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准确停在路边指定位置,乘客上车坐下后,在保证安全舒适的前提下,顺利送达目的地。
这是今天上海世博会展馆外的场景,也是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动态应用的体现。
作为仅有的三家参与者之一,Pony.ai出动了12辆最新一代自动驾驶出租车,为与会嘉宾和观众提供不间断的接驳服务。
更重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市民和朋友们将能够在嘉定区的主要城区路段体验到马骁之星的服务。预约自动驾驶车辆的方式也很简单:
下载PonyPilot+ APP,选择最近的站点,耐心等待车辆的到来。
至此,马骁之星的足迹已经遍布国内三大一线城市,以及加州的多个城市。与此同时,马骁之星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运营细节也已披露。
或许,马骁知行正在下一盘大棋。
聚集中国三大城市,北上广,广州。
对于马骁智行来说,2021年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自2018年起,马骁智行在广州南沙中心区2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开展常态化服务。
两年多来,马骁智行的技术历经多次迭代,在广州南沙设立了200多个接驳站,基本覆盖了广大乘客的打车需求。
两个月前,马骁之星扩大了面向大众的运营规模,走上了北京亦庄的大众之路。手术时间从早上8: 30到晚上22:30。再加上前期政策先行区的开通,亦庄与大兴机场的自驾车出租车接驳也有望实现。
现在在上海嘉定,马骁智行已经聚集了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
据新之家介绍,由于前来体验马骁之星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乘客越来越多,公司内部已经成立了一个团队负责接待。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马骁之星的常态化运营布局已经开始。
马骁之星副总裁张宁表示,其自驾出行服务于2019年10月在加州向公众全面开放,早于Waymo。
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马骁智行现阶段仍然将保安员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截至目前,马骁智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行驶了超过600万公里,完成了超过29.5万份全球订单。
马骁之星的成就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截至今年2月,马骁之星的总融资额已超过11亿美元。2月初公布的1亿美元C+轮融资,距离上次公布的C轮融资只有3个月。
在去年11月获得2.67亿美元的C轮融资后,马骁之星的估值超过53亿美元,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估值最高的企业。主要投资者包括丰田汽车公司、安大略教师养老金计划、红杉资本和IDG资本。
扩张作业所需的支撑力。
当然,向公众扩大开放运营意味着更扎实的技术和更多的车辆来支撑用户的需求。马骁之星找到了自己的玩法。
通过多点落地,马骁智行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来反哺自动驾驶系统,加强系统应对长尾场景的能力。
比如上海的道路连接会比较老式;摩托车在广州的马路上很常见;北京的路口很多;在美国,很少有中国特色的洒水车。在不同的地方,行人的数量和车辆间距的密度会有所不同。
就像人类司机一样,越是复杂的、完全不同的城市道路,他们越快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在未来的新城市里开得更好。
马骁知行曾透露,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对软件系统进行了8000多次迭代。硬件系统也全面升级。
具体来说,就是马骁智行最新一代L4自动驾驶系统Pony AlphaX。
其独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
系统感知无盲点
通过四个激光雷达、四个毫米波雷达、七个摄像头和两个GNSS天线模块,PonyAlpha X系统可以实现360度盲点感知。
而且这一代系统更好的处理长尾场景和复杂场景。
例如,增加了红绿灯识别摄像头,帮助自动驾驶车辆更准确地识别红绿灯的状态。
这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乘客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标准化生产
当然,一个自动驾驶系统是否有能力为公众提供服务,不能简单地用传感器的数量来判断——它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体验”。
整个系统参照车辆分类标准进行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验证。
其中质检项目多达200项,涉及功能测试、环境测试、压力测试,如振动、高低温、防水、噪音、实际道路测试等。
为了使各系统软硬件配置标准化、统一化,走向产品化,马骁智行建设了L4级自动驾驶系统标准化生产线。
在此之前,马骁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上车”基本都是手工制作。
有了这条生产线,PonyAlpha X的加载速度比上一代快了6倍——这也是Robotaxi搭载该系统快速下线并投入大规模运营的前提之一。
目前批量生产线配备的PonyAlpha X系统车型均为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RX450h车型,也是在北京、广州、广州投入扩大公共运营服务的车辆。
这样就保证了技术实力和车队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与马骁之星合作的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生产的高性能远程激光雷达Iris也在本次大会期间亮相。马骁智行计划在2023年量产汽车级自动驾驶系统,届时该系统将采用虹膜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卡车驶入快车道
