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日至5日,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以下简称TEDA汽车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协办。本次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9月4日,在“高端对话:构建安全稳定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阳发表了题为“中国汽车产业链发展新趋势”的演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阳致辞如下:各位下午好。我很情绪化。我又站在了TEDA的舞台上。两年没和你交流了。今天很高兴被论坛组委会邀请写论文。我来说说产业链。最近,汽车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重大变化中,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整车和市场的变化,而对供应链的变化关注不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第一部分讲变化,第二部分讲产业链的三次变化,最后是一个结局。一、引入高大上的话题,汽车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什么一开始用这个?感觉汽车行业一直在变化,今天变化很大。今天的变化对整车、市场、用户,包括产业链都有很大的影响。我自己主要列举五个方面:一方面,汽车制造技术包括设计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面对这种巨大的进步,供应链其实是可以改变的,零部件也是可以改变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除了电动和自动驾驶,马斯克还在特斯拉上用压铸铝铸造了底盘和后底盘?你为什么这么做?或者你能这样做吗?一百年前没有这么好的设备。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整车的零部件,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材料都会发生变化,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第二是交通和通讯条件的巨大变化。福特发明汽车的时候,交通和通讯都很不方便,电话还没有普及,手机也没有,电报也很少用。现在,年轻人不太知道少发两个字的电报是合算的。在以前交通通讯的情况下,汽车供应链是一个模式,在现在交通即时通讯快速的情况下,供应链也会发生变化。第三是万物互联,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必将或者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企业经营方式。第四是碳中和的影响,徐和谊刚才讲得很深,我也把这个列为原因。唯一的是碳中和本身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个是灰黑色的,不是绿色的,所以会收你的税,或者很多人不愿意用。最后,还有互联网思维和物质富裕消费带来的变化。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变化,那就是70年没有发生战争,没有发生重大的经济衰退和全球性的灾难,财富没有被消灭,我们的财富积累是丰富而充裕的,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随便举个例子吧。我以一个老汽车人的眼光看特斯拉,这个产品不合格。我是用老用户的眼光看苹果的。苹果也很一般,通话质量一般……而且待机时间差,但是销量很好,这也是大家消费习惯改变的原因。那天和奔驰东北亚的领导聊了聊。我说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别人打不破的壁垒和基础变了。你说你为什么买奔驰,你说我还不错。现在没有车是坏的,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变了。人家要价值,你的价值也变得慢了。这是一个主要问题。在此之前,必须强调的是,几大变化会引起产业链的变化。这句话不是空话,不是领导说一百年我们就说一百年。事实上,这些变化在几十年前是完全不存在或不可想象的。产业链变化的第一点是增加产业安全。我们都知道精益生产。过去精益生产风靡全球,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目标。我问过德国大众的高管,我说你们平台战略的合理半径是多少?他说没有合理的半径,我们发现如果量产,冲压件可以从南美运到德国。所以考虑到成本,是全球生产,全球网络。所以我们零库存,产业全球化,哪里能做,高科技集约化发展,市场大的本地销售,低成本的本地制造?这是我们过去的逻辑。现在发现这个逻辑有两个bug。第一个是全球性灾难。去年全球疫情爆发,我们很多零配件企业都是从中国出发,从国外调运零配件到中国,再从中国调运零配件到其他国家。如果大家都有货,那就不一样了。此外,还要考虑全球灾难和地缘的影响。结果就是生产要本地化,不能说哪里最便宜。只要价格可以承受,并且在尽可能多的国家生产,库存不可能为零,合理的库存是必须有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产业链有新的机会,来自中国的采购会大大增加。以芯片为例。我以前是整车集团的总经理,然后我知道我们当时的态度就是这个芯片好。我们推出一款奔驰或者现代的产品,说一定要换其中一个芯片,我们肯定不会换。我们会好好利用它。不要改变中国制造的任何东西。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它,我们现在就改变它。中国的芯片产业是安全的。在中国发展不起来的企业、产业和一些零部件,在中国有了新的机会。不仅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这么认为,外国品牌也这么认为。他们也想要工业安全。我认为这种变化对中国的产业和中国的零部件来说是一个新的机会。特别是我也是芯片联盟的主席。我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最大的机遇,把芯片设计、生产、分封装、测试全流程打造在世界上,因为芯片不同于汽车,芯片的壁垒比汽车更高。