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时代变了。”
这是一个来自哔哩哔哩的稍微过时的二维词干。此时此刻,我想送给那些面对风起云涌的电气化改造依然不思进取、拖后腿的传统车企。而我想警告他们:记住,有时候完全颠覆,往往是一夜之间。
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当我看到几个新势力大规模交车,还在高速运转,销售水平越来越好,并且都创下了单月历史新高的时候,就更加坚定了上述观点。
当李ONE真正接近汉兰达,P7努力向特斯拉Model 3迈进。蔚来ES6和宝马X3的差距越来越小,交替感越来越强。
这不禁让人想到,在上述车企创始人眼中,“2025年”将是智能电动车真正迎来拐点的里程碑时刻。
面对这场日益逼近的“决战”,虽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赢,并且全身而退,但头部梯队中的几股新生力量,由于拥有难以赶超的先发优势,无疑更容易触碰到胜利的天平。
至于剩下的还在迷茫的传统车企,是苦苦挣扎还是随波逐流?没有人能替他们选择。
承认“韦小里”的进步
进入2021年后,每个月初,蔚来、小鹏、理想相继发布上个月的投放情况,已经成为既定规律。大多数时候,消息基本上都是“好消息”。上个月也不例外,让所有围观者真切感受到了三人的进步。
首先是目前获得累计用户最多的蔚来。其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6月,其交付量首次突破8000辆大关,达到8083辆,同比增长116.1%,创历史新高。
今年第二季度,共交付新车21,896辆,同比增长111.9%,环比增长9.2%,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成功达到第一季度财报指引中的目标。
具体车型方面,全新蔚来ES8交付1498辆,蔚来ES6交付3755辆,蔚来EC6交付2830辆。1-6月已交付41956辆,占去年全年交付总量的95.9%。
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能保证如此迅猛的势头,产能足够“强大”,这支成功熬过黑暗时刻的新生力量,最终能完成全年10万辆的交付吗?
此外,它是小鹏。从公布的数据来看,6月份总交付量达到6565辆,小鹏P7达到4730辆,再次打破单辆车月度交付纪录。上半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达到30738辆,是去年同期的5.6倍。
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超越第一季度交付指南中预测的15,500-16,000辆。终端用户越来越多的认可也成为其在香港上市的信心来源之一。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小鹏将展示他不断增长的能力,从已经曝光的招股书内容来看,他手里还握着很多牌。
众所周知,北京时间6月30日,小鹏正式宣布港股价格为165港元/股,处于IPO区间的较高区间(对应美股为42.50美元/ADS)。在此次IPO中,思朋汽车计划融资140.25亿港元。按照每股165港元的官方定价,市值约为2791.25亿港元。资本市场的一场“战役”似乎即将打响。
另一方面,最后公布的数据是理想的,这是最令人惊讶的。因为在……其中一款量产车型李ONE上市销售,交付7713辆,同比增长320.6%,环比增长78.4%,也创下了单月交付量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6月份理想新单数量突破1万,也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第二季度,李共交付17,575辆汽车,同比增长166.1%,环比增长39.7%,创下季度交付新纪录。此刻,联想到2021李ONE上市后的采访,总裁沈亚男说:“9月将是我们单月过万的节点。”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现实。这不禁要问,理想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撼动汉兰达在7座SUV细分市场的霸主地位?或许答案就集中在:当品牌效应减弱时,潜在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有着广泛的智能化、科技化需求,而李ONE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第二梯队,格局日渐清晰。
曾经,关于除了魏小丽,还有哪些二线梯队成员可以率先突围,类似的讨论从未停止。6月份,随着哪吒和零跑的销量,月销量分别突破5000辆和4000辆,随后格局日渐清晰,两家成为率先突破的。
具体来看,根据哪吒官方公布的数据,其月销量再创新高,达到5138辆,同比增长536%,而2021年1-6月销量达到21104辆。在这个成绩的背后,去年11月上市的哪吒V似乎对销量贡献很大。
