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第二季度投诉数据汇总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2021年第二季度共受理消费者关于汽车产品的有效投诉23726件(其中针对第三方平台的投诉13件),环比上升12.9%,同比下降5.5%。据统计,本季度收到的投诉涉及184个汽车品牌的946辆汽车,增加7个品牌,减少11辆汽车。
总体来看,第二季度投诉呈现以下特点:
1.二季度国内汽车消费者投诉意愿高涨,部分德系和日系品牌投诉量持续高企,国产汽车季度投诉结束两连跌。本季度,发动机及变速箱、车身附件、电器仍占据投诉主体,尤其是发动机故障,如“发动机排气故障”、“油耗高”、“发动机启停系统故障”等,投诉量较上月大幅上升。
2.本季度小规模投诉量异常增长,涉及部分自主品牌,如奇瑞艾瑞泽5 PLUS、捷威X70 PLUS、李ONE等。李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本季度投诉量出现异常增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服务问题上。此外,其座椅设计问题也引起了车主的集中投诉。自主品牌的服务问题相比进口和合资品牌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销售欺诈、服务流程不完善等问题,投诉比例远高于进口和合资品牌。
3.在本季度投诉类型占比中,单纯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投诉数量和占比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投诉占比,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可以看出,二季度国内汽车投诉中,纯质量问题反弹,消费者维权目标更加明确。第二季度,德系和美系品牌纯质量问题的投诉量大增,其中德系品牌的投诉量增幅最大,份额已增至近四分之一。
二、2021年第二节投诉数据分析
1、消费者投诉的分布。
2021年第二季度,男女消费者投诉比例较上季度略有变化,女性消费者投诉比例略有上升,但仍不到10%。第二季度,30岁以上的中青年消费者投诉占比上升,尤其是31-35岁的消费者,较上季度上升了1.7个百分点。相比之下,30岁以下年轻消费者的投诉比例持续下降。从车辆问题的时间段来看,三年以上购车问题占比仍保持上升趋势,比上季度增加1个百分点,成为投诉占比最高的问题时间段。
2.投诉的季度变化和增长率分析
如图所示,本季度Chezhi.com受理投诉止跌回升,投诉量连续第五个季度超过2万件。但从近五年来一季度投诉量增速变化来看,首次出现负增长。
3.每月投诉量变化分析
从二季度各月的投诉表现来看,前两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6月份,由于部分德系和自主品牌投诉异常增加,投诉数量……ts再次突破8000,创下历史同期纪录。
4、品牌类型投诉分析
第二季度自主品牌投诉量较第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1万件,投诉占比降至近四年来最低点。相比之下,合资品牌的投诉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点,投诉比例时隔5年再次超过60%。
5.品牌国家投诉分析
2021年第二季度,德系品牌投诉量首次突破5000件,位居日本第二,投诉比例上升6.4个百分点,这与部分德系品牌热销车型投诉量持续上升有关。本季度美国品牌的投诉量也大幅增长,比第一季度增长10.3%。
6.对车辆属性投诉的分析
2021年第二季度,SUV车型投诉量反弹至1万余件,环比上涨11.9%。MPV车型投诉量环比增长约92%,是本季度投诉量最大的一次。大部分投诉来自吉利佳吉车型。此外,微型车的投诉量也大幅上升,较第一季度上升79.8%。投诉大多来自奇瑞小蚁等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
7.车型年投诉分析
第二季度2020车型投诉量超过5000件,较第一季度增长16.2%,量遥遥领先其他车型。值得注意的是,2021款投诉量逼近3000件,超越2018款位居第一梯队,环比上升68.1%。投诉多来自部分自主品牌SUV车型。
8.投诉的区域分布分析
2021年第二季度,排名前三的省份依然是广东、山东、江苏,三省本季度投诉量均超过2000件。从三个省份投诉量前三位来看,“发动机排气故障”和“影音系统故障”频发,其中“影音系统故障”成为广东省和江苏省投诉量最大的故障问题。
9.投诉类型分析
第二季度,纯质量问题投诉量和投诉占比均有所上升,投诉量再次逼近2万件,较第一季度上升15.9%。本季度服务问题投诉量保持在2000件以上,比一季度略有上升,但投诉比例有所下降。
10.八大体系投诉失败百分比及20大质量问题投诉失败点分析。
0
第二季度质量问题投诉中,车身附件和电器仍然是投诉量最高的系统,投诉比例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相比之下,本季度发动机投诉和故障数量大幅增加,较第一季度增长29.1%,占比较上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
1
本季度前20大典型故障中,新增投诉故障点6个,其中3个为发动机相关故障点。“影音系统故障”仍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故障问题,投诉量环比增长约18%。本季度,新上市的“发动机尾气……ailure”排名第二,投诉量较第一季度飙升约3倍。大部分投诉来自一些德系热销SUV车型。此外,随着全国各地气温的升高,“空调问题”再次抬头,成为本季度新的故障点之一,投诉量环比增长75.9%,且大部分投诉集中在部分德系和日系品牌车型。
11.品牌属性八大体系中投诉和失败的比例分析
2
第二季度合资品牌投诉故障总数远超自主和进口品牌,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附件和电气系统,尤其是发动机系统,投诉故障比例高于自主和进口品牌。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投诉多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气系统,投诉故障的数量和占比继续上升,占比较一季度上升1.9个百分点。
