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四方面发力 推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将在剧烈动荡中深化转型。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的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对于有效支撑新的发展格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1月1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高层论坛并致辞。

modern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林念修说,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一年也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工业率先止住下滑,走出低谷,取得了好于预期的业绩。

在林念修看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要坚持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用好国内强大市场,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加快电动化、智能化战略转型,提升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水平。他指出,汽车行业的表现好于预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业务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利润总额和增加值大幅增长,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明显向好。

产销量同比增长,扭转了2019年的下滑趋势,继续领跑全球,工业供给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民间消费大幅增长。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商用车产销总量同比增长近20%,中高端乘用车占比继续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比和十大汽车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保持稳定。

国内大周期将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目前,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达到2.8亿辆,成为第一大国。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200辆左右,无车家庭仍占三分之二以上。随着国内流通的顺畅,市场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汽车消费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从购买管理到使用管理的逐步转变,我国汽车消费将持续增长。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扎实推进,将引导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双循环”,需要我们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对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利共赢。

中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的外资比例限制,明年将全面取消汽车的外资比例限制。已经签署的《RCEP》和已经完成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为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国内外“双循环”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汽车产业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统筹国内国际产业布局,努力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努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发展模式……汽车工业要坚持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供需结构不匹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企业仍不同程度存在。要主动适应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完善产业投资和生产管理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念修表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应从四个方面做出部署:

第一,加快电气化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力争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坚持电动化方向,积极开发充换电相结合、电池配置灵活、兼顾续驶里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努力增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适当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增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便利性,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有序发展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

第二,协同推广智能

深入实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产业智能化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政府与企业、行业与中部地区的协调合作,加快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产品监管、信息安全六大体系建设。建立智能汽车基础技术平台,组织联合开发,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化能力,实现规模化应用。培育新兴市场主体,积极开展车载系统应用、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和车联网建设运营,加强数据服务和安全管理,促进新兴产业生态形成。

第三,大力推广品牌化

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和打造中国知名汽车品牌,充分利用“中国品牌日”这一平台,提高汽车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改变中国汽车出口比重长期偏低的局面。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坚决打好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统筹补短板、锻造长板,组织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开展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塑造一批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第四,共同推进国际化

构建发展新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外企业应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提升合作层次……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我们支持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全球R&D创新中心,积极参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支持现有外资企业调整功能定位和产品结构,提高海外市场辐射能力,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支持中国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建立R&D中心和生产基地,发挥零部件产业的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提升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为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发展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系统研究加强行业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坚决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等乱象,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林念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坚持系统观,加强前瞻性思维、统筹规划、战略布局和整体推进,充分发挥系统、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品牌化和国际化。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将在剧烈动荡中深化转型。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的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对于有效支撑新的发展格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1月1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高层论坛并致辞。

modern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林念修说,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一年也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历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工业率先止住下滑,走出低谷,取得了好于预期的业绩。

在林念修看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要坚持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用好国内强大市场,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加快电动化、智能化战略转型,提升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水平。他指出,汽车行业的表现好于预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业务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利润总额和增加值大幅增长,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明显向好。

产销量同比增长,扭转了2019年的下滑趋势,继续领跑全球,工业供给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民间消费大幅增长。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商用车产销总量同比增长近20%,中高端乘用车占比继续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比和十大汽车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保持稳定。

国内大周期将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消费市场。目前,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保有量达到2.8亿辆,成为第一大国。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200辆左右,无车家庭仍占三分之二以上。随着国内流通的顺畅,市场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汽车消费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从购买管理到使用管理的逐步转变,我国汽车消费将持续增长。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扎实推进,将引导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双循环”,需要我们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利共赢。

中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和商用车的外资比例限制,明年将全面取消汽车的外资比例限制。已经签署的《RCEP》和已经完成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为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国内外“双循环”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汽车产业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统筹国内国际产业布局,努力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努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构建发展新格局,迫切要求汽车产业坚持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供需结构不匹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企业仍不同程度存在。要主动适应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完善产业投资和生产管理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林念修表示,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应从四个方面做出部署:

第一,加快电气化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力争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坚持电动化方向,积极开发充换电相结合、电池配置灵活、兼顾续驶里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努力增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适当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增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便利性,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性,有序发展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

第二,协同推广智能

深入实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产业智能化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政府与企业、产业与中央的协调合作……加快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六大体系建设。建立智能汽车基础技术平台,组织联合开发,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化能力,实现规模化应用。培育新兴市场主体,积极开展车载系统应用、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和车联网建设运营,加强数据服务和安全管理,促进新兴产业生态形成。

第三,大力推广品牌化

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和打造中国知名汽车品牌,充分利用“中国品牌日”这一平台,提高汽车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改变中国汽车出口比重长期偏低的局面。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坚决打好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统筹补短板、锻造长板,组织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开展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塑造一批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第四,共同推进国际化

构建发展新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外企业应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提升合作层次,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我们支持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全球R&D创新中心,积极参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支持现有外资企业调整功能定位和产品结构,提高海外市场辐射能力,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支持中国企业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建立R&D中心和生产基地,发挥零部件产业的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提升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为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发展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系统研究加强行业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坚决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等乱象,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林念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坚持系统观,加强前瞻性思维、统筹规划、战略布局和整体推进,充分发挥系统、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品牌化和国际化。

标签: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宁德时代登顶 2020动力电池装机量出炉

日前,据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公布的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137GWh,同比增长17。

1900/1/1 0:00:00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未来5年 锂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

1月16日下午,围绕“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主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出席并发表演讲。

1900/1/1 0:00:00
大众发布全新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

1月15日,大众汽车宣布,将推出全新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HUD,该技术将特定标识符号与外部环境叠加,以实现动态显示。该功能将在纯电动ID3和ID4车型中率先推出。

1900/1/1 0:00:00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1月16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2021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1900/1/1 0:00:00
曾庆洪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

2021年1月15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出席会议,并在16日下午的高层论坛上发表题为”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汽车产业创新变革“的主题演讲。

1900/1/1 0:00:00
百人会2021云论坛|比亚迪王传福:私家车电动化需要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双管齐下

1月15日17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北京召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