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十年后自主汽车还剩下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一周前,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十年后,你觉得中国还剩下谁?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很少进入热门话题榜,但这次的背景并不是好消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下滑,很多被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开始在火山爆发中显现。上个月,北汽幻速、力帆汽车、JEEP等品牌渠道危机爆发。当成百上千的经销商和供应商上门要钱的时候,自主车的生死开始成为一个新的行业话题。关于自主品牌的淘汰节奏,5年前业内就有讨论。当时业内认为,2020年左右,中国自主品牌会被兼并重组,只剩下几个品牌,数量会在5个以内。但从目前行业的发展来看,汽车行业暂时的趋势与之前的预测背道而驰。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的汽车品牌和公司数量几乎翻了一倍甚至两倍。既有现有汽车集团的新一轮扩张,也有大量新进入者。中国汽车企业和品牌数量的增加,是因为它恰好处于中国汽车工业和全球汽车工业双层转型的新旧转型期。借着政策的东风,中国汽车正在第二次弯道超车。从全球汽车产业来看,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转向智能互联、清洁化的新时代。中国的汽车工业正面临着时代的机遇,在这个转型期试图淘金的人数量巨大。当然也为中国自主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可以突破品牌,以更高的溢价打破国外品牌在市场上的垄断;另一方面,中国有机会抢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高地。但这种情况显然不会持续太久。从今年车市表现来看,BAIC自主已经崩盘,东风自主难以乐观,一汽自主略有起色。这些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只是在苦苦挣扎,而一些边缘品牌更是惨不忍睹。如果汽车市场不出现大的逆转,按照目前的市场趋势,不到五年,中国的乘用车品牌很可能会消失一半以上。经济观察报在之前的报道中,对中国独立新阵容进行了划分。我们认为2018年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阵营阶梯:第一阵容是长城、长安、吉利三款百万以上乘用车。第二阵营分为50万辆和R&D实力,还有SAIC乘用车、广汽传祺、比亚迪、奇瑞。第三阵营是年销量在20万左右的品牌,算是独立的盈亏平衡线。按照2018年的销量来看,这个阵营是热门,其余的可能会被淘汰。从全球汽车行业来看,欧美日韩等汽车强国的国内汽车企业数量不会超过10家,甚至只有两三家。但是中国的汽车公司比世界其他地方加起来还多。数量的减少是必然的结果。目前全球汽车行业也进入了困难时期,有几个显著特点,包括联盟,整体进入开源节流时期。相比之下,虽然淘汰力度在加大,但是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导致国内自主车企无法很好的抵御风险。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汽车公司一直在重组他们的结构。我们认为,SAIC的自主显然拥有最国际化、最标准化的体系,而不是目前大家都看好的吉利。吉利已经从沃尔沃那里榨取了足够的资源,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而这场冒险将取决于其资金的完备性。十年内,中国的车企数量不会迅速减少,但仍然会很庞大。随着出国或者清洁汽车的发展,新品牌会有立足之地。至于十年后剩下谁,其实并不重要。十年后,如果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只剩下一半,依然会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数量。另一个问题是,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剧烈调整中,中国汽车是否会像家电、手机一样,最终成为又一个超车的制造业?这是值得期待的。一周前,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十年后,你觉得中国还剩下谁?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很少进入热门话题榜,但这次的背景并不是好消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下滑,很多被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开始在火山爆发中显现。上个月,北汽幻速、力帆汽车、JEEP等品牌渠道危机爆发。当成百上千的经销商和供应商上门要钱的时候,自主车的生死开始成为一个新的行业话题。关于自主品牌的淘汰节奏,5年前业内就有讨论。当时业内认为,2020年左右,中国自主品牌会被兼并重组,只剩下几个品牌,数量会在5个以内。但从目前行业的发展来看,汽车行业暂时的趋势与之前的预测背道而驰。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的汽车品牌和公司数量几乎翻了一倍甚至两倍。既有现有汽车集团的新一轮扩张,也有大量新进入者。中国汽车企业和品牌数量的增加,是因为它恰好处于中国汽车工业和全球汽车工业双层转型的新旧转型期。借着政策的东风,中国汽车正在第二次弯道超车。从全球汽车产业来看,受科技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转向智能互联和清洁化的新时代……科技进步。中国的汽车工业正面临着时代的机遇,在这个转型期试图淘金的人数量巨大。当然也为中国自主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可以突破品牌,以更高的溢价打破国外品牌在市场上的垄断;另一方面,中国有机会抢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高地。但这种情况显然不会持续太久。从今年车市表现来看,BAIC自主已经崩盘,东风自主难以乐观,一汽自主略有起色。这些大集团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只是在苦苦挣扎,而一些边缘品牌更是惨不忍睹。如果汽车市场不出现大的逆转,按照目前的市场趋势,不到五年,中国的乘用车品牌很可能会消失一半以上。经济观察报在之前的报道中,对中国独立新阵容进行了划分。我们认为2018年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阵营阶梯:第一阵容是长城、长安、吉利三款百万以上乘用车。第二阵营分为50万辆和R&D实力,还有SAIC乘用车、广汽传祺、比亚迪、奇瑞。第三阵营是年销量在20万左右的品牌,算是独立的盈亏平衡线。按照2018年的销量来看,这个阵营是热门,其余的可能会被淘汰。从全球汽车行业来看,欧美日韩等汽车强国的国内汽车企业数量不会超过10家,甚至只有两三家。但是中国的汽车公司比世界其他地方加起来还多。数量的减少是必然的结果。目前全球汽车行业也进入了困难时期,有几个显著特点,包括联盟,整体进入开源节流时期。相比之下,虽然淘汰力度在加大,但是国内大部分车企都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导致国内自主车企无法很好的抵御风险。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汽车公司一直在重组他们的结构。我们认为,SAIC的自主显然拥有最国际化、最标准化的体系,而不是目前大家都看好的吉利。吉利已经从沃尔沃那里榨取了足够的资源,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而这场冒险将取决于其资金的完备性。十年内,中国的车企数量不会迅速减少,但仍然会很庞大。随着出国或者清洁汽车的发展,新品牌会有立足之地。至于十年后剩下谁,其实并不重要。十年后,如果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只剩下一半,依然会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数量。另一个问题是,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剧烈调整中,中国汽车是否会像家电、手机一样,最终成为又一个超车的制造业?这是值得期待的。

标签:东风比亚迪长安东风风行御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中天新能5000万投建锂电池公司

5月21日,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天新能870309发布公告称,拟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中天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组及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900/1/1 0:00:00
BNEF:预计2025年中国将占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的48%

5月21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展望》(EVO2019)报告,预测到2040年,电动车EV将主导全球乘用车和公交车新增市场,

1900/1/1 0:00:00
分析师亮“红色警报”!特斯拉股价连续两日创两年半新低,债券创历史新低

在被机构WedbushSecurities的分析师严重警告后,特斯拉股票债券双双重挫。

1900/1/1 0:00:00
比亚迪收到新能源补贴34.58亿,可抵近一年利润

5月22日,比亚迪对外通告,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收到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3458亿元,其中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补助清算和补充清算资金3126亿元,2017年度补充清算资金3

1900/1/1 0:00:00
德国研究人员提出新高熵储能材料 推动锂电池发展

(图源:RSC)据外媒报道,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适合储能应用的新型高熵材料。

1900/1/1 0:00:00
身处第二梯队的动力电池企业该如何实现突围反超?

随着动力电池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寡头趋势愈加明显。根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689GWh。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