12.不同国家服务类投诉比例及前20名服务投诉分析。
3
2021年第二季度服务投诉中,销售欺诈仍是投诉最多的服务问题,较第一季度略有上升。本季度,服务流程不完善的投诉量明显上升,环比上升48.5%,投诉量上升多来自“系统升级问题”。从不同国家服务问题投诉比例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自主品牌销售欺诈投诉比例最高,欧洲品牌服务态度投诉比例最高,投诉多为“不解决问题”和“态度傲慢”。
4
本季度排名前20的典型服务问题中,除新增两个投诉点外,其他投诉点排名均较上季度有所提升。其中“系统升级问题”最快,较第一季度增长了一倍多,投诉增量多来自吉利佳吉等自主品牌车型。
13.品牌属性服务类别中问题点的比例分析
5
第二季度,自主品牌的服务问题投诉远高于进口和合资品牌,投诉主要集中在销售欺诈、承诺不兑现、服务流程不完善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在人员技术问题上占比最高,这也反映出消费者在售后技术层面对进口和合资品牌的期望值更高,相应的容忍度也会变低。另外,可以看出三个品牌的服务态度投诉比例最低,取得的进步值得肯定。
14、投诉回复率分析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Chezhi.com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渠道,协调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纠纷的顺利解决。所以厂家是否认真对待消费者投诉并积极解决,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
6
2021年第二季度,投诉回复率为100%的品牌有64个,比上季度增加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如上表所示,上市品牌对消费者诉求的态度和重视是值得鼓励的。一、2021年第二季度投诉数据汇总
根据车知的数据。com,领先于……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rmation collection platform)在中国,2021年第二季度,共受理消费者关于汽车产品的有效投诉23726件(其中针对第三方平台的投诉13件),环比上升12.9%,同比下降5.5%。据统计,本季度收到的投诉涉及184个汽车品牌的946辆汽车,增加7个品牌,减少11辆汽车。
总体来看,第二季度投诉呈现以下特点:
1.二季度国内汽车消费者投诉意愿高涨,部分德系和日系品牌投诉量持续高企,国产汽车季度投诉结束两连跌。本季度,发动机及变速箱、车身附件、电器仍占据投诉主体,尤其是发动机故障,如“发动机排气故障”、“油耗高”、“发动机启停系统故障”等,投诉量较上月大幅上升。
2.本季度小规模投诉量异常增长,涉及部分自主品牌,如奇瑞艾瑞泽5 PLUS、捷威X70 PLUS、李ONE等。李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本季度投诉量出现异常增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服务问题上。此外,其座椅设计问题也引起了车主的集中投诉。自主品牌的服务问题相比进口和合资品牌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销售欺诈、服务流程不完善等问题,投诉比例远高于进口和合资品牌。
3.在本季度投诉类型占比中,单纯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投诉数量和占比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投诉占比,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点。可以看出,二季度国内汽车投诉中,纯质量问题反弹,消费者维权目标更加明确。第二季度,德系和美系品牌纯质量问题的投诉量大增,其中德系品牌的投诉量增幅最大,份额已增至近四分之一。
二、2021年第二节投诉数据分析
1、消费者投诉的分布。
2021年第二季度,男女消费者投诉比例较上季度略有变化,女性消费者投诉比例略有上升,但仍不到10%。第二季度,30岁以上的中青年消费者投诉占比上升,尤其是31-35岁的消费者,较上季度上升了1.7个百分点。相比之下,30岁以下年轻消费者的投诉比例持续下降。从车辆问题的时间段来看,三年以上购车问题占比仍保持上升趋势,比上季度增加1个百分点,成为投诉占比最高的问题时间段。
2.投诉的季度变化和增长率分析
如图所示,本季度Chezhi.com受理投诉止跌回升,投诉量连续第五个季度超过2万件。但从近五年来一季度投诉量增速变化来看,首次出现负增长。
3.每月投诉量变化分析
从二季度各月的投诉表现来看,前两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6月份,由于部分德系和自主品牌投诉量异常增长,投诉量再次突破8000件,创下历史同期纪录。
4、品牌类型投诉分析
……第二季度自主品牌投诉量较第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1万件,投诉占比降至近四年来最低点。相比之下,合资品牌的投诉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点,投诉比例时隔5年再次超过60%。
5.品牌国家投诉分析
2021年第二季度,德系品牌投诉量首次突破5000件,位居日本第二,投诉比例上升6.4个百分点,这与部分德系品牌热销车型投诉量持续上升有关。本季度美国品牌的投诉量也大幅增长,比第一季度增长10.3%。
6.对车辆属性投诉的分析
2021年第二季度,SUV车型投诉量反弹至1万余件,环比上涨11.9%。MPV车型投诉量环比增长约92%,是本季度投诉量最大的一次。大部分投诉来自吉利佳吉车型。此外,微型车的投诉量也大幅上升,较第一季度上升79.8%。投诉大多来自奇瑞小蚁等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