这是未来十年的巨大机遇。产业链的第二个变化是中国制造走向高端。据我老师说,汽车行业有产业转移。19世纪发明于欧洲,兴盛于美国,随后日韩再度崛起。现在轮到中国了。为什么?那就是汽车产业是一个大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没有大市场就不可能发展,没有更好的生产条件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绝对是世界上发展汽车最好的地方。我们发展的很快,无论是单纯的动机还是效果都可以看出来。现在,中国汽车正在从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原来我们并没有很多东西。1992年推出电子汽油喷射时,我们当时连塑料外壳都没有,现在有了。此外,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国家战略加速推动高端制造业。中国明显表现出高效率低成本的问题。还有地缘影响推动中国工业制造。国外品牌主导中国高端汽车零部件的局面将会有很大改变。未来几年,中国品牌零部件的品牌将会有很大的提升,而……高端零部件完全由外国品牌主导的局面将很快改变。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当你买车的时候,你已经发现中国的整车已经很不错了。第三个变化是产品开发和零部件供应模式的巨大变化。第一点是谁来决定整车产品的主导权,而不是零部件。旧模式下,整车开发产品都是和零部件系统一起开发,零部件厂商在整车周围都有办公室,大家一起开发,把好的零部件堆在一起就成了整车。现在该渗透了。特斯拉不接受用什么零件。它要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功能,让用户使用。在新的产业链中,一流供应商的地位决定权在下降。二是众创。现在大家都学手机,车内功能很多。我现在才深刻理解这一点。第三是一些一流的供应商不得不转型。博世公开说要转型成Tier2或者Tier1.5,面对这么多更严格更分散的用户需求,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做一级半级供应商。我认为这个产业链在以上三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后,我想说,我们不能关门。我们现在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总体来说,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还不是世界一流的,和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封闭不利于我们走出去,自主创新应该是我们作为大国应尽的责任。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2021年9月3日至5日,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以下简称TEDA汽车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协办。本次论坛围绕“融合、创新、绿色”的年度主题,聚焦行业热点话题。9月4日,在“高端对话:构建安全稳定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阳发表了题为“中国汽车产业链发展新趋势”的演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阳致辞如下:各位下午好。我很情绪化。我又站在了TEDA的舞台上。两年没和你交流了。今天很高兴被论坛组委会邀请写论文。我来说说产业链。最近,汽车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重大变化中,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整车和市场的变化,而对供应链的变化关注不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第一部分讲变化,第二部分讲产业链的三次变化,最后是一个结局。一、引入高大上的话题,汽车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什么一开始用这个?感觉汽车行业一直在变化,今天变化很大。今天的变化对整车、市场、用户,包括产业链都有很大的影响。我自己主要列举五个方面:一方面,汽车制造技术包括设计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面对这种巨大的进步,供应链其实是可以改变的,零部件也是可以改变的。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除了电动和自动驾驶,马斯克还在特斯拉上用压铸铝铸造了底盘和后底盘?你为什么这么做?或者你能这样做吗?一百年前没有这么好的设备。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整车的零部件,尤其是t……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和材料都会发生变化,这将对供应链产生影响。第二是交通和通讯条件的巨大变化。福特发明汽车的时候,交通和通讯都很不方便,电话还没有普及,手机也没有,电报也很少用。现在,年轻人不太知道少发两个字的电报是合算的。在以前交通通讯的情况下,汽车供应链是一个模式,在现在交通即时通讯快速的情况下,供应链也会发生变化。第三是万物互联,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必将或者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企业经营方式。第四是碳中和的影响,徐和谊刚才讲得很深,我也把这个列为原因。唯一的是碳中和本身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个是灰黑色的,不是绿色的,所以会收你的税,或者很多人不愿意用。最后,还有互联网思维和物质富裕消费带来的变化。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变化,那就是70年没有发生战争,没有发生重大的经济衰退和全球性的灾难,财富没有被消灭,我们的财富积累是丰富而充裕的,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随便举个例子吧。