除了技术和落地的进展,马骁智行还在本次大会上首次披露了自动驾驶卡车(马骁智卡)的更多细节。
传感器配置方面,小马智卡包括两个激光雷达,以及三个毫米波雷达和四个高精度摄像头,同样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感知。
其中,远距离摄像头的可视距离为300米,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更好地探测前方道路;后置摄像头可以帮助车辆在高速场景下更安全地变道。
在商业运营方面,马骁智卡已经进行了200多天的道路测试,并获得了两家商业运营合作伙伴的认可。已完成货运约13650吨,商业运营里程37466公里。
据官方介绍,该公司已在北京通过专家评估,未来将有机会看到马骁智行在大兴机场高速、京台高速、京津高速的自动驾驶卡车路测。
马骁之星自动驾驶卡车
去年11月,马骁之星宣布与中国一汽达成合作,并在随后的12月获得了广州市颁发的首张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获准进行开放道路测试——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颁发的首张自动驾驶卡车牌照。
此前,马骁智行已经透露了卡车业务的商业化时间表:
2019-2021年与头部后勤方进行试点运营,运载工具为改装车(非车载级,非冗余平台);
2021-2023年,与头部物流方合作,实现小规模运营和商业模式验证;
2023-2024+,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的仓对仓智能物流运输体系,载体为量产高端智能重卡平台(带冗余)。
一旦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和规模化运营,自动驾驶卡车可能会带来40%以上的成本降低。
新智慧驾驶综述
不难看出,随着三地规模经营的扩大,马骁知行的商业化进一步扩大;同时,不同场景的数据也会被它的技术迭代所反馈——这是一个正向加速循环。
干线物流领域的探索,多了一点商业化的可能。
从今年2月到现在7月,从融资、技术到落地,马骁智行密集向行业释放重要信号,自动驾驶的下半场可能真的已经开始了。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自动驾驶汽车准确停在路边指定位置,乘客上车坐下后,在保证安全舒适的前提下,顺利送达目的地。
这是今天上海世博会展馆外的场景,也是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动态应用的体现。
作为仅有的三家参与者之一,Pony.ai出动了12辆最新一代自动驾驶出租车,为与会嘉宾和观众提供不间断的接驳服务。
更重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市民和朋友们将能够在嘉定区的主要城区路段体验到马骁之星的服务。预约自动驾驶车辆的方式也很简单:
下载PonyPilot+ APP,选择最近的站点,耐心等待车辆的到来。
至此,马骁之星的足迹已经遍布国内三大一线城市,以及加州的多个城市。与此同时,马骁之星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运营细节也已披露。
或许,马骁知行正在下一盘大棋。
聚集中国三大城市,北上广,广州。
对于马骁智行来说,2021年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自2018年起,马骁智行在广州南沙中心区2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开展常态化服务。
两年多来,马骁智行的技术历经多次迭代,在广州南沙设立了200多个接驳站,基本覆盖了广大乘客的打车需求。
两个月前,马骁之星扩大了面向大众的运营规模,走上了北京亦庄的大众之路。手术时间从早上8: 30到晚上22:30。再加上前期政策先行区的开通,亦庄与大兴机场的自驾车出租车接驳也有望实现。
现在在上海嘉定,马骁智行已经聚集了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
据新之家介绍,由于前来体验马骁之星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乘客越来越多,公司内部已经成立了一个团队负责接待。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马骁之星的常态化运营布局已经开始。
马骁之星副总裁张宁表示,其自驾出行服务于2019年10月在加州向公众全面开放,早于Waymo。
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马骁智行现阶段仍然将保安员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截至目前,马骁智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行驶了超过600万公里,完成了超过29.5万份全球订单。
马骁之星的成就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截至今年2月,马骁之星的总融资额已超过11亿美元。2月初公布的1亿美元C+轮融资,距离上次公布的C轮融资只有3个月。
在去年11月获得2.67亿美元的C轮融资后,马骁之星的估值超过53亿美元,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估值最高的企业。主要投资者包括丰田汽车公司、安大略教师养老金计划、红杉资本和IDG资本。
扩张作业所需的支撑力。
当然,向公众扩大开放运营意味着更扎实的技术和更多的车辆来支撑用户的需求。马骁之星找到了自己的玩法。
通过多点落地,马骁智行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来反哺自动驾驶系统,加强系统应对长尾场景的能力。
比如上海的道路连接会比较老式;摩托车在广州的马路上很常见;北京的路口很多;在美国,很少有中国特色的洒水车。在不同的地方,行人的数量和车辆间距的密度会有所不同。
就像人类司机一样,越是复杂的、完全不同的城市道路,他们越快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在未来的新城市里开得更好。
马骁知行曾透露,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对软件系统进行了8000多次迭代。硬件系统也全面升级。
