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芯片的短缺已经影响了今年以来全球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最近,Delta变种导致新冠肺炎疫情在东南亚再次反弹,使得芯片供应更加紧张,甚至更加严重。
LMC汽车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乘用车销量出现今年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6.3%,至646.3万辆,延续了近几个月的疲软态势。
尽管如此,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球新能源销量继续增长94.1%,至480,506辆。这是该细分市场迄今为止非季度末月的最高销量,也是历史上第四高的月度成绩,仅低于今年3月的531,702辆和去年6月的583,507辆以及12月的571,475辆。
可以看出,尽管特斯拉的冲动导致了季末的超级表现,但目前全球新能源市场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在持续上涨后,今年1-7月新能源全球总销量已达3039961辆,仅比去年的3124793辆少84832辆,同比增幅超过150%。这意味着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销量将超过2020年全年。
大众ID.4超越比亚迪韩EV <;韩EV
从畅销车型TOP20来看,前7个月总销量榜单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是因为大众ID.4突飞猛进地超越了比亚迪韩EV、李one、长安奔奔,更是因为比亚迪秦加的诞生。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比亚迪韩EV今年第一季度单月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前五名,今年上半年累计排名也一直排在第四位。遗憾的是,3月份之后,比亚迪韩的月销量仅维持在6000辆以内。
与此同时,随着大众ID.4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的交付量不断增加,该车自4月以来牢牢占据月销量第四的位置,累计排名也逐渐上升。7月,凭借10654辆的优异表现,最终在累计榜单中取代比亚迪韩EV。
并且随着三大市场的持续爆发,大众ID.4的后续销量还会继续攀升。如果未来几个月比亚迪韩EV销量没有起色,2021年全球销量第四的新能源也将被大众ID.4攻占。
至于比亚迪韩EV,可能不仅失去全年第4的称号,还会长期留在TOP5,因为它只比后面的李多一个5517。
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良好的口碑,以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加上2021年车型换代的完成,在李ONE的销量不断攀升,7月首次突破8000辆,达到8589辆。这使得Li ONE今年的总销量达到38,743辆,再次跻身累计榜单前十,并将最佳排名提升至第6位。接下来,随着年底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冲刺阶段,这款车的性能会更加强劲,会逐步冲刺到1万辆。
同样让人惊喜的还有长安奔奔EV,走的是性价比路线。7月份还创下了上市以来8701辆的纪录,今年总销量达到37879辆,首次进入累计榜单前10。
除了李One和长安奔奔EV,还有比亚迪秦加,让人大跌眼镜。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累积列表中。
或许,对于这款车型,大家会感到不解,因为在国内更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另一个名字——秦加DM-i,众所周知,在DM-i混动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的电动车近期销量不断攀升,尤其是秦加DM-I就是典型代表,销量屡创新高。在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中,该车以9127辆排名第五,紧随大众ID.4之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畅销榜不再只列出前5名,而是提供了更完整的前20名数据。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7月份中国品牌共有11款车型,而由于特斯拉在季度初进入“低调”状态,五菱MINIEV再次夺冠,P7、比亚迪宋Pro、秦Plus EV也赫然在列。此外,吉普牧马人PHEV和福特野马Mach-E也在7月份的十大畅销车型之列。
14个月后,比亚迪重回榜首。
虽然,在月度和累计畅销车型上,大众ID.4已经超越比亚迪韩EV,但在品牌上,比亚迪全面领先大众。
一个月前,在“上半年全球新能源销量:大众PK比亚迪,谁会是赢家?”文章曾说大众和比亚迪的僵局会持续到年底,7月份的品牌榜单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品牌销量前20名中,略落后于大众的比亚迪以16310辆领先,获得第三名。这是后者自2021年以来首次跻身前三。
之所以在短短一个月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在blade电池和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两者pu……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成为比亚迪的快速增长点。
自去年年底首次亮相以来,DM-i混合动力系统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最好的证据就是搭载该系统的秦加DM-i和宋加DM-i在今年上市后销量增长迅猛。与此同时,继韩EV之后,4月份交付的秦Plus EV也逐渐攀升。
