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上海,豪「智能电动汽车」背后的老谋深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上海从来不缺少关于汽车的故事。

轿车、轿车、智能电动车是上海汽车产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关键词。

1901年,两辆美国汽车首次出现在上海街头,让上海市民第一次知道了“汽车”。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和大众建立合资企业,刷新了国内汽车行业对如何生产汽车的认识。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落成,直接开启了上海的“智能电动车”时代。

百年来,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高潮迭代。从最近的变化来看,作为鲶鱼的特斯拉进入中国,直接盘活了整个国内汽车产业,拉开了全球智能电动车竞争的大幕。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上海聚集了各种汽车力量:智能电动车的开创者特斯拉,传统本土汽车巨头SAIC,蔚来汽车全球总部和威马汽车总部,以及科技互联网公司和传统汽车公司结合的衍生品牌智记汽车,从地产跨界到汽车的华人快车。你还没唱完就已经出现了几波势力。

这些力量的竞争和无声的厮杀,无疑给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新四化时代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如果1901年上海出现了两辆美国车,可能是由于某种时间上的偶然;那么,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外资的举措,还是2018年特斯拉进入中国,上海所采取的每一项举措,其实都准确把握了时代的命脉。

上海汽车的过去:从“什么是汽车”到合资汽车公司的成立

回到1901年,两辆美国车出现在上海街头,这使得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汽车的城市。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这种舶来品并不了解。有据可查,民国时期,上海的汽车公司大多是外国人设立的,主要从事一些汽车进口和修理业务。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上海的汽车公司才从汽修进入整车生产阶段,开展轿车、客车等车型。

据了解,1958年9月,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了一辆名为“凤凰”的汽车,但其制造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据说是厂里的车师傅根据另一款车型用锤子手工敲出来的。

所以,如果真的要谈上海近代汽车工业的进程,就落在上海大众联合生产汽车这个项目上了。

1978年,决策层就“关于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汽车厂的问题”作出指示,同意与外商接触。

经过60多次谈判,上海最终敲定与美国通用、福特、日本日产、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联邦德国七家汽车公司中的大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

当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第一位德国掌门人、副总经理看到上海破败的汽车厂时,饶是如此惊讶。

“工厂的地上散落着很多金属废料,所以房子和我们想象中的生产车间没有任何关系。』

马丁·波斯特在他的《在上海的1000天》一书中写道:

“有那么一刻我停止了呼吸:我盯着眼前这些过时的工厂,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些布满灰尘的棚屋是汽车工厂吗?大众就是在这种地方想和中国人一起造车?但是,看了一眼公司的招牌,确认我没有走错地方。』

但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随后,由于大众汽车经济衰退项目几乎“泡汤”、国内经济调整等原因,直到1982年,从德国运来的第一批汽车零部件才正式到达上海汽车大师手中。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此,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诞生,上海汽车现代化产业的大门正式开启。

十年后的1997年,通用汽车以同样的方式引入上海。1998年底,新世纪第一辆别克下线,工厂生产线建设速度超乎想象。当时“上海速度”已经成型。

如果说,德国大众让上海汽车看到的是标准化的汽车生产体系和流程;那么,除了带来标准化的制造流程,通用汽车还让上海汽车懂得了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和销售体系。

上海通过引进外商,实现了国产汽车从无到有,从0到1,开启了中国汽车赶超的局面。

与特斯拉打:未知的冒险

在电影中,主人公总是挂在编剧的金手指下,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随意挂掉,大部分的成功其实都需要一些有远见的布局。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汽车公司在上海临港收购了一块土地,计划建设超级汽车工厂。两年后,特斯拉熬过了最黑暗的产能爬坡期,终于在2020年底交出了近50万辆的销量。

回顾历史节点,上海引进特斯拉的举措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这背后其实是一场艰难的拉锯战。

特斯拉作为全球最耀眼的新兴电动车品牌,长期以来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但由于特斯拉早期产品价格较高,且车辆全部在美国生产,进口关税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因此特斯拉无法在中国开发更大的消费市场。毕竟,中国消费者买一辆特斯拉可能要比美国消费者多付近两倍的钱。

