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雷军造车梦 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小米集团高速发展的时候,雷军曾自称“时间紧的时候,平均每天开11个会,平均每天吃饭时间只有3分钟。”如今,对于“拼的是整个人生口碑”的小米汽车来说,雷军的忙碌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宣布造车到公司正式成立的5个月时间里,雷军频繁拜访比亚迪、一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东风集团、恒大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博世、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偶尔与北京、吉林、上海、天津、武汉、合肥等多个地方政府“八卦”。

几乎一半的汽车圈都在为小米汽车“发烧”。随着小米汽车落户北京亦庄,其业务发展将从前期的调研逐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接下来,围绕工厂落地的地方,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开始了。小米的车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

■收购宝沃汽车工厂?

Reebs的光环不亚于华为。9月13日,一汽解放开盘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年内新高。集会背后是雷军一行赴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进行深度对接会谈的消息。

但投资者仅狂欢一天,一汽解放就在9月14日跌至11.63元/股,跌幅约4%。外界将其归因于“雷军有新欢”。

“即使下放到省发改委和工信局申请新厂的生产资质,也需要很长的流程和其他配套程序。”汽车行业分析师钟石告诉汽车之家,“收购其他车企主要是可以节省时间,一步到位,代价是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小米需要抢时间造车。相比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小米进入汽车行业较晚,花钱买时间,对于手握数千亿资金的小米汽车来说,是划算的买卖。

如果回顾小米成立以来的高速发展,雷军认为最核心的原因是高效率。北京密云宝沃汽车拥有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双重生产资质,年产能36万辆。这对于小米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据相关报道,宝沃汽车生产已进入停滞阶段。即使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行业早已100%恢复生产,密云工厂仍处于停产状态,时间已长达一年。2020年,工厂产能利用率仅为4.83%。

三个月前,有消息透露小米和宝沃汽车有过深度谈判。当时因为宝沃汽车估值悬殊,谈判戛然而止。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雷军出价极低,远低于鲁姚政收购宝沃的价格。”

陆是陆金咖啡,,汽车公司和宝沃汽车的董事长。虽然在2018年底收购了北汽福田手中的宝沃汽车67%的股权,但鲁姚政并没有太多的资本与雷军谈判

对于目前的宝沃汽车来说,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其位于北京密云的智能工厂和土地资产。当时,福田在宝沃北京工厂项目上花费了47.24亿元,其4.0智能工厂甚至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称号,但这些资产并没有被鲁接手。

据汽车之家了解,2019年1月,福田发布公告称,“由于宝沃汽车工厂占用的土地纳入怀柔科学城规划,北京市政府考虑到科学城未来规划的需要,要求福田承诺宝沃汽车的土地使用权留在福田,并在北京要求时将土地返还政府。”

这也意味着密云工厂背后的实际所有权不在福田,也不在UCAR,而是在北京市政府。目前北京市政府只是以市场价向宝沃汽车租赁土地和房产。

为了吸引小米汽车投资,我……北京市政府要求收回工厂并非不可能。由于小米的总部设在北京,所以制造厂设在北京的可能性更大。“北京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应该很快会有结果。”有消息人士称。

目前,重组电动汽车的制造能力也是国家提倡的。“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公司太多了,比较分散。未来要做大做强,电动汽车企业需要兼并重组,加大先进技术的投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

理论上,产能过剩的车企都想和小米“扯上关系”。宝沃并不是小米的唯一选择,但从最近的信息推测,虽然雷军在近阶段“打卡”的车企不下数十家,但也有部分车企明确否认传闻或官方回应不卖厂。

小米选择宝沃汽车工厂代工,就更明确了。能造车的车企很多,真正能和小米汽车对话的车企不多。这从苹果汽车项目受挫就可以知道。

同样马不停蹄的苹果CEO库克,最近几天一直在和现代、日产、大众谈判苹果汽车的代工事宜,但令人惊讶的是,还没有一家车企明确愿意为苹果造车做代工。

原因也很简单。有一定实力的传统车企不希望通过与苹果合作成为苹果的代工厂来“稀释”自己的品牌价值。

“比亚迪、长城、一汽集团等有实力的车企,与小米汽车深入谈判,希望共享自己的平台,或者深入其他方面共同造车,而不是成为代工厂。”知情人士告诉汽车之家。

■激烈的小米汽车工厂“竞争”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收购工厂来获得造车资格只是短期策略。未来不排除小米会有更多布局,在其他城市建设自己的工厂和R&D中心。无独有偶,9月13日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将采用“双厂”模式。

