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CAIPC2020 | 中汽咨询?傅连学:中汽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汽车专利创新指数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1月12-13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隆重举行。今年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奠定创新发展的基础”,从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视角进行了新的定位。会议围绕知识产权管理的推进与效率提升、汽车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导向、国际形势、如何应对诉讼风险等议题展开。峰会期间,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傅连学发表了主题为“中汽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的主题演讲。

BYD, Great Wall, Beijing, Jianghuai, Chery

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付连学

以下为演讲实录:

再次公布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结果。这个创新指数我们已经发布三年了。在今年的创新指数中,我们也做了一些新的改变。稍后我会给你简单解释一下。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发布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简单说一下测评规则,一个是榜单的发布,最后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初步分析。

作为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对象均以我国汽车企业授权专利数量为基础,法律状态为已授权且当前有效。专利评估的范围主要是指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包括工装和设计专利。我这次专利发放的截止日期是今年6月30日,因为整个评估有一个周期,到今年上半年。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独立法人企业。当然,可能是因为前两届体现的是集团排名,部分企业包含二类、三类公司。这种情况今年有了一点改善,我们也为集团单独做了企业集团的评估名单。

其实我们创新指数的整个评价模型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评价纬度是三个方面,即法律、技术和经济纬度,每个纬度还包括二级指标和下一级的三级指标,构成了我们整体评价模型的评价指标数量。

对于整块的评价,我们会根据他的技术维度、市场维度、法律维度,对每个企业、每个有效专利分别给他一个评价,评价后会得到相应的评价分数。这样就汇总了你企业的所有专利和每个专利的所有结果,得出了整个企业的最终评价结果。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测评的第二部分。今年我们对自主车集团申请的所有专利做了一个汇总,包括它的二线公司和三线公司,这样我们就列出了自主车集团综合排名的前10名。这个评估是一个累积评估。从累计评价结果来看,TOP10是北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分5872,第二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是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四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五是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六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七是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八是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九是。

以下是自主车组年度排名TOP10,以及自主企业组过去一年申请和获得的专利评分结果。所以我们在年度排名中,也列出了前10名。我们还可以看到,前10名分别是北汽集团、比亚迪、SAIC、吉利、长城、一汽、江淮、东风、广汽。可以看出,车企的创新和专利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新台币。如果将这个列表与之前的列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刚才我们按照企业集团给大家做了一个排名表。下面,我们也为每个独立法人实体做了一个整个汽车专利指标的评测列表。首先,我们列出了自主创新实体,排名前10,排名第30。按照独立实体来看,第一名是比亚迪,第二名是吉利,第三名是奇瑞,这是一个累计排名,第四名是北汽福田,第五名是江淮,第六名是长城,第二名是江淮。其次是从第11名到第30名的排名,即使按积累计算,其实第10名之后整个企业排名的变化应该说已经开始出现了。

因为从10到30,甚至之后,我们整体的累计分数都不高,而且这部分每个车企的发展趋势都不一样,这里第一个变化的排名更显著,因为这个已经展示过了,我就不一一看了。累计排名,有的一年内上升了五位。

其次是自主创新企业年度排名,我们在申请专利的时候,打了一个分数。这一块可以看出,即使我们在10强,整体排名变化也很大,有的等于一年上升6位,有的直接下降5位。这个变化比较大,属于TOP10排名,其中比亚迪第一,吉利第二,柴蔚第三,属于今年进步比较大的。第四是北汽新能源,第五是北汽福田,第六是安徽江淮,第七是长城,第八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应该也是异军突起,第九是广汽集团,第十是BAIC。

刚才我们做了这个排名的前10名,从11名到30名,也可以看到这个排名可能变化更大。有的变化都是两位数的变化,所以这一块等于长城的第十一名和第十二名。因为这个排名里面有很多企业,我就不一一看了。我将在这里展示它们,这样您可以详细地查看它们。

刚才我们给大家列了一个创新科目。为了我们国内的企业,我们都看到了,也意识到了整个外企的差距,也对外资企业做了相应的评价。对外资企业的评价并不是说他们拥有全球专利,而是评价他们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整体的评价。

前10名中,丰田、博世、通用、本田、福特、电装、现代、日产、大众、精机分列第一、第二、第三。即使和我们集团企业前十相比,应该说还是有差距的,可以判断这部分只是外资。从11到30,我们也做了一个排名。总的来说,尤其是看到后面,从20到30,各方面差别不大,但是我们是20到30,和前面差别很大。这30个名字我就不一一念给你听了。