具体来说,就是马骁智行最新一代L4自动驾驶系统Pony AlphaX。
其独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
系统感知无盲点
通过四个激光雷达、四个毫米波雷达、七个摄像头和两个GNSS天线模块,PonyAlpha X系统可以实现360度盲点感知。
而且这一代系统更好的处理长尾场景和复杂场景。
例如,增加了红绿灯识别摄像头,帮助自动驾驶车辆更准确地识别红绿灯的状态。
这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乘客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标准化生产
当然,一个自动驾驶系统是否有能力为公众提供服务,不能简单地用传感器的数量来判断——它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体验”。
整个系统参照车辆分类标准进行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验证。
其中质检项目多达200项,涉及功能测试、环境测试、压力测试,如振动、高低温、防水、噪音、实际道路测试等。
为了使各系统软硬件配置标准化、统一化,走向产品化,马骁智行建设了L4级自动驾驶系统标准化生产线。
在此之前,马骁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上车”基本都是手工制作。
有了这条生产线,PonyAlpha X的加载速度比上一代快了6倍——这也是Robotaxi搭载该系统快速下线并投入大规模运营的前提之一。
目前批量生产线配备的PonyAlpha X系统车型均为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RX450h车型,也是在北京、广州、广州投入扩大公共运营服务的车辆。
这样就保证了技术实力和车队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与马骁之星合作的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生产的高性能远程激光雷达Iris也在本次大会期间亮相。马骁智行计划在2023年量产汽车级自动驾驶系统,届时该系统将采用虹膜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卡车驶入快车道
除了技术和落地的进展,马骁智行还在本次大会上首次披露了自动驾驶卡车(马骁智卡)的更多细节。
传感器配置方面,小马智卡包括两个激光雷达,以及三个毫米波雷达和四个高精度摄像头,同样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感知。
其中,远距离摄像头的可视距离为300米,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更好地探测前方道路;后置摄像头可以帮助车辆在高速场景下更安全地变道。
在商业运营方面,马骁智卡已经进行了200多天的道路测试,并获得了两家商业运营合作伙伴的认可。已完成货运约13650吨,商业运营里程37466公里。
据官方介绍,该公司已在北京通过专家评估,未来将有机会看到马骁智行在大兴机场高速、京台高速、京津高速的自动驾驶卡车路测。
马骁之星自动驾驶卡车
去年11月,马骁之星宣布与中国一汽达成合作,并在随后的12月获得了广州市颁发的首张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获准进行开放道路测试——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颁发的首张自动驾驶卡车牌照。
此前,马骁智行已经透露了卡车业务的商业化时间表:
2019-2021年与头部后勤方进行试点运营,运载工具为改装车(非车载级,非冗余平台);
2021-2023年,与头部物流方合作,实现小规模运营和商业模式验证;
2023-2024+,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的仓对仓智能物流运输体系,载体为量产高端智能重卡平台(带冗余)。
一旦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和规模化运营,自动驾驶卡车可能会带来40%以上的成本降低。
新智慧驾驶综述
不难看出,随着三地规模经营的扩大,马骁知行的商业化进一步扩大;同时,不同场景的数据也会被它的技术迭代所反馈——这是一个正向加速循环。
干线物流领域的探索,多了一点商业化的可能。
从今年2月到现在7月,从融资、技术到落地,马骁智行密集向行业释放重要信号,自动驾驶的下半场可能真的已经开始了。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最主要是有着加速快、不限号等各方面优点,但续航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永远绕不开的一个“黑点”。
1900/1/1 0:00:00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
1900/1/1 0:00:00企查查APP显示,6月29日,摩捷智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潘占福,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汽车租赁;分时租赁等。
1900/1/1 0:00:00企查查APP显示,6月29日,摩捷智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潘占福,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汽车租赁、分时租赁等。
1900/1/1 0:00:00企查查APP显示,ST众泰(000980)于6月29日新增破产案件、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浙江永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1900/1/1 0:00:00日前,爱卡汽车获悉,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向百度Apollo颁发了10张无人化路测(第二阶段)通知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