“自建工厂肯定是最满意的地段和环境,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在钟石看来,未来的大本营一定是放在自建工厂。当然,如果收购工厂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一直稳定,车企也会乐见其成。“一般来说,双手准备比较好,吉利准备了N只手。”

业内人士向汽车之家分析,“一年10万台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微小李’的新势力都是白手起家,一开始没有什么品牌价值,但小米不一样。海量小米产品的数据库,沉淀了小米汽车未来的潜在用户群。”

“如果三年后小米汽车量产,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小米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销量,而是产能不足。”基于这种担忧,如果36万产能的北京密云工厂被小米收购,小米也会遇到产能不足的问题。提前布局“双厂”,逻辑似乎也顺其自然。

曾经投入造车新势力的雷军,无论是贴牌还是自建工厂路线,都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Xpeng Motors原由海马汽车制造,但2020年3月间接收购广东福迪汽车,获得生产资质。目前,G3在小鹏的改款车型G3i的尾标已由“海马”改为“小鹏”,Xpeng Motors肇庆工厂二期也已开工。

小米汽车最好的选择是走类似Xpeng汽车的多站点布局路线,前期通过收购快速获得生产资质,后期通过自建工厂扩大产能。

自从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各地政府立刻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把小米拉到自己的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合肥、Xi、成都等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可以说……工厂选址的竞争远比小米总部的竞争激烈。

“小米汽车在哪个城市,都会给这个城市带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带来汽车相关产业链和智能汽车的人才,有望引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业内人士透露。

在竞争者中,武汉市政府最为“高调”。其曾通过“武汉市留言板”表示,武汉市招商部门已与小米进行了交流,现正在与该公司积极对接,推动小米汽车项目落户武汉。

据汉南区官方介绍,该区共有8家整车生产企业,13家整车生产厂,包括:Xpeng汽车、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吉利莲花、吉利商用车等。,重点发展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同时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具有良好的产业优势。

同时,武汉和雷军也有很深的渊源。武汉大学培养了雷军,雷军也在武汉有。小米汽车很有可能在武汉自建工厂。

尽管有了“最好”的对象,雷军还是在为车的位置奔波。9月11日,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了雷军一行。8月31日,天津市高层领导到小米集团调研,与雷军就进一步深化城企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

“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

“最后,小米可能会比较优惠的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在各个地方,并考虑当地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从而选择自建工厂落地的地点。”分析师表示。

■小米汽车艰难奔跑

制造一辆汽车不容易。既然雷军把自己的名声都押上了,小米造车自然要谨慎很多。

但雷军对小米发展的看法一直是,“选对方向后,一定要保证跑步的速度,跑步本身就能解决问题。”

Reebs造车的奔跑速度并不令人不快。早在2014年,就有传言称“泰坦计划”苹果项目至少酝酿了6年,小米汽车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目前新能源汽车最难的不是做一个像样的产品,而是把一个产品卖到什么销量。用户认可的销量决定产量,产量规模决定供应链和资金链的可持续性。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没有销量,车企命悬一线,“双厂”模式也是其前期的一场。

对于小米造车的优势,钟石评价道,“小米最有信心的不是能圈到多少投资资金,而是已经建立了原始的庞大而成熟的小米生态圈,下一步汽车产品的客户收集、营销、推广成本远高于任何一家新造车公司。这是小米造车的宝贵‘无形资产’。”

但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需要补很多课——智能驾驶是一门大课。从目前小米申请的专利来看,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舱,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专利远远少于华为、百度、滴滴等科技公司。

最近几个月,“不缺钱”的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不断向企业出手。先是抢了穆宗科技和何塞科技两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投资,后来又参与了DeepMotion和Smart Interoperability(爱停车)的战略投资。