我以一个老汽车人的眼光看特斯拉,这个产品不合格。我是用老用户的眼光看苹果的。苹果也很一般,通话质量一般,待机时间很差,但是销量很好,这也是大家消费习惯改变的原因。那天和奔驰东北亚的领导聊了聊。我说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别人打不破的壁垒和基础变了。你说你为什么买奔驰,你说我还不错。现在没有车是坏的,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变了。人家要价值,你的价值也变得慢了。这是一个主要问题。在此之前,必须强调的是,几大变化会引起产业链的变化。这句话不是空话,不是领导说一百年我们就说一百年。事实上,这些变化在几十年前是完全不存在或不可想象的。产业链变化的第一点是增加产业安全。我们都知道精益生产。过去精益生产风靡全球,以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目标。我问过德国大众的高管,我说你们平台战略的合理半径是多少?他说没有合理的半径,我们发现如果量产,冲压件可以从南美运到德国。所以考虑到成本,是全球生产,全球网络。所以我们零库存,产业全球化,哪里能做,高科技集约化发展,市场大的本地销售,低成本的本地制造?这是我们过去的逻辑。现在发现这个逻辑有两个bug。第一个是全球性灾难。去年全球疫情爆发,我们很多零配件企业都是从中国出发,从国外调运零配件到中国,再从中国调运零配件到其他国家。如果大家都有货,那就不一样了。此外,还要考虑全球灾难和地缘的影响。结果就是生产要本地化,不能说哪里最便宜。只要价格可以承受,并且在尽可能多的国家生产,库存不可能为零,合理的库存是必须有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的产业链有新的机会,来自中国的采购会大大增加。以芯片为例。我以前是整车集团的总经理,然后我知道我们当时的态度就是这个芯片好。我们推出一款奔驰或者现代的产品,说一定要换其中一个芯片,我们肯定不会换。我们会好好利用它。不要改变中国制造的任何东西。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它,我们现在就改变它。中国的芯片产业是安全的。在中国发展不起来的企业、产业和一些零部件,在中国有了新的机会。不仅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这么认为,外国品牌也这么认为。他们还想要工业安全……我认为这种变化对中国的产业和中国的零部件来说是一个新的机会。特别是我也是芯片联盟的主席。我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最大的机遇,把芯片设计、生产、分封装、测试全流程打造在世界上,因为芯片不同于汽车,芯片的壁垒比汽车更高。这是未来十年的巨大机遇。产业链的第二个变化是中国制造走向高端。据我老师说,汽车行业有产业转移。19世纪发明于欧洲,兴盛于美国,随后日韩再度崛起。现在轮到中国了。为什么?那就是汽车产业是一个大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没有大市场就不可能发展,没有更好的生产条件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绝对是世界上发展汽车最好的地方。我们发展的很快,无论是单纯的动机还是效果都可以看出来。现在,中国汽车正在从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制造。原来我们并没有很多东西。1992年推出电子汽油喷射时,我们当时连塑料外壳都没有,现在有了。此外,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国家战略加速推动高端制造业。中国明显表现出高效率低成本的问题。还有地缘影响推动中国工业制造。国外品牌主导中国高端汽车零部件的局面将会有很大改变。未来几年,中国品牌零部件的品牌会有很大的提升,高端零部件完全由国外品牌主导的局面很快会改变。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制造的代名词。当你买车的时候,你已经发现中国的整车已经很不错了。第三个变化是产品开发和零部件供应模式的巨大变化。第一点是谁来决定整车产品的主导权,而不是零部件。旧模式下,整车开发产品都是和零部件系统一起开发,零部件厂商在整车周围都有办公室,大家一起开发,把好的零部件堆在一起就成了整车。现在该渗透了。特斯拉不接受用什么零件。它要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功能,让用户使用。在新的产业链中,一流供应商的地位决定权在下降。二是众创。现在大家都学手机,车内功能很多。我现在才深刻理解这一点。第三是一些一流的供应商不得不转型。博世公开说要转型成Tier2或者Tier1.5,面对这么多更严格更分散的用户需求,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做一级半级供应商。我认为这个产业链在以上三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后,我想说,我们不能关门。我们现在有很多好的东西,但是总体来说,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还不是世界一流的,和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封闭不利于我们走出去,自主创新应该是我们作为大国应有的责任。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盖世汽车讯9月2日,
1900/1/1 0:00:00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9月2日,宝马集团(BMWGroup)宣布与沃达丰(Vodafone)合作,首次将5G移动无线电标准集成到全球量产宝马iX中。
1900/1/1 0:00:00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1900/1/1 0:00:00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1900/1/1 0:00:00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