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吴迎秋:“灵魂”面前,汽车企业到了拷问自己的时候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Mercedes-Benz, Zhiji Automobile

作者|吴映秋

● ● ●

日前,SAIC董事长陈红的“灵魂”和“身体”的比喻在舆论场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我注意到这场争论持续发酵,因为SAIC不想成为华为的“尸体”。敏感的话题涉及敏感的企业,SAIC被置于一个我没有想到的尴尬境地。时至今日,众说纷纭,却无人能苟同。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值得先说。上月底,在SAIC的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询问SAIC与华为、百度等第三方在自动驾驶等技术方面的合作。陈红说,SAIC很难接受单一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就会变成“他是灵魂,我是肉体”,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我们的灵魂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就是合作。

实事求是地说,就汽车行业的现实和表达逻辑而言,陈虹的言论并没有错。无论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无论它如何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都将不复存在。提问的投资者当然愿意看到未来的SAIC有“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如果SAIC没有灵魂,它的投资价值也就没有了。

必须看到,当前的汽车工业正面临着挑战。尤其是近几年造车新势力的出现,给传统车企提出了很多问题。相比新势力车企的积极主动,传统车企有些被动。未来的汽车是互联网加汽车还是汽车+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话题。在汽车行业看来,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车,其物理属性仍然是汽车。他们要做的,是给汽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科技公司里,他们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义汽车。所谓“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其实才是这里的重点。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上来谈这件事。无论哪一方表达,都是有道理的。

但舆论场上确实有人为此类争议定下了基调,认为汽车行业会像手机行业一样被颠覆。这伤害了汽车工业。有汽车行业人士承认,新生力量挑战汽车行业是事实,汽车行业本身不迷茫也是事实。两三年前,戴姆勒全球CEO公开表示,绝不做谷歌的三星。言下之意,奔驰不会成为任何一家公司的硬件厂商。在这样的自我定位下,尽管财年表现不佳,戴姆勒仍斥巨资全力研发智能操作系统和无人驾驶,并宣称“未来的奔驰将成为汽车界的微软”。奔驰这么做,是因为它明白什么是企业的灵魂,生杀大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时至今日,陈虹所说的和戴姆勒CEO所说的并无二致。应该是汽车行业的人应该有的“本能”想法。

谈论“灵魂”并不意味着它不开放。这场舆论风暴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人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反对开放与合作,给人的感觉是SAIC傲慢自大,闭门造车。如果这样的误解被放大了,结论一定是扭曲的。我相信,看完陈虹的声明,没有人会说SAIC是封闭的。事实上,SAIC是汽车行业最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公司之一,包括这几年的每一次SAIC开发者大会,我们都可以看到与SAIC合作的生态系统在不断壮大。还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扩大合作的朋友圈,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应该是SAIC在汽车的十字路口给出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细想之下,陈红的话看似坦白,其实也有上海人的精明。

在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发展思路下,SAIC会怎么做?应该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什么是“灵魂”?SAIC给出的答案是数据和用户。为此,他们提出要“铸魂”“扎根”。“铸魂”就是建立一个集中式的电子架构,一个面向服务的软件平台和一个车辆数据工厂。2020年,SAIC成立了Zero Beam软件分公司,专注于构建集成云和管管理的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目前,中央计算和域控制的电子架构已独立升级,将在智基汽车和R品牌汽车上应用。SOA的软件平台开放了680多个车端服务,980多个云服务,260个人工智能框架。“扎根”就是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实现相对完整的产业布局。目前,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构建国内领先自主体系的“根企业”有联创电子等14家。在上月底的股东大会上,投资人对“新SAIC”的价值给出了自己的判断:SAIC的核心优势将在于全球核心软件的自研!在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并不是陈红一时的情绪表达,而是SAIC近年来一步步在推进的事情。从时间节点来看,与近年来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几乎同步。这表明SAIC一直在思考下一步如何发展汽车工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制造汽车的新生力量给汽车工业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问题的深入,挑战变得越来越尖锐和敏感。就像“灵魂”这样的敏感区域早已出现。这个时候,汽车行业不仅需要观点,更需要行动和结果。不管怎样,SAIC说了也做了。其他公司呢?Mercedes-Benz, Zhiji Automobile

作者|吴映秋

● ● ●

日前,SAIC董事长陈红的“灵魂”和“身体”的比喻在舆论场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我注意到这场争论持续发酵,因为SAIC不想成为华为的“尸体”。敏感的话题涉及敏感的企业,SAIC被置于一个我没有想到的尴尬境地。时至今日,众说纷纭,却无人能苟同。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值得先说。上月底,在SAIC的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询问SAIC与华为、百度等第三方在自动驾驶等技术方面的合作。陈红说,SAIC很难接受单一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就会变成“他是灵魂,我是肉体”,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我们的灵魂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就是合作。