当然,自动驾驶的技术壁垒并不是你收购几家公司就可以弯道超车的。算法的深入研究,真实数据的收集,都是小米绕不过去的大山。

明白这个道理的小米汽车,最近一直在高薪挖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但是找合适的人才太难了。虽然小米的薪资比市场高出近20%-30%,但小米官方也透露,小米汽车已经获得mor……比2万份简历,但最终完成就业的只有300人,步伐还是比外界预期的慢。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小米官方晒出了雷军和其他16名团队骨干的合影。当这16名骨干的“身份”被外界分析时,人们难免会降低期望值。原因是小米汽车的高层都是“外行”,只有一个成员是汽车行业背景,是外观设计师。

人才的缺乏可能会拖累小米汽车的进度。此前传闻吉利研究院原院长胡正南将加盟小米汽车,但最终因为竞业禁止协议的规避而加盟顺为资本。另据报道,福特汽车公司(中国)电动车部门前首席运营官朱江已经提出辞职,下一站将是小米汽车公司。不过消息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似乎并没有最终发生。

2024年,小米能造出让人尖叫的汽车吗?答案悬而未决。仅从造车的角度看小米汽车的未来,小米汽车的价值可能不会很高。面对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在汽车行业缺乏技术储备的小米很难通过造车盈利。

但换个角度,从打造“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的角度来看,小米如果造车,真的可以像雷军想的那样“给手机加四个轮子,加一整套智能系统”。小米的车的价值会变得不一样吗?核心前提是小米能成功把电子产品的生态链复制到汽车上。(文/汽车之家彭飞)小米集团高速发展的时候,雷军曾自称“日程紧的时候,平均每天开11个会,平均每天吃饭时间只有3分钟。”如今,对于“拼的是整个人生口碑”的小米汽车来说,雷军的忙碌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宣布造车到公司正式成立的5个月时间里,雷军频繁拜访比亚迪、一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东风集团、恒大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博世、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偶尔与北京、吉林、上海、天津、武汉、合肥等多个地方政府“八卦”。

几乎一半的汽车圈都在为小米汽车“发烧”。随着小米汽车落户北京亦庄,其业务发展将从前期的调研逐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接下来,围绕工厂落地的地方,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开始了。小米的车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

■收购宝沃汽车工厂?

Reebs的光环不亚于华为。9月13日,一汽解放开盘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年内新高。集会背后是雷军一行赴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进行深度对接会谈的消息。

但投资者仅狂欢一天,一汽解放就在9月14日跌至11.63元/股,跌幅约4%。外界将其归因于“雷军有新欢”。

“即使下放到省发改委和工信局申请新厂的生产资质,也需要很长的流程和其他配套程序。”汽车行业分析师钟石告诉汽车之家,“收购其他车企主要是可以节省时间,一步到位,代价是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小米需要抢时间造车。相比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小米进入汽车行业较晚,花钱买时间,对于手握数千亿资金的小米汽车来说,是划算的买卖。

如果回顾小米成立以来的高速发展,雷军认为最核心的原因是高效率。北京密云宝沃汽车拥有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双重生产资质,年产能36万辆。这对于小米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据相关报道,宝沃汽车生产已进入停滞阶段。即使原地……疫情防控持续改善,行业已经100%恢复生产,密云工厂仍处于停产状态,时间已长达一年。2020年,工厂产能利用率仅为4.83%。

三个月前,有消息透露小米和宝沃汽车有过深度谈判。当时因为宝沃汽车估值悬殊,谈判戛然而止。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雷军出价极低,远低于鲁姚政收购宝沃的价格。”

陆是陆金咖啡,,汽车公司和宝沃汽车的董事长。虽然在2018年底收购了北汽福田手中的宝沃汽车67%的股权,但鲁姚政并没有太多的资本与雷军谈判

对于目前的宝沃汽车来说,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其位于北京密云的智能工厂和土地资产。当时,福田在宝沃北京工厂项目上花费了47.24亿元,其4.0智能工厂甚至获得了工信部颁发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称号,但这些资产并没有被鲁接手。

据汽车之家了解,2019年1月,福田发布公告称,“由于宝沃汽车工厂占用的土地纳入怀柔科学城规划,北京市政府考虑到科学城未来规划的需要,要求福田承诺宝沃汽车的土地使用权留在福田,并在北京要求时将土地返还政府。”

