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深评:风口来了 电池储能市场将超千亿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期望值很高但市场始终不温不火的储能行业终于将迎来拐点。2018年国内储能年产值仅50亿元左右。但在碳排放目标和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五年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需求将诞生,数千亿元的电池储能将新增市场空间。

特斯拉CEO马斯克已经表达了对储能部门业务的期待,未来将与汽车业务相当,甚至超过汽车业务。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电池巨头都在储能业务上发力,认为储能未来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超过动力电池,产值可以用万亿来衡量。可见,未来属于新能源时代,也必然属于储能时代。

1.在碳排放战略下,中国能源消费转型迫在眉睫。

为了实现“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第二,增加非化石能源的使用;第三,种树增加碳汇。

前两种方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上。2012年至2019年,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68.5%下降到57.7%,共下降10.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3%。尽管如此,煤炭和石油发电的比例仍然很大,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需要进一步转变。在此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这两大新兴产业将成为低碳环保和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上游有大量的风电和光伏资源,下游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吸收上游的风电和光伏。然而,水能、风能和光能发电具有波动大、间歇性强的固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多集中在西北偏远地区,用电中心多位于中东部地区。即使通过架设高压输电网来解决,也很难解决发电端和用电端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

同时,随着用户日常用电量的不断提高和电动汽车数量的大幅增加给电网带来的压力,电力用户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停电、断电的风险。

要解决上述问题,储能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保持电网的负荷平衡,在发电侧、输电侧和用电侧分别采用部分储能系统。一方面,不稳定、变频的风、光伏能量可以通过逆变器稳定存储在中间系统,便于后续并入电网。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电网的负荷压力,避免末端缺电的问题。

第二,催生了数百GWh,数千亿储能市场。

简单估算一下,先假设:1。未来五年不考虑发电和输电终端的新增储能需求;2.在用电端只考虑电动汽车数量增加带来的新增储能需求;3.目前整个电网的负荷能力没有增加;4.电动汽车仅依靠储能系统供电。

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为492万辆。同时,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20%。以年销量2500万辆计算,大致可以推断202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2020年13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25%),平均70千瓦时/辆。

然后慢慢放下假设。第一步,考虑到电动汽车充电并非完全由储能系统完成,随着电网建设和V2G、电网调度技术的使用,负荷容量将增加,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需求将大幅减少,因此可以乘以50%等折扣系数,即700 GWh、7000亿元;第二步,如果考虑发电端、输电端、用电端的储能需求,新型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和相应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提升。

总之,无论如何,储能领域未来五年肯定是数百GWh的新增装机需求和数千亿的新增市场规模。

第三,磷酸亚铁锂储能路线优于三元锂,本土企业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

纵观全球储能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由于特斯拉、LG化学、三星SDI等厂商在海外储能市场起步较早,且目前储能领域的市场需求多来自国外,国内储能需求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爆发,储能需求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本土企业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处于劣势。

但从储能产品的技术路线来看,国外企业储能产品主要采用三元路线(2019年全球市场份额55%),本土企业主要走磷酸亚铁锂(2019年全球市场份额41%)。电池储能的核心要求是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其次是能量密度。因此,基于磷酸亚铁锂路线的国内储能产品理论上优于海外企业。

此外,从本土市场培育来看,未来五年国内千亿规模的储能新市场足以孕育和弥补本土企业的品牌和渠道劣势,因此未来本土企业的国际国内认可度和全球市场占有率肯定会大幅提升。

第四,集中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三大力量。

专注于国内储能领域的典型企业包括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郭萱高科、亿纬锂能、派能科技、阳光电力、杜南电力和古德威。从储能系统产业链来看,上述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集成。

储能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是储能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技术和工艺壁垒最高的部分。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占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95.5%,磷酸亚铁锂占全球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的41%,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占55%。因此可以判断,未来储能领域,必然在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电池的技术、品牌、渠道上存在壁垒,如比亚迪、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亿纬锂能、派能科技、杜南电源等。

储能逆变器可以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交流-DC转换,是储能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随着储能市场的扩大,储能逆变器的市场空间也在同步扩大,阳光电源和古德威都深陷其中。

储能系统集成商主要是选择整个储能系统设备,外包或自行生产储能电池系统、储能逆变器等电气设备,并与下游安装商进行集成,最终交付储能产品。由此可见,储能系统集成商是专业的、轻资产的模式,所以在储能系统领域也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2019年,中国锂储能电池出货量3.8GWh,同比增长26.7%;仅2020年上半年,锂电池储能市场出货量约为2.2GWh,同比增长132.2%。这种爆炸式的增长仅仅是个开始。在“新能源+”的趋势下,将是中国锂电池乃至光伏企业进入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契机。(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郭家辉)期望值很高但市场始终不温不火的储能行业终于将迎来拐点。2018年国内储能年产值仅50亿元左右。但在碳排放目标和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五年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需求将诞生,数千亿元的电池储能将新增市场空间。

特斯拉CEO马斯克已经表达了对储能部门业务的期待,未来将与汽车业务相当,甚至超过汽车业务。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电池巨头都在储能业务上发力,认为储能未来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超过动力电池,产值可以用万亿来衡量。可见,未来属于新能源时代,也必然属于储能时代。

1.在碳排放战略下,中国能源消费转型迫在眉睫。

为了实现“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第二,增加非化石能源的使用;第三,种树增加碳汇。

