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7日,主题为“发展新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北京举行。今年的百人会论坛首次在网上举行。来自国内外政府、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在线分享观点、交流心得。16日上午,以“碳中和目标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与汽车和交通转型”为主题的国际论坛拉开帷幕。主论坛下,第一个议题围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下的汽车与交通政策过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贝亚特·特兰克曼(Beate Trankmann)讲得很精彩。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李主任、蔡副主任、谢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很高兴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参加中国电动汽车论坛百人会。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2020年这艰难的一年,引发了全球对人类应该如何做发展工作的重新思考。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并保护我们的社会和地球?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尽管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工业增长放缓,但全球温室气体水平并未降低。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最早在2030年,全球气温可能达到1的临界阈值。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5摄氏度。这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且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显现:极端天气、生物多样性退化、海平面上升。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到本世纪末,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3到5度,这意味着上海的外滩和浦东区将会被淹没到海里。为了阻止这一趋势,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减少约45%。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去年9月,中国政府承诺在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些承诺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将气温变化控制在1.5到2摄氏度以内。然而,行动迫在眉睫。运输业是世界上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交通电气化是实现各国气候目标、确保地球世世代代宜居的关键途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占全球一半。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五年保持全球最高库存和销售记录。尽管发展迅速,但交通电气化革命仍需要中国和世界的持续努力。为此,我今天想强调四点建议:第一,要从整体上看汽车的碳足迹。也就是说,要监管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排放,不仅是用户端的全链条排放,也包括电池生产和处置过程中的全链条排放。为了减少碳足迹和原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必须投资降低回收成本,加强制造端的监管。目前,回收一个锂电池的成本是生产一个新电池的五倍。此外,电动汽车只有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才能真正做到绿色环保。要发挥电动汽车巨大的环保潜力,需要大规模转向可再生能源。第二,推进车载电网一体化。向完全可再生能源领域过渡的两个主要挑战是能源生产的波动以及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地理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储能的作用,对于结果的瓶颈问题非常重要。电动汽车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双向充电的分布式存储和通过车辆的车辆到电网集成(VGI)乐转电网(V2G)。但是,这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消费者的参与。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驾驶和停车行为;何时何地连接车辆;不仅要充电,还要放电。皇家VGI可能还需要激励措施,比如上网电价补贴或类似的法规,以确保城市或国家的电动汽车能够在电网需要时及时供电。第三,把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结合起来。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停车和充电往往很方便,可以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这将允许农村居民驾驶新能源汽车,并引导农村消费者直接转向电动出行计划。但这不仅仅是环保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确保在逐步淘汰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过程中,出台低收入家庭使用电动汽车的“以旧换新”政策。如果没有这些安排,弱势群体可能会失去旅行的手段。与此同时,交通的完全电气化将影响成千上万以维护传统交通工具为生的人。为了不让任何人掉队,我们可能需要提高这些工人的技能,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进行汽车保养,甚至回收。第四,我们必须促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FCV)。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一个“超级年”,关键零部件技术和政策都有突破。我们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由不同部委联合发布的氢能国家战略,以绿色氢为愿景——这将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加速中国的脱碳进程。和动力电池汽车一样,制氢的能耗必须是碳中和的,燃料电池汽车确实可以帮助交通领域去碳化。我们必须补贴并加速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成本。氢能储存不仅可以利用应该丢弃的可再生能源,还可以为工业、建筑等高能耗行业提供能源。这是唯一超过交通运输业的排放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随时准备协助运输部门向碳中和过渡。自2003年以来,我们一直在部署全球网络和经验,支持中国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以促进绿色交通的发展。我们一直在支持基层政策创新,通过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八个城市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以及大湾区的氢能经济职业培训项目,为工业供应链提供技术援助,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女士们,先生们,气候变化没有国界。我们必须并肩应对这一威胁——交通电气化非常重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愿意通过我们在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网络,与100人分享关于电动汽车的经验和教训。各位嘉宾,今天是中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的第一次百人委员会论坛。我希望它能开启新的篇章,帮助中国减少交通领域的排放。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创造一个绿色的未来!感谢1月15日至17日,以“发展新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北京举行。今年的百人会论坛首次在网上举行。来自国内外政府、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在线分享观点、交流心得。16日上午,以“碳中和目标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与汽车和交通转型”为主题的国际论坛拉开帷幕。