但上海打破国内汽车行业的决心是坚定的。前后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上海,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

2014年,上海浦东向特斯拉伸出橄榄枝,但当时手握众多橄榄枝的特斯拉并不急于进入中国市场。而是提出了两个非常高的条件:一是独资,二是注册产品成为电子消费产品而不是汽车产品。

两个条件的高门槛一度阻止了特斯拉来中国。

但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

201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具体来看,2018年取消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

另一个是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特斯拉在夹缝中生存相当困难,关税价格越来越高。2018年7月6日12时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整体关税升至40%,其他国家进口汽车关税维持在15%。

内外夹击之下,特斯拉进入中国的步伐越来越迫切。

2018年7月10日,上海与美国特斯拉达成协议,年产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区。这一合作也被视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特斯拉作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也迎来了业务整体盈利能力的转折点。因为上海的超级工厂不仅可以解决国外进口车的关税问题,还可以解决产能的燃眉之急。同时,上海完善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也能帮助特斯拉持续降低成本。

可谓一石三鸟。

但在特斯拉入华这件事上,上海并没有一味的让利于特斯拉,而是实实在在的与特斯拉签订了一份对协议:

根据协议,从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将每年向政府缴纳22.3亿元的税收。如果做不到,政府将收回土地。同时,为了防止一些不当行为,特斯拉未来五年将在上海工厂投入140.8亿元的资本支出。

按照特斯拉目前的势头,上海的约已经成了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特斯拉的朋友圈也是上海汽车的朋友圈。

但特斯拉带来的效应不止于此。

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上海临港提供lo……为特斯拉登陆美国?对中国和地区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其中,在一个备受好评的回答中提到了两个关键因素:刺激国产车的发展。

虽然马斯克不喜欢外界称特斯拉为“汽车行业的苹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入华可以说是苹果在中国影响力的像素级翻版。

苹果来到中国,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手机产业链的发展,如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声学产品、盖板玻璃、射频产品、摄像头模组等硬件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培育了Luxshare、歌尔、兰斯科技等企业。据了解,2020年苹果前200大供应商中,中国占43%。

同时,苹果的供应链也为国产手机滋生华为、小米、OPPO、vivo等自主品牌提供了土壤。

特斯拉也是。

据了解,特斯拉产业链涉及的供应商分为动力总成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底盘、车身、其他零部件、中控系统、内外饰九大部分,涉及直接和间接供应商130多家,其中一半为国内企业。

更有趣的是,特斯拉凭借超强的沟通能力,在上海超级工厂周围建立了庞大的朋友圈。

在它的工厂周围,从方向盘、安全气囊、内外饰件到驾驶舱模块、汽车钣金零件等零件,都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到。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特斯拉超级工商半年内已吸引数十家供应商入驻上海临港工业区,涵盖动力电池、汽车级半导体、内外饰配件等零部件企业。港口附近的奉贤园区企业坑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可以看出,通过鲶鱼特斯拉,上海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企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现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2万家。近五年(2016-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注册数分别为10000家、10000家、2000家、2000家、4000家,其中2020年注册数增长100%。注册资本方面,上海500万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有6000家,占总数的50%。

特斯拉的朋友圈正在成为上海汽车行业的朋友圈。

各种玩家混杂,上海成为最大玩家。

然而特斯拉入华却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在特斯拉享受上海朋友圈和上海速度的同时,国内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被取消在上海设厂,错失了上海高端制造产业链。

但是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还是很明确的。

虽然错过了蔚来工厂,但上海依然是蔚来全球总部所在地,依然是蔚来崛起和全球化不可或缺的大城市。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最早进入现代化生产的城市,汽车工业的嗅觉远不止于此。

既然留不住蔚来,那就留下下一只潜力股——威马汽车。

2020年9月22日,威马汽车宣布完成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历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和SAIC共同领投。

SAIC和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作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产业资本进入,也被外界解读为上海政府层面对未来汽车产业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布局。