这款5.99万元起的纯电动汽车,上市以来销量一直不错。根据乘联会数据,1-5月哪吒V销量在所有纯电动汽车中排名第10,在所有纯电动SUV中排名第2,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上市7个多月以来,哪吒V已售出逾2万辆汽车。
同时,在4月结束的上海车展上,哪吒还推出了一款紧凑型SUV——哪吒U Pro,主打性价比最高的路线。分为四款:400巡航版、500环球版、500登月版、610探火版。补贴后官方售价分别为9.98万元、12.98万元、13.98万元、15.98万元。
预售后不到一个月,累计订单已超过5000辆。并且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哪吒U Pro的交付性能也在逐步提升。可以说,有了以上两款产品的加持,这家车企有信心持续突破月销5000辆甚至更高。
而零跑也在这个六月表现出了极其顽强的生命力。相关数据显示,订单数达到4107笔,环比上涨9%。2021年累计订单2万单,达到21515单。6月新车交付3941辆,同比增长893%,环比增长23%,累计新车交付量突破2万辆,达到21744辆。
与哪吒类似,零跑T03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一上市就迅速得到市场终端的认可,并承担起主要的销售任务,不断为品牌“输血”。
但现阶段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对于一个追求很高的车企来说,仅仅依靠一款10万元以下的产品,注定是发展的上限。因此,如何发掘品牌,进入价格区间更高的市场,成为2021年的又一道考题。
幸运的是,零跑似乎找到了答案。据悉,下半年,外界期待已久的C11也将正式交付用户。这款中型SUV产品的补贴后市场指导价为15.98-19.98万元。从参数配置来看,可以说是非常能打了。
在……在4月份结束的上海车展上,零跑总裁吴保军表示,“我们对C11的前景充满信心,到目前为止,累计订单已达4707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C11的加入,以及之前订单的逐步消化,零跑的月销量和交付量很可能会超过5000辆。目前4107辆的月订单并不是零跑的全部实力。
至于因在科技创新板上市而仍处于静默期的威马,已经多月没有宣布交付,仅从终端反馈来看,新车W6上市后其自身的音量仍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而随着吉利决定退出科技创新板上市,能否最终完成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每一个造车新势力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或侥幸。更多的是因为很多年前,他们就已经规划好了下一步怎么布局,不会乱七八糟。而今年6月,几家头部车企交出的终端答案,也严厉回击了那些曾经质疑他们的声音。
时代可能真的变了...“大人,时代变了。”
这是一个来自哔哩哔哩的稍微过时的二维词干。此时此刻,我想送给那些面对风起云涌的电气化改造依然不思进取、拖后腿的传统车企。而我想警告他们:记住,有时候完全颠覆,往往是一夜之间。
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当我看到几个新势力大规模交车,还在高速运转,销售水平越来越好,并且都创下了单月历史新高的时候,就更加坚定了上述观点。
当李ONE真正接近汉兰达,P7努力向特斯拉Model 3迈进。蔚来ES6和宝马X3的差距越来越小,交替感越来越强。
这不禁让人想到,在上述车企创始人眼中,“2025”将是智能电动车真正迎来拐点的里程碑时刻。
面对这场日益逼近的“决战”,虽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赢,并且全身而退,但头部梯队中的几股新生力量,由于拥有难以赶超的先发优势,无疑更容易触碰到胜利的天平。
至于剩下的还在迷茫的传统车企,是苦苦挣扎还是随波逐流?没有人能替他们选择。
承认“韦小里”的进步
进入2021年后,每个月初,蔚来、小鹏、理想相继发布上个月的投放情况,已经成为既定规律。大多数时候,消息基本上都是“好消息”。上个月也不例外,让所有围观者真切感受到了三人的进步。
首先是目前获得累计用户最多的蔚来。其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6月,其交付量首次突破8000辆大关,达到8083辆,同比增长116.1%,创历史新高。
今年第二季度,共交付新车21,896辆,同比增长111.9%,环比增长9.2%,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成功达到第一季度财报指引中的目标。
具体车型方面,全新蔚来ES8交付1498辆,蔚来ES6交付3755辆,蔚来EC6交付2830辆。1-6月已交付41956辆,占去年全年交付总量的95.9%。
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能保证如此迅猛的势头,产能足够“强大”,这支成功熬过黑暗时刻的新生力量,最终能完成全年10万辆的交付吗?
