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依维柯走到十字路口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最近看到Jeep品牌整合在华业务的新闻,心里直打颤。

虽然这是Stellantis集团和广汽集团对濒临深渊的Jeep的拯救,对广汽集团本身并无伤害,但还是让人想起了行业内敏感的合资股比问题。

自2018年国家放宽汽车行业外资在华投资限制以来,外资汽车企业增持合资汽车股权比例的传闻屡见不鲜,包括宝马增持华晨宝马、戴姆勒增持BAIC、福特增持长安福特、大众增持上汽大众等。

以华晨为例。25%股比的增加,让华晨失去了宝马,宝马控制了合资公司。同时,华晨的做法也推翻了中国开放股比的多米诺骨牌,给了外资更多的“玩法”。也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为了谋求更多利益而试图改变股比的“经典案例”。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之前宝马对华晨的无情,之后大众对江淮的冷血,以及戴姆勒急于重启与BAIC增持北京奔驰股份的谈判。股比问题早已转化为悬在中方合资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很多弱势自主品牌不愿谈及的问题。

然而,近日来自官方网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一则消息,在谈到车企股比时,打破了沉默,让人们重拾对自主品牌的信心。

8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了2021年8月9日至8月15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名单。根据这份名单,SAIC收购南京依维柯汽车股权的交易已经获得无条件通过。

下一站,SAIC?

这份名单的披露意味着,SAIC收购南京依维柯的股份不存在法律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批文是由反垄断局签发的。换句话说,如果不出意外,SAIC将成为南京依维柯的控股股东,而依维柯的意大利角色将转变为战略投资者。

与此同时,早在上个月,就有媒体透露SAIC已经采取了收购行动。收购后,SAIC在南京依维柯的股权为80%,外资股权为20%。虽然目前还没有官方宣布SAIC收购与否,但如果是真的,就意味着意大利依维柯已经失去了实力,中国自己的依维柯即将登场。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当SAIC和南京汽车在2006年合并时,南京依维柯作为南京汽车的子公司被并入SAIC。当时,南汽和依维柯各持有50%的股份,也就是说南汽代表SAIC持有50%的股份。

至于今天透露的收购为何保留20%股份给外方,是因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之间的合并通常不涉及其合资企业,合资企业中外双方股份比例的变更需要双方同意。因此,此次收购很可能是SAIC从菲亚特手中收购南汽依维柯的股份。而且如果要继续使用依维柯这个品牌,外方还是需要持有一定的股权。

与此同时,相关信息显示,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已有外籍人员撤离。但想必疫情只是外资撤离的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南京依维柯的销量和业绩已经让外商失去了耐心和兴趣。

对了,去年是南京依维柯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数据显示,2020年南京依维柯年销量为2.8万辆,同比增长11.3%,但SAIC财报并未披露南京依维柯的利润。同时,财务报告还显示,在长期投资项目中,南京依维柯年初余额为1……20亿元,年末余额只有5.3亿元,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少可能说明三种情况:一是股权转让;二是被投资公司的清算;三是减资分配。去年南京依维柯没有股权转让,所以第三类减资分配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这可能为SAIC收购南汽依维柯铺平道路。同时,减资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收购方的出资额会相应低于之前。

随着SAIC收购依维柯的法律障碍被清除,依维柯也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如果SAIC的收购是真的,那么通过收购,依维柯将不再拥有南京依维柯的话语权。除了品牌使用权,依维柯在中国市场没有实际控制权;即使收购是假的,依维柯在南京依维柯乃至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被动,即使退出中国。

毕竟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变化巨大。谁知道呢?

命运的十字路口

如果你对依维柯不可避免地被SAIC收购感到难过,你只能说你太草率了。早在今年1月,就有消息称一汽集团重启收购依维柯的谈判。

从一汽到SAIC,股权转让虽然尴尬,但足以说明依维柯自身的问题已经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比如市场反应很大的发动机噪音大、整体隔音密封相对较差等技术问题和产品问题,都是依维柯没有管理好中国市场的原因。

以依维柯的轻型乘用车市场为例。曾几何时,依维柯和江铃福特全顺被视为中国轻型商用车市场的领军者。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发动机结构仍以依维柯傲系列为基础,采用正时皮带设计。整车的性能、技术、工艺已经不能和进口的意大利依维柯相比。反而新一代国产全顺在车型和技术上与福特全顺同步,让后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在依维柯面临技术产品“内忧”的时候,“外患”接踵而至。

随着丰田技术加持的江淮星锐、大同、沈阳海狮进入这一市场,轻型商用车市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格局。尤其是大同,这几年发展很快。去年,其轻型商用车销量超过8万辆。在成为市场老大的同时,也冲击了原有的格局,让依维柯本已不景气的生活雪上加霜。