因此,比亚迪在7月最畅销车型TOP20中占据四席,当月销量再次创下46938辆的品牌纪录,甚至超越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成为7月销量冠军。这是14个月后,比亚迪再次获此殊荣。
此前,比亚迪曾表示,由于刀片电池的产能问题,导致DM-i相关订单延迟交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亚迪不仅在最近将现有的电池产能转换为刀片电池,还在蚌埠新建了一个电池工厂。未来随着电池容量的突破,DM-i系列机型的销量会逐渐增加。而且随着其海洋汽车系列的首款车型海豚在成都车展的正式上市,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线将会越来越丰富,销量也将持续增加。
这让人不禁怀疑,按照这种增长势头,比亚迪是否会在8月份继续蝉联第一品牌,甚至是否会在累计榜单上超越上汽通用五菱,很快再次回到第二的位置?毕竟从今年累计销量来看,比亚迪只比上汽通用五菱少24602辆。按照7月的迅猛势头,前者最快可以在9月实现逆袭。
除了比亚迪,由于Ioniq 5在欧洲市场的交付以及Kona EV的不断努力,现代的综合排名上升了2位,至第12位。在野马Mach-E和Kuga/Escape PHEV的共同努力下,福特也前进了1位至第15名,长安也在奔奔EV的推动下上升至第19名。
从首次公布的月度20大品牌榜单来看,Jeep、Ideal、小鹏的上榜无疑令人惊喜。在Jeep牧马人PHEV的带领下,Jeep不仅在月度榜单中排名第16位,而且累计销量落后斯柯达不到3000辆,这意味着它可能很快就会在TOP20的累计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
至于理想,虽然其子公司之一的李One在今年前7个月出现在畅销车型总榜中,6、7月销量连续创新高,但该品牌迄今只有一款车型,无法与其他拥有众多车型的品牌竞争,这是合理的。
随着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长板,尤其是小鹏P7上市后,随着理想,小鹏的销量开始逐步攀升——连续两个月刷新纪录,最终出现在月度榜单的底部。
从这个角度来看,依托于强劲的中国市场,再加上逐渐走出国门走向海外,自主军团不仅有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在新能源品牌全球热销榜单中冲锋在前,长安、广汽、蔚来、长安也在不断发起向上的攻势,还有尚未出现在累计榜单中的理想、小鹏也在奋力冲刺,或许很快就会在榜单中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身影。本来芯片的短缺已经影响了今年以来全球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最近,Delta变种导致新冠肺炎疫情在东南亚再次反弹,使得芯片供应更加紧张,甚至更加严重。
LMC汽车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乘用车销量出现今年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6.3%,至646.3万辆,延续了近几个月的疲软态势。
尽管如此,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球新能源销量继续增长94.1%,至480,506辆。这是迄今为止该细分市场非季度末月的最高销量,也是历史上第四高的月度成绩……y,仅低于今年3月的531,702辆和去年6月的583,507辆和12月的571,475辆。
可以看出,尽管特斯拉的冲动导致了季末的超级表现,但目前全球新能源市场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在持续上涨后,今年1-7月新能源全球总销量已达3039961辆,仅比去年的3124793辆少84832辆,同比增幅超过150%。这意味着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销量将超过2020年全年。
大众ID.4超越比亚迪韩EV <;韩EV
从畅销车型TOP20来看,前7个月总销量榜单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是因为大众ID.4突飞猛进地超越了比亚迪韩EV、李one、长安奔奔,更是因为比亚迪秦加的诞生。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比亚迪韩EV今年第一季度单月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前五名,今年上半年累计排名也一直排在第四位。遗憾的是,3月份之后,比亚迪韩的月销量仅维持在6000辆以内。
与此同时,随着大众ID.4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的交付量不断增加,该车自4月以来牢牢占据月销量第四的位置,累计排名也逐渐上升。7月,凭借10654辆的优异表现,最终在累计榜单中取代比亚迪韩EV。
并且随着三大市场的持续爆发,大众ID.4的后续销量还会继续攀升。如果未来几个月比亚迪韩EV销量没有起色,2021年全球销量第四的新能源也将被大众ID.4攻占。
至于比亚迪韩EV,可能不仅失去全年第4的称号,还会长期留在TOP5,因为它只比后面的李多一个5517。
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良好的口碑,以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加上2021年车型换代的完成,在李ONE的销量不断攀升,7月首次突破8000辆,达到8589辆。这使得Li ONE今年的总销量达到38,743辆,再次跻身累计榜单前十,并将最佳排名提升至第6位。接下来,随着年底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冲刺阶段,这款车的性能会更加强劲,会逐步冲刺到1万辆。
同样让人惊喜的还有长安奔奔EV,走的是性价比路线。7月份还创下了上市以来8701辆的纪录,今年总销量达到37879辆,首次进入累计榜单前10。
除了李One和长安奔奔EV,还有比亚迪秦加,让人大跌眼镜。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累积列表中。