这也意味着密云工厂背后的实际所有权不在福田,也不在UCAR,而是在北京市政府。目前北京市政府只是以市场价向宝沃汽车租赁土地和房产。

为了吸引小米汽车投资,北京市政府要求收回工厂也不是不可能。由于小米的总部设在北京,所以制造厂设在北京的可能性更大。“北京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应该很快会有结果。”有消息人士称。

目前,重组电动汽车的制造能力也是国家提倡的。“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公司太多了,比较分散。未来要做大做强,电动汽车企业需要兼并重组,加大先进技术的投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

理论上,产能过剩的车企都想和小米“扯上关系”。宝沃并不是小米的唯一选择,但从最近的信息推测,虽然雷军在近阶段“打卡”的车企不下数十家,但也有部分车企明确否认传闻或官方回应不卖厂。

小米选择宝沃汽车工厂代工,就更明确了。能造车的车企很多,真正能和小米汽车对话的车企不多。这从苹果汽车项目受挫就可以知道。

同样马不停蹄的苹果CEO库克,最近几天一直在和现代、日产、大众谈判苹果汽车的代工事宜,但令人惊讶的是,还没有一家车企明确愿意为苹果造车做代工。

原因也很简单。有一定实力的传统车企不希望通过与苹果合作成为苹果的代工厂来“稀释”自己的品牌价值。

“比亚迪、长城、一汽集团等有实力的车企,与小米汽车深入谈判,希望共享自己的平台,或者深入其他方面共同造车,而不是成为代工厂。”知情人士告诉汽车之家。

■激烈的小米汽车工厂“竞争”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收购工厂来获得造车资格只是短期策略。未来不排除小米会有更多布局,在其他城市建设自己的工厂和R&D中心。无独有偶,9月13日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将采用“双厂”模式。

“自建工厂肯定是最满意的地段和环境,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在钟石看来,未来的大本营一定是放在自建工厂。当然,如果当地政府的支持……在被收购的工厂已经稳定的地方,汽车公司会很高兴看到这一点。“一般来说,双手准备比较好,吉利准备了N只手。”

业内人士向汽车之家分析,“一年10万台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微小李’的新势力都是白手起家,一开始没有什么品牌价值,但小米不一样。海量小米产品的数据库,沉淀了小米汽车未来的潜在用户群。”

“如果三年后小米汽车量产,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小米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销量,而是产能不足。”基于这种担忧,如果36万产能的北京密云工厂被小米收购,小米也会遇到产能不足的问题。提前布局“双厂”,逻辑似乎也顺其自然。

曾经投入造车新势力的雷军,无论是贴牌还是自建工厂路线,都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Xpeng Motors原由海马汽车制造,但2020年3月间接收购广东福迪汽车,获得生产资质。目前,G3在小鹏的改款车型G3i的尾标已由“海马”改为“小鹏”,Xpeng Motors肇庆工厂二期也已开工。

小米汽车最好的选择是走类似Xpeng汽车的多站点布局路线,前期通过收购快速获得生产资质,后期通过自建工厂扩大产能。

自从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各地政府立刻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把小米拉到自己的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合肥、Xi、成都等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可以说工厂选址的竞争远比小米总部激烈。

“小米汽车在哪个城市,都会给这个城市带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带来汽车相关产业链和智能汽车的人才,有望引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业内人士透露。

在竞争者中,武汉市政府最为“高调”。其曾通过“武汉市留言板”表示,武汉市招商部门已与小米进行了交流,现正在与该公司积极对接,推动小米汽车项目落户武汉。

据汉南区官方介绍,该区共有8家整车生产企业,13家整车生产厂,包括:Xpeng汽车、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吉利莲花、吉利商用车等。,重点发展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同时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具有良好的产业优势。

同时,武汉和雷军也有很深的渊源。武汉大学培养了雷军,雷军也在武汉有。小米汽车很有可能在武汉自建工厂。

尽管有了“最好”的对象,雷军还是在为车的位置奔波。9月11日,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了雷军一行。8月31日,天津市高层领导到小米集团调研,与雷军就进一步深化城企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

“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

“最后,小米可能会比较优惠的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在各个地方,并考虑当地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从而选择自建工厂落地的地点。”分析师表示。

■小米汽车艰难奔跑

制造一辆汽车不容易。既然雷军把自己的名声都押上了,小米造车自然要谨慎很多。

但雷军对小米发展的看法一直是,“选对方向后,一定要保证跑步的速度,跑步本身就能解决问题。”