实事求是地说,就汽车行业的现实和表达逻辑而言,陈虹的言论并没有错。无论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无论它如何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都将不复存在。提问的投资者当然愿意看到未来的SAIC有“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如果SAIC没有灵魂,它的投资价值也就没有了。

必须看到,当前的汽车工业正面临着挑战。尤其是近几年造车新势力的出现,给传统车企提出了很多问题。相比新势力车企的积极主动,传统车企有些被动。未来的汽车是互联网加汽车还是汽车+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话题。在汽车行业看来,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车,其物理属性仍然是汽车。他们要做的,是给汽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科技公司里,他们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义汽车。所谓“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其实才是这里的重点。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上来谈这件事。无论哪一方表达,都是有道理的。

但舆论场上确实有人为此类争议定下了基调,认为汽车行业会像手机行业一样被颠覆。这伤害了汽车工业。有汽车行业人士承认,新生力量挑战汽车行业是事实,汽车行业本身不迷茫也是事实。两三年前,戴姆勒全球CEO公开表示,绝不做谷歌的三星。言下之意,奔驰不会成为任何一家公司的硬件厂商。在这样的自我定位下,尽管财年表现不佳,戴姆勒仍斥巨资全力研发智能操作系统和无人驾驶,并宣称“未来的奔驰将成为汽车界的微软”。奔驰这么做,是因为它明白什么是企业的灵魂,生杀大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时至今日,陈虹所说的和戴姆勒CEO所说的并无二致。应该是汽车行业的人应该有的“本能”想法。

谈论“灵魂”并不意味着它不开放。这场舆论风暴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人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反对开放与合作,给人的感觉是SAIC傲慢自大,闭门造车。如果这样的误解被放大了,结论一定是扭曲的。我相信,看完陈虹的声明,没有人会说SAIC是封闭的。事实上,SAIC是汽车行业最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公司之一,包括这几年的每一次SAIC开发者大会,我们都可以看到与SAIC合作的生态系统在不断壮大。还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扩大合作的朋友圈,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应该是SAIC在汽车的十字路口给出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细想之下,陈红的话看似坦白,其实也有上海人的精明。

在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发展思路下,SAIC会怎么做?应该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什么是“灵魂”?SAIC给出的答案是数据和用户。为此,他们提出要“铸魂”“扎根”。“铸魂”就是建立一个集中式的电子架构,一个面向服务的软件平台和一个车辆数据工厂。2020年,SAIC成立了Zero Beam软件分公司,专注于构建集成云和管管理的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目前,中央计算和域控制的电子架构已独立升级,将在智基汽车和R品牌汽车上应用。SOA的软件平台开放了680多个车端服务,980多个云服务,260个人工智能框架。“扎根”就是在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实现相对完整的产业布局。目前,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构建国内领先自主体系的“根企业”有联创电子等14家。在上月底的股东大会上,投资人对“新SAIC”的价值给出了自己的判断:SAIC的核心优势将在于全球核心软件的自研!

在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并不是陈红一时的情绪表达,而是SAIC近年来一步步在推进的事情。从时间节点来看,与近年来造车新势力的出现几乎同步。这表明SAIC一直在思考下一步如何发展汽车工业。在过去的几年里,制造汽车的新生力量给汽车工业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问题的深入,挑战变得越来越尖锐和敏感。就像“灵魂”这样的敏感区域早已出现。这个时候,汽车行业不仅需要观点,更需要行动和结果。不管怎样,SAIC说了也做了。其他公司呢?

标签:奔驰智己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丰田拿下美国销量第一,中国车企又可以学起来

通用汽车一定没料到,自己好不容易在全尺寸卡车领域超越了底特律的老对手福特,却在整体销量上输给了来自东瀛的那家汽车巨头。而且,还是在美国本土,自己的大本营。

1900/1/1 0:00:00
从滴滴下架事件中,我们找到了新造车2.0时代的三个“天坑”

没有人会想到,滴滴“翻车”竟如此之快。

1900/1/1 0:00:00
现代与起亚承诺2050年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盖世汽车讯7月7日,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和起亚表示将加入一项全球清洁能源计划,并将在2050年前完成向100可再生的过渡。

1900/1/1 0:00:00
德国消费者组织对戴姆勒提起柴油排放诉讼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7月7日,德国最大的消费者保护组织VZBV对戴姆勒提起了诉讼。该组织称,此举将使奔驰车主更容易获得与柴油排放丑闻相关的赔偿。

1900/1/1 0:00:00
打破疑云 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正式完工

7月7日,我们从上海市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官网获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第二阶段在6月27日竣工,并在7月5日正式开始调试,这意味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正式建设完毕。

1900/1/1 0:00:00
采埃孚(ZF)采用突破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

采埃孚集团正在为ADAS虚拟工程和数字验证引入一套新的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可扩展服务,名为ADASAI。人工智能旨在帮助原始设备制造商加速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开发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