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比亚迪联手合肥的“有关项目”是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7月9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爱华与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就推进全面战略合作进行会谈,并将于8月底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省委书记李锦斌在此次座谈中表示,“希望双方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刀片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等领域继续深化务实合作,助力安徽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但是,具体有哪些项目呢?这个问题目前官方数据没有具体答案。

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找到一些合作的线索。去年12月,比亚迪与安徽省蚌埠市政府就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进行合作,并举行了签约仪式。这个项目,比亚迪总投资60亿。

东方财富网“比亚迪吧”里的消息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客车将落户长丰下塘,8月份开工建设。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在这篇帖子中,发帖人表示,依托合肥干净高效的营商环境,以及合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合肥在懂产业、懂技术方面的强大优势,比亚迪决定最终选择合肥,落户长丰县下塘镇布局新工厂。以后可能会有比亚迪大巴行驶在合肥街头。

从这两则新闻来看,虽然不确定,但可以大胆推测,蚌埠和合肥都在安徽省,比亚迪应该不会在同一个省的不同城区重复花费巨资投资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比亚迪和合肥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方面达成合作。

如今这种车企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遍地开花,其合作是双方共生共赢的选择。车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为地方政府完善自己的产业集群,使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大量聚集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地方政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正如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所说,“对一个企业最好的支撑就是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会带来人才聚集、产业链和供应链聚集、市场聚集。”

比亚迪与全球第一个交付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最佳投资机构合肥,不是为了简单的“1+1=2”而结合,而是通过双方合作增加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沟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来降低成本,实现优势互补。

为了完善汽车产业的相关产业链,合肥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以支持BOE的优势地位,拯救濒临灭绝的蔚来汽车。没有合肥强大的金融支持,这些企业是可以从泥沼中被拯救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合肥在政策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草案)》的出台,规定了公众参与机制,建立了决策容错机制,优化了决策机制。《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明确了合肥要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合肥的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完善,合肥也得以“逆袭”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据不完全统计,合肥也已形成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加速了行业间的跨界融合,为车企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

近年来,合肥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自身产业链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合肥已聚集蔚来、江淮、长安等120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年1-5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4倍,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完整的产业链和政策是合肥让这些车企看重的地方,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强项也被合肥拿走了。

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头部车企,也是国内锂电池、功率半导体、新赛道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研发方面,比亚迪累计专利超过23500项,是全球唯一掌握三胞和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的车企。

比亚迪落户合肥,显现产业集聚效应。这种效应加速了产业的整合,给汽车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产业发展更加科学,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成为汽车企业提高产业效率的加速器。7月9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爱华与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就推进全面战略合作进行会谈,并将于8月底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省委书记李锦斌在此次座谈中表示,“希望双方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刀片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等领域继续深化务实合作,助力安徽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但是,具体有哪些项目呢?这个问题目前官方数据没有具体答案。

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找到一些合作的线索。去年12月,比亚迪与安徽省蚌埠市政府就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进行合作,并举行了签约仪式。这个项目,比亚迪总投资60亿。

东方财富网“比亚迪吧”里的消息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客车将落户长丰下塘,8月份开工建设。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在这篇帖子中,发帖人表示,依托合肥干净高效的营商环境,以及合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合肥在懂产业、懂技术方面的强大优势,比亚迪决定最终选择合肥,落户长丰县下塘镇布局新工厂。以后可能会有比亚迪大巴行驶在合肥街头。

从这两则新闻来看,虽然不确定,但可以大胆推测,蚌埠和合肥都在安徽省,比亚迪应该不会在同一个省的不同城区重复花费巨资投资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比亚迪和合肥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方面达成合作。

如今这种车企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遍地开花,其合作是双方共生共赢的选择。车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为地方政府完善自己的产业集群,使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大量聚集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地方政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正如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所说,“对一个企业最好的支撑就是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因为产业集群会带来人才聚集、产业链和供应链聚集、市场聚集。”

比亚迪与全球第一个交付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最佳投资机构合肥,不是为了简单的“1+1=2”而结合,而是通过双方合作增加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沟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来降低成本,实现优势互补。

为了完善汽车产业的相关产业链,合肥进行了一系列投资,以支持BOE的优势地位,拯救濒临灭绝的蔚来汽车。没有合肥强大的金融支持,这些企业是可以从泥沼中被拯救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合肥在政策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草案)》的出台,规定了公众参与机制,建立了决策容错机制,优化了决策机制。《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明确了合肥要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合肥的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完善,合肥也得以“逆袭”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据不完全统计,合肥也已形成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加速了行业间的跨界融合,为车企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

近年来,合肥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自身产业链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合肥已聚集蔚来、江淮、长安等120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年1-5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4倍,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BYD, Weilai, Chang 'an, Jianghuai

完整的产业链和政策是合肥让这些车企看重的地方,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强项也被合肥拿走了。

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头部车企,也是国内锂电池、功率半导体、新赛道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研发方面,比亚迪累计专利超过23500项,是全球唯一掌握三胞和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的车企。

比亚迪落户合肥,显现产业集聚效应。这种效应加速了产业的整合,给汽车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产业发展更加科学,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成为汽车企业提高产业效率的加速器。

标签:比亚迪蔚来长安江淮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高算力芯片重塑智能座舱生态:下一个千亿市场,谁主浮沉?

“目前中国市场座舱智能配置水平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88,到2025年预计可以超过75。”日前,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HSMarkit在《智能座舱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白皮书》中指出。

1900/1/1 0:00:00
捷威动力:590软包模组 | 2021金辑奖

捷威动力携590软包模组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申请技术:590软包模组应用领域:动力总成电气化“温馨提示:点击文章底部链接参选报名。

1900/1/1 0:00:00
AEye激光雷达实现新突破 可在雨中/挡风玻璃后探测1000米外物体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12日,自适应高性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AEye表示其远程激光雷达传感器又实现了一个里程碑能够在雨中、挡风玻璃后面探测1000米范围内情况。

1900/1/1 0:00:00
森萨塔:智能保护接触器(PyroTactor) | 2021金辑奖

森萨塔携智能保护接触器(PyroTactor)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
知识产权局发布高合全新车型专利图,新车或为高合第二款量产车型

近日,我们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为全新车型申请了专利。通过渲染图我们可以发现,高合申报的新车型延续了HiPhiX的大体造型,但运动化设计风格更为强烈。

1900/1/1 0:00:00
西班牙投51亿美元支持电动车和电池生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西班牙将投资43亿欧元(合511亿美元)支持电动汽车和电池的生产,这是由欧盟复苏基金资助的一项主要国家支出计划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