今年,我们又有了新的变化。对于新领域,我们专门做了新能源汽车的榜单排名。对于新能源领域的这部分,我们在新能源领域排了一个,像每年的新能源汽车TOP10排名。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申请的所有专利,我们真的是按照TOP10做的。现在等于丰田汽车公司第一,比亚迪第二。第三名是北京新能源,第四名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第五名是博世,第六名是现代,第七名是福特,第八名是本田,第九名是合富郭萱,第十名是蜂巢。如果我们在汽车行业,十大车企的榜单并不高,外资企业整个专利布局并不落后。当代Amperex技术有限公司、郭萱和Honeycomb都是该技术领域的前10名。其次是11-20,11是日产,12是蔚来,13是吉利,14是大众,15是通用,16是长城皇冠,17是福田,18是日立,19是电装。这件作品全面反映了我们的新能源技术。

后来对于智能联网这个行业创新,大家都在讨论或者关注的技术领域,我们也给他做了一个年度排名。和之前一样,我们整体排名前20,可以看到百度排名第一,福特第二,大众第三,丰田第四,现代第五,博世冉……第六,通用排名第七,电装排名第八,华为排名第九。此外,还有很多外资企业。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外资公司,尤其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整体上在这一块的研发和布局上做了很多工作。华为在相关领域也做了布局。第十是吉利。十大榜单恐怕只有一个。作为我们传统的汽车集团,只有一个吉利,十一个本田,十二个比亚迪,十三个日产,十四个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十五个郑源,十六个百度网通,十七个奇瑞,十八个大陆汽车,十九个德赛西威,二十个北汽新能源。这里我们列出了智能网络的整个领域。

我发布的所有排名,主要就是上面这些。现在我想重点谈谈我们的专利索引。可能刚才我们讲了很多我们的缺点。要真正分析自己的进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进步。

从2020年开始,自主车企TOP10专利累计数量为4920件,同比增长2%,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到6%,同比增长5%,尤其是发明专利同比增长5%,证明我们车企在整个专利质量上,尤其是今年相比以往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能在一年内增加5%的发明专利,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平均专利得分实际上比去年提高了10%,这表明我国自主企业专利创新质量稳步提高,专利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下面具体分数我就不说了,大家都可以看到。

从我们自身来看,我们自身前进的步伐应该说是比较快的,但是我们的起点低,我们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

自主企业专利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自主企业专利技术构成TOP10中,汽车车身附件、发动机、新能源和整车智能制造是重点领域,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占比稳步上升,但与传统技术领域的专利相比,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这一块来说,现在可以看到我们整个专利的布局。特别是在这个前瞻性的技术领域和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这一部分,应该说在专利的布局上确实是稳步提升,但是现在从总的比例上来说是少了一点。

新能源领域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持续发力,也是今年的一大亮点。新能源领域TOP10企业有效专利中,动力电池系统是重点布局领域,混合充电系统次之。比亚迪在年度独立企业TOP10中排名第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蜂巢和柴蔚均位列前十。我刚才其实也提到了,特别是新能源的动力电池,我们的专利应该说是专业的。

通信和科技公司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实力突出。2020年,智能网联领域TOP30企业有效专利中,平台技术、控制执行、通信车联网、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是重点布局领域。刚才大家看到我左边的图是智能网联整个专利的构成,所以其实在TOP10中,独立企业,通信和科技公司占据主体。其中,百度在线和华为分列第一和第二,也就是说,如果看国内这个智能网联领域,可以看到TOP10百度第一,其次是华为、吉利、比亚迪、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看来作为一个车企,确实应该还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努力。

自主企业与外资企业专利质量差距缩小。刚才看到了我们自主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总得分和总分。自主企业TOP10与外贸企业相比,在平均专利得分、平均完全要求项数、平均说明书页数上差距较大,但与2019年相比,各指标差距有所缩小。在fa……,我们也能从这张图看出我们的不同。从这张图的后面可以看到,这三个指标的差距明显缩小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自主企业在专利申请质量上有了显著提升,不仅是我们自己,和国际大公司相比也是如此。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赶上,但至少我们的整体差距在缩小。

通过我刚才给大家的介绍,大家应该看到,通过我们这一年的努力,汽车行业尤其是我们的骨干车企在创新和专利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技术发展还有空间。希望今后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水平和质量。

我就发了这么多。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2020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直播话题!BYD, Great Wall, Beijing, Jianghuai, Chery1 11月12-13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隆重召开。今年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奠定创新发展的基础”,从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视角进行了新的定位。会议围绕知识产权管理的推进与效率提升、汽车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导向、国际形势、如何应对诉讼风险等议题展开。峰会期间,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傅连学发表了主题为“中汽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的主题演讲。

BYD, Great Wall, Beijing, Jianghuai, Chery

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付连学

以下为演讲实录:

再次公布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结果。这个创新指数我们已经发布三年了。在今年的创新指数中,我们也做了一些新的改变。稍后我会给你简单解释一下。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发布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简单说一下测评规则,一个是榜单的发布,最后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初步分析。

