目以来,电池一致性问题一直是梯级利用项目运行中的重要挑战。据悉,动力电池容量、内阻、电压的不一致与电池本身的充放电反应机制密切相关。早些时候,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来到小康说:“即使是经过上千次筛选的退役电池,也不能完全避免电池一致性的分散……在系统运行时建立一个梯级储能系统。“第三,技术路线不同。有专家表示,“有人认为储能电池不在那里动,技术要求没那么高。其实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储能电池的某些方面的技术要求可能更高。“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电动车和储能终端对电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电动汽车倾向于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而储能终端更注重高循环寿命的电池,所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技术路线也会有所区隔。而且三元动力电池在未来分步骤用于储能终端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稳定性能否得到保证,仍存在一些困惑。第四,价值评估不统一。目前市场上退役动力电池价格区间较大,行业内对退役电池残值的评估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南方电力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对一个电池(或电池组)的评估和估价,其实际剩余容量、健康状况、预计剩余循环次数和全寿命周期放电情况,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市场价值有直接影响。目前,如何评估报废电池的价值,汽车厂商、用户、回收机构、储能电站等各方尚未达成价值共识。多方布局,砥砺前行虽然动力电池在使用上面临着诸多的质疑和困扰,但整个行业从未停止过向这个方向前进,并且不断突破和壮大。众多企业逐渐意识到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纷纷布局梯级利用,在争议中求进。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AVIC锂电池、欣旺达、梅格、中兴派能、杜南电源、杉杉股份、中天储能、骆驼、雄狮科技、桑顿新能源、熊涛、郭萱高科、科陆电子、普能公司等一批动力电池及上下游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有所布局。如骆驼股份2018年提出,预计投资5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回收产业园;东风汽车通过回收电池储能设备安排商业储能,利用峰谷电价差或可再生能源充电,为电动汽车和社会提供动力;威马汽车利用级联电池开发微电网光储充放电一体化系统...目前,我国推进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工作已初见成效,从试点入手,逐步积累数据和经验,研究各种动力电池在梯级利用过程中的不同性能,为未来我国大规模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打下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面临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能否成为下一个出路,相信很快就会揭晓答案。

标签:骆驼长城比亚迪东风中兴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自愿”降薪折射制造业发展之殇?来自车企制造一线的呐喊

近日,一张“自愿降薪申请书”广为流传,让吉利汽车再次站上了风口浪尖。

1900/1/1 0:00:00
入局热度不减的网约车还有不少隐忧

网约车市场在去年滴滴事件之后仿佛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事实上,共享出行虽然面临市场盈利等挑战,但仍然阻挡不了企业不断入局的热情。3月22日,T3出行项目启动。

1900/1/1 0:00:00
“国六”倒计时:车企争相倾销库存,车市寒冬“雪上加霜”

图片来自“东方IC”“(我了解到的)因为排放升级过快而受到压力,导致经营困难的企业包括主营高压共轨的辽宁新风和成都威特。

1900/1/1 0:00:00
MIT:无人驾驶的网约车也无法实现盈利

自上周大型网约车公司优步(Uber)和Lyft提交IPO申请以来,有关人们对它们的长期盈利能力的质疑再次升温,要知道,网约车公司都是以巨额亏损而闻名。一般来说。

1900/1/1 0:00:00
群狼环伺,宁德时代还能一家独大到何时?

要说电池行业谁的风头最盛,除了宁德时代不会有第二个答案。

1900/1/1 0:00:00
500公里这道“坎儿”,能破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么?

比亚迪秦宋ProEV,续驶600公里;吉利几何A,续驶500公里;广汽新能源AionS,续驶510公里500公里,到底够不够用呢?说起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里程焦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