Reebs造车的奔跑速度并不令人不快。早在2014年,就有传言称“泰坦计划”苹果项目至少酝酿了6年,小米汽车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目前,新能源汽车最困难的是……不是做一个像样的产品,而是把一个产品卖到什么销量。用户认可的销量决定产量,产量规模决定供应链和资金链的可持续性。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没有销量,车企命悬一线,“双厂”模式也是其前期的一场。

对于小米造车的优势,钟石评价道,“小米最有信心的不是能圈到多少投资资金,而是已经建立了原始的庞大而成熟的小米生态圈,下一步汽车产品的客户收集、营销、推广成本远高于任何一家新造车公司。这是小米造车的宝贵‘无形资产’。”

但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需要补很多课——智能驾驶是一门大课。从目前小米申请的专利来看,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舱,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专利远远少于华为、百度、滴滴等科技公司。

最近几个月,“不缺钱”的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不断向企业出手。先是抢了穆宗科技和何塞科技两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投资,后来又参与了DeepMotion和Smart Interoperability(爱停车)的战略投资。

当然,自动驾驶的技术壁垒并不是你收购几家公司就可以弯道超车的。算法的深入研究,真实数据的收集,都是小米绕不过去的大山。

明白这个道理的小米汽车,最近一直在高薪挖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但是找合适的人才太难了。虽然小米的薪资比市场高出近20%-30%,但小米官方也透露,小米汽车已经收到了2万多份简历,但最终完成录用的只有300人,步伐仍然慢于外界的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小米官方晒出了雷军和其他16名团队骨干的合影。当这16名骨干的“身份”被外界分析时,人们难免会降低期望值。原因是小米汽车的高层都是“外行”,只有一个成员是汽车行业背景,是外观设计师。

人才的缺乏可能会拖累小米汽车的进度。此前传闻吉利研究院原院长胡正南将加盟小米汽车,但最终因为竞业禁止协议的规避而加盟顺为资本。另据报道,福特汽车公司(中国)电动车部门前首席运营官朱江已经提出辞职,下一站将是小米汽车公司。不过消息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似乎并没有最终发生。

2024年,小米能造出让人尖叫的汽车吗?答案悬而未决。仅从造车的角度看小米汽车的未来,小米汽车的价值可能不会很高。面对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在汽车行业缺乏技术储备的小米很难通过造车盈利。

但换个角度,从打造“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的角度来看,小米如果造车,真的可以像雷军想的那样“给手机加四个轮子,加一整套智能系统”。小米的车的价值会变得不一样吗?核心前提是小米能成功把电子产品的生态链复制到汽车上。(文/汽车之家彭飞)

标签:北京福田小鹏一汽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新能源汽车2025目标最快明年实现,PHEV将在A、B级车市场大有可为

“无论从技术革新、还是从产业布局来看,燃油车一统江湖的时代基本上结束了。”时值2021年第三季度末,这一观点早已在全球汽车产业上下达成了共识。

1900/1/1 0:00:00
苹果新增45名司机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在继续努力推进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该公司最近注册了45名司机,让他们在加州的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技术测试。

1900/1/1 0:00:00
沃尔玛将与福特和 Argo AI 在多个城市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沃尔玛正在扩大其与自动驾驶汽车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今则将福特汽车和ArgoAI纳入其中,后者是一家由该汽车制造商支持的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

1900/1/1 0:00:00
尽管芯片供应不足,奔驰预计Q4销量将趋于正常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预计,到第四季度销量将趋于稳定。尽管全球半导体短缺造成供应中断,但该公司今年仍力争实现两位数的回报率。

1900/1/1 0:00:00
被边缘化的Jeep能否等来“第二春”?

日前,Stellantis集团发布声明称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运维成本,合资公司广汽菲克将仅保留长沙工厂,同时,集团正在制定针对中国市场发展的全新战略规划,

1900/1/1 0:00:00
奔驰将停止研发全新插混动力系统 2025年后将专心研究纯电技术

戴姆勒高管在慕尼黑举行的IAA展会上证实,奔驰未来将停止研发新的插混动力系统,并且在2025年只研发纯电车型平台,这是奔驰为了实现2030年只销售纯电车型和传统燃油车型的目标。

1900/1/1 0:00:00