或许,对于这款车型,大家会感到不解,因为在国内更广为人知的是它的另一个名字——秦加DM-i,众所周知,在DM-i混动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的电动车近期销量不断攀升,尤其是秦加DM-I就是典型代表,销量屡创新高。在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中,该车以9127辆排名第五,紧随大众ID.4之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畅销榜不再只列出前5名,而是提供了更完整的前20名数据。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7月份中国品牌共有11款车型,而由于特斯拉在季度初进入“低调”状态,五菱MINIEV再次夺冠,P7、比亚迪宋Pro、秦Plus EV也赫然在列。此外,吉普牧马人PHEV和福特野马Mach-E也在7月份的十大畅销车型之列。
14个月后,比亚迪重回榜首。
虽然,在月度和累计畅销车型上,大众ID.4已经超越比亚迪韩EV,但在品牌上,比亚迪全面领先大众。
一个月前,在“上半年全球新能源销量:大众PK比亚迪,谁会是赢家?”文章曾说大众和比亚迪的僵局会持续到年底,7月份的品牌榜单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品牌销量前20名中,略落后于大众的比亚迪以16310辆领先,获得第三名。这是后者自2021年以来首次跻身前三。
之所以在短短一个月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在blade电池和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两者pu……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成为比亚迪的快速增长点。
自去年年底首次亮相以来,DM-i混合动力系统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最好的证据就是搭载该系统的秦加DM-i和宋加DM-i在今年上市后销量增长迅猛。与此同时,继韩EV之后,4月份交付的秦Plus EV也逐渐攀升。
因此,比亚迪在7月最畅销车型TOP20中占据四席,当月销量再次创下46938辆的品牌纪录,甚至超越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成为7月销量冠军。这是14个月后,比亚迪再次获此殊荣。
此前,比亚迪曾表示,由于刀片电池的产能问题,导致DM-i相关订单延迟交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亚迪不仅在最近将现有的电池产能转换为刀片电池,还在蚌埠新建了一个电池工厂。未来随着电池容量的突破,DM-i系列机型的销量会逐渐增加。而且随着其海洋汽车系列的首款车型海豚在成都车展的正式上市,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线将会越来越丰富,销量也将持续增加。
这让人不禁怀疑,按照这种增长势头,比亚迪是否会在8月份继续蝉联第一品牌,甚至是否会在累计榜单上超越上汽通用五菱,很快再次回到第二的位置?毕竟从今年累计销量来看,比亚迪只比上汽通用五菱少24602辆。按照7月的迅猛势头,前者最快可以在9月实现逆袭。
除了比亚迪,由于Ioniq 5在欧洲市场的交付以及Kona EV的不断努力,现代的综合排名上升了2位,至第12位。在野马Mach-E和Kuga/Escape PHEV的共同努力下,福特也前进了1位至第15名,长安也在奔奔EV的推动下上升至第19名。
从首次公布的月度20大品牌榜单来看,Jeep、Ideal、小鹏的上榜无疑令人惊喜。在Jeep牧马人PHEV的带领下,Jeep不仅在月度榜单中排名第16位,而且累计销量落后斯柯达不到3000辆,这意味着它可能很快就会在TOP20的累计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
至于理想,虽然其子公司之一的李One在今年前7个月出现在畅销车型总榜中,6、7月销量连续创新高,但该品牌迄今只有一款车型,无法与其他拥有众多车型的品牌竞争,这是合理的。
随着智能驾驶舱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长板,尤其是小鹏P7上市后,随着理想,小鹏的销量开始逐步攀升——连续两个月刷新纪录,最终出现在月度榜单的底部。
从这个角度来看,依托于强劲的中国市场,再加上逐渐走出国门走向海外,自主军团不仅有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在新能源品牌全球热销榜单中冲锋在前,长安、广汽、蔚来、长安也在不断发起向上的攻势,还有尚未出现在累计榜单中的理想、小鹏也在奋力冲刺,或许很快就会在榜单中看到越来越多熟悉的身影。
盖世汽车讯9月2日,Velodyne宣布将在慕尼黑IAAMobility展示其创新的激光雷达技术,体现其在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软件方面的技术领先地位和产品广度。
1900/1/1 0:00:00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峰先生参选2021年金辑奖中国汽车产业影响力人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9月2日表示,全球半导体芯片持续短缺对汽车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该公司8月在美国的新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1。
1900/1/1 0:00:00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1900/1/1 0:00:00据外媒AppleInsider报道,苹果目前正在访问韩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汽车”。
1900/1/1 0:00:00车展历来是行业的风向标。如果说刚刚开幕的成都车展险些儿被错过,重要性也差点被低估,那么车展上的“MPV热”,便隐隐有了被高估的架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