作为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对象均以我国汽车企业授权专利数量为基础,法律状态为已授权且当前有效。专利评估的范围主要是指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包括工装和设计专利。我这次专利发放的截止日期是今年6月30日,因为整个评估有一个周期,到今年上半年。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独立法人企业。当然,可能是因为前两届体现的是集团排名,部分企业包含二类、三类公司。这种情况今年有了一点改善,我们也为集团单独做了企业集团的评估名单。

其实我们创新指数的整个评价模型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评价纬度是三个方面,即法律、技术和经济纬度,每个纬度还包括二级指标和下一级的三级指标,构成了我们整体评价模型的评价指标数量。

对于整块的评价,我们会根据他的技术维度、市场维度、法律维度,对每个企业、每个有效专利分别给他一个评价,评价后会得到相应的评价分数。这样就汇总了你企业的所有专利和每个专利的所有结果,得出了整个企业的最终评价结果。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测评的第二部分。今年我们对自主车集团申请的所有专利做了一个汇总,包括它的二线公司和三线公司,这样我们就列出了自主车集团综合排名的前10名。这个评估是一个累积评估。从累计评价结果来看,TOP10是北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分5872,第二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是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四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五是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六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七是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八是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第九是。

以下是自主车组年度排名TOP10,以及自主企业组过去一年申请和获得的专利评分结果。所以我们在年度排名中,也列出了前10名。我们还可以看到,前10名分别是北汽集团、比亚迪、、吉利、长城、一汽、贾……淮、东风、广汽。可见车企的创新和专利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将这个列表与之前的列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刚才我们按照企业集团给大家做了一个排名表。下面,我们也为每个独立法人实体做了一个整个汽车专利指标的评测列表。首先,我们列出了自主创新实体,排名前10,排名第30。按照独立实体来看,第一名是比亚迪,第二名是吉利,第三名是奇瑞,这是一个累计排名,第四名是北汽福田,第五名是江淮,第六名是长城,第二名是江淮。其次是从第11名到第30名的排名,即使按积累计算,其实第10名之后整个企业排名的变化应该说已经开始出现了。

因为从10到30,甚至之后,我们整体的累计分数都不高,而且这部分每个车企的发展趋势都不一样,这里第一个变化的排名更显著,因为这个已经展示过了,我就不一一看了。累计排名,有的一年内上升了五位。

其次是自主创新企业年度排名,我们在申请专利的时候,打了一个分数。这一块可以看出,即使我们在10强,整体排名变化也很大,有的等于一年上升6位,有的直接下降5位。这个变化比较大,属于TOP10排名,其中比亚迪第一,吉利第二,柴蔚第三,属于今年进步比较大的。第四是北汽新能源,第五是北汽福田,第六是安徽江淮,第七是长城,第八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应该也是异军突起,第九是广汽集团,第十是BAIC。

刚才我们做了这个排名的前10名,从11名到30名,也可以看到这个排名可能变化更大。有的变化都是两位数的变化,所以这一块等于长城的第十一名和第十二名。因为这个排名里面有很多企业,我就不一一看了。我将在这里展示它们,这样您可以详细地查看它们。

刚才我们给大家列了一个创新科目。为了我们国内的企业,我们都看到了,也意识到了整个外企的差距,也对外资企业做了相应的评价。对外资企业的评价并不是说他们拥有全球专利,而是评价他们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整体的评价。

前10名中,丰田、博世、通用、本田、福特、电装、现代、日产、大众、精机分列第一、第二、第三。即使和我们集团企业前十相比,应该说还是有差距的,可以判断这部分只是外资。从11到30,我们也做了一个排名。总的来说,尤其是看到后面,从20到30,各方面差别不大,但是我们是20到30,和前面差别很大。这30个名字我就不一一念给你听了。

今年,我们又有了新的变化。对于新领域,我们专门做了新能源汽车的榜单排名。对于新能源领域的这部分,我们在新能源领域排了一个,像每年的新能源汽车TOP10排名。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申请的所有专利,我们真的是按照TOP10做的。现在等于丰田汽车公司第一,比亚迪第二。第三名是北京新能源,第四名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第五名是博世,第六名是现代,第七名是福特,第八名是本田,第九名是合富郭萱,第十名是蜂巢。如果我们在汽车行业,十大车企的榜单并不高,外资企业整个专利布局并不落后。当代Amperex技术有限公司、郭萱和Honeycomb都是该技术领域的前10名。其次是11-20,11是日产,12是蔚来,13是吉利,14是大众,15是通用,16是长城皇冠,17是福田,18是日立,19是电装。这件作品全面反映了我们的新能源技术。

