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六位专家解读吉利沃尔沃合并:全球车企内化增效的标志事件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月24日晚间,吉利汽车宣布,吉利汽车集团和沃尔沃汽车集团将以新四向前瞻技术为核心,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合作,进行深度融合。对于此次合并,合并能给双方带来哪些改善?合并的难度在哪里?合并对中国汽车意味着什么?就此,汽车预言家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独立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副院长李克波。他们从宏观经济、制度创新、企业发展、文化管理等领域进行解读。据六位专家介绍,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已经发展到合并阶段,合并的关键在于跨文化管理,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傅:吉利和沃尔沃走到了一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全球汽车企业通过提升核心技术打造品牌优势的必由之路。业务深度融合的核心在于技术体系的可控性。在企业的发展中,品牌和技术相辅相成,技术体系支撑品牌前行。在整合过程中,升级规模维护体系,将上游合并为一,是两家企业磨合、整合、合并的路径,也是外人最羡慕的事情。此次合并不仅将实现优势互补,也是双方品牌、技术和规模再次升级的关键。也是汽车行业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从两家公司的发展来看,是时候走到一起了。未来中国一定是全球汽车的主战场。无论是自身发展、产业政策还是消费者消费能力,中国市场都有很大的前景。李贤均:大企业深度融合考验的是跨文化管理的能力。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贤均中外汽车企业深度融合成功,不仅取决于资本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还取决于跨文化管理能否有效实施。许多企业在跨国和跨地区经营时忽视了跨文化管理,文化冲突已经成为合作管理的一大挑战。事实上,在面对国际合作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合规,但合规并不意味着只停留在法律法规层面,还要符合东道国企业的价值观。只有在合规的基础上,才能把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降到最低,才能让两个企业真正走到一起,甚至合二为一。纵观全球企业并购的案例,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文化冲突的问题而失败的。今天,吉利和沃尔沃的关系更进一步,这也是双方相互认可的体现。业务系统、管理系统、文化系统、流程系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来源,形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是对手无法模仿的“硬实力”,也是打造世界一流技术、世界一流产品、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品牌的重要前提。马光远:汽车突破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技术领域的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的汽车工业本身就是中国整体经济的缩影。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构建以“双循环”为核心的发展新格局的新周期,中国经济拥有下一波提质增效、实现二次腾飞的全部产业和财富机会。下一个wa……汽车工业的创新必须在中国,创新也必须在中国。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四个阶段,即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消费和中国人。目前我们处于第二到第三阶段,天花板还远没有到来。不要老盯着产销数据差。依托中国的消费前景,汽车行业的下一波浪潮一定在中国。这个时候就要反思自己的发展战略,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在上游的进一步整合是开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另一种发展思路。中国汽车的发展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开始。在这个阶段,谁先迈出第一步,谁就占据主动。现在的汽车行业,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科技企业,都在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但我认为突破的关键不仅仅在技术领域。把车打得面目全非,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所有边界都被成功打破了。我也相信,破局的关键是双方甚至多方的融合。融合水平不仅包括资金和技术,还包括整体产业链的协调统一。张文魁:外向型竞争是成长的垫脚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赢家”往往具有机制成熟、姿态开放、氛围包容等关键特征。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大中小企业一起步都有发展的机会,很多小企业也能快速发展。一旦到了爬坡阶段,大企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多的机会。外向竞争是这些大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这些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像吉利这样积极向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从产品进出口、招商引资、对外投资,到接入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销网络,深化与跨国车企主导的科研链、创新链的互动融合,从而在全球体系中站在更高的价值链位置。随着中国汽车从小到大的发展,继续融入和深化国际研究链和创新链,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企业成为赢家有三个重要特征:外向竞争;生产力和业务规模随我飞;供应链、产业链、R&D链、创新链连接着整个世界。可见,吉利和沃尔沃汽车之间就是这样一款车型,值得肯定和学习。郑云:吉利沃尔沃正处于国际化和提高效率的阶段。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云的整合,是汽车发展的趋势,也是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企业双方握紧拳头,一心一意努力的体现,背后是双方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虽然在目前的企业合作中,合资和控股仍占主导地位,但吉利沃尔沃已经开了个好头。从整合内容来看,停留在电力、新能源等领域,有助于提高双方的综合竞争力,通过产品力的提升,促进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磨合到合并,吉利和沃尔沃汽车都在互相内化。回顾目前的情况,消费者的需求在发生变化,人们会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还要关注软件定义汽车的不断渗透,新能源的不断渗透,零部件供应商利润的下降,竞争格局边界的模糊。考虑到这些趋势,未来要特别关注价值高地,同时在技术创新上要以客户体验为导向,构建良性的商业模式、敏捷高效的组织架构和相应的流程机制。里克·奥博: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标志性事件。今天的融合和过去合作的区别在于,过去对技术和市场的追求是直接的,现在双方共同寻求长期回报。可以说,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合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标志性事件。过去我们长期与国际技术合资,主要是外资。这一次,真正发生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和一个国际企业合并在一起,这代表了中国汽车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强大的行业整合保障。另一方面,国际企业看中中国市场,希望更深入中国。沃尔沃汽车愿意和吉利一起生活。同时,吉利也不是闭门造车,通过沃尔沃汽车这样的品牌和自己现有的营销渠道,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可见,两家企业的合并也符合国际国内经济双周期的战略部署。