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技术实力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进展缓慢。在口碑和技术硬实力的不断对比中,外方逐渐失去了优势,这也是依维柯在国内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今年6月,中国轻客销量累计2.5万辆,同比增长25.3%。年初以来,欧洲轻客市场销量达13.0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2.16%。换句话说,在交通需求旺盛的今天,以轻型客车为代表的轻型商用车市场越来越大。

但是幸福是别人的,依维柯什么都没有。

相关数据显示,南京依维柯6月销售2011辆,占轻客市场7.26%。大通的这一份额已经达到18.97%,两者过去的差距越来越大。

依维柯销量和体量下滑的时候,也让市场对依维柯这个品牌的印象越来越模糊。所以最近再次听到依维柯的名字,原来是我们汽车行业的恶搞歌曲。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依维柯,金杯,完成……”

近日,某音响平台突然爆红的一段神奇的音乐,让这个被遗忘的汽车品牌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甚至有网友表示,听了这段音乐后,惊恐万分。每次看到依维柯,总觉得后面有人。

虽然在网络传播下,恶搞歌词将这两款车与殡仪车联系在一起,对产品的使用和定位进行了误导性宣传,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众对依维柯的社会评价。然而掀开网络的外衣,却折射出一些嘲讽依维柯品牌的人的悲哀。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商用车品牌,也是菲亚特集团自百年前诞生以来海外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依维柯30多年的积累,早已失去昔日的地位,甚至只能在小众房车市场勉强生存,这不应该是它的命运。

……因此,对于依维柯来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做出改变,才能继续书写更美好的未来。依托SAIC的体制、技术和活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南京依维柯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最近看到Jeep品牌整合在华业务的新闻,心里直打颤。

虽然这是Stellantis集团和广汽集团对濒临深渊的Jeep的拯救,对广汽集团本身并无伤害,但还是让人想起了行业内敏感的合资股比问题。

自2018年国家放宽汽车行业外资在华投资限制以来,外资汽车企业增持合资汽车股权比例的传闻屡见不鲜,包括宝马增持华晨宝马、戴姆勒增持BAIC、福特增持长安福特、大众增持上汽大众等。

以华晨为例。25%股比的增加,让华晨失去了宝马,宝马控制了合资公司。同时,华晨的做法也推翻了中国开放股比的多米诺骨牌,给了外资更多的“玩法”。也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企业为了谋求更多利益而试图改变股比的“经典案例”。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之前宝马对华晨的无情,之后大众对江淮的冷血,以及戴姆勒急于重启与BAIC增持北京奔驰股份的谈判。股比问题早已转化为悬在中方合资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很多弱势自主品牌不愿谈及的问题。

然而,近日来自官方网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一则消息,在谈到车企股比时,打破了沉默,让人们重拾对自主品牌的信心。

8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了2021年8月9日至8月15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名单。根据这份名单,SAIC收购南京依维柯汽车股权的交易已经获得无条件通过。

下一站,SAIC?

这份名单的披露意味着,SAIC收购南京依维柯的股份不存在法律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批文是由反垄断局签发的。换句话说,如果不出意外,SAIC将成为南京依维柯的控股股东,而依维柯的意大利角色将转变为战略投资者。

与此同时,早在上个月,就有媒体透露SAIC已经采取了收购行动。收购后,SAIC在南京依维柯的股权为80%,外资股权为20%。虽然目前还没有官方宣布SAIC收购与否,但如果是真的,就意味着意大利依维柯已经失去了实力,中国自己的依维柯即将登场。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当SAIC和南京汽车在2006年合并时,南京依维柯作为南京汽车的子公司被并入SAIC。当时,南汽和依维柯各持有50%的股份,也就是说南汽代表SAIC持有50%的股份。

至于今天透露的收购为何保留20%股份给外方,是因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之间的合并通常不涉及其合资企业,合资企业中外双方股份比例的变更需要双方同意。因此,此次收购很可能是SAIC从菲亚特手中收购南汽依维柯的股份。而且如果要继续使用依维柯这个品牌,外方还是需要持有一定的股权。

与此同时,相关信息显示,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已有外籍人员撤离。但想必疫情只是外资撤离的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南京依维柯的销量和业绩已经让外商失去了耐心和兴趣。

对了,去年是南京依维柯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数据显示,2020年,南京依维柯年销量为2.8万辆,是一家……日月光同比增长11.3%,但SAIC的财报没有披露南京依维柯的利润。同时,财报还显示,长期投资项目中,南京依维柯年初余额为10.2亿元,年末余额仅为5.3亿元,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相关专业人士表示,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少可能说明三种情况:一是股权转让;二是被投资公司的清算;三是减资分配。去年南京依维柯没有股权转让,所以第三类减资分配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这可能为SAIC收购南汽依维柯铺平道路。同时,减资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收购方的出资额会相应低于之前。

随着SAIC收购依维柯的法律障碍被清除,依维柯也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如果SAIC的收购是真的,那么通过收购,依维柯将不再拥有南京依维柯的话语权。除了品牌使用权,依维柯在中国市场没有实际控制权;即使收购是假的,依维柯在南京依维柯乃至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被动,即使退出中国。

毕竟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变化巨大。谁知道呢?