前两种方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上。2012年至2019年,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68.5%下降到57.7%,共下降10.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3%。尽管如此,煤炭和石油发电的比例仍然很大,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需要进一步转变。在此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这两大新兴产业将成为低碳环保和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上游有大量的风电和光伏资源,下游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吸收上游的风电和光伏。然而,水能、风能和光能发电具有波动大、间歇性强的固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多集中在西北偏远地区,用电中心多位于中东部地区。即使通过架设高压输电网来解决,也很难解决发电端和用电端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

同时,随着用户日常用电量的不断提高和电动汽车数量的大幅增加给电网带来的压力,电力用户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停电、断电的风险。

要解决上述问题,储能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保持电网的负荷平衡,在发电侧、输电侧和用电侧分别采用部分储能系统。一方面,不稳定、变频的风、光伏能量可以通过逆变器稳定存储在中间系统,便于后续并入电网。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电网的负荷压力,避免末端缺电的问题。

第二,催生了数百GWh,数千亿储能市场。

简单估算一下,先假设:1。未来五年不考虑发电和输电终端的新增储能需求;2.在用电端只考虑电动汽车数量增加带来的新增储能需求;3.目前整个电网的负荷能力没有增加;4.电动汽车仅依靠储能系统供电。

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为492万辆。同时,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20%。以年销量2500万辆计算,大致可以推断202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2020年13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25%),平均70千瓦时/辆。

然后慢慢放下假设。第一步,考虑到电动汽车充电并非完全由储能系统完成,随着电网建设和V2G、电网调度技术的使用,负荷容量将增加,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需求将大幅减少,因此可以乘以50%等折扣系数,即700 GWh、7000亿元;第二步,如果考虑发电端、输电端、用电端的储能需求,新型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和相应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提升。

总之,无论如何,储能领域未来五年肯定是数百GWh的新增装机需求和数千亿的新增市场规模。

第三,磷酸亚铁锂储能路线优于三元锂,本土企业市场份额有提升空间。

纵观全球储能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由于特斯拉、LG化学、三星SDI等厂商在海外储能市场起步较早,且目前储能领域的市场需求多来自国外,国内储能需求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爆发,储能需求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本土企业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处于劣势。

但从储能产品的技术路线来看,国外企业储能产品主要采用三元路线(2019年全球市场份额55%),本土企业主要走磷酸亚铁锂(2019年全球市场份额41%)。电池储能的核心要求是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其次是能量密度。因此,基于磷酸亚铁锂路线的国内储能产品理论上优于海外企业。

此外,从本土市场培育来看,未来五年国内千亿规模的储能新市场足以孕育和弥补本土企业的品牌和渠道劣势,因此未来本土企业的国际国内认可度和全球市场占有率肯定会大幅提升。

第四,集中储能电池系统、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三大力量。

专注于国内储能领域的典型企业包括比亚迪、当代安培科技、郭萱高科、亿纬锂能、派能科技、阳光电力、杜南电力和古德威。从储能系统产业链来看,上述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集成。

储能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是储能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技术和工艺壁垒最高的部分。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占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95.5%,磷酸亚铁锂占全球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的41%,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占55%。因此可以判断,未来储能领域,必然在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电池的技术、品牌、渠道上存在壁垒,如比亚迪、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亿纬锂能、派能科技、杜南电源等。

储能逆变器可以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交流-DC转换,是储能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随着储能市场的扩大,储能逆变器的市场空间也在同步扩大,阳光电源和古德威都深陷其中。

储能系统集成商主要是选择整个储能系统设备,外包或自行生产储能电池系统、储能逆变器等电气设备,并与下游安装商进行集成,最终交付储能产品。由此可见,储能系统集成商是专业的、轻资产的模式,所以在储能系统领域也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2019年,中国锂储能电池出货量3.8GWh,同比增长26.7%;仅2020年上半年,锂电池储能市场出货量约为2.2GWh,同比增长132.2%。这种爆炸式的增长仅仅是个开始。在“新能源+”的趋势下,将是中国锂电池乃至光伏企业进入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契机。(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郭家辉)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大众2020年营业利润下跌48% 但远高分析师预期

盖世汽车讯1月22日,大众集团表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利润几乎减半,但得益于中国高档车销量反弹,以及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上涨,集团最终保持了盈利。

1900/1/1 0:00:00
官方尚未确认 传吉利将接盘国金汽车

日前,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吉利将收购国内新势力品牌之一国金汽车。据悉,吉利收购国金汽车的谈判从2020年4月就已经开始,而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并购重组的相关流程。

1900/1/1 0:00:00
特斯拉财报或将为马斯克解锁70亿美元薪酬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时间1月27日,特斯拉将发布最新一期的财报,而这可能会为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解锁70亿美元的期权。

1900/1/1 0:00:00
帮贾跃亭造车,吉利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

新能源汽车是当今最火热的投资项目今天再一次有了注脚:销声匿迹的FF也就是法拉第未来今日又成为了关注的焦点。FF的背后是贾跃亭,尽管他宣称已经不再拥有一股FF的股份。

1900/1/1 0:00:00
吉利与FF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或联手富士康为后者代工

1月29日,吉利控股集团发布消息称,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FF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

1900/1/1 0:00:00
2020年度人物候选人 | 李斌:为美好生活代言

推荐人:第一电动创始人庞义成2019年最惨的人,2020年最亮的星。在这魔幻般的世界里,李斌正以令人目瞪口呆的方式,开创属于他的时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