2月24日晚间,吉利汽车宣布,吉利汽车集团和沃尔沃汽车集团将以新四向前瞻技术为核心,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合作,进行深度融合。对于此次合并,合并能给双方带来哪些改善?合并的难度在哪里?合并对中国汽车意味着什么?就此,汽车预言家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独立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副院长李克波。他们从宏观经济、制度创新、企业发展、文化管理等领域进行解读。据六位专家介绍,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已经发展到合并阶段,合并的关键在于跨文化管理,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傅:吉利和沃尔沃走到了一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全球汽车企业的必由之路……通过提升核心技术打造品牌优势。业务深度融合的核心在于技术体系的可控性。在企业的发展中,品牌和技术相辅相成,技术体系支撑品牌前行。在整合过程中,升级规模维护体系,将上游合并为一,是两家企业磨合、整合、合并的路径,也是外人最羡慕的事情。此次合并不仅将实现优势互补,也是双方品牌、技术和规模再次升级的关键。也是汽车行业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从两家公司的发展来看,是时候走到一起了。未来中国一定是全球汽车的主战场。无论是自身发展、产业政策还是消费者消费能力,中国市场都有很大的前景。李贤均:大企业深度融合考验的是跨文化管理的能力。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贤均中外汽车企业深度融合成功,不仅取决于资本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还取决于跨文化管理能否有效实施。许多企业在跨国和跨地区经营时忽视了跨文化管理,文化冲突已经成为合作管理的一大挑战。事实上,在面对国际合作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合规,但合规并不意味着只停留在法律法规层面,还要符合东道国企业的价值观。只有在合规的基础上,才能把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降到最低,才能让两个企业真正走到一起,甚至合二为一。纵观全球企业并购的案例,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文化冲突的问题而失败的。今天,吉利和沃尔沃的关系更进一步,这也是双方相互认可的体现。业务系统、管理系统、文化系统、流程系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来源,形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是对手无法模仿的“硬实力”,也是打造世界一流技术、世界一流产品、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品牌的重要前提。马光远:汽车突破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技术领域的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的汽车工业本身就是中国整体经济的缩影。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构建以“双循环”为核心的发展新格局的新周期,中国经济拥有下一波提质增效、实现二次腾飞的全部产业和财富机会。下一波汽车工业一定在中国,创新也一定在中国。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四个阶段,即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消费和中国人。目前我们处于第二到第三阶段,天花板还远没有到来。不要老盯着产销数据差。依托中国的消费前景,汽车行业的下一波浪潮一定在中国。这个时候就要反思自己的发展战略,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吉利和沃尔沃汽车在上游的进一步整合是开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另一种发展思路。中国汽车的发展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开始。在这个阶段,谁先迈出第一步,谁就占据主动。现在的汽车行业,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科技企业,都在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但我认为突破的关键不仅仅在技术领域。把车打得面目全非,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所有边界都被成功打破了。我也相信,破局的关键是双方甚至多方的融合。融合水平不仅包括资金和技术,还包括整体产业链的协调统一。张文魁:外向型竞争是成长的垫脚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正处于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赢家”往往具有机制成熟、姿态开放、氛围包容等关键特征。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大中小企业一起步都有发展的机会,很多小企业也能快速发展。一旦到了爬坡阶段,大企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多的机会。外向竞争是这些大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这些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像吉利这样积极向外经营,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从产品进出口、招商引资、对外投资,到接入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销网络,深化与跨国车企主导的科研链、创新链的互动融合,从而在全球体系中站在更高的价值链位置。随着中国汽车从小到大的发展,继续融入和深化国际研究链和创新链,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企业成为赢家有三个重要特征:外向竞争;生产力和业务规模随我飞;供应链、产业链、R&D链、创新链连接着整个世界。可见,吉利和沃尔沃汽车之间就是这样一款车型,值得肯定和学习。郑云:吉利沃尔沃正处于国际化和提高效率的阶段。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云的整合,是汽车发展的趋势,也是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企业双方握紧拳头,一心一意努力的体现,背后是双方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虽然在目前的企业合作中,合资和控股仍占主导地位,但吉利沃尔沃已经开了个好头。从整合内容来看,停留在电力、新能源等领域,有助于提高双方的综合竞争力,通过产品力的提升,促进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磨合到合并,吉利和沃尔沃汽车都在互相内化。回顾目前的情况,消费者的需求在发生变化,人们会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沉浸式的体验。还要关注软件定义汽车的不断渗透,新能源的不断渗透,零部件供应商利润的下降,竞争格局边界的模糊。考虑到这些趋势,未来要特别关注价值高地,同时在技术创新上要以客户体验为导向,构建良性的商业模式、敏捷高效的组织架构和相应的流程机制。里克·奥博: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标志性事件。今天的融合和过去合作的区别在于,过去对技术和市场的追求是直接的,现在双方共同寻求长期回报。可以说,吉利和沃尔沃汽车的合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标志性事件。过去我们长期与国际技术合资,主要是外资。这一次,真正发生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和一个国际企业合并在一起,这代表了中国汽车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强大的行业整合保障。另一方面,国际企业看中中国市场,希望更深入中国。沃尔沃汽车愿意和吉利一起生活。同时,吉利也不是闭门造车,通过沃尔沃汽车这样的品牌和自己现有的营销渠道,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可见,两家企业的合并也符合国际国内经济双周期的战略部署。