主论坛下,第一个议题围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下的汽车与交通政策过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贝亚特·特兰克曼(Beate Trankmann)讲得很精彩。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李主任、蔡副主任、谢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很高兴代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参加中国电动汽车论坛百人会。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2020年这艰难的一年,引发了全球对人类应该如何做发展工作的重新思考。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并保护我们的社会和地球?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尽管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工业增长放缓,但全球温室气体水平并未降低。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最早在2030年,全球气温可能达到1的临界阈值。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5摄氏度。这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且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显现:极端天气、生物多样性退化、海平面上升。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到本世纪末,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3到5度,这意味着上海的外滩和浦东区将会被淹没到海里。为了阻止这一趋势,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比2010年减少约45%。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去年9月,中国政府承诺在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些承诺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将气温变化控制在1.5到2摄氏度以内。然而,行动迫在眉睫。运输业是世界上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交通电气化是实现各国气候目标、确保地球世世代代宜居的关键途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占全球一半。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五年保持全球最高库存和销售记录。尽管发展迅速,但交通电气化革命仍需要中国和世界的持续努力。为此,我今天想强调四点建议:第一,要从整体上看汽车的碳足迹。也就是说,要监管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排放,不仅是用户端的全链条排放,也包括电池生产和处置过程中的全链条排放。为了减少碳足迹和原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必须投资降低回收成本,加强制造端的监管。目前,回收一个锂电池的成本是生产一个新电池的五倍。此外,电动汽车只有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才能真正做到绿色环保。要发挥电动汽车巨大的环保潜力,需要大规模转向可再生能源。第二,推进车载电网一体化。向完全可再生能源领域过渡的两个主要挑战是能源生产的波动以及发电和用电之间的地理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储能的作用,对于结果的瓶颈问题非常重要。电动汽车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双向充电和车辆到电网集成的分布式存储(VGI) ……粗糙的车辆到电网(V2G)。但是,这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消费者的参与。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驾驶和停车行为;何时何地连接车辆;不仅要充电,还要放电。皇家VGI可能还需要激励措施,比如上网电价补贴或类似的法规,以确保城市或国家的电动汽车能够在电网需要时及时供电。第三,把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结合起来。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停车和充电往往很方便,可以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这将允许农村居民驾驶新能源汽车,并引导农村消费者直接转向电动出行计划。但这不仅仅是环保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确保在逐步淘汰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过程中,出台低收入家庭使用电动汽车的“以旧换新”政策。如果没有这些安排,弱势群体可能会失去旅行的手段。与此同时,交通的完全电气化将影响成千上万以维护传统交通工具为生的人。为了不让任何人掉队,我们可能需要提高这些工人的技能,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进行汽车保养,甚至回收。第四,我们必须促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FCV)。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一个“超级年”,关键零部件技术和政策都有突破。我们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由不同部委联合发布的氢能国家战略,以绿色氢为愿景——这将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加速中国的脱碳进程。和动力电池汽车一样,制氢的能耗必须是碳中和的,燃料电池汽车确实可以帮助交通领域去碳化。我们必须补贴并加速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成本。氢能储存不仅可以利用应该丢弃的可再生能源,还可以为工业、建筑等高能耗行业提供能源。这是唯一超过交通运输业的排放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随时准备协助运输部门向碳中和过渡。自2003年以来,我们一直在部署全球网络和经验,支持中国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以促进绿色交通的发展。我们一直在支持基层政策创新,通过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八个城市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以及大湾区的氢能经济职业培训项目,为工业供应链提供技术援助,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女士们,先生们,气候变化没有国界。我们必须并肩应对这一威胁——交通电气化非常重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愿意通过我们在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网络,与100人分享关于电动汽车的经验和教训。各位嘉宾,今天是中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的第一次百人委员会论坛。我希望它能开启新的篇章,帮助中国减少交通领域的排放。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创造一个绿色的未来!谢谢你
1月16日消息,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目前已进入实车量产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为AIONV,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试验,
1900/1/1 0:00:001月15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2021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1月16日,第2场高层论坛将相继召开。
1900/1/1 0:00:001月16日,在线上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的国际论坛上,新能源汽车行业指数正式发布。
1900/1/1 0:00:00亲爱的朋友,平常年代,“你的下一辆车长啥样?”这样的问题,问不出花来。但是,我们不在平常年代。你和你的朋友,正在经历非凡的变革年代,并且,你们就是变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在北京召开。
1900/1/1 0:00:001月16日,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