此外,由SAIC、浦东新区、阿里集团共同打造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造汽车,注册资本100亿元,也是新一波造车新势力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除了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传统汽车的结合,最初促成特斯拉登陆上海的中国快车丁磊,以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为战略布局,从房地产到汽车产业。

2020年9月24日……中国快递首款量产车型高河HiPhi X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两款车型,将于2020年底小批量试产,2021年正式交付市场。

可见特斯拉登陆上海引发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但也有一些更长远的布局在考虑中。

2020年12月11日,临港新区发布《临港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规划(2020-2025年)》。

到2025年,临港新区将基本形成多维度、多领域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链体系。未来,临港新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基本建成包括汽车电子、感知计算、车联网通信、线控技术、智能交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形成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国内领先的整车企业3家左右,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国际领先的零部件头部企业2家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

在新一波的造车热潮下,上海的汽车工业可能会发展成最大的玩家。

总结

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奉承上海的意思,但上海是一个让船掉头的城市,故事值得讲。

但别忘了,上海只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背后还有很多城市想在汽车产业上开创新局面:比如同样想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北京,有“投行”之称的合肥、广州、常州。他们在汽车新四化上的投入不一定比上海少。

正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存在,才真正可以改变潮流的方向。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上海从来不缺少关于汽车的故事。

轿车、轿车、智能电动车是上海汽车产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关键词。

1901年,两辆美国汽车首次出现在上海街头,让上海市民第一次知道了“汽车”。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和大众建立合资企业,刷新了国内汽车行业对如何生产汽车的认识。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落成,直接开启了上海的“智能电动车”时代。

百年来,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高潮迭代。从最近的变化来看,作为鲶鱼的特斯拉进入中国,直接盘活了整个国内汽车产业,拉开了全球智能电动车竞争的大幕。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上海聚集了各种汽车力量:智能电动车的开创者特斯拉,传统本土汽车巨头SAIC,蔚来汽车全球总部和威马汽车总部,以及科技互联网公司和传统汽车公司结合的衍生品牌智记汽车,从地产跨界到汽车的华人快车。你还没唱完就已经出现了几波势力。

这些力量的竞争和无声的厮杀,无疑给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新四化时代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如果1901年上海出现了两辆美国车,可能是由于某种时间上的偶然;那么,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外资的举措,还是2018年特斯拉进入中国,上海所采取的每一项举措,其实都准确把握了时代的命脉。

上海汽车的过去:从“什么是汽车”到合资汽车公司的成立

回到1901年,两辆美国车出现在上海街头,这使得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汽车的城市。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这种舶来品并不了解。有据可查,民国时期,上海的汽车公司大多是外国人设立的,主要从事一些汽车进口和修理业务。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上海的汽车公司才从汽修进入整车生产阶段,开展轿车、客车等车型。

据了解,1958年9月,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了一辆名为“凤凰”的汽车,但其制造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据说是厂里的车师傅根据另一款车型用锤子手工敲出来的。

所以,如果真的要谈上海近代汽车工业的进程,就落在上海大众联合生产汽车这个项目上了。

1978年,决策层就“关于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和改造上海汽车厂的问题”作出指示,同意与外商接触。

经过60多次谈判,上海最终敲定与美国通用、福特、日本日产、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联邦德国七家汽车公司中的大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

当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第一位德国掌门人、副总经理看到上海破败的汽车厂时,饶是如此惊讶。

“工厂的地上散落着很多金属废料,所以房子和我们想象中的生产车间没有任何关系。』

马丁·波斯特在他的《在上海的1000天》一书中写道:

“有那么一刻我停止了呼吸:我盯着眼前这些过时的工厂,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些布满灰尘的棚屋是汽车工厂吗?大众就是在这种地方想和中国人一起造车?但是,看了一眼公司的招牌,确认我没有走错地方。』

但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随后,由于大众汽车经济衰退项目几乎“泡汤”、国内经济调整等原因,直到1982年,从德国运来的第一批汽车零部件才正式到达上海汽车大师手中。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此,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诞生,上海汽车现代化产业的大门正式开启。