后来对于智能联网这个行业创新,大家都在讨论或者关注的技术领域,我们也给他做了一个年度排名。和以前一样,我们对前20名进行了整体排名,我们可以看到……在百度排名第一,福特第二,大众第三,丰田第四,现代第五,博世第六,通用第七,电装第八,华为第九。此外,还有很多外资企业。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外资公司,尤其是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整体上在这一块的研发和布局上做了很多工作。华为在相关领域也做了布局。第十是吉利。十大榜单恐怕只有一个。作为我们传统的汽车集团,只有一个吉利,十一个本田,十二个比亚迪,十三个日产,十四个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十五个郑源,十六个百度网通,十七个奇瑞,十八个大陆汽车,十九个德赛西威,二十个北汽新能源。这里我们列出了智能网络的整个领域。

我发布的所有排名,主要就是上面这些。现在我想重点谈谈我们的专利索引。可能刚才我们讲了很多我们的缺点。要真正分析自己的进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进步。

从2020年开始,自主车企TOP10专利累计数量为4920件,同比增长2%,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到6%,同比增长5%,尤其是发明专利同比增长5%,证明我们车企在整个专利质量上,尤其是今年相比以往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能在一年内增加5%的发明专利,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平均专利得分实际上比去年提高了10%,这表明我国自主企业专利创新质量稳步提高,专利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下面具体分数我就不说了,大家都可以看到。

从我们自身来看,我们自身前进的步伐应该说是比较快的,但是我们的起点低,我们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

自主企业专利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自主企业专利技术构成TOP10中,汽车车身附件、发动机、新能源和整车智能制造是重点领域,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占比稳步上升,但与传统技术领域的专利相比,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这一块来说,现在可以看到我们整个专利的布局。特别是在这个前瞻性的技术领域和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这一部分,应该说在专利的布局上确实是稳步提升,但是现在从总的比例上来说是少了一点。

新能源领域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持续发力,也是今年的一大亮点。新能源领域TOP10企业有效专利中,动力电池系统是重点布局领域,混合充电系统次之。比亚迪在年度独立企业TOP10中排名第一,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蜂巢和柴蔚均位列前十。我刚才其实也提到了,特别是新能源的动力电池,我们的专利应该说是专业的。

通信和科技公司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实力突出。2020年,智能网联领域TOP30企业有效专利中,平台技术、控制执行、通信车联网、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是重点布局领域。刚才大家看到我左边的图是智能网联整个专利的构成,所以其实在TOP10中,独立企业,通信和科技公司占据主体。其中,百度在线和华为分列第一和第二,也就是说,如果看国内这个智能网联领域,可以看到TOP10百度第一,其次是华为、吉利、比亚迪、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看来作为一个车企,确实应该还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努力。

自主企业与外资企业专利质量差距缩小。刚才看到了我们自主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总得分和总分。与外贸企业相比,前10名的自主企业在平均专利得分、完全要求的平均数量上有很大差距……项数和说明平均页数,但与2019年相比,各指标差距有所缩小。其实这张图也能看出我们的不同。从这张图的后面可以看到,这三个指标的差距明显缩小了。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自主企业在专利申请质量上有了显著提升,不仅是我们自己,和国际大公司相比也是如此。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赶上,但至少我们的整体差距在缩小。

通过我刚才给大家的介绍,大家应该看到,通过我们这一年的努力,汽车行业尤其是我们的骨干车企在创新和专利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技术发展还有空间。希望今后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水平和质量。

我就发了这么多。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2020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直播话题!

BYD, Great Wall, Beijing, Jianghuai, Chery

标签:比亚迪长城北京江淮奇瑞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CAIPC2020 | 北汽新能源?张锐:换电模式助力绿色出行

11月12日13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
长530km!滴滴自动驾驶获上海全部开放测试路段牌照

近日,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新增404公里,总里程达53057公里,其中嘉定区315公里、临港新片区1182公里(含东海大桥34公里)和奉贤区9737公里。

1900/1/1 0:00:00
本田宣布明年3月上市L3级自动驾驶技术

本田明年量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当地时间11月11日,据路透社报道,本田获得日本国体交通省的批准,明年3月将在本田Legend车型上实现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

1900/1/1 0:00:00
CAIPC2020 | 华为宋柳平:?华为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50亿美元

11月12日13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
恒大汽车两大基地启动试生产调试,预计明年下半年量产

蓝鲸汽车11月12日讯恒大汽车又有新进展,在近日公布恒驰车标后,记者今日获悉,恒大汽车上海、广州两大生产基地已全面启动试生产调试,根据此前恒大汽车发布的规划,

1900/1/1 0:00:00
长安汽车朱华荣:到2022年将逐步实现L4/L5车型量产

长安汽车计划在2022年前,逐步实现L4级L5级自动驾驶车型量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