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敲钟,没有庆典仪式,国内网约车市场的巨头企业滴滴,以一种极不寻常的方式完成了在美股上市。678亿美元是本次中概股上市首日的市值,达到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又一个亮点时刻。然而,属于滴滴的无限风光只持续了一天左右。滴滴在美国上市后第三天就收到了国家网信办的安全审查通知,上市后第四天就被要求下架整改其App。
从极度快乐到极度悲伤,滴滴可以说是在短短几天内尝遍了。
图片来源:滴滴
五天的风风雨雨
昨日(7月4日),官方网站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行为。
图片来源:网信办网站截图
据了解,滴滴于6月30日成功登陆美股市场,从公开提交招股书到正式上市仅用了20天,创下了今年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融资的最快纪录。然而,几乎与破纪录一起,滴滴还涉嫌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日前有消息称,在美股成功上市的滴滴涉嫌泄露国内道路信息,而这一消息的起因很可能来自于7月2日晚间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的相关公告。公告指出,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这也是自2020年4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审查行动。
图片来源:网信办网站截图
不久后,滴滴出行回应称将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7月3日,滴滴副总裁李玟回应“滴滴海外上市,为美国打包数据”传闻,称其为恶意造谣。李玟表示,和很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储在国内的服务器上,所以不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此外,对于相关谣言(已主动删除),滴滴将坚决起诉维权。
最终,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的官方公告并未提及滴滴是否泄露国内信息,但确认滴滴存在违法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并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盖世汽车针对网信办要求的整改,采访了滴滴内部的公关人员。滴滴官方的说法是,将坚决执行国家相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并已于7月3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App将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下架。此外,滴滴官方发布的消息还称,已下载滴滴App的用户可以正常使用,乘客出行和司机接单不受影响。
滴滴为什么会到这里?
滴滴成立九年了,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搭车的恶性安全事件,大数据杀熟的争议,都让滴滴陷入了发展困境,但事态发展到了会被网信办点名的地步,影响显然更加显著。问题的关键,当然要从滴滴在美国上市说起。滴滴一定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典型案例,不仅仅是因为o……融资规模之大,也是因为其短短几天的吊诡经历。
刚完成IPO上市,就被网信办审核,被要求下架申请整改。显然,滴滴在上市前没有妥善解决自身的合规问题,这应该是滴滴没有选择在港股或a股上市,而是去美国上市的主要原因。中企选择在美股上市,除了看中美国资本市场的后续融资能力,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美股市场的基本面要求不会太苛刻。另一方面,在国内,上市程序和流程会更加复杂,证监会对企业的合规要求也会更高。
总之,在国内上市迫在眉睫。然而,滴滴目前的经营压力并不小(虽然连续几年成为国内网约车市场第一大企业,领先优势堪称碾压所有对手,持续的“烧钱”抢夺了市场份额,却无法让滴滴摆脱连年亏损的泥潭。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分别为149.79亿元、97.33亿元和106.08亿元。此外,滴滴目前面临企业转型的大考,比如进入车辆制造领域,开展自动驾驶业务,面临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来自投资人的压力更大,目前资本市场比较热。现实是滴滴等不起上市。
赴美上市是成功概率较高的选择,上市速度更快,后续融资前景更好。滴滴的成功上市也证明了这些观点。但在美国股市上市,需要向美国证券机构提供相关企业信息,接受相关调查。在当前中国高度重视网络数据安全的背景下,滴滴作为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可能会给美国市场带来安全隐患,这是必须排除的。滴滴被审查,被要求整改,这是合理的。
等待滴滴的会是什么?
目前滴滴出行App已经在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各公司也表示会积极配合整改,但这显然不是最终结果。那么,滴滴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稍微好一点的结果是,滴滴面临的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相关整改工作也能相对较快完成。虽然企业形象和业务水平会暂时受到影响,但不会给滴滴后续发展带来太大损害,企业也能重回正轨。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目前看来,国家层面对滴滴的审查并不是个例。继滴滴之后,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对另外三家公司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共利益,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云满满”、“卡车帮”、“BOSS直聘”进行网络安全审查,三家企业在审查期间将停止注册新用户。不是专门针对滴滴的,只是这一轮国家网络安全审查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对滴滴来说是个好消息。
效果差,这次整改面临的问题比较大。网信办的要求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证监会、银监会、交通部、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也相继走到尽头,对滴滴可能是巨大的打击。光是长时间不能上网就够喝一壶了。滴滴的停滞将是超越身后大量追赶者的绝佳机会。在当前风起云涌的国内移动旅游市场,任何玩家都可能落后。
这些只是滴滴在国内市场可能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滴滴也可能面临美国证券市场的反弹。滴滴在美股市场的未来,关键在于滴滴招股书的信息披露是否完整,是否如实披露了curr……t危机。真实和完整的披露可能是好的。如果隐瞒,滴滴将在近期面临小股东的集体诉讼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滴滴在美股的前景将会暗淡。资料显示,之前在美国被股东起诉的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股价大跌,甚至被美国SEC停牌或退市,甚至被强制退市。
显然,滴滴的未来在中美两个市场都远未明朗。没有敲钟,没有庆典仪式,国内网约车市场的巨头企业滴滴,以一种极不寻常的方式完成了在美股上市。678亿美元是本次中概股上市首日的市值,达到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又一个亮点时刻。然而,属于滴滴的无限风光只持续了一天左右。滴滴在美国上市后第三天就收到了国家网信办的安全审查通知,上市后第四天就被要求下架整改其App。
从极度快乐到极度悲伤,滴滴可以说是在短短几天内尝遍了。
图片来源:滴滴
五天的风风雨雨
昨日(7月4日),官方网站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行为。
图片来源:网信办网站截图
据了解,滴滴于6月30日成功登陆美股市场,从公开提交招股书到正式上市仅用了20天,创下了今年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融资的最快纪录。然而,几乎与破纪录一起,滴滴还涉嫌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日前有消息称,在美股成功上市的滴滴涉嫌泄露国内道路信息,而这一消息的起因很可能来自于7月2日晚间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的相关公告。公告指出,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这也是自2020年4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审查行动。
图片来源:网信办网站截图
不久后,滴滴出行回应称将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7月3日,滴滴副总裁李玟回应“滴滴海外上市,为美国打包数据”传闻,称其为恶意造谣。李玟表示,和很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储在国内的服务器上,所以不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此外,对于相关谣言(已主动删除),滴滴将坚决起诉维权。
最终,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的官方公告并未提及滴滴是否泄露国内信息,但确认滴滴存在违法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并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盖世汽车针对网信办要求的整改,采访了滴滴内部的公关人员。滴滴官方的说法是,将坚决执行国家相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并已于7月3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App将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下架。此外,滴滴官方发布的消息还称,已下载滴滴App的用户可以正常使用,乘客‘出行、司机’……均可订单不受影响。
滴滴为什么会到这里?