十年后的1997年,通用汽车以同样的方式引入上海。1998年底,新世纪第一辆别克下线,工厂生产线建设速度超乎想象。当时“上海速度”已经成型。

如果说,德国大众让上海汽车看到的是标准化的汽车生产体系和流程;那么,除了带来标准化的制造流程,通用汽车还让上海汽车懂得了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和销售体系。

上海通过引进外商,实现了国产汽车从无到有,从0到1,开启了中国汽车赶超的局面。

与特斯拉打:未知的冒险

在电影中,主人公总是挂在编剧的金手指下,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随意挂掉,大部分的成功其实都需要一些有远见的布局。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汽车公司在上海临港收购了一块土地,计划建设超级汽车工厂。两年后,特斯拉熬过了最黑暗的产能爬坡期,终于在2020年底交出了近50万辆的销量。

回顾历史节点,上海引进特斯拉的举措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这背后其实是一场艰难的拉锯战。

特斯拉作为全球最耀眼的新兴电动车品牌,长期以来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但由于特斯拉早期产品价格较高,且车辆全部在美国生产,进口关税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因此特斯拉无法在中国开发更大的消费市场。毕竟,中国消费者买一辆特斯拉可能要比美国消费者多付近两倍的钱。

但上海打破国内汽车行业的决心是坚定的。前后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上海,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

2014年,上海浦东向特斯拉伸出橄榄枝,但当时手握众多橄榄枝的特斯拉并不急于进入中国市场。而是提出了两个非常高的条件:一是独资,二是注册产品成为电子消费产品而不是汽车产品。

两个条件的高门槛一度阻止了特斯拉来中国。

但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

201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具体来看,2018年取消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

另一个是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特斯拉在夹缝中生存相当困难,关税价格越来越高。2018年7月6日12时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整体关税升至40%,其他国家进口汽车关税维持在15%。

内外夹击之下,特斯拉进入中国的步伐越来越迫切。

2018年7月10日,上海与美国特斯拉达成协议,年产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区。这一合作也被视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特斯拉作为第一家获准在中国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也迎来了业务整体盈利能力的转折点。因为上海的超级工厂不仅可以解决国外进口车的关税问题,还可以解决产能的燃眉之急。同时,上海完善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也能帮助特斯拉持续降低成本。

可谓一石三鸟。

但在特斯拉入华这件事上,上海并没有一味的让利于特斯拉,而是实实在在的与特斯拉签订了一份对协议:

根据协议,从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将每年向政府缴纳22.3亿元的税收。如果做不到,政府将收回土地。同时,为了防止一些不当行为,特斯拉未来五年将在上海工厂投入140.8亿元的资本支出。

按照特斯拉目前的势头,上海的约已经成了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特斯拉的朋友圈也是上海汽车的朋友圈。

但特斯拉带来的效应不止于此。

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上海临港提供lo……为特斯拉登陆美国?对中国和地区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其中,在一个备受好评的回答中提到了两个关键因素:刺激国产车的发展。

虽然马斯克不喜欢外界称特斯拉为“汽车行业的苹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入华可以说是苹果在中国影响力的像素级翻版。

苹果来到中国,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手机产业链的发展,如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声学产品、盖板玻璃、射频产品、摄像头模组等硬件产业的发展,为中国培育了Luxshare、歌尔、兰斯科技等企业。据了解,2020年苹果前200大供应商中,中国占43%。

同时,苹果的供应链也为国产手机滋生华为、小米、OPPO、vivo等自主品牌提供了土壤。

特斯拉也是。

据了解,特斯拉产业链涉及的供应商分为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底盘、车身、其他零部件、中控系统、内外饰九大部分,涉及直接和间接供应商130多家,其中一半为国内企业。

更有趣的是,特斯拉凭借超强的沟通能力,在上海超级工厂周围建立了庞大的朋友圈。

在它的工厂周围,从方向盘、安全气囊、内外饰件到驾驶舱模块、汽车钣金零件等零件,都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到。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特斯拉超级工商半年内已吸引数十家供应商入驻上海临港工业区,涵盖动力电池、汽车级半导体、内外饰配件等零部件企业。港口附近的奉贤园区企业坑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可以看出,通过鲶鱼特斯拉,上海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企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现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1.2万家。近五年(2016-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注册数分别为10000家、10000家、2000家、2000家、4000家,其中2020年注册数增长100%。注册资本方面,上海500万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有6000家,占总数的50%。