命运的十字路口

如果你对依维柯不可避免地被SAIC收购感到难过,你只能说你太草率了。早在今年1月,就有消息称一汽集团重启收购依维柯的谈判。

从一汽到SAIC,股权转让虽然尴尬,但足以说明依维柯自身的问题已经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比如市场反应很大的发动机噪音大、整体隔音密封相对较差等技术问题和产品问题,都是依维柯没有管理好中国市场的原因。

以依维柯的轻型乘用车市场为例。曾几何时,依维柯和江铃福特全顺被视为中国轻型商用车市场的领军者。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发动机结构仍以依维柯傲系列为基础,采用正时皮带设计。整车的性能、技术、工艺已经不能和进口的意大利依维柯相比。反而新一代国产全顺在车型和技术上与福特全顺同步,让后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在依维柯面临技术产品“内忧”的时候,“外患”接踵而至。

随着丰田技术加持的江淮星锐、大同、沈阳海狮进入这一市场,轻型商用车市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格局。尤其是大同,这几年发展很快。去年,其轻型商用车销量超过8万辆。在成为市场老大的同时,也冲击了原有的格局,让依维柯本已不景气的生活雪上加霜。

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技术实力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进展缓慢。在口碑和技术硬实力的不断对比中,外方逐渐失去了优势,这也是依维柯在国内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今年6月,中国轻客销量累计2.5万辆,同比增长25.3%。年初以来,欧洲轻客市场销量达13.0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2.16%。换句话说,在交通需求旺盛的今天,以轻型客车为代表的轻型商用车市场越来越大。

但是幸福是别人的,依维柯什么都没有。

相关数据显示,南京依维柯6月销售2011辆,占轻客市场7.26%。大通的这一份额已经达到18.97%,两者过去的差距越来越大。

依维柯销量和体量下滑的时候,也让市场对依维柯这个品牌的印象越来越模糊。所以最近再次听到依维柯的名字,原来是我们汽车行业的恶搞歌曲。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依维柯,金杯,完成……”

近日,某音响平台突然爆红的一段神奇的音乐,让这个被遗忘的汽车品牌重新回到公众视野。甚至有网友表示,听了这段音乐后,惊恐万分。每次看到依维柯,总觉得后面有人。

虽然在网络传播下,恶搞歌词将这两款车与殡仪车联系在一起,对产品的使用和定位进行了误导性宣传,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众对依维柯的社会评价。然而掀开网络的外衣,却折射出一些嘲讽依维柯品牌的人的悲哀。

iveco, BMW, Ford, Volkswagen, transit

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商用车品牌,也是菲亚特集团自百年前诞生以来海外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依维柯30多年的积累,早已失去昔日的地位,甚至只能在小众房车市场勉强生存,这不应该是它的命运。

……因此,对于依维柯来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做出改变,才能继续书写更美好的未来。依托SAIC的体制、技术和活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南京依维柯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标签:依维柯宝马福特大众全顺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8月车型销量榜:红旗HS5首次跻身SUV销量前十

由于芯片供应愈发吃紧,大多数车企的产销受到影响,因此今年8月没能如往年那般为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局,反而继续下跌。

1900/1/1 0:00:00
AION Y:我的对手是燃油车

当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确越来越火,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8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了两倍,渗透率已经达到17,与传统燃油车市场低迷的走势形成强烈的差异,实现了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

1900/1/1 0:00:00
Unifrax推出最新SiFAB硅纤维阳极电池技术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高性能特种材料制造商Unifrax将于下周在密歇根州诺维市举行的电池展上展示其最新产品SiFAB硅纤维阳极电池技术。

1900/1/1 0:00:00
3516台,一汽-大众ID家族8月销量公布

一汽大众ID家族8月零售(AAK)销量3516台,连续两个月实现销量大幅提升,一汽大众纯电产品逐渐被市场认可,同时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转型初见成效。

1900/1/1 0:00:00
特斯拉Model X经历洪水 竟然全身而退?

在经历过郑州暴雨之后,再遇到洪水时,应该没有人会顾及自己的爱车,而是逃命要紧。

1900/1/1 0:00:00
2021中汽协秋季媒体沙龙:直击车界焦点问题,构建供应链新生态

9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秋季媒体沙龙如约而至。沙龙同期发布了18月汽车行业产销数据及两部汽车产业蓝皮书,介绍了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筹备情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