< img alt = "小鹏、蔚来、李一、哪吒五、汉兰达"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13……268772/4.jpg"/>
此外,它是小鹏。从公布的数据来看,6月份总交付量达到6565辆,小鹏P7达到4730辆,再次打破单辆车月度交付纪录。上半年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达到30738辆,是去年同期的5.6倍。
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超越第一季度交付指南中预测的15,500-16,000辆。终端用户越来越多的认可也成为其在香港上市的信心来源之一。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小鹏将展示他不断增长的能力,从已经曝光的招股书内容来看,他手里还握着很多牌。
众所周知,北京时间6月30日,小鹏正式宣布港股价格为165港元/股,处于IPO区间的较高区间(对应美股为42.50美元/ADS)。在此次IPO中,思朋汽车计划融资140.25亿港元。按照每股165港元的官方定价,市值约为2791.25亿港元。资本市场的一场“战役”似乎即将打响。
另一方面,最后公布的数据是理想的,这是最令人惊讶的。因为只有一款量产车型——李ONE在售,交付7713辆,同比增长320.6%,环比增长78.4%,也创下了单月交付量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6月份理想新单数量突破1万,也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第二季度,李共交付17,575辆汽车,同比增长166.1%,环比增长39.7%,创下季度交付新纪录。此刻,联想到2021李ONE上市后的采访,总裁沈亚男说:“9月将是我们单月过万的节点。”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现实。这不禁要问,理想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撼动汉兰达在7座SUV细分市场的霸主地位?或许答案就集中在:当品牌效应减弱时,潜在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有着广泛的智能化、科技化需求,而李ONE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
第二梯队,格局日渐清晰。
曾经,关于除了魏小丽,还有哪些二线梯队成员可以率先突围,类似的讨论从未停止。6月份,随着哪吒和零跑的销量,月销量分别突破5000辆和4000辆,随后格局日渐清晰,两家成为率先突破的。
具体来看,根据哪吒官方公布的数据,其月销量再创新高,达到5138辆,同比增长536%,而2021年1-6月销量达到21104辆。在这个成绩的背后,去年11月上市的哪吒V似乎对销量贡献很大。
这款5.99万元起的纯电动汽车,上市以来销量一直不错。根据乘联会数据,1-5月哪吒V销量在所有纯电动汽车中排名第10,在所有纯电动SUV中排名第2,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上市7个多月以来,哪吒V已售出逾2万辆汽车。
同时,在4月结束的上海车展上,哪吒还推出了一款紧凑型SUV——哪吒U Pro,主打性价比最高的路线。分为四款:400巡航版、500环球版、500登月版、610探火版。补贴后官方售价分别为9.98万元、12.98万元、13.98万元、15.98万元。
预售后不到一个月,累计订单已超过5000辆。并且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哪吒U Pro的交付性能也在逐步提升。可以说,有了以上两款产品的加持,这家车企有信心持续突破月销5000辆甚至更高。
而零跑也在这个六月表现出了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根据相关数据,订单数量达到4……07,环比上涨9%。2021年累计订单2万单,达到21515单。6月新车交付3941辆,同比增长893%,环比增长23%,累计新车交付量突破2万辆,达到21744辆。
与哪吒类似,零跑T03作为一款纯电动汽车,一上市就迅速得到市场终端的认可,并承担起主要的销售任务,不断为品牌“输血”。
但现阶段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对于一个追求很高的车企来说,仅仅依靠一款10万元以下的产品,注定是发展的上限。因此,如何发掘品牌,进入价格区间更高的市场,成为2021年的又一道考题。
幸运的是,零跑似乎找到了答案。据悉,下半年,外界期待已久的C11也将正式交付用户。这款中型SUV产品的补贴后市场指导价为15.98-19.98万元。从参数配置来看,可以说是非常能打了。
在4月份结束的上海车展期间,零跑总裁吴保军表示,“我们对C11的前景充满信心,截至目前,其累计订单已达4707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C11的加入,以及之前订单的逐步消化,零跑的月销量和交付量很可能会超过5000辆。目前4107辆的月订单并不是零跑的全部实力。
至于因在科技创新板上市而仍处于静默期的威马,已经多月没有宣布交付,仅从终端反馈来看,新车W6上市后其自身的音量仍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而随着吉利决定退出科技创新板上市,能否最终完成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是想说,每一个造车新势力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或侥幸。更多的是因为很多年前,他们就已经规划好了下一步怎么布局,不会乱七八糟。而今年6月,几家头部车企交出的终端答案,也严厉回击了那些曾经质疑他们的声音。
时代可能真的变了...
“金辑奖”由盖世汽车发起创立,旨在鼓励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做强,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整零协同创新关系,助力实现汽车强国目标并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1900/1/1 0:00:00“金辑奖”由盖世汽车发起创立,旨在鼓励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做强,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整零协同创新关系,助力实现汽车强国目标并做出积极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1900/1/1 0:00:00半年盘点的时间开始。各家车企陆续亮出成绩单。奇瑞这次很踊跃。实际上,经过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全行业洗牌,实力弱的在这场长跑中纷纷倒下,倒是成就了奇瑞这样的车企。
1900/1/1 0:00:00“一天亏损2000万,我能顶得住;再到亏3000万,我也能顶住;到了最高一天亏到4000万,我们谁也不敢收手,因为一旦收手,就全都前功尽弃了。
1900/1/1 0:00:00共同富裕不仅是美好的蓝图,更应该是扎实推进的具体实践。
1900/1/1 0:00:00人类对于速度和加速的极限,从未停止过追求。能够站上“速度之最”王座的名字,始终只有布加迪、科尼赛克等寥寥无几的名字。显然,这些超跑的发展走向,就代表了人类追求速度的方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