特斯拉的朋友圈正在成为上海汽车行业的朋友圈。

各种玩家混杂,上海成为最大玩家。

然而特斯拉入华却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在特斯拉享受上海朋友圈和上海速度的同时,国内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被取消在上海设厂,错失了上海高端制造产业链。

但是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还是很明确的。

虽然错过了蔚来工厂,但上海依然是蔚来全球总部所在地,依然是蔚来崛起和全球化不可或缺的大城市。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最早进入现代化生产的城市,汽车工业的嗅觉远不止于此。

既然留不住蔚来,那就留下下一只潜力股——威马汽车。

2020年9月22日,威马汽车宣布完成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这也是造车新势力历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和SAIC共同领投。

SAIC和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作为具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产业资本进入,也被外界解读为上海政府层面对未来汽车产业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布局。

此外,由SAIC、浦东新区、阿里集团共同打造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智造汽车,注册资本100亿元,也是新一波造车新势力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除了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传统汽车的结合,最初促成特斯拉登陆上海的中国快车丁磊,以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为战略布局,从房地产到汽车产业。

2020年9月24日……中国快递首款量产车型高河HiPhi X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两款车型,将于2020年底小批量试产,2021年正式交付市场。

可见特斯拉登陆上海引发的浪潮才刚刚开始。

但也有一些更长远的布局在考虑中。

2020年12月11日,临港新区发布《临港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规划(2020-2025年)》。

到2025年,临港新区将基本形成多维度、多领域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链体系。未来,临港新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基本建成包括汽车电子、感知计算、车联网通信、线控技术、智能交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形成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国内领先的整车企业3家左右,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国际领先的零部件头部企业2家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

在新一波的造车热潮下,上海的汽车工业可能会发展成最大的玩家。

总结

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奉承上海的意思,但上海是一个让船掉头的城市,故事值得讲。

但别忘了,上海只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背后还有很多城市想在汽车产业上开创新局面:比如同样想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的北京,有“投行”之称的合肥、广州、常州。他们在汽车新四化上的投入不一定比上海少。

正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存在,才真正可以改变潮流的方向。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特斯拉大众蔚来现代威马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韩国将斥资280亿韩元发展环保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

盖世汽车讯1月26日,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表示,将投资近280亿韩元(2530万美元)用于环保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项目,以配合该国的绿色能源发展计划。

1900/1/1 0:00:00
大众开启新能源攻坚战,ID.4能否打开中端新能源市场僵局?

国内产销规模最大的传统车企开始发力新能源市场。近日,随着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先后公布了ID4的预售价,大众在华即将开启一轮前所未有的新能源产品攻势。

1900/1/1 0:00:00
廖兵:打开一扇新的门

1月25日晚,廖兵以一篇告别微博,正式宣布已辞任广汽蔚来CEO及其下属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所有职务。

1900/1/1 0:00:00
传贾跃亭的FF与吉利商量代工等事宜!双方均不予置评

贾跃亭于2016创立的电动车品牌法拉第未来(FF),至今未有车型量产上市。近日又有消息传出,FF又找到了吉利代工,联手生产电动汽车。针对该传闻,FF和吉利双方均表示不予置评。

1900/1/1 0:00:00
因「断芯」索赔上亿欧元丨汽车芯片短缺,受影响的不止大众一家

周日,据外媒报道,德国大众汽车正就汽车芯片短缺造成的停产损失,与博世和大陆集团进行谈判并要求赔偿。德国分析师称,博世和大陆有可能面临上亿欧元的索赔金。

1900/1/1 0:00:00
李书福帮贾跃亭造车?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在造车上若是要颁一个乐于助人奖,那肯定是吉利。作为自主第一大品牌,今年以来吉利相继介入到华菱星马、猎豹、力帆,完成了对这些传统车企的复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