滴滴成立九年了,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搭车的恶性安全事件,大数据杀熟的争议,都让滴滴陷入了发展困境,但事态发展到了会被网信办点名的地步,影响显然更加显著。问题的关键,当然要从滴滴在美国上市说起。滴滴一定会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典型案例,不仅因为融资规模大,更因为短短几天的吊诡经历。
刚完成IPO上市,就被网信办审核,被要求下架申请整改。显然,滴滴在上市前没有妥善解决自身的合规问题,这应该是滴滴没有选择在港股或a股上市,而是去美国上市的主要原因。中企选择在美股上市,除了看中美国资本市场的后续融资能力,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美股市场的基本面要求不会太苛刻。另一方面,在国内,上市程序和流程会更加复杂,证监会对企业的合规要求也会更高。
总之,在国内上市迫在眉睫。然而,滴滴目前的经营压力并不小(虽然连续几年成为国内网约车市场第一大企业,领先优势堪称碾压所有对手,持续的“烧钱”抢夺了市场份额,却无法让滴滴摆脱连年亏损的泥潭。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分别为149.79亿元、97.33亿元和106.08亿元。此外,滴滴目前面临企业转型的大考,比如进入车辆制造领域,开展自动驾驶业务,面临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来自投资人的压力更大,目前资本市场比较热。现实是滴滴等不起上市。
赴美上市是成功概率较高的选择,上市速度更快,后续融资前景更好。滴滴的成功上市也证明了这些观点。但在美国股市上市,需要向美国证券机构提供相关企业信息,接受相关调查。在当前中国高度重视网络数据安全的背景下,滴滴作为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可能会给美国市场带来安全隐患,这是必须排除的。滴滴被审查,被要求整改,这是合理的。
等待滴滴的会是什么?
目前滴滴出行App已经在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各公司也表示会积极配合整改,但这显然不是最终结果。那么,滴滴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稍微好一点的结果是,滴滴面临的问题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相关整改工作也能相对较快完成。虽然企业形象和业务水平会暂时受到影响,但不会给滴滴后续发展带来太大损害,企业也能重回正轨。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目前看来,国家层面对滴滴的审查并不是个例。继滴滴之后,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对另外三家公司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共利益,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云满满”、“卡车帮”、“BOSS直聘”进行网络安全审查,三家企业在审查期间将停止注册新用户。不是专门针对滴滴的,只是这一轮国家网络安全审查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对滴滴来说是个好消息。
效果差,这次整改面临的问题比较大。网信办的要求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证监会、银监会、交通部、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也相继走到尽头……再一个,对滴滴来说可能是巨大的打击。光是长时间不能上网就够喝一壶了。滴滴的停滞将是超越身后大量追赶者的绝佳机会。在当前风起云涌的国内移动旅游市场,任何玩家都可能落后。
这些只是滴滴在国内市场可能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滴滴也可能面临美国证券市场的反弹。滴滴在美股的未来,关键在于滴滴招股书中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是否如实披露了当前的危机。真实和完整的披露可能是好的。如果隐瞒,滴滴将在近期面临小股东的集体诉讼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审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滴滴在美股的前景将会暗淡。资料显示,之前在美国被股东起诉的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股价大跌,甚至被美国SEC停牌或退市,甚至被强制退市。
显然,滴滴的未来在中美两个市场都远未明朗。
标签:
昔日,移动互联未兴,私家车者亦为稀罕物也,世人不知微信、抖音,遑论滴滴、优步。然,“拼车”者,“顺风车”之鼻祖也,概念已成,悄然见诸贴吧论坛,每逢春运,此风尤甚。
1900/1/1 0:00:00今年七月,伟大的中国迎来百年诞辰。
1900/1/1 0:00:00软件驱动的转型正在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分析表明,成功的转型将给OEM价值链带来20亿至25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和利润潜力。
1900/1/1 0:00:00日前,针对有用户反馈在车辆座椅中发现疑似“水银”的情况,理想汽车官方进行了回复,表示理想ONE参数询价的设计、制造、交付等环节均不会使用汞。
1900/1/1 0:00:00理想汽车2021年6月交付数据显示,理想汽车6月交付7713辆理想ONE,同比2020年6月增长3206,环比2021年5月增长784,创单月交付量新纪录。
1900/1/1 0:00:00近日,国际专业消费者调研机构JDPower(君迪)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SI)结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