7.车型年投诉分析
第二季度2020车型投诉量超过5000件,较第一季度增长16.2%,量遥遥领先其他车型。值得注意的是,2021款投诉量逼近3000件,超越2018款位居第一梯队,环比上升68.1%。投诉多来自部分自主品牌SUV车型。
8.投诉的区域分布分析
2021年第二季度,排名前三的省份依然是广东、山东、江苏,三省本季度投诉量均超过2000件。从三个省份投诉量前三位来看,“发动机排气故障”和“影音系统故障”频发,其中“影音系统故障”成为广东省和江苏省投诉量最大的故障问题。
9.投诉类型分析
第二季度,纯质量问题投诉量和投诉占比均有所上升,投诉量再次逼近2万件,较第一季度上升15.9%。本季度服务问题投诉量保持在2000件以上,比一季度略有上升,但投诉比例有所下降。
10.八大体系投诉失败百分比及20大质量问题投诉失败点分析。
0
第二季度质量问题投诉中,车身附件和电器仍然是投诉量最高的系统,投诉比例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相比之下,本季度发动机投诉和故障数量大幅增加,较第一季度增长29.1%,占比较上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
1
本季度前20大典型故障中,新增投诉故障点6个,其中3个为发动机相关故障点。“影音系统故障”仍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故障问题,投诉量环比增长约18%。本季度新上市的“发动机排气故障”排名第二,投诉量较第一季度飙升约3倍。大部分投诉来自一些德系热销SUV车型。此外,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国,“空调问题”再次抬头,成为本季度新的故障点之一,投诉量环比增长75.9%,且大部分投诉集中在部分德系和日系品牌车型。
11.品牌属性八大体系中投诉和失败的比例分析
2
第二季度合资品牌投诉故障总数远超自主和进口品牌,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附件和电气系统,尤其是发动机系统,投诉故障比例高于自主和进口品牌。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投诉多集中在车身附件和电气系统,投诉故障的数量和占比继续上升,占比较一季度上升1.9个百分点。
12.不同国家服务类投诉比例及前20名服务投诉分析。
3
2021年第二季度服务投诉中,销售欺诈仍是投诉最多的服务问题,较第一季度略有上升。本季度,服务流程不完善的投诉量明显上升,环比上升48.5%,投诉量上升多来自“系统升级问题”。从不同国家服务问题投诉比例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自主品牌销售欺诈投诉比例最高,欧洲品牌服务态度投诉比例最高,投诉多为“不解决问题”和“态度傲慢”。
4
本季度排名前20的典型服务问题中,除新增两个投诉点外,其他投诉点排名均较上季度有所提升。其中“系统升级问题”最快,较第一季度增长了一倍多,投诉增量多来自吉利佳吉等自主品牌车型。
13.品牌属性服务类别中问题点的比例分析
5
第二季度,自主品牌的服务问题投诉远高于进口和合资品牌,投诉主要集中在销售欺诈、承诺不兑现、服务流程不完善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在人员技术问题上占比最高,这也反映出消费者在售后技术层面对进口和合资品牌的期望值更高,相应的容忍度也会变低。另外,可以看出三个品牌的服务态度投诉比例最低,取得的进步值得肯定。
14、投诉回复率分析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Chezhi.com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渠道,协调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纠纷的顺利解决。所以厂家是否认真对待消费者投诉并积极解决,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
6
2021年第二季度,投诉回复率为100%的品牌有64个,比上季度增加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如上表所示,上市品牌对消费者诉求的态度和重视是值得鼓励的。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曾多次鼓吹其自动驾驶功能,不过,该功能目前并未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是处于辅助驾驶阶段。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将开始交付搭载国产电机的Model3和ModelY车型,新车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有所上调。
1900/1/1 0:00:00来源:360官方作者李玉鹏编辑李欢欢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加入造车大战后,周鸿祎迅速适应了智能汽车产品经理的角色。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研究人员,探讨如何将咖啡残渣变成电池电极中的关键化学成分。
1900/1/1 0:00:001、小鹏汽车港股上市发售价为每股165港元7月6日,小鹏汽车W(09868)发布公告称,其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均已确定为每股165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AmericanManganeseInc宣布,其突破性电池技术再次得到提升,有可能将废旧正极材料直接转化为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中的材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