标签:沃尔沃吉利汽车合创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富士康将与菲斯克合作开发电动汽车 2023年量产

北京时间2月24日晚间消息,据报道,富士康将与菲斯克公司(Fisker)合作开发一款电动汽车,这也是富士康提升汽车业务计划的一部分。此举正值包括其主要客户苹果公司在内的科技公司寻求在汽车领域扩张。

1900/1/1 0:00:00
1月批发排行榜:宏光MINI带动A00级继续发力,智能汽车小幅下滑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65万辆,同比暴增2726。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现代召回8.2万辆电动车换南京产电池;富士康将为Fisker年产25万辆电动车

芯片制造工厂缺水干旱或加剧全球芯片短缺瓶颈由于干旱,中国目前扩大了对供水的限制,而这可能加剧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供应紧张局面。

1900/1/1 0:00:00
通用汽车申请汽车足部按摩系统专利 可为乘客提供足部按摩

盖世汽车讯现代汽车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在特定情况下还能够自动驾驶,加热座椅等功能也已经出现了几十年,按摩座椅功能也在豪华车型中不断扩展。

1900/1/1 0:00:00
2020年度国内MPV车型投诉排行榜

据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MPV车型总投诉量为1817宗,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208宗,下降了103。

1900/1/1 0:00:00
现代将斥资9亿美元召回约8.2万辆电动车 电池产自LG南京工厂

盖世汽车讯2月24日,现代汽车宣布,由于存在起火风险,该公司将为在全球售出的约82万辆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系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